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6852100000043

第43章 向孔丘鞠躬(3)

【五】

大众和知识分子把禅学庸俗化,当成了感悟小故事和机智小对话,这虽然让人无可奈何,但对佛教本身的威胁还不大。

更紧要的是,既然禅学已经毫无规则,可以任意解读,那么禅学还有什么保留的必要呢?

中国传统学术有三大体系,儒、佛、道。

这三大体系原本是各讲各的,互不兼容。可是在中国古人看来,佛道儒三家理论各有优点,割弃哪个都舍不得,要是能把三家理论合一,那就太妙了。

但三家的理论差距太大,要融合就得歪曲。

传统的佛学家当然不会答应。

道安坚决反对“格义”,玄奘冒着生命危险求取真经,他们都是希望能保持佛教教义的纯洁性,不能让佛教被随意理解、发挥。

然而,当禅宗认为不需要依赖佛经、认为任意行为都可以参禅后,一切都控制不住了。

最简单的融合方式,是机械的比附。

儒家讲“仁、义、礼、智、信”,这叫做“五常”。就是“三纲五常”中的那个“五常”。

佛教有五条最基本的戒律,叫做“五戒”,内容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道教中还有“金、木、水、火、土”,“五行”。

就有人把这“五常”、“五戒”和“五行”一一比附。比如说佛教的“不杀生”就等于儒家的“仁”,你对别的生物有仁爱之心,自然就不忍杀生了。“仁”又属于“五行”中的什么,等等。以此来论证儒、佛、道的根本道理都是相通的[25]。

这么比附当然很牵强。

比如“五戒”的每一戒都可以属于“礼”——一个尊守儒家礼教的人怎么可能去犯五戒里的那些错误呢?

也可以说“五戒”都属于“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明白了儒家和佛家的道理,怎么可能为了眼前小利去犯五戒那些大错呢?都说得通。

而且佛教有自己的世界观,认为组成世界的元素有四种:“地、水、火、风”,称为“四大”。明显和“五行”说的不一样。

光比附还不够。

禅宗以后的汉族僧人们,开始倡导学习儒家知识。

西林和尚说僧人应该:“以禅教为本业,然欲通文义,识忠孝大节,须先从儒入。”[26]

——说要想学禅,先得学儒。

前面说过,佛教缺乏识字的入门教材,要想具备基础的文化知识,就得先学儒学。所以西林和尚这么说倒没什么问题。

孤山智圆说,没有儒家就没有稳定的社会,没有稳定的社会,我们怎么能安心学习佛法呢?所以应该“修身以儒,治心以释”[27]。

以上还是在说,儒学是佛学的基础,相比之下,佛学还是更高一级的。

但很快就有人说,儒、佛、道各有各的用处,都好。

就像雍正说的:“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三教就如同三个学科,互不矛盾,都应该学[28]。

憨山德清说,“为学有三要”,儒、道、佛,“缺一则偏”[29]。

——三教都必须学,缺一个都不行。

话说到这里已经有点过分了。

说三教各有优势的意思是,佛道儒可以并行不悖,都能存在,学哪个是你的自由。

但憨山德清的意思是,僧人必须学儒、学道,不学不行。儒、道从选修课变成必修课了。

佛教倒不禁止信众在学好佛教知识的前提下去学习教外知识。主要是为了开阔眼界、便于和教外思想辩论。但佛教终究是把教外思想看作“外道”、“邪见”的,学习也是为了批判用,怎么能把它们列为必修课了呢?

但这还不是最过分的。

从唐宋以后,有大量的佛教高僧,认为佛儒其实就是一家[30],“门墙虽异本相同”[31]。

比如南宋的禅师大慧宗杲说:“菩提心则忠义心也,名异而体同。”[32]

“菩提心”是佛教术语,大致的意思是“成佛的愿望”、“成佛的念头”。那说“菩提心”就是“忠义心”是什么意思呢?是说要想成佛就应该有一副忠肝义胆么?可“忠义”和佛性又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说手下人命无数的关二爷最有佛性么?

说不通啊!

明朝的《缁门崇行录》是一本记录古代高僧事迹的书,包括如下几章:《尊师之行》、《孝亲之行》、《忠君之行》。

这完全是在用儒家标准来评价高僧。

唐代僧人道宣夸佛教说:“惟佛之为教也,劝臣以忠,劝子以孝,劝国以治,劝家以和。”[33]

这是在用儒家的标准来评价佛教了。

我们知道,《中庸》是儒家的经典。前面说的孤山智圆自号“中庸子”,还说“宗儒为本”[34]。简直不知道他是佛僧还是儒生了。

明朝云栖袾宏的这段话更有意思:

“三教则诚一家矣。一家之中,宁无长幼尊卑亲疏耶?佛明空劫以前,最长也,而儒道言其近。佛者天中天、圣中圣,最尊,而儒道位在凡。佛证一切众生本来自己,最亲也,而儒道事乎外。是知理无二致,而深浅历然。深浅虽殊而同归一理。此所以为三教一家也,非漫无分别之谓也。”[35]

——他说,佛、道、儒三教应该是一家,但是在一家里怎么能没有长幼尊卑呢?然后他将三教比较了一番,结论是佛教是长辈,最厉害。

这话是在夸佛教吧?

