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遇见最美的中国(二):城市篇
6967000000051

第51章 遇见最美的中国·陕西旅游(9)

到南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年),沔州(今略阳)太守田克仁幼时就很爱书法,曾临摹过《甫阁颂》,当他任沔州太守后,得知《甫阁颂》就在沔州,喜之不尽。当他见原刻露处江边,受风雨浸蚀,剥落日甚,恐久而绝迹,便仿原刻形制大小,重刻于灵崖寺,即今灵崖寺奈何桥的右崖上。至明万历时,刻石右上角剥落尤甚,斜痕长102公分,知县申如埙补刻,并在石尾加上“知县申如埙重刻”七字。晚明以来,申如埙补刻而冒“重刻”的《甫阁颂》摩崖,因字迹清显,拓印流传,造成混乱,有的妄断为申如埙重刻。

因《甫阁颂》摩崖的书法价值极高,长期以来传为书法家蔡邕撰书的。到元末,又因高则诚编《琵琶记》戏曲时,将蔡邕演绎为“状元”,流行广泛。因此,群众就讹传“蔡邕撰并书”的《甫阝阁颂》摩崖称为“状元碑”。讹误相传,一直至今,故旧的省、府、县志以讹而载。

但历代碑石研究者,如:南宋·洪适《隶释》,明·赵[山函]《石墨镌华》,清·翁方纲《西汉金石记》,清·王昶《金石萃编》,清·陈奕禧《金石遗文录》以及朱剑心《金石学》等确认:析里桥甫阝阁颂为仇靖文,仇绋书。二仇因当时地位低下,其生平不详。

◆红碱淖风景名胜区

红碱淖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陕西省神木县西北部的神府——东胜煤田腹地,一九九五年被省政府公布建立为第三批省级风景名胜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包括红碱淖及环湖1公里范围内的陆地。红碱淖的“淖”是蒙古族语,意思是水泊、湖泊,地状似三角形,东西最宽处10公里,南北最长处12公里,水面面积67平方公里,湖岸线长43.7公里,最大水深10.5米,平均水深8.2米,湖面海拔高程1100米,属高原性内陆湖泊,四周有木独石犁河、壕赖河、七卜素河、营盘河、拖河、蟒盖兔河、尔林兔河等七条季节河注入,水源补给量与水分蒸发量基本平衡,水位稳定,是陕西省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

红碱淖四周生态环境良好,其东侧有尔林兔草原,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5公里,西侧8公里左右有面积达七十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原牧场,水草丰盛,牛羊成群。南北两侧以沙丘滩地为主,滩地上又以沙柳为主的大面积固沙防风林带,沙丘多已固定。红碱淖盛产多种淡水鱼类,共有16种,主要经济鱼类是红碱淖大银鱼,红碱淖鲤鱼、鲢鱼、草鱼、鲫鱼。湖中所产鲤鱼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闻名遐迩,但凡食之,无不交口称赞,湖内所产大银鱼以色泽明亮、圆润、质地优良而闻名海内外。湖的南岸有一个约0.33平方公里的半岛,最窄处仅有200米宽的地段与陆地相连,岛上地形奇特,有粘土,也有坚硬的岩石,还有大片松软的沙滩,最良好的天然浴场,岛的东北角曾建有龙王庙,一直流传着四海龙王神奇而美好的传说。

红碱淖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为许多候鸟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共有30余种野生禽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主要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白天鹅以及鸬鹚、海鸥、鱼鹰、野鸭、鸳鸯等。每逢春秋两季,成千上万只禽鸟相聚于此,上下翻飞,翩翩起舞,和乐齐鸣,景象非常壮观。红碱淖水域辽阔,水势浩淼,湖水景观随着时间与季节的变化而千姿百态,春夏秋冬各有特色,宋朝大诗人范仲淹的诗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壁。”把这里的景观描绘得淋漓尽致,微妙微肖。

红碱淖周围错落起伏的沙丘与大小不等的片状草场相间,雪白的羊群似朵朵白云点缀其间,簇簇沙柳在金黄色的沙丘中格外翠绿,激越的信天游在天空中久久回荡。辽阔的湖面、绵软的沙滩、静谧的原野、翠绿的草原、充满生机的作物、喷薄欲出的朝阳、夕阳西下的霞光、奔腾汹涌的巨浪、随波逐流的小舟、翩翩起舞的飞禽、典型的塞外风光与蒙汉两种民族文化互相交融的地域风情一起构成了红碱淖风景名胜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

