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6852100000045

第45章 自由引导人民(1)

【一】

前两章我们讲的是,破除理性、不讲逻辑的禅宗,最后是如何代替传统佛教,成为中国佛教主流的。

但您有没有发现我有个自我矛盾的地方?

在前面讲佛学是如何代替玄学的时候,我说,是因为玄学不讲逻辑。不讲逻辑就没法讨论、没法研究、没法发展,所以玄学被中国知识界抛弃了。而佛教有严谨的逻辑,所以佛教更受欢迎,代替了玄学。

但是禅宗不是和玄学一样吗?不是也不讲逻辑、没法研究、没法发展吗?

既然魏晋时代的知识分子因为逻辑严密而欢迎佛教,为什么禅宗之后的知识分子,就不因为同样的理由,放弃禅宗而重拾传统的佛教理论呢?

按理说,此时应该有人指出禅宗不讲逻辑的缺点,重新拾起逻辑的武器啊!

为什么中国文人却接受了禅宗呢?

此中道理,需要把中国历史变成一个时间轴,才能看明白。

在我们今天的历史叙述里,盛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耀眼的一页。但在宋朝人看来,唐朝并没有多令人羡慕:

我们今天所说的盛唐光辉,其实都只存在于唐朝的前半段。在整个唐朝正中间的时候,发生了“安史之乱”。战火遍及中国大半地区,北方被打得“人烟断绝,千里萧条”,“萧条凄惨,兽游鬼哭”。曾经辉煌无比的长安被数次烧杀洗劫。

在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后半段进入了藩镇割据时期。藩镇之间互相乱战,外族频繁入侵,长安和洛阳被数次洗劫,中国几乎没有安宁的日子。

后来又有黄巢之变,所谓“天街踏尽公卿骨”,贵族被屠杀殆尽。老百姓连饿死的机会都没有,他们被军队成批捕杀,做成干粮。堂堂洛阳最终只留下遍地白骨杂草,居民不到百户,连个小村子都不如[1]。

再往后,是更加惨烈的五代十国。

短短五十年里,朝代更迭五次,冒出数十个政权,同样是战乱不断。

五代之后是北宋,看上去中国好像迎来了统一。但在军事上,北宋帝国从来没有收复今天的河北平原,当年称为“燕云十六州”的大片领土。也没有占领历代强盛王朝都要控制的西域。

中国历代统治者的最高梦想“万国来朝”在北宋这里变成了“万国来战”。周边的政权从来都没有臣服过,轮番和宋帝国开战。

到了一百多年后,又有了“靖康之难”,北方金国的军队攻入宋朝的首都。

胆小软弱的宋钦宗在己方拥有军事优势的情况下,亲自跑到金人的军营里求和。

为了满足金人的贪欲,宋钦宗和他的爸爸宋徽宗全力掠夺大宋百姓的财报和妻女。可是金人所要的款项太大,二宗实在筹集不出,于是金人又开出条件:可以用贵族女性来代替赔款。在这个价目单中,甚至在“帝姬、王妃”的后面也标上了价钱。别说是对一国之君,就是普通的一家之主,这也是莫大的侮辱。可是二宗屁也不敢放,马上给金营源源不断地送去各种贵族女性。

无论是普通的民女还是高贵的嫔妃公主,她们在金营里都受到了悲惨的待遇。宋朝的男人不把她们当人看,只把她们当成乞和求饶的工具;金国的男人也不把她们当人看,只把她们当成了可以肆意蹂躏的战利品。金人要求这些女性陪酒、侍寝,甚至还邀请宋徽宗来参加宴会。稍有不从的女性立刻被残杀致死。有三名女子被金人用铁杆穿身,扔到营寨外流血三天后才死。

大肆搜刮后,金人也没能放过二宗,他们押着徽、钦二宗、掳来的数千女性,以及亲王、大臣、能工巧匠、巨额的财宝、宫室器物,浩浩荡荡地向北撤退,临走时还焚烧了开封城。那个《清明上河图》中的繁荣帝都,已经几近废墟了。

一路上,被掳的宋人受尽折磨,金人随意凌辱女俘,甚至连皇后、王妃都遭受猥亵。再加上一路饥寒交迫,原本三千四百多名贵族女性,路上就死去了一千五百多人,所谓“地狱之苦,无加于此”。

到了金国的首都,金人又搞了一场毫无下限的受降仪式:

他们让大宋的皇子、嫔妃等一千多人脱去衣服,光着上身,披着羊皮,让两个皇帝和两个皇后领头,跪在金人的宗庙面前举行降服仪式——金人把这些俘虏当成了献祭祖宗的祭品。随后,二宗等贵族被发配到偏远地区过着贫寒的农耕生活。上百名宫女、妃子被选来侍奉金人的王公贵族,甚至充为军妓。

靖康之难的最后,堂堂大宋只剩下了半壁江山,史上称为“南宋”。当年,宋太祖曾经豪迈地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没想到这张床被他的后辈睡来睡去,睡到了南宋,已经“从八尺方床收缩而为行军床(钱钟书语)”了。

相比皇室所受的屈辱、土地的沦丧,或许南宋和金帝国之间的和约更难以让汉人儒生接受。在这份和约里,除了岁贡之外,南宋帝国要正式向金称臣。

什么?不是说汉人远远强过“夷狄”吗?怎么还要俯首称臣了?

