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每天读一点社科常识(套装共12册)
6886500000008

第8章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8)

【为何东南亚人喜食咖喱】

“咖喱”一词最早来自于印度的坦米尔语,是“许多香料放在一起煮”的意思。在印度的民间传说中,咖喱是佛祖释迦牟尼所创造,由于咖喱的辛辣和香味可以帮助遮掩羊肉的腥臊,可以让不吃猪肉、牛肉的印度人改变饮食习惯。

咖喱是一种复合调味料,以姜黄为主料,加上多种香辛料,如辣椒、芫荽籽、桂皮、白胡椒、孜然、小茴香、八角等,味道辛辣带甜香气,主要用于烹调牛羊肉、鸡鸭、螃蟹、土豆、花椰菜等,在东南亚许多国家,咖喱是人们日常必备的重要调料。

南亚地区终年闷热、气候潮湿,不仅令人食欲大减,而且食物容易变坏滋生细菌。印度人用咖喱搭配食物,能增加食物色香味,也能促进胃酸分泌,并令食物保存得更久。咖喱首先从印度传至东南亚,17世纪,欧洲殖民者来到亚洲把咖喱带回欧洲,令欧洲贵族们视如珍品,为了便于航运,人们将咖喱制成干粉状,时至今日,咖喱粉末仍大行其道。如今,咖喱常见于泰国菜、印度菜和日本菜,通常搭配肉类和米饭一起吃。

【酸奶来源于游牧民族吗】

根据历史记载,酸奶至少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酸奶制作出现在游牧民族部落,他们将奶装在羊皮袋中,由羊皮袋中附带的细菌自然发酵而形成奶酪。早在3000多年前,在安纳托利亚高原居住的古代游牧民族,就普遍制作和食用酸奶。人们最早开始并未专门酿造酸奶,羊奶存放时被细菌污染从而导致变质,偶然有空气中的乳酸菌进入羊奶,使变质的羊奶更加酸甜可口,最早的酸奶便由此诞生。

人们发现这种变质的羊奶特别好喝,便把它放入煮开后冷却的羊奶中,经过相互发酵,新的酸奶便产生了。公元前2000多年前,制作酸奶的技术被生活在希腊东北部和保加利亚地区的古代色雷斯人掌握,他们使用同样的方法将羊奶制作成酸奶,并在当地十分盛行。后来,古希腊人将制作酸奶的技术带到欧洲的其他地方,酸奶很快在中亚、南亚、西亚、欧洲东南部和中欧地区流行起来。

中国古代汉民族不食用乳制品,因此酸奶的发展和传播在中国较为缓慢,虽然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多次影响汉民族,但酸奶始终没有成为中国人普遍食用的食品。直到20世纪,从西方传来食用乳制品的习俗,中国人食用酸奶才得以实现。

【日本茶道】

日本的茶道源自中国,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最初,茶道是僧侣用茶来集中思想的,唐代从谂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茶道才发展成为一种仪式。茶道是在日本人“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将人们日常生活与哲学、宗教、美学和伦理融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茶道不仅仅是物质享受,通过茶会和学习茶礼,可以陶冶人们的性情,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观和道德观。

在日本,为客人奉茶是一种仪式,茶道中使用的茶水也被称为“茶汤”。现在的日本茶道可以分为抹茶道和煎茶道两种,但日本“茶道”通常指的是较早发展而来的抹茶道。早期的日本茶道非常注重使用古老的器物,茶碗是哪个时代、哪个大师所做,以及某个时代的某位名人是否用过,将茶具的历史渊源放在茶道之前。随着茶道观念的发展变化,日本人逐渐摒弃了这种习俗,在茶道中将注意力集中在“清洁”上。由茶道的清而到心灵的静,也就是所说的“静寂”,茶道就像在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空间里,内心深深地进行沉淀。因此,“寂”便成为茶道中美的最高境界,在求“静”的同时,品茶者可以反观自己的内心,在思考中使自己的内心沉淀,有利于更好地领悟人生的真谛。

