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王妃太小,王爷太老
6920100000375

第375章 荒唐之事

“不用了,长姐,我不饿,随便吃点儿就成了。”穆南山红着眼道。

“不行,猪脚汤一定要喝,”穆南枝很坚持,唤了人进来收拾饭菜,一边问小安子,“万岁爷呢?”

小安子忙躬身道:“启禀娘娘,万岁爷去御书房了,走的时候万岁爷说了,等穆将军用了午膳之后,让他去御书房叙事。”

“嗯,知道了。”穆南枝点点头。

御书房

穆南山陪着穆南枝吃了午膳之后,就忙得来了御书房。

“万岁爷,穆将军来了。”赵如海忙得进去禀报。

“快让他进来。”鹿知山忙道,一边放下了手里的奏章。

穆南山进了御书房,躬身行礼道:“属下见过万岁爷,恭请万岁爷圣安!”

“快起来吧,”鹿知山含笑道,一边亲手拉着穆南山坐在了软榻上,一边道,“猪脚汤喝了吗?你长姐可是一早就张罗给你准备猪脚汤了呢,说是给你去晦气的呢。”

“喝了,一大碗属下都喝下了,”穆南山含笑道,一边捂着自己的小腹,半开玩笑道,“喝得太多,属下都有点儿坐不住了。”

“那成,就不让你喝茶了,”鹿知山含笑道,一边对赵如海挥挥手,“你下去吧。”

“是。”赵如海躬身退下。

“昨儿到底怎么了?”鹿知山看向穆南山,沉声道,“刑部和京兆府尹那边都有说法,但是我想听你亲口说说。”

鹿知山连赵如海都不留,自然是想听穆南山说说真情。

“属下也想着要和万岁爷禀报此事,”穆南山忙道,眼里露出些许厌烦,“娘亲她还有让属下回北狄的心思,自属下到了京师,娘亲手下的侍卫便就追了过来,先是打算说服属下,几次之后,属下实在没忍住就动了手,他们怕也是得了娘亲的死命令,后来竟然横下心,打算用药把属下迷、倒之后直接带回北狄,属下又惊又怒,这才失手打死了一个侍卫。”

鹿知山抿了口茶,半晌才开口:“皇姑为何非要你回北狄不可?她如今既然选择和那穆远特琴瑟和鸣、生儿育女,又何苦还要对你处处相逼?”

穆南山绷着唇垂着眼,盯着紫黑的小几,半晌无言,似是不愿多讲,鹿知山恐他有难言之隐,就想转个话题,谁想他还没开口,穆南山就忽然开口了:“娘亲原本是没有让我回北狄的意思的,可是那穆远特说百年之后,愿意让我继承大统,娘亲就打算让我回北狄去。”

鹿知山一怔,眉头紧蹙:“让你继承穆远特的皇位?怎么会有这样荒唐之事?”

这自然是荒唐之事。

穆远特乃是穆南山的异母兄长,何来继承一说?且穆远特又有嫡子成年,哪里有穆远特继承皇位的道理?且眼看着鹿明岚又要为穆远特诞育儿女,漫说是让穆南山继承皇位,就是让穆南山回归北狄皇室都是难看之事。

穆南山的面色不大好,当下讥诮地挑了挑眉:“是啊,这么荒唐,娘亲精明又荒唐地过了一辈子,如今还打算让我也荒唐一辈子呢。”

鹿知山心里对鹿明岚颇有些怨言,但是却又不好当面说,当下拍了拍穆南山的手背,一边道:“行了,你也别担心了,我刚刚已经给穆远特写了亲笔书信,已经命人送过去了,从今往后,你与北狄皇室再无纠葛,往后就只管安安心心在大荔待着。”

“是,多谢姐夫。”穆南山看向鹿知山,一脸感激。

“有想去的地方吗?”鹿知山抿了口茶,含笑看着穆南山,一边道,“我一早就看出来你不愿意待在京师,只是你长姐不愿意放你离京,我自然得听她的,如今她既是允你离京了,可有想去的地方吗?”

穆南山还真想过这个,当下一脸正色看向鹿知山:“属下听闻,朝廷要在青海设立将军府,属下不才,却也跟着库伦将军习了多年本事,又在吐蕃待了大半年,对吐蕃和青海甚是了解,若是万岁爷信得过的话,属下愿意为朝廷效劳。”

鹿知山双眼一亮:“你当真愿意去青海?青海可是比库伦更萧条荒蛮之地,山儿,你可得想好了。”

今儿一早,鹿知山刚刚收到广西巡抚衙门送来的密信,周炽在信中言明,不愿入朝为官,只想继续留在南疆,一则为朝廷效力,二则也是不愿与家人分别,只想过踏实安宁的小日子。

对于周炽的决定,鹿知山其实是已经猜到了的,周炽与周燃的姐弟情,他是了解的,周燃与周炽,这一对姐弟,从小到底相依为命,更是没有分开过,若是周炽入京为官,就自然要和周燃分开,按照周燃的火爆性子,必定是跳起脚来反对的,而且南疆有周炽在,他也放心,多少年了,对于鹿知山而言,周炽于南疆是定心丸一般的存在。

