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6852100000053

第53章 天堂在何方地狱在何处?(1)

【一】

佛教不仅有复杂的哲学系统,还有一个庞大的神学系统。

我们这章简单介绍一下佛、菩萨、罗汉都是怎么回事,研究一下佛国和地狱。

不过,描述神话内容的佛经数量众多,其中有不少矛盾的地方。要想在短短的篇幅里总结出一个经过严谨考证的,各经都认同的神学系统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说个大概。

先说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从微观上说,佛教认为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有四种:“地、水、火、风”,合称为“四大”。我们常说出家人“四大皆空”,意思就是,出家人认为四大元素本质都是“空”,那么世间的一切事物,本质也都是“空”了。

“四大”组成了我们的世界,那这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佛教各经说法不同,我们只说其中一种。

按照《俱舍论》的说法,我们居住的世界处于虚空中,有三层。最下层是“风轮”,中间是“水轮”,最上层是“金轮”。

这三个轮子都极大。咱们就说最小的,也是咱们所处的“金轮”。

按照《俱舍论》的记载,“金轮”比太阳系还大[1]。“金轮”是三轮中最小的,那剩下两轮的面积就更没边了。

“金轮”之上是我们的地表。

在金轮之上有九座山,中间的一座叫做须弥山,是地表最高的山,高84000由旬。“由旬”是古代印度的长度单位,换算过来的话,大约126万公里高,大概等于100个地球的直径。

——以今天人类的世界观看来看,这个数据夸张得过分了。一个等于地球直径一百倍的高山,咱去哪儿找去呢?但是,“84000”是一个印度人常用的虚数,用来形容极多。所以我们虽然也能换算,但凡是涉及到“84000”的数据,都不能太认真,只当是在说“极高极高”就是了。

在佛教的神话系统里,须弥山有点类似于希腊神话里的奥林匹斯山:传说山上居住了很多天人、神仙。

因为须弥山是佛教传说中最大的山,很多佛经都用须弥山来作比喻。比如佛经在破除事物大小概念的时候,就打比方说“纳须弥于芥子”,意思是说,可以把须弥山放到一个小小的种子里。

须弥山的周围还有八座山。最外一层山叫“铁轮山”,围着整个世界。九山之间有八海,最外一海叫“外海”,水咸。其余七海叫“内海”,水甜。

这部分倒是可以画出一个图来,但是看看就得了,和咱们的世界实在难比附得上。

所谓“外海水咸,内海水甜”云云,有可能来自于印度人对于大海的认识:

印度半岛深入海洋,所以他们知道大陆外面有个“很大很大没边的水域,水是咸的。内陆那些比较小的水域,水是甜的”,然后再把这个认识夸张一番,就成了“外海”和七“内海”的说法。可惜我们今天认识的地球并不是外面一个大海包着广阔的大陆,而是大海和大陆互相交错,所以这世界放到今天,就很难和真实世界比附了。

外海中有四大洲,分别分布在须弥山的四个方向。

南部的叫做“南瞻部洲”,地形“北广南狭”,“三边量等”[2]。有趣的是,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形容印度的时候,用的一个词也是“北广南狭”。现实中的印度大陆,也确实是个“北广南狭、三边量等”的三角形[3]。

种种迹象表面,南瞻部洲按照的是印度半岛的地理环境描述的。所以在佛经里,对南瞻部洲的地理描述也最为详细。而南瞻部洲北面的须弥山,恐怕就是印度人对喜马拉雅山脉的想象[4]。

既然南瞻部洲指的是印度,所以佛经对南瞻部洲有很多偏爱。说四大洲中只有此州有“金刚座”[5]。佛经又说,菩萨要成佛必须于金刚座得“金刚喻定”,所以南瞻部洲是世界里唯一能成佛的地方,其余各洲皆属无佛世界。也就是说,南瞻部洲是全世界离佛性最近的地方。当然,从佛教来源于印度的角度考虑,这么说也没有不妥。

另外,《俱舍论》说地狱也在南瞻部洲的地下。

佛经说四大洲分布在须弥山的四个方向。按照真实的地理环境,如果认为须弥山就是喜马拉雅山的话,那么印度半岛、东亚、俄罗斯和欧洲,正好可以比附四大洲。

佛教对南瞻部洲有众多偏爱。但我们知道,中国古人极为自大。印度古人认为自己是世界最好最棒的中心,中国古人也认为自己是世界最好最棒的中心。等到佛教传到中国、并且和儒家融合之后,在中国佛教界,这印度就不可能独享南瞻部洲了。所以中国佛教界普遍认为,中国和印度都位于南瞻部洲。印度位于南瞻部洲的南部,中国位于东部。《西游记》里就是这么说的[6]。