【俄罗斯饮茶时有什么讲究】

俄罗斯的饮茶文化来源于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茶文化当属茶炊。俄罗斯人的饮茶历史虽然并不悠久,但茶文化却在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有自己独有的茶文化。

俄罗斯人赋予饮茶很多的文化内涵,喝茶是俄罗斯人常用的请客理由,同时也是友好的一种表达方式。俄罗斯茶文化最有名的便是茶炊,就是一个装有把手、龙头和支脚的热水壶。古代的俄罗斯人,不论身份地位,茶炊都是每个家庭必备的器皿,也是外出游玩的必备品。一般家庭会有两个茶炊,一个平常使用,另一个在过节的时候使用,家中一般都有专门收藏茶炊之地,还有人开辟一间“茶室”用以存放茶炊。茶炊大多为铜制,所以主人会蒙上罩布,保持铜制品的光泽华亮。长久以来,茶炊都依仗人工制作,一直到18世纪末才进入工业化,生产大批的茶炊。

俄罗斯人饮茶时十分讲究,除了精致的茶炊以外,茶具也十分漂亮别致。有来自中国的陶瓷,有来自欧洲的玻璃器皿,但不管茶具是什么样式,都要跟家中的茶炊合理搭配才行。俄国民间有“无茶炊不算饮茶”的说法,茶炊被俄罗斯人亲切地称为“金子般的伊万诺维奇”,以此来表示对茶炊的钟爱。

【阿拉伯的咖啡礼仪】

阿拉伯的咖啡文化古老而悠久,在阿拉伯地区,人们对于咖啡,无论是从品质,还是饮用方式、饮用环境和情调上,都依旧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和讲究。

当欧洲人首次接触到咖啡时,他们把这种饮料称为“阿拉伯酒”。当时保守的天主教徒厌恶咖啡,诅咒咖啡为“魔鬼撒旦的饮料”。这个时候,他们绝没有想到从“异教徒”那里承袭来的咖啡会风靡整个欧洲。

在阿拉伯国家,如果被别人邀请到家里去喝咖啡,这表示主人对他最为真挚的敬意,而被邀请的客人往往要表示由衷的感激和回应。当客人来到主人家里的时候,要做到谦恭有礼,在品尝咖啡时,除了要赞美咖啡的醇美外,还要切记就算喝得满嘴都是咖啡渣也不要喝水,因为喝水表示客人对咖啡不满意。

阿拉伯人喝咖啡的时候很庄重,也极其讲究品饮咖啡时的礼仪和程式,他们有一套传统的喝咖啡程序,近似于日本的茶道。阿拉伯人在喝咖啡之前要焚香,然后要在饮咖啡的地方撒放香料,之后宾主一起欣赏咖啡的品质,从颜色再到香味仔细欣赏研究,再把精美的咖啡器皿拿出来赏玩,然后才开始正式烹煮饮用咖啡。

【西非的饮食有什么禁忌】

在西非,人们吃饭时不喜欢用桌椅和刀叉,更不用筷子。吃饭时大家围坐成一个圈,中间的空地上放上饭盒和菜盒,左手按住饭盒的边缘,右手则随意抓取自己想吃的饭菜。虽然他们用手抓饭吃,却不会抓得满手是饭,而是个个动作干净利落,从不会把饭菜掉在地上。

西非人非常忌讳客人在吃饭时掉饭菜,认为这是不尊重主人。吃完饭后,晚辈要静坐等候长者先离开,并向长辈行礼表示谢意,客人则要等主人吃完最后一道菜,然后才离开。

在西非的很多地方,吃饭都有严格的礼仪,连一些动物的部位归谁吃都有规定。比如鸡大腿属于年长的男人,鸡胸脯则归于年长的妇女,鸭脖、胃和肝属于当家人吃,鸡头、鸡爪和翅膀则由孩子们分食。宾客和男人们在公众大型宴会上吃牛肉,而已婚的妇女则吃牛杂碎,两者必须分开煮食,不可以混淆。

