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训练集中营(上)
6970400000077

第77章 平和感人,形成风格(1)

1.语言风格形成的语言因素

语言风格形成的语言因素指的是一切对语言材料运用的手段和方式,包括语言的配合、词语的选择、句式的变化、语义的缀合,修辞方式的运用等等。总之,是语言调整、组介的手段。以不同的语言材料调整组介,便会形成不同的语言风格。语言因素中我们把握语言风格的基础,因为我们直接面对的是一系列语言、词汇、句子等语言材料。所以,对于追求语言风格的领导者来说,注重语言因素便至关重要。在语言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语音、词汇、句子、修辞方式等闲素对语言风格的形成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词语运用对语言风格形成的作用

现代汉语中的语词有褒贬的色彩、虚实的词性、意义的同异、感情的抒发、形象的描述等多种特征。因此,在谈话演讲中选择不同的语词来表达交际目的,必然会形成不同的语言格凋。比如用形象性、色彩性很强的词,能给人以生动的格调;用质朴无华的词,能使人感到平易;用一些精炼的古语词让人感到简洁;用一些秀丽隽永的词,又会叫人认为典雅。总之,语词的特定运用,是形成语言风格的第一个语言因素。而一些语音不同的词,也能产生一种独特的幽默效果,如话剧《陈毅市长》中,陈毅在打进上海前的战斗动员会上,在强调了战斗要求的严肃性和遵守纪律的庄重性之后,他这样说了一段话:过不了几天,(用生硬的沪语)阿拉这些土八路可以到上海白相了!(台下充满笑声。)

在这里,陈毅同志有意用上海方言,独特的语词读音,表现出将军的自信和幽默,引来战士们的放声大笑。这是陈老总故意用别于一般语言的上海语音所获得的幽默效果。

选用一些形象性和色彩性很强的形容词语,能使语言风格形成生动的特点。请看十九世纪美国著名政治家埃弗特雷在葛底斯堡国家烈士公墓落成仪式上的演讲中的开头一段:

站在明净的长空下,极目眺望这片经过终年耕耘而今静憩的广阔田野,巍峨的阿勒格尼山脉在我们前方隐约耸立,兄弟们的坟墓就在我们脚下,我真不敢以自己微不足道的声音来惊扰这上帝和大自然安排的意味隽永的安谧……在这段著名演说中,埃弗特雷运用了许多形容性的修饰词语,有表色彩形状的词“明净”、“广阔”、“巍峨”、“耸立”等;有表性质情状的词“极目”、“静憩”,有“微不足道”与“意味隽永”的对比等;不愿以自己演说的“声音”来“惊扰”烈士忠魂的“安谧”,这样一些词语的运用,使人们感受到埃弗特雷具体可感、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风格,这些特点与他运用大量形容性词语有关。