但这么一来,和真实的世界地图一比,须弥山就不能是喜马拉雅山了。另外三大洲的位置也不好确定了。当时地理知识不发达,还好解释,只说其他洲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就可以了。等到人类认识地球以后,须弥山也找不到,三大洲也没处儿安了。

后来有人提出来,说整个地球都属于“南瞻部洲”,其他各洲都位于外太空呢[7]。这个说法乍一听好像是耍赖,其实有点道理。刚才说过,《俱舍论》里的金轮尺寸,换算出来比太阳系还大,金轮中又要分九山八海,外海其中的一小块是“南瞻部洲”,从尺寸比例上说,似乎也不过分。但就算如此,其他三大洲,以及九山八海也是没法比附的。

这么一圈解释下来之后,回头再看,似乎更合理的解释是,这个地理系统就是当时的印度人在描写自己的那块地方,“南瞻部洲”就是印度,关于南瞻部洲内部和四周的情况,写得都比较可靠。但一涉及到长度、面积这些数字,因为当时没有可靠的测量技术,所以就乱写一气了。欧洲、亚洲那些地区因为只有商队的交流,印度人大都没去过,所以就凭着各种传闻乱写。至于美洲、澳洲,因为当时人类没有发现,所以根本不提。

除了南瞻部洲外,另外三个洲的情况是:

西部是“西牛贺洲”,地形“圆如满月”。

东部是“东胜神洲”,地形“东陜(狭)西广”“形如半月”[8]。

北部是“北俱卢洲”,地形“形如方座”“四边量等”。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北俱卢洲和印度之间隔着一个须弥山,距离最远的缘故,在佛经里,北俱卢洲被描绘成了一个人间天堂:

这里景色极为宜人,土地平坦,没有烟尘,也没有伤害人的蚊虫野兽。地里会自动长出米来,不用煮,生吃就味道香甜。人的各种衣物、用品也都是自然生出来的。这里的人永远都是二十岁那么年轻,没有婚姻也没有家庭。如果男女两情相悦,树木会自然把两个人遮挡起来让他们幽会。人的一生只有快乐没有病痛,可以活到一千岁,不会在中间死去。

西牛贺洲和东胜神洲差一点,但人的寿命也分别是五百岁和二百五十岁,都是神仙一般的生活了。只有讲到南瞻部洲最特别,人的生命没有固定,是随着时代改变的[9]。

这里要注意的是,佛教对于理想世界的描述基本就这几种:岁数长、没病、地里生长食物衣服之类,花样不多。

总之北俱芦洲就是个非常让人心仪的天堂世界,这个在现实中也是没法比附的了。

四大洲的两侧又各有两个中洲,一共八个中洲。

这个也是在现实里难以找到的了。

各州居民的身高也不相同,南瞻部洲人身高一米九到二米二,在古代人里算是大高个了,但还没超过正常人类范围。后面就神奇了,东胜神洲的人身高是南瞻部洲人的两倍,那就是平均四米了。西牛贺洲再翻番,八米。北俱芦洲再翻番,十六米[10],这个头已经赶上“进击的巨人”了。

我们知道,当一个物体放大的时候,体积和重量是三倍增长的,而骨骼、肌肉的横截面是二倍增长,两者的增加并不同步。所以当一个生物体积变大的时候,它的原有的骨骼、肌肉不能只是等比增长,否则会支撑不住身体。这就是为什么小型的昆虫四肢又细又长,而大象和大型恐龙的四肢又短又粗。

那么,如果一个人类真的达到了十六米的高度,他的外观比例不能像普通人类一样,而是应该四肢极短极粗。还很可能是四肢着地,因为他的脊椎无法支持直立的身体,光靠两只脚也未必支撑得住全身的重量。

在地球上,能达到十六米级别的陆地动物只有恐龙,但恐龙是爬行动物。而哺乳类中最大的陆地动物,已经灭绝的巨犀远远到不了这个高度。这是因为哺乳类动物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体系有天生的限制,支持不了太大的身体,只有爬行动物才能达到十几米的高度。

所以,那个十六米的“人类”如果真的存在的话,不仅外观极为怪异,而且生理器官也要区别于哺乳动物。

那这样的生物,还能叫做人类吗?

而且,为什么在四个大陆里,不同人种的个头正好是翻番生长的呢?很难相信这是对真实世界的描写,看上去更像是作者翻倍再翻倍,就图一写得爽。

最逗的是,还有一个说法,说各洲居民的脸形和和他们所居的洲一样[11]。这么看来,印度半岛“北广南狭”,那么印度人民都是尖下巴,按照今天的审美看,应该是最漂亮的。北俱卢洲“四方正等”,是说北方民族民风彪悍所以脸都是带棱带角?西牛贺洲“圆如满月”,说西方人都是大圆脸?