你让汉人那份自大何处安放?

在我们的印象里,唐宋是中国历史上最灿烂的王朝。但是在南宋的知识分子们看来,从他们往前数,直到安史之乱为止,这整整四百年里,中国文明都是一个烂摊子:

不停的战乱、灾难、饥荒、外敌入侵、皇族受辱、俯首称臣,咱能有一天好日子不?

到了南宋,文人们更是焦虑不断:北方的敌国连年累月地威胁南侵,咱这边为“靖康之耻”报仇的口号喊了一年又一年,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你说这还是儒家经典里一天到晚自我吹捧的文明世界么?这世界必须出问题了啊!

问题出在哪呢?

从南北朝往后,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基本分成佛、道、儒三家。佛家和道家讲的是个人修行,这两家的理论里没有太多的治国之术,这两家的知识分子对于“国家不够强大”不是特别焦虑。真正对于“汉文明怎么越混越不行”感到焦虑的,只有以“天下大治”为最高理想的儒生。

而让儒生思考“这四百来年咱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他们会得出什么结论?

得出的结论自然是:这四百年来统治者太不重视儒学。

事实也是如此。

前面在讲唐朝的时候说过,唐朝虽然以儒家为本,但是在表面上,把道教放到了第一位。

后来武则天上台,这在儒家看来是毁坏纲常的乱世,而武则天特别信仰佛教,正好印证了儒生“不信儒家天下就完”的世界观。

再后来,唐朝衰落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的时候。而唐玄宗特备信仰道教。

你瞧,这点坏事都可以算到不尊儒的头上。

宋朝也是这样。

北宋末年那个祸国殃民的糊涂皇帝宋徽宗,特别崇拜道教。

有一次金国围攻北宋都城,金人兵力并不是特别强大。这时北宋城中蹦出来一个叫做郭京的道士,他号称能训练“六甲神兵”,只需用兵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就能荡平敌军,生擒敌酋。这种不着边际的鬼话竟然说动了朝廷。郭京奉命在城中招揽士兵,他挑人不看战斗素质,只看生辰八字,胡乱拼凑了一帮乌合之众。在金人进攻的关键时刻,郭京要求守城军民都退下城楼,留他自己在城楼上做法,然后叫那七千多名“神兵”打开城门,正面迎敌。不用说,这些人根本不是金兵的对手,一触即溃,郭京借口下城做法,也逃之夭夭。金兵则趁着城防空虚,占领了首都的外城。

这不是神棍误国吗?

总之,在南宋的儒生们看来,佛教、道教兴盛,和四百年来天下混乱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在唐朝的后半页,就有韩愈写了《谏迎佛骨表》,以及“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的《原道》,认为佛道二教是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

到了宋初的时候,还有石介说佛教“灭君臣之道,绝父子之情,弃道德,悖礼乐,裂五常,迁四民之常居,毁中国之衣冠,去祖宗而祀夷狄”[2]。

可是光骂人还不够,关键还是自己要争气。

那么,儒家思想问题出在哪呢?

宋朝的儒生们痛定思痛,将佛、道、儒三家对比一番后,得出一个结论:和另外两家相比,儒家的弱点在于没有一套系统的形而上学。

儒家的创始者孔子并不想建立一套解释全宇宙的哲学思想。孔子的理想是建立一个稳定的、有秩序的社会。所以孔子,以及后来孟子、荀子的主张,大多是“这个国家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个君子应该如何做”一类的论述。他们更像是一个社会学家、政治学家,而不是哲学家。

到了汉朝的时候,董仲舒倒是建立了一套“天人合一”的哲学系统。但是这套系统其实是中国本土的原始文化和道家哲学的结合,是个不伦不类的半吊子哲学。

在董仲舒的时代,这套理论还算说得过去。但是到了南北朝的时候,相继有了佛教、道教和玄学,各种成熟的哲学思想层出不穷。董仲舒的这套东西,就显得没有吸引力了。

南宋时的儒家学者们,他们一面怀着“儒家思想急需改进”的焦虑,一面大量学习了佛家和道家的哲学理论[3]。他们自然而然地想到这么一个解决方案:

应该参考佛家和道家的思想,给儒家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哲学体系[4]。

努力的结果,就是我们都听说过的“程朱理学”。

朱熹在儒家学术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但我们上中学的时候学程朱理学,似乎只记住了“存天理,灭人欲”一句,好像朱熹就因为是个道德变态才被后人推崇的。

这不对。

朱熹被推崇,是因为他为儒学建立了如同佛学一样的形而上学体系。

传说朱熹刚学会说话的时候,他的父亲指着天教他:“这是天。”朱熹就问:“那天的上面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问的好!天就是宇宙,宇宙就是一切物质,一切物质之上是什么?那就是有形之物之上的事物,就是形而上学了。

程朱理学搞的,就是儒家自己的形而上学。

我们在这一章开头的地方说,为什么禅宗不讲逻辑,却没有像玄学那样被抛弃呢?这是因为,在宋以后,逻辑思辨的重任被儒家理学扛起来了。上一章说过,中国学术界在唐以后逐渐趋向于三教合一,每个知识分子都通晓儒、佛、道。所以对于那时的知识分子来说,是由佛教搞逻辑还是由儒家搞逻辑,效果都是一样的。而失去了逻辑思辨的禅宗,则作为一种艺术境界和人生情趣被保留了下来。

我们接下来大致介绍一下理学都说了什么。不难懂,其实就是佛学的复习课。

佛教说事物的本质是“空”。道家认为事物的本质是“道”。

理学认为事物的本质是什么呢?

我们现在有个俗语叫“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里的“理”,我们今天理解成“道理”,意思是我们每个人都遵守相同的道德规范。我们的道德立场是相同的,所以我们可以互相理解。

但是这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其实出自于程朱理学,这里的“理”是理学中的一个术语,意思是事物最本质的规律。既然是事物最基本的规律,那么自然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得符合这个规律,所以才叫“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单说这个“理”。

朱熹认为,万物的本质有两种东西。事物运行的终极规律叫做“理”。“理”产生了“气”,“气”可以看成是一种运动,经过“气”的运动,产生了人世间的各种物质和现象[5]。

“气”是具体怎么产生物质的呢?

“气”的代表就是阴阳二气。阴和阳这两种东西还不能说是物质,只能说是物质的两种属性。阴阳运动,产生了五行。

朱熹有一个生动的比喻:阴阳二气不是会互相运动吗?阴阳在那里互相磨来磨去,磨得急了,生出来很多渣滓,这些渣滓,就是具备五行属性的各种物质。这些物质,就生出了人世间的万物[6]。

整个宇宙有一个“理”[7],万物又都有自己的“理”[8]。整个宇宙的“理”,朱熹又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太极”[9]。

“太极”就是整个宇宙的终极真理[10]。

那么有一个疑问:每个事物中都有“理”,所有的“理”组成了“太极”。那“理”是“太极”的一部分吗?

朱熹借用了禅宗永嘉玄觉的话来打比方:

“理”和“太极”的关系,就如同月亮映照在水面上。虽然每个水面上都有月亮的影子,但你不能说这些影子是月亮的组成部分,它们都是月亮的写照[11]。

所以我们可以说,“理”就是终极真理。

【二】

朱熹认为,“理”存在于世上的一切现象中,我们通过观测世上所有的现象,进行思考,最终就能领悟“理”。

说到这里,你或许会感到,这个“理”和物理、化学这一类的自然科学很像。

自然科学是什么的呢?不就是通过研究身边的一切现象,去发现其中共有的规律吗?

区别只在于,自然科学只告诉我们世界是是什么样子的,而不会告诉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换句话说,自然科学是不带有道德元素的。

比如科学家研究基因,能够告诉我们自私是人的本性。但这个研究并不能告诉我们自私是对的还是错的,自然科学仅仅负责陈述“自私是人的本性”这个事实。

但是理学不一样了。朱熹认为,这个“理”不仅蕴含了“世界本来是什么”的客观规律,还蕴含了“世界应该是什么”的道德律令。(这点很像康德,康德是通过形而上学,推导出道德律令)

可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世界是什么样”的客观规律,可以推导出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这要讲到近代科学思维,和我们传统思维的一个巨大区别。

科学是在欧洲启蒙时代诞生的。那个时代,欧洲人特别崇拜古希腊的哲学家。其中一个被大家广为崇拜的是欧几里得。因为欧几里得只用了五个最简单的公设,后面只靠逻辑推理,就建立了一个无所不包的几何学大厦,能够解决平面几何中的一切问题。这种“用几个简单公设,靠逻辑建立学术大厦”的思维方式,充满了简洁的美感,让欧洲思想家非常崇拜。所以欧洲思想家在研究科学的时候,也在遵守着类似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