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必读:成功学系列(套装共3册)
6885600000002

第2章 马克·扎克伯格成功法则(2)

【成功法则】

才能都是一样的,在于你怎么去用

有的人经常会抱怨,自己怎么就没有机会呢?难道是自己的能力不行?

错了,能力是上天赋予你的,上天不会偏袒任何一个人。所以,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一样的。如果你现在正处于启蒙期,那恭喜你,只要好好把握你的能力,并且用后天的时机去学习,你就可以成为独一无二的赢家。

有些人徒有一身能力,一到关键时刻就悲剧,这样,能力再有用,你也会觉得无计可施。

能力没有谁多谁少,在你咿呀学语的时候,你就是在学习你的才能。人们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所以,你和他们是一样的,早晚有一天你也会遇到让你发挥能力的时机。

凡事主动出击

很多人习惯等待别人的命令,总是别人开口了自己再去行动。事实上,这绝对不是创业者应有的行为。一个有独立思维的人,应按照自己思维的指示去努力,很多人都以为,没有前车之鉴的行动是很危险的,但大家却不知道,这也是较为容易成功的。

别找借口,借口成不了气候

你为什么没有成功?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多人会尽力将责任推到外界因素上,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借口去否定自己。

如果你有时间思考一下,为什么自己总是离成功很远,那你就可以知道,其实,你一直是在依靠借口生活。借口就是你看清自己的天敌,所以,找借口成不了气候。

第二节 95万年薪的工作机会

扎克伯格在高中时期的设计作品让他声名大噪,同时,也让他的名字出现在了更多人的耳朵里。不少媒体也都纷纷将这个高中生的事迹传诵出去,高中生扎克伯格的名声越来越响亮。很多业内公司见到了这个扎克伯格的作品,无不感到惊讶。随即,许多家公司都向他抛来了橄榄枝,当然,这其中也包括美国在线和微软公司。而微软公司更是开出了年薪95万的条件来吸纳马克·扎克伯格这个神童。

一个是仅仅17岁的高中生,一个是全球知名的大公司,外加一个年薪95万的工作机会,相信大部分人都会为之心动,更有人预测,扎克伯格如果加入了微软,他将成为微软最年轻的工程师。

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人生的转折点就是大学和工作。或许放到别人身上,大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工作,毕竟上大学也是为了能有一个更好的工作。大家开始纷纷猜测,这个男孩子会选择哪个公司作为依靠。

而这时,也有很多质疑声扑面而来,为什么这两大软件巨头企业会对一个初出茅庐的高中生扎克伯格情有独钟呢?

事实上,拿微软来说,创新是企业至关重要的命脉,当然,新鲜血液的注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兼具创新与才能的人才,是它们稀缺的财富。像软件这样的公司,不靠新生力量来充实是不行的。所以,微软和美国在线才肯拿出95万年薪来给一个毛头小子。

谁都没想到的是,扎克伯格并不是一个能按照常理出牌的人。他看着众多公司,竟然选择了去哈佛读大学,并且选择的还是心理学专业。这个设计出校园MP3播放器的怪人,在这一年又做了一件怪事。

这一决定让众多关注他的人哗然,当然,连他的同学都不解,这个男孩的脑子是不是不正常?

如果说,这个高中男孩带给校园一个新的冲击,倒不如说,是校园造就了他全部的成就。

扎克伯格是一个非常主动的人,他经常会将自己的目标放在墙上,时刻关注自己的目标。但这个男孩有个致命的死穴,他无法受人摆弄,只要他决心要做的事,他一定会做,如果他自己认为没有办法完成的事,他一定不会做。

拿扎克伯格的选择来说,很多人以为这个男孩子是怕了,或者心虚了,所以他毅然放弃了高额年薪的工作机会。在多年后的采访中,扎克伯格证实,当年之所以拒绝那些大公司,是因为他们要求会面的时间,他没有办法起床。

而这个震撼的原因,在扎克伯格娓娓道出后,成了争议的焦点。人们纷纷议论,说这个“神童”的性格果然不一般。一份万众期待的工作,被他简单的一句“起不来”推掉。这简直就是当时的一个爆炸性新闻,在整个城市,似乎人们都知道这么一个有来头的神童。

