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霸习惯学习法
6969400000013

第13章 学生提高文科能力故事推荐(4)

29.范仲淹写《岳阳楼记》

范仲淹不但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而且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

宋仁宗时期,巴陵太守滕子京重建了驰名遐迩的岳阳楼,并想请好友范仲淹写篇《岳阳楼记》。他先请了当地一位画家,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然后写了一封长信,详详细细地介绍了岳阳楼的建筑结构、外貌特征、地理位置、附近的湖光山色,气候环境以及与此有关的历史人物和文章诗赋。信写好之后,立即派人送到邓州(今河南省南阳市),交给范仲淹。

范仲淹读了好友的信,看了图画,盛情难却,就决定起草;可是刚一举笔,就想到难度极大:一是自己毕竟没有亲临其境,必须借助于想像力,不能出一点差错;二是岳阳楼之大观、洞庭湖之胜景,早已被前人说尽了,如果单是写景,意思不大。他想,要写好这篇文章,必须即景抒情,有所寄托;而且必须写人,通过对迁客骚人和古之仁人的对比衬托,颂扬后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只有这样写,才不至于停留在单纯的景物描写上面,才会使文章高超,境界开阔,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和熏陶。

主意打定之后,范仲淹又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终于正式动笔。笔力千钧,一挥而就,几经修改,方才定稿。

滕子京读后大喜过望,传给僚属们观看,一个个都叹赏不绝。于是,滕子京立即请书法家将《岳阳楼记》全文抄写一遍,再命工匠把它刻在由12块檀木板组成的屏风上,黑底绿字,笔力遒劲,刀法苍老。从这以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成了千古传诵的名篇。岳阳楼也因此而驰誉四海,闻名天下。

30.王勃写《滕王阁序》

唐朝初年,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作家名叫王勃。有一次,他从山西南下,路过江西南昌,参加了都督阎公在滕王阁举行的宴会。宴会上,阎公让所有到会的名士文人为滕王阁作序,其实他事先已暗地通知自己的女婿孟学士打好草稿,到时候当众露一手,显一显才能。但在宴会上,他还是假惺惺地拿出纸笔,逐个传递下去,请宾客们作序。大家都客气地推辞了。当纸笔传到王勃手里时,他竟毫不谦让,挥笔就写。阎公气得直瞪眼睛吹胡子,板起面孔退到另一个房间去,只派了个小吏跑到王勃跟前,看他写些什么,并随时来报告。

第一次报告说:“文章开头是:‘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说:“这不过是老生常谈,没有什么新意。”第二次报告说:“接下去两句是‘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听了,不禁陷入沉思,半晌说不出话。

后来又报告说:“现在是这么两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公听了,大吃一惊,猛然从座位上跳起来,说:“这后生可真是个天才,他的文章必将永垂不朽!我刚才怠慢了他。”说完就急忙到宴席上,看王勃把《滕王阁序》写完,并向他道贺,众宾客也一致称赞这个青年的才能。大家开怀畅饮,尽欢而散。

31.长安米贵

白居易是唐朝有名的大诗人,很早就展露了才华。一年,他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唐代有这么个风气,举子为了争取考上进士,在正式考试前,往往拿着自己的诗文稿子向当时有名望的前辈作家请教,希望他们向主考官作有力的推荐。

一天,白居易也带着自己的诗稿,去拜访当时的老诗人顾况,希望得到指教。顾况看过名片,觉得“白居易”这个名字有点特别,与众不同,就马上接见了他。

顾况审视着眼前这个身材瘦长、口舌生疮的青年人,略显文弱,貌不出众,猜不透他肚子里究竟有多少学问,就带着一种半开玩笑半教训人的口吻,慢条斯理地说:“长安的大米一向很昂贵,新近又涨了价,你想要在这儿白白地居住下去,可不那么容易啊!”说话时,还故意把“白”、“居”、“易”3个字音读得很重,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白居易还是恭恭敬敬地把自己的诗稿献上去,请他指点。顾况接过诗稿,翻开第一页,一边捋着胡子,一边轻轻地吟诵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萎萎满别情。

顾况反复读了几遍,细细体会一番,感到确是一首好诗。他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联格外欣赏,禁不住拍案叫绝!

“你今年几岁?”顾况问道。

“虚龄29岁。”白居易答道。

“你写这首诗的时候几岁?”