◆瀛湖风景区

瀛湖是西北最大的人工湖。安康电站大坝雄具高山峡谷之间尽收两岸云雨,斩段滔滔汉水,高峡出平湖,水面达77平方公里,湖区有适应旅游开发的岛屿、半岛40座,港岔70余条。目前已投资3000余万元开发了金螺岛、翠屏岛,湖区交通及吃住行游购娱基本配套。绵绵的水域山环浪涌,泛舟湖面,步移景换。

◆闯王李自成行宫

李自成行宫在米脂县城北的盘龙山上。相传为古代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公元1606至1646年)回乡省亲而建的行宫,造型古雅,气势壮观。米脂县博物馆设在行宫内,馆内陈列本县出土的东汉画像石和其它历史文物。

◆李自成资料

李自成,本名鸿基,陕西米脂李继迁寨人。出身农民家庭,童年放牧,曾为银川驿卒。

李自成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八年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领袖的赞同,声望日高。次年高迎祥牺牲,他继称闯王。

十一年李自成在潼关战败,仅率刘宗敏等十余人,隐伏商洛群山中。次年出山再起。十三年又在巴西鱼腹山被困,以五十骑突围,进入河南。其时中原灾荒严重,阶级矛盾极度尖锐。他用李岩等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时有“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队伍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战争中的主力军。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同年,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

由于起义军领袖犯了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失去警惕。明将吴三桂勾结满贵族入关,联合进攻农民军。他迎战失利,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

永昌二年(1645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时年39岁。(另说自成兵败后退往黔阳罗公山或退隐湖南石门县夹山寺出家为僧,称奉天玉和尚,康熙十三年(1674)病逝,年69岁。)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指出:“吾国自秦以来二千余年推动社会向前进步者主要的是农民战争。大顺帝李自成将军所领导的农民战争,就是两千年来几十次这类战争中极著名的一次。这个运动起自陕北,实为陕人的光荣。”

杨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历经数十的艰苦征战,终于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然而,由于统治集团自身的腐败和分裂,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断送了这一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这是十分令人惋惜的,其历史教训十分深刻。郭沫若先生为此撰写的《甲申三百年祭》,从现实的角度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总结和回顾。

◆楼观台风景区

陕西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岭西部北麓陕西省周至县境内。东距古城西安70公里,与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108国道相接。森林繁茂,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生物资源丰富,地热温泉富集,民俗风情浓郁,构成了闻名遐迩“古、秀、幽、奇”的风景特色。

森林公园始建于1982年,是林业部最早批建的全国十二个森林公园之一,也是西北地区首家森林公园。1992年被林业部定为国家级,1997年被评为“西安市十大景观之一”。公园总面积2.75万公顷。规划为东楼观、西楼观、田峪观、首阳山四个游园,12个景区,200余处景点,是人文、自然、森林景观融合俱佳的旅游胜地。有40里峡一线天、野牛河高山瀑布、旺子沟古溶洞、首阳山五彩壁石及仰天池、洞宾泉、龙王潭等自然景观;有光头山草甸、高山云冷杉、杜鹃天然林,数千亩人工竹林等森林景观;垂直带谱明显,季相变化万千;有说经台、炼丹峰、大陵山、吾老洞、红孩洞、龙王庙、铁庙等诸多人文景点。

公园目前开放的东楼观游园有景点50余处:主要有世界高纬度、我国北方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竹类品种园;有繁育号称国宝的大熊猫、金丝猴、金毛扭角羚等珍稀野生动物的珍兽馆;有我国最古老的道教祖庭——老子说经台,距今3000余年,为道教发祥地,史称“仙都”。有井深1700余米,日出水千吨,富含18种矿物成份对人体有益的地热温水服务系统,可供游人沐浴、疗疾、游泳、垂钓等。

森林公园有木本、草本植物千余种(78科197属),其中竹类128种。千年古树,名木花卉,蔚为壮观。森林公园风光绚丽,青峰碧水,深藏灵秀。春天:层山绿秀,嫩柳含烟,百花争艳;炎夏:群山凝翠,苍山秀水,清爽宜人;金秋;层林尽染,满山红遍,美不胜收;隆冬:“三友”斗雪,娇娆迷人,涉趣无尽。