在拒绝了两大巨头公司的橄榄枝后,扎克伯格又恢复了原本的生活,之后他又陆陆续续设计了几个实用软件,在学校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不过,此后人们再谈起这个性格怪异的男孩子时,大多话题中都会有这两个巨头公司出现。

有人觉得,扎克伯格一旦摆脱了束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可是大家忘记了,这个男孩子太过于有主见,所以,他能在社交冲突的时候在网络中建立一个虚拟的交友世界。

至此,大家才真正地意识到,当时扎克伯格没有选择微软,而是选择哈佛,这并不是他对自己能力的心虚,而是他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如果他加入了微软,他的所有设计都将被冠以“微软”的名称,他并不甘心于被束缚,更不会希望自己的设计成为别人成功的硕果。

大概在盖茨的头脑里都没有想到扎克伯格会拒绝95万年薪的工作机会,而当扎克伯格真正意义上拒绝这份工作时,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这一轰动整个国家的事件将扎克伯格推向了风口浪尖,有些人觉得这个毛头小子太不知好歹了,有人觉得他狂妄自大,还有人觉得他是想炒作自己。

不过,这些对他的质疑,他从来没有正面回应过。95万年薪的工作机会是很多人的梦想,当然,那时候的扎克伯格也会做这样的白日梦。

到底放弃了这95万年薪的工作机会,扎克伯格得到了什么呢?

其实,把扎克伯格归结到感性的人群中一点都不为过,他不仅感性,甚至有些随性,他的想法总会和自己的情绪挂钩,随着自己的意识行动。

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个腼腆的男孩子做了个明智的决定,但用当初的眼光来看,很多人都会觉得扎克伯格的脑子一定是坏掉了。他短暂的神经错位,导致他最终成为了一个富翁。

如果我们将95万年薪的工作机会当成是一个学生走向富豪的垫脚石,我们就应该清楚,这个数字并非可以用价值衡量。因为它的象征意义在很大层面上代表着成功以及那些辅助成功的东西。

财富?是的,这代表一个高中生将拥有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钱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是肯定其自身能力的表现。

名誉?人的一生,最期望的就是能够名利双收。所以,大家喜欢将金钱和名誉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名誉对一个人来说,就是赢得自信的表现,也是获得财富的体现。名誉对任何人来说都很重要,甚至,它的重要性要超过我们所说的金钱。

很多人希望这一生中自己能够得到别人的敬仰和尊重,总是梦想自己是一个知名人士。如果我们拥有95万年薪的工作机会,名利就算全有了。有了名利,自然地位也就巩固了。

有人觉得扎克伯格很傻,他的傻在于他过于死板,放着眼前高额的年薪不要,去哈佛做他的穷学生,他完全可以坐拥95万年薪,然后专心开发程序。

但是,扎克伯格明白,一旦有了金钱的牵绊,即便是他拥有一身本领,他也只能在公司里为别人设计程序。这不符合他的梦想。甚至对他来说,这就是人生的牵绊。

从之后扎克伯格的表现上我们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个会花钱的人。虽然如今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富翁,可是,他依然住着租来的公寓,穿着宽松且洗得发白的牛仔裤。

如此看来,名利金钱只不过是他人生的一个附属品,他拥有也可,不拥有也可,总之,这些不会在他生命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作为一个程序员还是一个全球化公司的总裁,扎克伯格总是将他的主见放在首位。也正是如此,众多朋友都将扎克伯格的才能归结到专注上,在说完后,还会补上一句:“事实上,他的思维太快了,我们永远跟不上他的思维。”人都有面临选择的时候,对于扎克伯格来说,这个选择尤其严峻,可以肯定的是,当初的扎克伯格没有能够看到未来的能力,可是他却有展望未来的能力。

在得知微软与美国在线准备吸纳扎克伯格的初期,他周边的人都在议论他最终的选择。在众多公司中,人们凭着多方面的考察结果,最终将扎克伯格会选择的公司定为微软,因为他们觉得微软更加有实力吸引到这个年轻人。

如果扎克伯格真的选择了去微软,很可能如今的他会获得百万年薪的工作机会,或者拥有一套属于他自己的程序。也可能他的名字最终会隐藏在微软众多程序员中间,也就不会是今天人们津津乐道的“盖茨第二”了。

扎克伯格之所以能和盖茨齐名,完全是因为他做了一个既明智又不明智的选择。不明智在于,在大家憧憬他的光环时,他却选择了去哈佛大学继续深造,而这个在很多人眼里不明智的选择,却在日后成了他成功的源头。

