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遇见最美的中国(二):城市篇
6967000000052

第52章 遇见最美的中国·陕西旅游(10)

崩塌石海,面积约0.8平方公里,倒石量为1.3亿立方米,山崩时,巨大的砾石在崩落晕程中,有时会沿节理裂崩,其势翻腾,形成万石争奇的名胜殊境,如鬼门关、望乡台、卧虎守山、太乙观星等,有“地质地貌博物馆”之“中国山崩奇观”之壮举!它露出的地层生成于10亿年前,是中元古代的一套混合岩化极为强烈的片麻岩,经多次断裂,地壳运动演变为现在这个样子。石海中书法石刻,更是墨香阵阵,风格不同,或洒脱,或俊秀,或雄浑,或娟美。冰风二洞更让称奇,洞内外夏季温差可达23℃以上。冰洞,炎炎酷暑,冰柱倒挂;风洞,盛夏六月,凉风习习。《类编长安》载:“冰井在厅(宁陕厅)北太乙玉案山。井深数丈,水落井中结冰经暑不消,长安不藏冰,每于夏于取冰,谓之冰井。”翠华天池,崩塌的活化石,西安诸多大专院校将此作为地理数学的基地,联合国环境署的官员及有关专家考察后对其赞不绝口,呼吁应将天池、石海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翠华山玉案峰,海拔1688米,半峰劈裂,崩面平齐峻峭,好象玉案竖置,甚为壮观。《关中记》载:“太乙谷东,山峰齐案,峰腰有金华洞,洞中常有冉冉行云如瀑则澍雨,故古诗有‘云雾翻滚,或玉带,或花朵,飘忽不定,满山弥漫,天地空灵。”玉案行云与雁塔晨钟,杏园赐宴齐名,同为关中胜景。翠华峰、玉案峰、甘湫峰,三峰鼎立,负势竞上,突兀险峻,堪称“终南奇秀。”唐王李世民在《终南山望终南》一诗中写道:“重弯俯渭水,碧峰遥天。出红扶岭旦,入翠贮岩烟。松朝若夜,复岫缺疑全。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甘湫池秦岭森林观光区,海拔2100多米,森林植被覆盖率达80%。自然生态良好,珍稀植物较多,是植物区系的交汇处,既有东北区系成分的水曲柳、华北区系成分的翅果油树、猬实等,也有华中区系成分的大果青手杆、金钱槭、杜仲、秦岭冷杉、山白树、香果树、青檀等,还有青藏高原区系成分的延龄草以及物有成分紫斑牡丹,广东成分大豆、天麻等,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木本植物8种,草本植物10种。该区景观林带层界分明,岭脊南坡植株低矮,尽皆草甸,北坡杜鹃成林,三、四月花开则红霞蔽日,尤为壮观。最奇山上墨松,南侧枝干突兀,北侧枝繁叶茂,羚牛、羚羊也经常出没于此。该区空气清新,风光迷人,“上逼诸天方觉红日近,下观渭水缭绕长安城”,是森林观光和消遣的最佳之地。翳芳生态疗养休闲度假区,水质清纯,清溪弯弯,澄潭串串,飞瀑高悬,鸟语花香,游览长度达10公里,未受人为破坏,为良好的避暑度假区,体现出大自然原始的神秘与奥妙,八仙洞、黄龙洞均系天然生成,回归于大自然,令人心旷神怡。1998华夏城乡游,此区已向游客开放,规划突出民族风情特色,修建一批小木屋、蒙古包、石窑洞供游人吃住,此区不仅是生态旅游,也是健身、休闲旅游的最佳去处。步入此区,仿佛听到诗仙李太白在吟唱:“暮从碧山下,山月随入归。却顾所来经,苍苍横翠拂行衣。难言得听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翠华山留下了许多君王的足迹和文人骚客的诗词,这里曾是秦始皇、秦二世的天然狩猎场,清武帝拜谒太乙神在此建太乙宫和设立祭天道场,清圣宫是唐王李世民避署消夏的行宫。李白、杜甫、王维、岑参、韩愈、孟浩然等在此留下了大量的名言佳句。许多高僧名士、得到仙尊、如西印度的无怀大师、现代高僧虚荣大师、印光大师、以及古代仙道韩湘子、丘处机等都曾来过这里。翠华姑娘美丽的传说及陕西师大曹冷泉教授的《翠华曲》歌颂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弃恶扬善,追求婚姻自由幸福的良操美德,给人以启迪和深思。