白居易略一沉思,回答说:“16岁。”

顾况大为惊奇,接下去又一口气读了10多首,感到每一首都写得既通俗易懂又情真意切,有独特的风格。他拍着白居易的肩膀,严肃地说:“你写出这样好的诗,要在京城里‘居’下去就不难了。我刚才不过是跟你开了个玩笑,请你不要见怪!”

这一年,白居易因考试成绩优异,加上顾况的热心推荐,所以一举考中了进士。

32.抱佛脚

传说古代,在云南省南部地区有一个小国。这个国家从上到下都信奉佛教,所以,那地方寺庙多,僧侣多,信徒也多。

有一次,一个罪犯逃跑,由于官府追得急,犯人几乎无处可逃。眼看就要被抓到了,那犯人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用最快的速度,拼命地跑向一座寺庙。跑到庙里,他赶紧跪倒在一尊大佛之前,抱着大佛的脚苦苦哀求。一边嘴里喃喃地念诵佛经,表示认罪和悔过,一边不停地磕头。追捕的人赶到庙里,看到这犯人正在虔诚地忏悔,泪流满面,额头青肿,觉得他确有悔改之心,于是将他赦免了,没再逮捕他。这件事后来传开了,在民间就产生了一个俗语叫做“闲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

与这俗语有关的,还有这么一件事。

北宋时,宰相王安石有一次与宾客们闲谈,谈起关于佛学的一些问题,王安石想到自己年事已高,且官场坎坷,于是感慨地说道:“我老了,也该跟和尚去作伴了!”说完之后,随口吟了一句:“投老欲依僧”。不料,身旁的一位宾客却顺口接了一句:“急时抱佛脚”。王安石一听,笑了笑说:“我这句可是古诗呀!”那宾客毫不退让,也笑着说:“我这句也是俗谚啊!”众人一听,连连点头。

笑声中又有位宾客说:“你们这两句各省去一个字也很不错。上句去头(实际上是‘投’字),下句去尾(实际上是‘脚’字),就更有意思了。这样就变成了‘老欲依僧,急时抱佛’,岂不更妙?”大家一听,笑声不止。

后来“抱佛脚”就成了一个惯用语,它往往比喻平日毫无准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去应付的那种情况。

33.“寸阴”的来历

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仪器。据史书记载,我国早在汉代以前就已开始用日晷来计时了。日晷由晷盘和晷针两部分组成:晷盘为石质,四周刻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12个度,用来表示时辰;晷针为铜质,立于晷面正中垂直于晷面。晷针的影子指向晷盘的某一位置,便可知道是白天的某一时刻。“寸晷”指一寸长的影子,借指时间。“一寸光阴”,就是晷盘上晷针的影子移动一寸距离所耗费的时间。

汉唐以后,在一些诗文中开始出现“寸阴”、“寸晷”、“分阴”等词语。唐末诗人王贞白,早年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读书时,曾写下《白鹿洞诗二首》,其中一首中就有“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句子,这也是“一寸光阴”的最早出处。

34.问津

有一次,孔子带着弟子坐车去外地,来到了一条不知名的大河边,只见那河水滔滔,奔流不息,却看不见一个渡口,怎么办?只好派子路去“问津”(即打听渡口)。这子路姓仲名由,子路是他的字。他常常陪伴着孔子,是一个很受信任的弟子。

子路离开河边后,看见两个人正在一起耕地,于是赶忙来到他们的面前。子路恭敬地向其中一人问道:“请问先生,这条河的渡口在哪里?”

这人没有直接回答,却望着前边的马车问道:“那坐在车上,握着缰绳的人是谁呀?”“是孔丘。”子路回答说。

“是鲁国的孔丘吗?”这人又问道。

“正是,正是!”子路高兴地说。子路心想既然知道夫子,那就很好办了,他一时觉得更亲近了些。

不料,那人却皱起了眉头,很有些不满意地说:“既然是鲁国的孔丘,他周游过各国,自然应当知道渡口在哪里呀!”说完,他照样耕地,不再理睬子路了。

子路只好向另一人打听。

另一人看了看子路问道:“你是谁呀?”

“我是仲由。”

“是鲁国那个孔丘的弟子吗?”