西非人以大米、山药、土豆、花生、豆子和木薯等根块蔬菜为基础食物,有很多种制作方法,如烤、炖、煮等。在制作食物时西非人通常喜欢加入鱼或肉。把油里煎过的干鱼先放入锅中,接着放入鸡肉、山药、洋葱等材料,加水炖煮,这样一份香味十足的“西非料理”就完成了。

【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宴席】

中外历史上曾经有过数不胜数的宴席,其中一些著名宴席足以对历史发展产生影响,现举例如下:

鸿门宴:秦末项羽想要夺得天下,便在鸿门设宴邀请刘邦,范增身为项羽的谋臣便想助项羽一臂之力,于是请来项庄,想让他在宴会期间耍剑舞,并趁机刺杀刘邦。岂料楚左尹项伯也耍剑起舞,并一直在刘邦左右庇护,使得项庄一直无从下手。最后刘邦借如厕的机会逃脱宴会,项羽刺杀刘邦未成,导致后来天下被刘邦夺走。

煮酒论英雄:东汉末期,曹操在小亭内摆设酒肉青梅,一樽煮酒邀请刘备共饮。两人相对而坐,开怀畅饮。忽然乌云密布,马上就要下雨。这时曹操问刘备:“当今世上谁可以称为英雄呢?”刘备回答了许多人皆被曹操否定。最后,曹操说:“当今天下的英雄便只有你和我二人了。”刘备吓得连筷子都掉到地上,幸亏天上响起一声惊雷,刘备借此回答:“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将自己害怕而掉筷的尴尬掩饰过去。煮酒论英雄之后,曹操对刘备放松了警惕,使刘备有时间韬光养晦,最终与曹操争夺天下大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杯酒释兵权: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以后,担心手下将领会造反夺取皇位,便设宴请几位手握军权的将领。酒席上,他对大将们说:“当日你们将黄袍加在我身上,让我当了皇帝,来日也可以将黄袍加在别人身上。”大将石守信听出皇帝的弦外之音,吓得战战兢兢。赵匡胤笑着说:“你们打仗巩固江山,无非是为了荣华富贵,如今的江山已经稳定,各位不如回家,尽情享受豪富生活。”石守信等人主动请求皇上解除自己的兵权,就这样,宋太祖将大将的兵权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

满汉全席:清代中叶出现了满汉全席,既有宫廷特色又有地方风味的精华,一百零八种菜品样式精美,制作考究,展现出中华饮食文化和民族大融合的独特风格。

满汉全席是官场中由满人和汉人合作的一种宴席,举办宴席时先要奏乐,鸣炮,再行礼恭迎邀请的宾客入座。客人都入座后由侍者端上有甜咸两种进门点心。继而是三道茶,清茶、香茶、炒米茶,之后才正式开宴。满汉全席的菜品分为冷菜、头菜、饭菜、甜菜,最后为点心和水果等,由于菜量足,种类数目繁多,因此满汉全席要分三天实用完毕。

最后的晚餐:在犹太人逾越节的前夕,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共吃一顿晚餐,以庆祝节日来临。耶稣在餐桌上突然感到忧伤,他告诉门徒有一个人出卖了他。门徒们十分惊讶,并不知道谁出卖耶稣。然而在耶稣右边的一个人十分紧张,他手里抓着一只钱袋,他便是叛徒犹大。耶稣在晚餐上为门徒掰饼,一起饮用葡萄酒,并声称这是最后的晚餐。晚餐结束之后,耶稣被叛徒带来的士兵抓走,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来,基督徒们在圣餐上吃饼、喝葡萄酒,就是为了纪念耶稣。