◆华山风景区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距西安120公里,秦、晋、豫黄河金三角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大西北进出中原之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华山系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其历史衍化可追溯至27亿年:《山海经》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华山之险居五岳之首,有“华山自古一条路”的说法。

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三:南峰“落雁”,为太华极顶,海拔2160.5米;又有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文人谓之西京王气之所系。山上奇峰、怪石、云海、鸣泉、飞瀑、古迹遍布,著名景点多达210余处有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上天梯、苍龙岭等。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因山上气候多变,形成的“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给人以仙境美感。

华山系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中华”、“华夏”皆藉华山而得名。早在《尚书》里就有华山的记载。《史记》中也载有黄帝、尧、舜都曾到华山巡游。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十数位帝王也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自汉杨宝、杨震到明清冯从吾、顾炎武等不少学者,曾隐居华山诸峪,开馆授徒,一时蔚然成风,华山又是道教胜地,为“第四洞天”,山上现存七十二个半悬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自周末始,即有道家于云台观布道,金元时华山已成为全真派发祥道场。在历代高道中,尤以陈抟、华山栈道、郝大通、贺元希最为著名。秦汉以来,和道教与华山有关的神话传说广为流传。现存200余篇,其中以“巨灵劈山”、“劈山救母”、“吹萧引凤”影响深广。隋唐以来,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骚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1200余篇,摩岩石刻多达千余处。华山也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华山观日处位于华山东峰(亦称朝阳峰),朝阳台为最佳地点。这里四面如削。清晨,东望群山,只见日吐万丝,霞光普照,山岭、松林无不染上金黄的色彩,大地同时七色交织,五彩缤纷。游客也可感受到华山观日处的无限美景。华山索道(全长1550米)已于1996年建成,已正式开通。索道从山脚沿当年“智取华山”的小道上空飞架,直达北峰,落差近800米,蔚为壮观。这使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中外的游客都能领略到华山之美。

沿途主要景点:

●玉泉院 位于华山北麓峪口,为华山山门。游人从这里入口进山。

●五里关 是华山第一险关,距华山峪口5里,关隘据险设障,筑石作垣,西接绝壁,东临深涧,为上山咽喉之地。

●青柯坪 古今游人多在这里暂作休息,也是登山的起点。

●回心石 石前万丈陡崖直耸云端,游人至此,上则畏险,下则不舍,往往徘徊不定,故名“回心石”

●百尺峡 峡中有一巨石,状如鱼脊,山崖陡绝,需攀铁索登石梯山道而上。

●千尺幢 为华山第一险道,凿有台阶370多级。游人手挽铁索,拾级而上。仰望天际,一线天开。俯视脚下,如临深渊。石级顶端有如井口,倘若把“井口”用铁盖盖住,通往华山的道路便被堵塞,所以称之为“太华咽喉”。

●苍龙岭 山势拔地而起,是北峰到其他诸峰的通道,形如苍龙,全长约1500米,开凿石阶246级,宽仅1米。岭脊坡度40°,行走其上,心惊目眩。据说,唐代文学家韩愈游华山到苍龙岭时,只见山势高耸,两侧断崖深谷,雾起云漫。他心惊胆战,进退两难,不禁放声大哭起来。最后,只好给家里写了一封绝书和求救信投入山下,山下的人发现后,才把他搭救了。现在此处“韩退之投书处”六个大字,仍然镌刻在石壁上。

●仙掌崖过苍龙岭,经五云峰南望东峰峭壁,可见黄、白色相同的花岗岩石,形如巨掌,称“华岳仙掌”,为关中著名八景之一。传说古代河神巨灵,左手托起华山,右足蹬去中条山,给黄河劈出一条入海的河道,排放出洪水,拯救了万民,仙人掌即巨灵推山时留下的手印。掌上半轮如月,光可鉴人,题称石月。