最可气的是说东胜神洲。如果按照“南瞻部洲等于印度大陆”的观点看,东胜神洲指的就是我们中国。那东胜神洲“形如半月”是什么意思?是说我们中国人都是鞋拔子脸?

【二】

说完地面,接下来说空中。从地面往上说。

先说须弥山。须弥山由很多宝物构成,上面还种满了各种宝树,居住了很多的神仙。

在佛经里,“天”有两种意思。

意思之一,指的是六道轮回里的“天人”,相当于一种比人类更厉害的神仙。

意思之二,指的是神仙所居住的世界,类似于“天界”的意思。

我们一会儿会同时使用这两个意思,您别弄乱啦。

须弥山上住着很多很多的神仙,也就是“天”,我们介绍几个熟悉的。

在半山腰住的是“四天王天”,就是我们熟悉的四大天王。从他们居住的位置——半山腰——可以想到,他们的级别比较低,主要职责是护法。四大天王居住在四个比较低的山头上,分别是东方“持国天”、南方“增长天”、西方“广目天”、北方“多闻天”。各自负责守护一个大洲。

我们说过,印度人认为喜马拉雅山就是须弥山。西域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北方,按照方位来说,正是北方多闻天王(名叫“毗沙门天王”)负责守护的地方。唐帝国常年统治西域。所以西域地区的唐朝人,特别崇拜毗沙门天王,把他当做守护神。

说个题外话。

网上曾经流传几张水墨画。画的是耶稣受难的故事,但是耶稣的穿着打扮都是古代朝鲜族的样子。很多网民就转载这幅图说:看,什么都是他们韩国人的!孔子是韩国人,现在耶稣也成了韩国人了!

我们看到穿着韩服的耶稣觉得很搞笑,但我们没想过,其实这种事中国人干了也不少。

我们知道,无论在历史还是宗教传说中,释迦牟尼在涅槃之前都是正宗的印度人。

佛教里有一种宗教画,用来描述各种宗教故事,其中有一类讲的是释迦牟尼出家之前的故事。中国人也画这种画,但在中国人的画里,无论是释迦牟尼本人、他在人间的父母侍从、天上的神仙,乃至于人间的亭台楼阁,通通都是中国的式样。我们今天看到穿着中国衣服的神仙簇拥在佛陀周围,不会觉得有什么怪异的,但其实这不和穿着韩服的耶稣是一个意思么?

不止是佛陀的打扮,很多佛教的神佛在中国发展日久,也都渐渐汉化。我们平时都意识不到。

比如说我们今天在中国寺庙的“天王殿”里见到的四大天王,全都是中国武将的打扮,背后的传说也都改成了中国式的故事。

刚才说,唐朝人特别崇拜北方多闻天王。这个崇拜后来和汉人对唐朝名将李靖的崇拜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非常有趣的变化。

对此,白化文先生的《汉化佛教与佛寺》一书讲解得很有趣,我概括如下:

多闻天王来到中国以后,形象已经汉化了。因为佛教从西域传来,沿途沾染了西域的文化,因此那时多闻天王的形象有点类似汉化了的西域武将。后来又进一步汉化,隋唐时候的多闻天王,一手持供释迦牟尼佛的宝塔,一手持印度式的三叉戟,后面还有五位“太子”,第三位叫做“那吒”,还有很多的部下随从,打幡侍奉。

但是后来中国出现了我们都熟悉的“托塔李天王”李靖,他的形象受到多闻天王的影响,持戟和宝塔。民间传说还把多闻天王的“那吒”变化成了“哪吒”,成了李靖的儿子。这样,多闻天王——

因宝塔和戟连同托塔天王的名号,全都被李靖取去,眷属(特别是在出行时为他打王者幡盖的夜叉)也都别离,一急之下,只好自己打起幡来。可是一般人不认识幡幢,总瞧着像伞。《封神演义》中就说他掌“混元珍珠伞”一把,职“雨”,因为打伞和下雨有关。今所见近代汉化佛寺中,这位天王不是持伞就是拄着长柄幡[12]。

——您瞧,原本一位来自于印度的武神,就这么在中国稀里糊涂的变成了雨神。

在中国的世俗文化里,通俗小说的影响力要远远超过先贤经典。我们今天在佛寺里所见的四大天王形象,基本都从《封神演义》而来。还按照小说的说法,说四大天王生前是中国武将,名字叫“魔礼青、魔礼红、魔礼海、魔礼寿”,死后被姜子牙开封神榜派到西方去做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拿的兵器也都换了。

南方增长天王拿宝剑,因为宝剑“锋”利,“锋”和“风”同音,所以职“风”。

西方广目天王拿琵琶,因为琵琶要“调”弦,所以职“调”。

北方多闻天王拿伞,前面说了,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