“是,正是。”

子路刚刚说完,这另一人却感慨地说:“整个天下就像洪水泛滥一样,乱糟糟的,谁能够变呢?你与其跟着孔丘逃避那种无道的君主,还不如跟着我们这些逃避乱世的人哩!”他说完,便头也不抬,继续在播种。

子路碰了个钉子,只好如实地告诉孔子。孔子感叹地说:“我们不能同山中的鸟兽在一起呀。我们不同世人在一起,跟谁在一起呢!天下要是清明,我自然也就不用费心了。”说完后还感慨了一番。

故事中的“问津”二字后来就成了一个常用词。“津”是渡口,“问津”的原义就是打听渡口。引申以后常用比喻探问途径或询问情况,甚至表示某种关注。现在常用于否定句式中。如:无人问津;不敢问津。

35.问鼎

春秋时期,有一年楚庄王带领军队去攻打一个叫陆浑的少数民族部落,军队来到了洛水一带。

楚庄王为了向周王朝炫耀自己的实力,就在洛水附近,周朝(这时期周王朝已经衰落,实际上相当于一个诸侯国)管辖的一个地方,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楚王神气十足地检阅军队,实际上是向周朝示威。

在这情况下,周定王就派大夫王孙满带着礼物去慰劳楚军。楚庄王在与王孙满交谈时,十分关心周朝的九鼎,一再问起它有多大,有多重。

对楚王的过分关心,详细的询问,王孙满心中极为反感,但在这种场合下,只好耐心解释。他回答楚王说:“鼎的大小,轻重是在于德,而不在于鼎的本身。从前夏朝正是有德的时候,就让九州的长官进献铜器,后来铸造了九鼎。以后夏桀(夏期末代君主,是位暴君)昏乱无道,致使夏朝灭亡,九鼎就传到了商朝,前后长达600多年。由于商纣王(商朝末代的君王)荒淫暴虐,商朝灭亡,九鼎又到了周朝。可见,只要德行好,鼎即使小,但影响还是很重要的;反之鼎既使大,也会是轻的。上天赐福给有德之人。周朝现在德行并未衰落,天命也没有改变啊!”说到这里,王孙满看了看楚王,然后严肃地说:“对九鼎的轻重可是不能问的啊!”很委婉地批评了楚王。

这“九鼎”是自夏以来,经过商朝传到周朝的,在当时不是一般的器物,而是传国之宝。只有得到天下的,才能拥有它,所以是帝王地位的象征。

楚庄王之所以一再打听九鼎,是有灭亡周朝的图谋,所以王孙满心中很不满意。

词语“问鼎”就是这么来的。“鼎”本是古代煮食物的一种器具,在这里是专指夏商周三代以来的传国之宝——九鼎,它是王位、帝业的象征。所以“问鼎”后来就是指图谋夺取政权。如:问鼎中原。引申起来应有夺取某方面胜利的意思。

36.染指

春秋时期,有一次郑国的两位大夫子家与子公去晋见郑灵公。他们在等着接见的时候,子公的食指突然轻轻地颤动起来。子公就伸出手指给子家看,并且笑着说:“这可是个好兆头呀!”

子家忙问:“这能预示什么呢?”

“我有过这种体验,以往食指一颤动,就有口福,总能尝到好吃的东西,我估计今天也不会例外!”子公满有把握地说。

子家听了后,淡淡地笑了笑。

一会儿,郑灵公接见了他们。当他们经过走廊走进接见厅时,瞥见另一室内一位厨师正在案板上用力在切大甲鱼。子公用眼瞟了一下子家,两人禁不住都笑了起来。

“你们笑什么呀?”郑灵公好奇地问道。

子家就把刚才的情况如实以告。

郑灵公解释说:“大甲鱼是楚国派人送来的。”他心里琢磨:你的食指颤动,就肯定能吃到美味,不见得吧!

没多久,甲鱼烹饪好了。郑灵公请了几位大夫来品尝,子公、子家也都在座。郑灵公很客气地让让这位,让让那位,偏偏不请子公动筷子。

看着这情况,子公气极了,他想这不是故意让我难堪么?他越想越气,浑身都哆嗦起来了。他想:你不让我尝,我就偏要尝尝。于是他伸出手指,用力在盛着甲鱼的鼎(三足两耳,古代煮食物的器具)里蘸了蘸汤,尝了尝滋味,然后转过身,怒气冲冲地走了。

由这件事后来就产生了一个词叫“染指”。“指”是手指,“染”是沾染,指的是用手蘸一蘸。这本来的意思,后来一般都不用了,而人们常常用它的引申义,就是用它来比喻获取那本不属于自己不应得到的利益,是贬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