选用一些朴实无华的词语,容易形成一种平易亲切的语言风格。领导同志在日常工作中与人交谈时,使用这种语言同样会给人一种平易的感觉,更利于工作的开展。例如1942年的抗战期间,抗大总校一个名叫夏纳的学生分到八路军总部作战科当参谋,因专业不对口,他有点意见。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听说后,找夏纳来谈心,彭总说:“你是夏纳同志吗?我叫彭德怀。听说你是从抗大总校来的,我们很欢迎。咱们这里真正有文化的不多,很需要一些像你这样有文化的人来工作。让你到作战科工作,你不愿意吗?”夏纳开始有点紧张,听了彭总和蔼的话语之后马上就平静下来,说:“我学的是工程技术,没学过军事知识,到作战科工作怕完不成任务。”彭总说:“按你学习的知识是应该让你搞工程技术工作的。可是,我们正在打仗,根据地眼下没有什么工程建设可搞。你学的工程技术到抗战胜利后会用得上的。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是跟日本帝国主义打仗。我们作战科,很需要一些有文化的同志去工作。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现在你只好让知识服从抗战的需要了,你看怎样?”夏纳愉快地说:“行啊!”在这段对话中,彭总的语言相当质朴,没有华丽的辞藻和浮华的言辞,用语平实,使夏纳听来备感亲切,愉快地接受了工作,彭总也很好地达到了领导者的目的,做通了夏纳的思想工作。运用一些古语词和正式的称呼用语,可以弥补口语随意性所带来的缺陷,形成一种庄重严肃的风格。这种语言多见于领导人的一些公开、正式的讲话中。如《陈毅市长》中陈毅接见伪政府成员的讲话,就有这个特点。陈毅说:“诸位先生,中国人民解放军从5月24号开始发动进攻,经过三天的血战,昨天已经全部地完整地解放了上海。在座的诸位,并没有跟着蒋介石逃到台湾去,而是在夏代市长的率领下向我们光荣投诚。这一方面说明蒋介石众叛亲离,不得人心;另一个方面也说明诸位弃暗投明,选择了一条光明之路,对此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在这里,陈毅是代表共产党新政府对伪政府人员讲话,而不是个人间的随意谈话,因此,陈毅的讲话力求严肃庄重。讲话庄重的语言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呢?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在讲话中选用一些古语词和正式称呼,如“诸位先生”、“在座”、“众叛亲离”、“不得人心”、“弃暗投明”、“对此”等,以及事物人物的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夏代市长”等,这些古语词和称呼都是正式场合使用的,因而显得十分庄重。

(2)句子运用对语言风格形成的作用

句子是语言表达一个完整意义的基本单位。每个人的某段话语总是由一系列句子组合而成,而作为语言单位的句子并不是杂乱无章的组合。句与句之间的联接和排列,总是凝聚着说话者的独特用意。有时说明同一个道理,意思相差无几,但句子运用的差别,会使人觉察到说话艺术的高低不同。这表明在语言交谈中,不可忽略句子的作用和地位。周恩来同志1960年7月在北戴河召开的省、市、自治区委书记会上作的报告中有一段讲话:

有分歧,我们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适当的批评或斗争,在新的基础上达到团结。同时批评要注意场合,要心平气和,摆事实,讲道理。

在这段话中,周恩来同志阐述了这样两层意思:一是怎样在分歧中达到团结,二是怎样开展批评,两层意思既有关联,又相对独立。在这段话中,句子在形体上有长有短,前一层意思以一短句开头,接着三个长句阐明道理,后一层则恰恰相反,以一长句开头,三个短句述说。在日常交谈中专用长句,听者会有拖累之感,专用短句,又会有急促之感,一般总是以长句和短句交叉使用,使文句生动,使听者易听,产生良好效果。周恩来同志这段话中句子的运用就具有这种良好的效果,且前后的严谨对比,更加显示出语言的高超艺术。

句子语序在各种语言中一般有既定的特点,如汉语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宾语再后,英语也是如此。这种语法上的特点一般是不能随意改变的。但是,有时为了突出表达的重点,追求独特的表达效果,可以有意识地改变这种常规。如朱德同志1950年3月10日在空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作的题为《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的讲话中,有这样一段匠心独运的话语:

现在我们已成立了空军司令部,有了一定数量的飞机、机场和修理厂。这些家务,要好好地管起来。

在这段话中,后面一句的正常语序应该是“要好好地管起这些家务来”,“管”是动词谓语,“家务”是“管”的对象或宾语。但是在这里,朱老总则将宾语提至谓语前,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突出强调了“家务”的重要性,有强调的效果;二是将一个长句变成了两个短句,谈事自如轻松。这种句式变化使语言表达生动化。

句式的运用构成语言风格的特点的另一种情况,就是陈述句式转换为疑问句式,从而形成平易的语言风格。如周恩来同志1962年3月2日在广州对全国科学工作、戏剧创作等会议代表的讲话中,有这样一段:

党的领导不是党员个人领导。党是一个集体,是有组织的。党的领导是组织领导,不是个人领导。党员个人怎么能领导?一个单位的个别党员,怎么能说他就是党的领导?党章没有规定党员有这样的权利,实际上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本事。