但你看他的论据是什么?“宁无长幼尊卑亲疏耶”,这不还是在使用儒家的理论吗?

熟悉金庸小说的朋友,都知道一个叫做“全真教”的道教门派,里面有一个叫王重阳的武功高手,一个叫做丘处机的大侠。

全真教、王重阳、丘处机在历史上都真实存在。但是全真教并不是纯粹的道教组织。创始人王重阳要求教众同时学习佛、道、儒三家的经典,推崇的是三教合一的理论[36]。

王重阳有一句名言:“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37]

他的徒弟丘处机则说:“儒释道源三教祖,由来千圣古今同。”[38]

后来人们还在王重阳的诗后面接上“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一句,经常被各种小说引用。《封神演义》里,通天教主就说过这话[39]。

历史上的武当派也崇尚三教合一。创始人张三丰就认为儒、佛、道三家都属于同一个“道”[40]。

在世界其他宗教看来,“异教”是一个极为敏感的事物。西方世界为了消灭“异教徒”,过去打过很多战争,死了很多人。

然而中国人对儒、佛、道三家的区别,却是一片稀里糊涂。

我们前面说过,描述慧远、陶渊明、陆修静的《虎溪三笑》,虽然与史实不符,却成为中国绘画热衷的题材,就是因为这故事暗示三教合一,符合中国文人的趣味。

宋朝的《五灯会元》记录南北朝时僧人傅大士的形状。

说傅大士穿着僧人的衣服、戴着道士的帽子、穿着俗人的鞋。这打扮在一般人看来,应该叫“不伦不类”。然而《五灯会元》却把这故事当做一段三教合一的美谈来赞赏[41]。

明清以后,道观里立观世音菩萨像、佛寺里立孔子像的现象越来越多。不仅是老百姓,连很多道士、僧人也分不清哪个神佛是本教的。这充分表现了中国人的客气劲儿:不管是谁家的神佛,多拜总比不拜好。

比如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的民间宗教“理门”,理论基础是儒家的“克己复礼”,崇拜的经文是道教的《清静无为大道》,口中念的“真言”是佛教的“观世音菩萨”。在举行仪式的时候,他们供奉老子,也供奉文殊菩萨和关公。

结果仪式中还有一个步骤,竟然是会众共同食用道教和佛教都反对的荤食——白煮猪肉[42]。

不仅民间混乱,知识分子也是一样。

明帝国皇帝朱见深画过一幅有趣的《一团和气图》。

这幅画非常有意思。表面上,画中有两个面对面的侧脸人像。但两个人像又共同拼成了一个正面的人像。两个侧脸人像里,一个人头上戴着方巾,是儒生的代表。另一个人头上挽着发髻,是道士的代表。由两个侧脸人像组成的那个正面人像,是个光头,是佛家的代表。

这幅图后来被改名为《混元三教九流图》,刻在信奉禅宗的少林寺的石碑上。我们今天拜访嵩山少林寺,还可以见到此图。

少林寺欣赏这幅画,或许是因为佛教人物位于正中的缘故。然而图名中的“混元”两个字,却是道家的术语。

同是在少林寺的这个院内,还有绘制了“十殿阎罗”和“二十四孝”的壁画。

“阎罗”原本是印度婆罗门教神话中的人物,后来被佛教吸收,又随着佛教来到中国,被改造成了道教的“十殿阎罗”。这十位掌管地狱的神灵,全是中国历史上有名有姓的君王将相。结果这十位阎罗又和儒家代表“二十四孝”一起被画在了禅宗少林寺的墙壁上。

福建省闽东地区的罗江顶头村更有意思,村子里既有佛庙,也有天主教堂。可村里建祠堂的时候,无论是佛教徒还是天主教徒,每个人都得掏钱。祠堂建好了以后,和尚和基督徒们共用同一个祠堂。一个是烧香磕头、一个是鲜花祷告,各用各的规矩,一起干什么呢?一起“祭祖”[43]!

还是儒家是老大呀。

这么看来,佛教是被中国文化彻底吸收了吗?复杂的佛教义理最终变成了儒家的一种趣味性补充了吗?佛教消失在了浩如烟海的孔孟典籍之中,只能跟在儒教后面亦步亦趋地尽忠尽孝了吗?

不,一切还都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