●北峰 北峰也叫云台峰,山势峥嵘,三面绝壁,只有一条山道通往南面山岭,电影《智取华山》即取材于此西峰叫莲花峰,峰顶有一块“斧劈石”,相传神话传说故事《宝莲灯》中的沉香劈山救母就发生在这里。峰上还有猢狲愁、群仙观等。

●中峰 中峰亦名玉女峰,依附于东峰西壁,是通往东、西、南三峰的咽喉。传说春秋时萧史善吹玉萧,箫声之优美引起了秦穆公女儿弄玉的爱慕。弄玉毅然放弃宫廷生活,与萧史同居于此。玉女峰由此得名。峰上还有玉女祠、玉女洗头盆等。每年初夏,由于阳光、云雾的共同作用,如你在玉女峰的无量洞边,可发现自己似置身在七彩光环之中,光环随人移动,景象奇妙,人称华山佛光。

●东峰 东峰是华山的奇峰之一,因峰顶有朝台可以观看日出、美景,故又名朝阳峰。朝阳峰位于华山之东,那里尚存甘露池、下棋亭、鹞子翻身等胜迹险景。

●南峰 南峰即落雁峰,是华山主峰,海拔2083米,也是华山最险峰,峰上苍松翠柏,林木葱郁,峰东有凌空飞架的长空栈道,峰顶有老君洞。相传老聘曾在此隐居。经有太上泉,池水碧绿,冬夏不涸,俗称仰天池。在长空栈、朝元洞等处,游人都要攀缘铁索,非常险峻。峰上还有炼丹炉、八卦池等胜迹。峰东侧有南天门。

●西峰 (即莲花峰)悬绝异常。峰顶有翠云宫,前有巨石,状如莲花故曰莲花峰。旁有长形巨石,石中有一大裂缝,犹如斧劈,人称“斧劈石”。传说是沉香劈山救母处。民间传说,古代有一书生刘彦昌进京赴考途经华山,与华山娘娘相爱,生一子名沉香。娘娘乃是玉皇大帝的小女儿。娘之兄二郎杨戬认为妹妹私配凡人有失仙体,把她压在西峰大石下。沉香成人后,刻苦学艺,终于战胜恶神杨戬,用宝斧劈开华山,救出母亲。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周秦王朝从宝鸡发祥崛起。其早期都邑所在地周原遗址和雍城遗址均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西汉宣帝神爵四年(公元前54年)以来,宝鸡地区就有青铜器出土,且历代不绝。其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文内容之重要,均居全国之首,驰名中外。曾被誉为晚清四大国宝的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就出自宝鸡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如今,全市50000多件组馆藏文物中,周秦青铜器约占一半。其中有全国著名的何尊、折觥、墙盘、卫鼎、秦公钟等国宝级青铜器,充分体现了中国青铜时代的灿烂文化。

为了全面展示青铜器之乡的风采,宝鸡市建设了青铜器博物馆,她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以青铜器命名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宝鸡市公园南路西侧,占地20.7亩,总投资2000多万元。“平台五鼎”的独特造型,气势雄伟,成为“青铜器之乡”的永久标志。鼎,作为一种重要青铜礼器,象征着团结、统一和权威,代表着和平、发展和昌盛。把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主体设计为“平台五鼎”造型,四个小方鼎围拢着一个大方鼎,耸立于5米平台之上。两架踏步犹如伸出的双臂,彬彬有礼地恭迎四方宾客的光临。

博物馆主体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内分五层,设有主展厅、临时展厅、学术报告厅、文物商店及办公室等。整体建筑浑然一体,结构严谨,以新颖、独特、雄伟的风姿,充分体现了青铜器庄严、凝重、恢弘、浑厚的神韵。拾阶而上五米大平台,步入雄浑典雅的五鼎展厅。序厅通道墙面装饰着凤鸟纹浮雕,天花板上是象征西周井田制的“井”字造型。沿着这历史的长廊,我们就会走进一个青铜艺术的殿堂。“宝鸡青铜器博物馆”馆标,系集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郭沫若先生手,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于1998年9月8日正式开馆后,已成为陕西文博旅游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