【世界各国特色火锅】

火锅历史悠久,是中国独有的美食,因为食物在水沸腾后发出“咕咚”的声音,所以又名“古董羹”。

火锅都是现煮现吃,随个人口味调料,油而不腻,酣畅之极,非常适合山川潮湿的气候,并逐渐发展为鸳鸯锅、麻辣锅、滋补锅、菌汤锅等,是冬天享用的美味佳品。如今世界各地都有诸如火锅的料理,在东亚地区尤其盛行。

在印度最著名的当属咖喱火锅。它的佐料是当地的特产咖喱、番叶、香料、椰子粉等,涮的菜品有鱼头、草虾、鸡肉、牛肉等,锅底常为米粉浸汁,原汁美味为人们所喜爱。

“酸菜白膘”是朝鲜的特色火锅,用木炭火熬汤煮食,口味十分爽口。而韩国最具特色的传统火锅当属“石头火锅”,锅底是辣椒油和辣椒粉等调料,上面铺满了肉块,享用时会辣出眼泪,大汗淋漓,十分痛快。

泰国的冰炭火锅很有特色,泰国人一边吃“火锅”,一边食用冷饮小吃和冰茶,也就是所谓的“冰炭结合”,别有一番乐趣。另外,泰国的国汤为冬阴功汤,此汤最重要的是冬阴功酱料,除此之外还要多加椰浆、椰粉和炼乳,制成的冬阴功火锅美味异常。

瑞士的奶酪火锅十分特别,先将奶酪放进锅里,等它煮成液体时加入一些白酒和果酒,拿长柄的叉子将法式面包放入锅中蘸奶酪,然后再拿出来食用。瑞士还有巧克力火锅深受女孩子喜欢,食用方法和奶酪火锅类似,先把巧克力煮成汁,再拿长柄勺子叉着水果蘸着巧克力汁吃。

意大利的特色火锅是黄油火锅,原料主要有牛肉片、火腿、虾仁、猪排肉等,配料多为蔬菜和黄油等。在吃火锅时先把火锅烧热,把菠菜洋葱等蔬菜放入锅中煮,随后再将火腿等肉类放入锅中,最后放入虾仁等海鲜用以保持火锅的鲜香。

【那乃人的“净宅”仪式】

那乃人是俄罗斯的一个民族,他们与中国的赫哲族是同一种族。那乃人相信万物有灵,认为房子是有生命的,屋顶是头,柱子是腿,靠近房顶的两个小窗户是眼睛。根据他们的宗教观念,每一栋屋子里都存在神灵,保护房子和房主居民,因此,由敬神的观念而产生了“净宅”仪式。

那乃人搬进一栋新房的时候,必须要举行净宅仪式,相当于一次隆重的宗教庆典。净宅仪式一般由老萨满法师主持,邀请亲族好友参加宴会,或将有姻亲关系的整个氏族都请到家中做客。仪式举行之前,主人会在屋子的两根古稀柱之间放一个案板,摆上各种食物,在炕上铺干草和草席,方便让客人坐卧。在古稀柱旁边供上祖先的神像,再将十个插着香的香炉、三瓶烧酒和十个盛满食物的碗摆在神像前。

仪式正式开始时,分主宾入座,靠近供品的一边是年龄较大的宾客,老萨满法师坐在炕中间。主人象征似的往神像嘴巴里放一把米饭,再往炕上撒上各种祭品,再走到每一根柱子前祷告一番。祷告结束后,主人斟一杯马果林甜酒跪在老萨满面前,萨满用指头蘸酒,撒两次,喝干,亲吻主人的脸颊。然后,女主人带着家中一个小男孩向萨满敬酒,萨满蘸酒,随即将酒撒向四周。这些仪式全部结束之后,主客欢聚一堂,宴饮开始。

那乃人认为,净宅后的新房会受到神的保护,住得安全,因此净宅仪式对他们来说十分重要,不仅是乔迁新居的一次宴会,更展现出他们与众不同的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