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训练集中营(上)
6970400000078

第78章 平和感人,形成风格(2)

2.语言风格形成的非语言因素

以上我们对语言风格形成的语言因素作了分析,除此之外,一些非语言因素也对语言风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非语言因素指的是除语言因素之外的其它一切因素,包括领导者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社会地位、文化素养、个性特征等个人因素和领导者所处社会的民族风俗、时代特征、文化背景等社会因素。这些非语言因素对领导者语言风格形成也有着明显的影响。

(1)个人因素

影响语言风格的个人因素就是领导者自身的素质特征。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所以语言风格也不一样。同是蒋子龙塑造的改革家形象,《乔厂长上任记》中的厂长乔光朴和《燕赵悲歌》中大队书记的语言不一样,就是由于一个长期在工业战线工作,一个经年生活在农村基层,生活经历的差异决定了他们语言风格的不同;谁也不会相信,一个国家的总统与一个车间的主任会说同一种格调的语言,社会地位的悬殊必然会在两者的语言风格上留下不同的印迹;同是元帅,我们会发现,陈毅同志的语言典雅隽秀,吟诗唱赋样样精通,贺龙同志的语言则粗犷平朴,处处显示出一个军人的特征,这是由于两人的文化素养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特点。文化素养的差别,形成了他们各有特色的语言风格。此外,个人的性格心理特质,也会使语言风格形成不同的特点,如同是国家领导人和著名外交家,周恩来同志的性格宽厚、待人亲切,所以他的语言总是细腻委婉,亲切宜人;而陈毅同志的性格豪爽、嫉恶如仇,所以他的语言总是直率坦诚、敢说敢言,这完全是由于两人的性格不同而形成的语言风格差异。

(2)社会因素

影响语言风格的社会因素是指领导者所处的特定社会环境条件。领导者总是生长在一定的民族范围中,各种民族风俗的特点也会导致语言风格的不同。如汉民族与美利坚民族在一些民俗上有很大差异,所以中国领导人的语言严谨、慎重,而美国领导人的语言幽默、随便。美国总统里根常常在重大的国际舞台上开轻松的玩笑,在一次电视讲话中居然说出“五分钟后消灭世界”的极不严肃的语言。时代的差异也会在语言风格上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文革”时期的一些习惯用语,在今天看来简直有点可笑。如果现在的领导人再讲那些“假大空”式的语言,势必会导致个人形象的损害和实际工作的挫折。文化背景不同,也会造成语言风格的不同,中国和朝鲜虽然地域相联,民族风俗也有相同之处,但两国领导人的语言风格却不同,这就是两国文化背景不同所导致的。

总之,影响语言风格形成的因素有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两大类,领导者要认真加以分析,并在实践中及时总结,形成有特色的语言风格。这些语言风格在领导工作中是十分有益的,会对实际工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尼克松会见过世界上一百多个杰出的领导人,他在《领导者》中谈到一些著名领袖的语言风格时说:“麦克阿瑟精彩的独白,戴高乐雄辩的讲话,吉田茂自我贬低的幽默,周恩来富有诗意的语言,这些与今天人们闲聊相比犹如伦勃朗的绘画与手指画一样大相径庭。”当今领导者,只有有意识的培养和形成有自己特色的语言风格,才能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领导形象。

3.幽默生动的语言风格

幽默生动的语言风格是语言交际中常常出现的。作为领导者,如果能具备这种语言特色,自如地运用这种语言风格,那么对其领导工作必将有很大的帮助。生动的幽默能为交谈增添欢声笑语,使谈话富有情趣。幽默是听众普遍感兴趣的语言色彩,能积极调动听者的良好情绪。因此,有人说幽默是谈话的“添加剂”和“催化剂”,它能为一次圆满的谈话添加愉快的情感,也能为一次成功的演讲催化会心的思想。幽默生动的语言既能使听者加深对谈话思想的印象,又能给听者留下一个欢欣的回忆。总之,幽默生动的语言风格在领导语言的实践中具有许多有益的作用。