所以,他不会强迫周炽来京师为官,而是征询他的意见。

只是周炽不来京师,那么青海将军的人选就要换了,鹿知山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穆南山。

从前,因为穆南枝的缘故,他自然不会将穆南山和青海将军联系在一起,但是如今,自是穆南枝都愿意放手了,他也不愿意让穆南山一味儿窝囊憋屈下去。

穆南山起身,笔直地跪在了鹿知山面前,一字一字正色对鹿知山道:“万岁爷明鉴,属下不才,却也自幼承教于名师,后又得赵将军和谢将军指点,不敢说是文韬武略,却也是胸有丘壑,属下虽年轻,却也想为朝廷效力,恳请万岁爷恩准。”

“山儿,你肯去青海,我真的很欣慰。”鹿知山伸手去扶穆南山。

穆南山一怔,实在没想到竟是这般顺利,当下小声道:“万岁爷信得过属下?”

“信得过,”鹿知山含笑道,“我和你长姐都信得过。”

“属下谢主隆恩。”穆南山眼眶又蓦地热了起来,他忙得对着鹿知山重重地磕了三个头。

……

天定元年十二月十五

北狄。

京师。

被大雪困了七八日之后,北狄使团继续启程赶往北狄京师,宋桐归心似箭,原本要四五日的路程,他率着车队,只用了三日就到了京师。

吉祥这几日都窝在马车里头,日夜兼程,这时候已经腰酸背痛实在难受得厉害,但是却也没有任何抱怨,只是因路上辛苦且又水土不服,宋福有些腿肿了,吉祥这两日就一直给宋福捶腿按摩,到这时候,宋福的腿脚才恢复了不少。

感觉马车似是放缓了速度,吉祥掀起了窗帘,一边打量着外头的异域风景,一边问外头马上的侍卫:“这位小哥,咱们现在到哪儿了?怎么忽然就慢下来了?”

“吉祥姑娘,咱们这就要到京师了,只是年下嘛,进城的人实在太多了,所以走的就慢了,”那位小哥很是开心,一张嘴就露出了两排大白牙,“吉祥姑娘,你这是头一次来京师的吧?”

“这倒不是,我可是地地道道京师人呢,只是二十年没回来了,”吉祥含笑道,一边又左右张望着,顿了顿,又去问那小哥,“怎么不见宋大人?他到哪儿了?”

“宋大人自然在最前头了,宋大人可真真是归心似箭,”那小哥感慨道,“听说宋大人和宋夫人感情甚笃,又赶上宋夫人临盆,宋大人怕是要急坏了。”

吉祥点点头:“是啊,必定急坏了。”

吉祥朝侧着身朝前头看看,果然瞧见,宋桐执鞭打马走到队伍最前头,她怔怔地看着男人宽实的后背,看着他身上的那件被寒风吹鼓的玄黑披风,一阵出神。

就在昨天晚上,她还坐在火盆前,仔仔细细地烤着那件湿漉漉的披风,那时候宋福和宋桐都睡着了,安静的驿馆大殿里,就只有她面前的火盆发出“噼里啪啦”地声音。

明明很寂寥,明明很空冷,但是她的心里却满满地都是欢喜。

她抱着他的披风,就像是抱着他一样。

虽然只有这一息的光亮,但是却足够温暖她了。

……

“爹爹,咱们就要进京师了,”吉祥缩回了身子,放下窗帘,一边含笑对宋福道,“爹爹这就要见到嫂夫人和孙女了,再过程子又有双生孙子、孙女落地,爹爹必然开心坏了吧?”

宋福满脸堆笑,山羊胡都抖动不停:“是啊,宋桐都成亲十多年了,我这个做父亲的竟还是头一次瞧见儿媳妇呢。”

吉祥一脸惊奇:“怎么?兄长在成亲前都没有禀明爹爹吗?”

“那时候哪儿有如今这般方便啊,”宋福叹息着摇摇头,“宋桐当年不过是北狄的低阶文官,又是大荔人,在北狄处境可想而知,所以他轻易都不敢朝大荔这边送信,娶亲之时不过只是朝这边捎了个口信儿罢了,而那时候大荔那边也不安定,万岁爷那时候还在南疆,那时候京师的风向已然对万岁爷不利,当时故王妃还在,对一众府中家仆奴才约束甚严,漫说是去北狄一趟,便是连王府大门都是轻易出不得的。”

吉祥点点头:“我也听说过这些,从前只道万岁爷不易,竟不知当年已然困苦到那般境地。”

“好在如今是苦尽甘来。”宋福笑了,笑得甚是舒心爽朗。

“是啊,苦尽甘来。”吉祥垂着头,轻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