书城宗教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6852100000040

第40章 放下屠刀就能成佛?(7)

[45]释神会《神会禅话录》。佛教不同宗派之间,有时会用本宗理论去解释别宗的主张,常常很有趣。禅宗中有的禅师主张修禅要“净心”,要“无念”,排除心中一切杂念,就可以达到顿悟的效果。唯识学对此的解释很有意思。我们说过,唯识学认为阿赖耶识是实有的,其他七识都是有漏种子的产物。唯识学的目的是消除杂染的其他七识,留下纯净的阿赖耶识。那么禅宗说排除心中杂念,消除心中的念头,按照唯识学的话来说,不就是让代表思想的第六识,和代表自我意识的第七识停止活动吗?(代表感官的其他五识不用说,当然也已经停止活动了)那么在唯识学看来,禅宗的顿悟确实是有效的,因为心无杂念的结果就是七识停止活动,所以就剩下第八识了。那么禅宗顿悟的感觉,就是人体悟到第八识的感觉。但唯识学认为,禅宗的顿悟效果只是暂时的(顿悟结束,高僧们不是又能看东西,又能想事情了吗?这说明其他七识又开始活动了),所以唯识学认为禅宗的顿悟并不算成佛,而只是暂时体悟到佛性而已。这也可以解释禅师在大彻大悟之后,还是像普通人一样的生活,并没有超凡脱俗的表现。

[46]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九:“师即造于百丈。礼而问曰:‘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百丈曰:‘大似骑牛觅牛。’师曰:‘识后如何?’百丈曰:‘如人骑牛至家。’师曰:‘未审始终如何保任?’百丈曰:‘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师自兹领旨,更不驰求。”

[47]赜藏主《古尊宿语录》卷三。

[48]静、筠禅师《祖堂集》卷二:“又问:‘唯愿和尚教某甲解脱法门。’师云:‘谁人缚汝?’对曰:‘无人缚。’师云:‘既无人缚汝,即是解脱,何须更求解脱?’道信言下大悟。”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四有个类似的故事:“僧问:‘如何是解脱?’师曰:‘谁缚汝?’问:‘如何是净土?’师曰:‘谁垢汝?’问:‘如何是涅槃?’师曰:‘谁将生死与汝?’”

[49]静、筠禅师《祖堂集》卷四:“因于迪相公问紫玉:‘佛法至理如何?’玉召相公名,相公应喏。玉曰:‘更莫别求。’”

[50]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六:“僧问:‘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师云:‘为止小儿啼。’僧云:‘啼止时如何。’师云:‘非心非佛。’”

[51]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七。

[52]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七:“大寂闻师住山,乃令一僧到问云:‘和尚见马师得个什么便住此山?’师云:‘马师向我道即心是佛,我便向遮里住。’僧云:‘马师近日佛法又别。’师云:‘作么生别?’僧云:‘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师云:‘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其僧回举似马祖。祖云:‘大众,梅子熟也。’”

[53]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七。

[54]赜藏主《古尊宿语录》卷十三。

[55]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六。

[56]赜藏主《古尊宿语录》卷四。

[57]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

[58]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四:“一日问曰:‘某自到来,不蒙指示心要。’悟曰:‘自汝到来。吾未尝不指示汝心要。’师曰:‘何处指示?’悟曰:‘汝擎茶来,吾为汝接。汝行食来,吾为汝受。汝和南时,吾便低首。何处不指示心要。’师低头良久。悟曰:‘见则直下便见,拟思即差。’师当下开解。乃复问:‘如何保任?’悟曰:‘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无别胜解。’”

[59]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六。

[60]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二:“明遽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明嗔目喝曰:‘头白齿豁,犹作这个见解,如何脱脱离生死?’师悚然,求指示。明曰:‘汝问我。’师理前语问之。明震声曰:‘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师于言下大悟。”

[61]静、筠禅师《祖堂集》卷十八。

[62]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四。

[63]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三。

[64]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

[65]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

[66]赜藏主《古尊宿语录》卷十四。

[67]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

[68]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

[69]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

[70]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

[71]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

[72]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一。

[73]静、筠禅师《祖堂集》卷十三。

[74]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

[75]赜藏主《古尊宿语录》卷十五。

[76]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五。

[77]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

[78]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

[79]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

[80]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五。

[81]赜藏主《古尊宿语录》卷十五。

[82]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一。

[83]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一。

[84]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

[85]释居顶《续传灯录》卷二十。

[86]慧洪觉范《禅林僧宝传》卷十。

[87]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五。

[88]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

[89]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

[90]赜藏主《古尊宿语录》卷十五。

[91]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

[92]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八。

[93]惟盖竺《明觉禅师语录》卷一。

[94]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一。

[95]曾慥《类说》卷二十。

[96]释居顶《续传灯录》卷十二。

[97]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一。一为“驴使未去,马使到来。”