(1)幽默生动的语言能活跃交谈或演说的气氛

一场正襟危坐的谈话常会使人觉得如负重袱,这时,幽默生动的语言往往能带来轻松的空气,让大家觉得有趣,使大家的情绪在笑声中得到松弛。

(2)使用幽默生动的语言能机智地应付各种艰难的场面无论是身处风云多变的国际外交舞台,还是身处瞬息有异的经济谈判场合,只要领导者运用一些幽默生动的语言,往往会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令对手大为叹服。如作家刘绍棠一次在作报告时,有人递上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共产党不是伟大、光荣、正确和战无不胜的吗?为什么连‘现代派’和‘存在主义’都要抵制,怕得不得了呢?”刘绍棠看后,忽地一下站起来问道:“你们说我身体好不好?”他红光满面,体魄健壮,大家异口同声说他身体“棒”!这时,他再问道:“那么你们说我为什么不能吞苍蝇呢?”刘绍棠的这番演说博得全场一片掌声。坦率地说,刘绍棠所面临的场面是令人不快的,也是不易应付的,如果从正面论述抵制西方错误思潮的意义,未必会使写条子的人心服,而选择一种幽默的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却获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博得全场掌声。

(3)幽默生动的语言风格能使交谈者觉得亲近宜人在一场交谈中,运用幽默生动的语言风格,可使对方觉得热情亲近,关系宜人。这在实际中,对于领导者开展工作、说服对方是十分有益的。在外交谈判场合,又常常可以缩短双方距离,制造和谐的气氛。外交部长陈毅有一次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当时国际形势动荡不安,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美越战争升级、西方国家敌视中国,这些给记者招待会蒙上了一层神秘的气氛,中国外长将作何姿态,中外记者拭目以待。陈毅外长出场后,说了一句幽默的开场白:“各位记者阁下,你们可要警惕。你们到中国来,要当心被‘洗脑筋’啊!”场内笑声顿起,记者们——不管是来自东方的还是西方的,都被逗乐了,因为“洗脑”一词原是西方报刊的专有词汇,却在这里被陈毅同志信手拈来,轻松地加以回敬,寓庄于谐,别开生面。在一阵哄笑声中,中外记者感受到了中国外长的友好感情。记者们便随便起来,提出了许多国际问题,招待会圆满成功。

(4)幽默生动的语言风格能显示出领导者的自信

领导者幽默的显露,常常是领导者自信心的表示。从心理学上讲,只有内心充满自信,才能在言行上表现出轻松的姿态。幽默的语言风格恰恰就是这种内心自信、外表轻松的情绪表露。

(5)幽默生动的语言风格能给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好的表达效果从心理学上看,幽默生动的语言比普通语言更具有刺激性,因而能给听者的听觉器官以强烈作用力,使听者更易接受,所以也就印象更深。请看一段实例:陈毅同志在向国内有关同志阐述我国的外援政策与帝国主义援助政策的不同时,说得十分生动:“帝国主义的援助,就是养成你对他的依赖,给你点奶水吃,给你点鸦片烟抽,你吃上瘾了,抽上瘾了,就不能摆脱我了。中国的援助别开生面。因为我们受过这种援助的害,就能体己谅人,帮助他们走上自力更生的道路。我们受过这个痛苦,就不把这种痛苦再去给人家。”在这段话中,陈毅一针见血地指出帝国主义援助是以奴役人家,建立殖民地为目的的,陈毅同志用了两个生动的比喻,把帝国主义的援助比做“鸦片烟”、“吃奶水”,既形象,又准确,易于理解,就给听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易于认识帝国主义的本质。

幽默生动在领导者的实际工作中是十分有效的一种语言风格,它常常能使你化干戈为玉帛,处尴尬而轻松,为你融洽气氛、协调关系,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在西方,作为领导者,幽默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素质,在我国,作为领导者,具备幽默感也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每位领导者都应有意识地培养和运用幽默生动的语言,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

4.典雅庄重的语言风格

不同的语言风格适合于不同的讲话场合,起着不同的表达作用。例如在正式的工作场合,演说或作报告,与外单位进行事物商谈,庄重严肃的语言风格能使领导者树立威信、达到目的;迎宾送客、吊贺致意,典雅庄重的语言风格能使领导者显得彬彬有礼、言谈大方。作为一个领导者,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处理性质各异的事件,不可能以一种僵化的语言模式来开展工作,这就要求领导者认真分析、及时总结,科学地追求语言的风格。就典雅庄重的语言风格而言,它主要有如下作用:

(1)典雅庄重的语言风格能显示领导权威

领导权威对于领导者来说是开展工作的利剑,它能刃解许多复杂的现实,使领导工作开展得正常迅速。树立领导权威的方式很多,言谈举止自然是不可忽视的一种,然而,典雅庄重的语言风格大概是最行之有效的。

尼克松谈到世界著名领导人的语言时,这样说到:“他们的谈话既有风度,又有丰富的内容;生动而又深刻,使听者对他们的智慧肃然起敬。一位成功的领导人给人们留下这种印象是建立权力,使人们追求的方法之一。”可见,庄重严肃的语言是树立权威的有效方式,这也体现了现实生活中公众的一种普遍心理。言谈庄重、沉稳的领导会博得信任,从而获得必要的权威。

(2)典雅庄重的语言风格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工作任务布置工作、解说任务,领导者常常遇见。极为严肃的事情并且又在这种情形下,配之以典雅庄重的语言风格,能相得益彰,既能达到强调、贯彻工作任务的领导目的,又能使语言表达恰到好处,令人难忘。例如:天津市的房屋建筑由于缺乏整体规划,许多地方的房屋设计呆板单调,缺乏生气。对此,李瑞环十分痛心,一次,他带上市规划局长,乘车视察,汽车从一批批的新楼前经过,李瑞环几乎是挨楼评论:“这座楼盖得太难看了!”,“这片楼没有高低错落,没有节奏!”,“建筑应当是艺术,是无声的音乐,这哪里有什么艺术风格?”,“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文化,这样的房子叫后代看了真丢人!”规划局长一一记下,以便在规划上作些补偿的设计,并在今后的规划中吸取教训。在这段话中,李瑞环用这种庄重的语言来布置工作,强调重要性是再合适不过了,并会引起下属重视,达到领导工作的目的。

(3)典雅庄重的语言风格能显示礼仪风度

潇洒大方的礼仪风度是领导者所期望的。要在语言上有所追求,就得学会使用富有诗意的精彩语言。典雅秀丽、文质彬彬,能增添领导者翩翩风采,显示领导者的文化修养和礼仪风度。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在周恩来总理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在热情优雅的祝酒词中说道:总理先生,我要感谢你的非常盛情和雄辩的讲话。就在这个时刻,通过电讯的奇迹,看到和听到我们讲话的人比在整个世界历史上任何其他这样的场合都要多。不过,我们在这里讲的话,人们不会长久记住。我们在这里所做的事却能改变世界。

正如你在祝酒时讲的那样,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美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如果我们两国人民是敌人的话,那么我们共同居住的这个世界的前途就的确是黑暗的了。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进行合作的共同点,那么实现世界和平的机会就无可估量地大大增加。尼克松总统的讲话非常富于文采,富于礼貌,赞颂而不失于奉承,热情而不流于虚情,话说得相当得体。不失其身为总统的礼仪风度。还有一个例子:1955年4月,周总理、陈毅元帅率中国代表团赴印尼万隆参加亚非会议。在会议开幕后,一些发言者放出了对中国极不友好的言词和论点,激起中国代表团的不满,会场的紧张空气仿佛划根火柴就能点燃似的,国际舆论和新闻界都在观望中国的姿态。这时,周总理代表中国稳步走向讲坛:“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开头这句话就打动了人。“本来,对于美国一手造成的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我们很可以在这里提出,请求会议加以讨论。……中国在联合国所受的不公正待遇,也可以在这里提出批评。但是我们并没有这样做。因为这样一来,就很容易使我们的会议陷入对这些问题的争论而得不到解决。……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发言完毕,会场沸腾了。各国代表纷纷向中国总理表示祝贺、钦佩、感谢。在国际舞台上,周总理以典雅的语言表现了他出色的外交形象和一个大国的彬彬礼仪,受到各国代表的普遍敬仰和尊重。如果说万隆会议是周总理奠定外交形象的第一步,那么,周总理特有的典雅语言就是其有效的表现手段。可见,典雅庄重的语言能帮助领导者表现气质风度,从而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