在这里,周恩来同志作为党中央的高级领导人,针对实际生活中党内一些人歪曲党的领导的现象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然而,周恩来同志在批评时,运用了两个疑问句式,既表达了他批评的意思,又使话语显得温和委婉。如果是用陈述句,应该是“党员个人不能领导,一个单位的个别党员不能说他就是党的领导”。对比之下,这样的语句要强硬得多,而周恩来同志的原话则是温和的批评,就是批评人,也给人以平易和蔼的感觉,这正是周恩来同志语言的特色。

句子,作为语言表意的基本单位,对形成各种语言风格有着特殊的作用,领导者要善于利用句子运用上的一些特点,为自己的表达目的和表达需要服务。

(3)修辞方式的运用对语言风格形成的作用

修辞方式又称辞格,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具有很强的表达效果,“使语辞显现出一种动人的魅力”,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常见的辞格有比喻、借代、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双关、拈连、顶真、设问、反问等。这些修辞方式,对语言风格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限于篇幅,不作一一介绍,只择其中对语言风格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的几种作一述要。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辞格,运用恰当,能增强说话的感染力,使语言生动形象,寓意深刻,有较好的表达效果。如毛泽东同志在莫斯科会见我国留学生时的谈话,就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在这段话中,毛主席表达了老革命家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并十分贴切地将青年人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这个比喻生动形象,使整段谈话形象生动。如果没有这个比喻,是不会达到这种效果的。

排比也是一种常见的辞格,排比在语言中的运用,有助于形成典雅庄重的语言风格,即文句齐整隽秀,意思严肃。如邓小平同志党的十一大的闭幕词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党树立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我们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党树立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我们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党树立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我们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党树立的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我们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党树立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闭幕词中,邓小平同志连用五个“我们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党树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句式,字数相仿,意义接近。句式的齐整给人以典雅的格调,意义的铺陈给人以庄重的感觉。这组排比句的运用,形成了典雅庄重的语言风格。

其他修辞方法的运用,也会形成各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如作为一个协会的领导人,美国知名作家马克·吐温在该协会的…次集会上,作了一次演讲,他说:一个钟点以前,我在报上读到一段新闻,一开头便说:“俄国准备实行节约。我倒是没有料到会有这样的事。我当即想,要是俄国实行了节约,能把眼下派到满洲去的三万军队召回国,让他们在和平生活中安居乐业,那对俄国来说是多大的好事。”马克·吐温在他的谈话中,运用他惯有的机智语言,将一般省俭意义上的“节约”巧妙地移到侵略扩张意义上的缩减,真可谓机敏之至!马克·吐温用的是移就辞格——即把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这一移用,表达了他对沙皇俄国侵略中国的丑恶行径的嘲讽。这里,移就辞格的运用,就对形成马克·吐温特有的幽默的语言风格起了关键性作用。

(4)语义内容对语言风格的形成的影响

语义是语言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语音、语法、语义在语言系统中是缺一不可的。语义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基本语义,即“人们对自然界、社会、人的精神世界中的现象、情况、变化的理性认识的成果在语言(或言语)中的反映”。在日常口语交谈中,这种语义在较大程度上表现为话题,即交谈者集中议论的中心意思或内容。而作为一个领导者,往往应根据他所要讲的语义来确定他的语言风格。如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要表达新任总统的施政方针和任劳愿望,这样既定的语义的内容,就要求总统的演说典雅庄重,过于随意有损总统的庄严形象,例如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就职演说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历史所能赐予的最大荣誉,莫过于和平缔造者的称号。这个荣誉目前正在向美国招手……如果我们取得成功,我们的子孙后代在谈到我们这些现今活着的人时会说,我们掌握了时机,促使世界成为人类得以安居乐业的场所。这一点激励着我们献身于崇高的事业。在演说中,尼克松主要讲的是和平的主题,因而就决定了他选用语言材料、追求语言风格时,以典雅庄重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