[98]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二。

[99]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

[100]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四。

[101]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

[102]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

[103]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二。

[104]释祖庆重《拈八方珠玉集》。

[105]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

[106]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

[107]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学者认为,像本书这样把禅宗公案统一归纳为“答非所问”等类型的做法过于简单机械。应该“联系禅问答的具体语境,对不同的公案加以区别对待”。比如周裕锴先生在《禅宗语言研究入门》中说:“在不少关于公案语言解读的论著中,却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简单化的处理方法,这就是用‘神秘的直觉主义为特征的非理性思维方式’、‘违背逻辑思维和生活常识的语言’这样的大判断来取代具体语境中的语言分析。衣川贤次批评袁宾《禅宗著作词语汇释》书中滥用‘禅机玄妙’、‘顿悟’、‘呵佛骂祖’、‘禅旨’、‘禅机’等套语以及‘语录中习见的反义问答’、‘语录中常见的一种排斥式矛盾机语’等套话,……认为这些研究都舍弃了谈禅师个人心中的问题与当时思想史的课题,只看到表面形式,是类型化的无益尝试。“这种简单化解读的情况在周裕锴的《禅宗语言》、张美兰的《禅宗语言概论》以及葛兆光的《语言与意义》中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在谈及禅宗的‘活句’、‘无义语’、‘格外谈’之时,周氏虽有独特的洞见,但过于强调禅宗古怪离奇、不着边际的答话目的是为了昭示语言的虚妄性质,过分强调公案语言的非理性的一面。而事实上,这些‘无义语’在各自的语境中功能并不相同,它们是由唐至宋各宗派祖师按自己的禅实践作出的不同回答。按照日本学者的细致阅读,不同的公案牵涉不同的思想史课题,其中大有理路可寻。也就是说,公案的语言能够在禅思想脉络的上下文中确定其意义。所谓‘无义语’的说法,恐怕不能概括大多数公案语言的性质,它毋宁说是宋以后禅宗强调的语言策略,……”这段文字批评的就是本书的写法。但我认为针对本书的体裁、结构,采用“类型化”解读禅宗公案是恰当的,能较准确的说清我个人对禅宗公案的理解。

[108]瞿汝稷《指月录》卷九:“师入园取菜次,乃画圆相围却一株,语众曰:‘辄不得动著这个。’众不敢动。少顷师复来,见菜犹在。便以棒趁众僧曰:‘这一队汉,无一个有智慧底。’”

[109]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175页。

[110]赜藏主《古尊宿语录》卷五。

[111]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九:“师一日在法堂上坐。见一僧从外来,便问讯了,向东边叉手立,以目视师。师乃垂下左足。僧却过西边叉手立。师垂下右足。僧向中间叉手立。师收双足。僧礼拜。师云:‘老僧自住此,未曾打着一人。’拈拄杖便打。僧便腾空而去。”“师坐次,仰山入来,师以两手相交示之。仰作女人拜。师曰:‘如是!如是!’”“沩山一日见师来,即以两手相交过,各拨三下,却竖一指。师亦以两手相交过,各拨三下,却向胸前仰一手,覆一手,以目瞻视,沩山休去。”

[112]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七。

[113]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

[114]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

[115]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二。

[116]圆悟克勤《碧岩录》卷一。

[117]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有一行者随法师入佛殿。行者向佛而唾。法师曰:‘行者少去就何以唾佛。’行者曰:‘将无佛处来与某甲唾。’无对。”

[118]希叟绍昙《五家正宗赞》:“慧抑令相见,师不获已,通报。著曰:‘首座,作佛法相见?世法相见?’座云:‘佛法相见。’著云:‘却去左右请师入。’师至帐前,见著寸丝不挂,仰卧于床。师指曰:‘者里是什么去处?’著曰:‘三世诸佛、六代祖师、天下老和尚,皆从此中出。’师曰:‘还许老僧入否?’著曰:‘者里不度驴度马。’师无语。”

[119]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九。

[120]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四。

[121]《赵州禅师语录》。

[122]《楚石梵琦禅师语录》。

[123]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七。

[124]赜藏主《古尊宿语录》卷四十七。

[125]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一。

[126]赜藏主《古尊宿语录》卷四。

[127]赜藏主《古尊宿语录》卷四十。

[128]释晓莹《罗湖野录》卷一。

[129]知归子《居士传》卷三十一。

[130]伽斯那《百喻经·煮黑石蜜浆喻》。

[131]释道原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八:“师因东西两堂各争猫儿。师遇之白众曰:‘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却也。’众无对,师便斩之。赵州自外归,师举前语示之。赵州乃脱履安头上而出。师曰:‘汝适来若在。即救得猫儿也。’”

[132]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佻达部》:“丘琼山过一寺,见四壁俱画《西厢》,曰:‘空门安得有此?’僧曰:‘老僧从此悟禅。’丘问:‘何处悟?’答曰:‘是“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

[133]赜藏主《古尊宿语录》卷一。

[134]《曹溪大师别传》。

[135]《坛经》敦煌本:“小根之人,闻说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自小者,若被大雨一沃,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之人亦无差别,因何闻法即不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无能现。”惠昕本:“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由(犹)如草木根性自小,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之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亦有悟不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契嵩本、宗宝本和惠昕本相近。

[136]圆悟克勤《碧岩录》。

[137]慧洪觉范《禅林僧宝传》。

[138]释袾宏《禅关策进》。

[139]静、筠禅师《祖堂集》卷十。

[140]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一日拈华绕度禅床一匝,背手插香炉中,曰:‘和尚且道,意作么生?’度屡下语,皆不契。逾两月,遂问师,令试说之。师曰:‘某只将华插香炉中,和尚自疑有甚么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