微软或许能够给扎克伯格足够的收入以及技术支持,让他有更多的机会设计出实用性很强的软件,可是,对于扎克伯格来说,收入和名誉都是次要的。虽然他爱好研发软件,可这仅限于他的自由发挥,如果让扎克伯格将自己的软件局限在一个目标范本上,他的热情就会大打折扣。

对于这个高中生来说,微软高层让他去工作,就等于是在剥夺他的自由,这样的情况对于扎克伯格来说,简直就是世界末日。从扎克伯格平时的装扮上就能看出,他是个喜好自由的人,所以,在高层人士邀请他八点参加会议时,他表示,这很难完成,因为这个时间他没有办法起床。

扎克伯格从一个普通学生成长到脸谱网首席执行官(Facebook CEO)的过程中,他穿得最多的是T恤和牛仔裤,有时他还会配上一双简单的拖鞋。这个装扮几乎成了扎克伯格的代名词,由于装扮简单,他还曾被评为“最差装扮”。他是个有主见的人,他会我行我素,不听从别人的建议。所以,在这样的性格下,他拒绝那些公司也是正常的。

到底为什么扎克伯格会放弃微软而创新开发“Facebook”呢?这个害羞的学生是否能够担任CEO这个重任呢?

时间已经证明了一切,从扎克伯格站在全球人民面前的一刹那,他就在证明,他是个注定不凡的人。

生活亦是如此,我们没有办法去判断别人的选择到底对不对,我们有的只是肯定一个人的选择,至少扎克伯格没有因为这个选择而后悔。

扎克伯格的成功法则是,不被眼前的利益蒙蔽双眼,即便是无法看到未来的发展状况,也要有敢于憧憬未来的能力。

【成功法则】

创意源于爱好

如果现在我们询问扎克伯格的爱好,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程序开发!”

可是如果在十年前我们问他同样的问题,他一定会说:“计算机!”

人的一生会有许多爱好,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人的兴趣和爱好也会随之改变。这些爱好多半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奇妙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很有可能就是大家所说的创意。

想要成功,就一定要抓住你的爱好,不要轻易放弃。利用你的热情想办法为自己创造一个产业。

机会不止一个,看你要把握哪个

人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机会,上天赋予每个人的机会几乎都是一样的,所以,无论是哪一个,你都要认真面对,从天而降的机会事实上都是有用的,对于扎克伯格来说,95万年薪就是他人生的十字路口,也许他走哪一边,最终都会成功,只是成功的方向不同而已。

机会绝对不止一个,你无法决定机会到来的时间,可是你却有能力决定你是否要选择。在你做出选择前,你要明确你的目标,这样你才有机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扎克伯格的理论中,成功的机会并不只有一个,所以,我们也应多元化发展,让自己拥有多个可以选择的机会,这样才容易走向成功。

金钱证明不了你有多少才能

金钱和才能是不等量的,你能赚到多少钱,只是说明你有赚钱的能力,论起才能,它和金钱根本就不沾边,所以,不要用金钱去衡量你的才能,要时刻想着,你是为你自己而活,你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并且能更好地掌控你的人生。

如果你是一个年轻的创业者,你创业的动力可能是爱好。如果你是一个中年创业者,你创业的动力可能是养家。

有了创业的动力,才会有创业的能力。先找到你创业的原动力,再找出创业的方向,朝着创业的方向努力,这就是扎克伯格的成功诀窍。

第三节 去哈佛学习心理学的计算机神童

在拒绝了产业巨头高层领导的橄榄枝后,扎克伯格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哈佛大学,人们都以为他会将专业的重心放在软件开发上,可是,当他坐在心理学教室中的时候,大家无不置疑他是不是有哪根神经搭错了。

在对外界解释原因的时候,扎克伯格说:“我只是坚信,人们最感兴趣的事物其实是他们自己。我相信人们喜欢做那些使自己开心的事情。为了使自己开心,他们需要了解他们身边的世界,了解他们身边的人。”

在当时,众多的人在思考,计算机和心理学到底有何联系,而多年之后,当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见证了一个奇迹的时候,我们得以去重新理解扎克伯格选择心理学作为自己专业的真实原因,也能够参透,扎克伯格本人以至“Facebook”后来的一系列历史,这便是这句话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