森林公园经过十多年建设,已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基本配套的一条龙服务体系。不失为游览观光、休闲渡假、疗养避暑、探险考察、教学科研、议事开会的好地方。

●道教圣地森林公园内的楼观台是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老子李耳著书立说、传道讲经之道教发祥地,已有三千余年历史,素有“天下第一福地”、“洞天之冠的美誉”,道教史称“仙都”;大秦寺是基督教传入中国的发祥地,现有大秦寺塔等古迹;西楼观大陵山是老子修真、羽化之地,有吾老洞、老子墓等古迹;宗圣宫建于唐初,是李唐王朝奉老子为远祖,礼祭老子的宗祠。公园内计存文物古迹50余处,碑石170余通,名人诗词佳作150余篇,还有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传说。

●洞天之冠秀:森林以天然次生林为主,高山上有原始林分布。森林覆盖率81.3%,风景林面积18652公顷,生长繁茂,为整个公园涂绘了绿色基调,有山皆青,有水皆碧。据调查,常见木本植物78科197属480种,草本植物62科304属564种,以及苔藓、蕨类等共计1400余种,有“天然植物园”之称。其中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太白红衫、银杏、山白树、青檀、领春木、香果树、金钱槭、杜仲、水曲柳、野大豆、天麻等31种,占陕西省保护植物的47%。另外人工培育花卉苗木300种,引种竹子135种,栽植竹6000余亩。森林植物垂直带谱明显,季相变化丰富,四季景色各异。气象景观丰富多彩,一天里,一园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随着四季交替和阴晴雨雾,景观变化万千,给旅人以秀美的享受。幽:森林公园海拔507—2997米,地形地貌复杂,游览空间多变。青峰碧水、幽谷含秀,重峰叠峦,气势巍峨,悬崖峭壁,怪石嶙峋、石峡深邃、飞瀑深潭,令人神往。“金林峡、兴凤峡、四十里峡”三峡风光,格外诱人。旺子沟溶洞,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迎宾石、将军石、蛇退壳、鬼推磨、望乡台等景点曲径通幽,让人留连忘返。飞瀑流泉。公园有田峪、九峪、耿峪三条主河,源于秦岭,流入渭水,水质清洌甘美,是向西安市民供水的水源之一。飞瀑、湍流、碧潭颇为壮观,淙淙溪流蜿蜓曲折,清澈见底。闻仙沟“拐李”18瀑,曲径绵延,似一幅水墨画卷,野牛河瀑布,似玉柱连天,飞流直下。阴司潭、龙王潭深不可探。高山湖泊的仰天池、首阳天池,碧波荡漾,龙瑞泉、洞宾泉、化女泉、热则热,凉则凉,青流终年不断。特别是龙瑞泉,1992年12月钻探成功,高温自流,水质优良,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功能。

◆翠华山风景区

相传古时候泾阳县有位姑娘金翠华,美丽善良,勤劳聪明,与邻村潘郎相爱,她的兄嫂却逼翠华嫁给富家子弟。临嫁之夜,“翠华忍泪无一语,月明三更俏离去”,逃入终南山,她的哥哥闻讯赶来,追至太乙山中,见翠华坐在石洞中,急忙上去拉时,突然“霹雳一声山岳崩,地动山摇烟雾滕”,山间出现太乙池,翠华化为神仙而去,从此,人们把这座山称为翠华山。汉武帝因‘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于公元前112年在翠华山拜谒太乙神,故翠华山又名太乙山。“唐朝诗人王维在《终南山》一诗中写道:”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何处宿,隔水问樵夫。“据《西京胜图志》记载:”自秦汉,唐王朝起被辟为皇空家的‘上林苑’、‘御花园’。

翠华山位于西安城南23公里处秦岭北麓,长安太乙宫,它海拔2132米,面积17.6平方公里。全区分为天池娱乐区、甘湫池秦岭森林观光区、翳芳沮生态疗养休闲度假区,是牛背梁国家羚牛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也是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和一级开发区。翠华山河流蜿蜓,柳暗花明,漫石穿隙,碧潭串珠,曲径通幽,庙宇棋布,瀑布点缀,时隐时现,异常优美,幽深无比,她集山、水、石、洞、林、古迹于一身,以奇、峻、幽龙潭错综交织,古迹传闻神奇诱人,书法石刻引人入南独秀“之美誉,”秦岭明珠“之称,1997年荣列”西安旅游十大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