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传统道德撷英
6991300000017

第17章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12)

尊重人才,就要给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包括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政治环境等。生活环境主要是提高人才的生活待遇和物质条件,使人才有物质保障。司马光认为,对人才“君子丰禄以富之,隆爵以尊之”,即用丰厚的禄位和很高的爵位来保证人才的物质待遇。孟尝君对门客中的人才,使其“食有鱼”“出有车”,老母得到赡养,无任何后顾之忧,这种做法值得学习。政治环境宽松,工作环境优越对人才尤其重要。这首先表现在用人不疑,凡自己看中的人才,敢于放心使用,不听信谗言。其次,用人者要听得进刺耳的言论,容得下逆耳之言和有刺之人。唐太宗把君王能不能闻逆耳之言,作为国家存亡的主要原因。魏徵之所以敢于进谏,为国尽力,与唐太宗从善如流,从不拒谏分不开。唐朝陈子昂指出,如果为政者“好贤而不能任,能任而不能信,能信而不能终,能终而不能赏,虽有贤人,终不可用矣”,这句话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尊贤重才”的重要条件,对用人者有借鉴意义。

小资料

(1)孟尝君:名田文。战国时齐国贵族,封邑于薛(今山东滕州市官桥镇),称薛公,号孟尝君,齐湣王时相国,门下有食客数千。一度入秦为相,后任魏相。主张合纵攻齐。

(2)陈子昂(约659-约700):唐代诗人。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赞赏。曾出使契丹,后解职还乡被人陷害入狱而死。他是唐代诗歌革新先驱,对唐诗发展颇有影响。他的文章反对浮艳,主要作品有《感遇》诗38首等。

(3)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其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4)魏徵(580-643):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卒年入凌烟阁。其著有《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2.选贤举才。

选贤举才是指为政者积极选拔人才。这既是为政者的政治责任,也是“为政以德”的重要内容。如果一个官员不能选贤举才,而是任人唯亲,任人唯私,所用者是贪官、庸才,那么为政者的政治道德失范,事业也不会成功,国家民族也不能发展。

选贤举才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做好这一工作,不仅需要选举者具有高尚品德,持以公心,掌握人才标准,且要慧眼独具,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树立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德才兼备,德放在首位。《礼记》中指出“选贤与能”,贤就是德,能就是才能。明朝胡世宁说:论人才术,当以诚心体国爱民为主……而才与守斟酌品第。有是心而才与守兼优者为第一等;有是心而或才优守次或守正才次者为第二等;无是心而才守兼优者为第三等;无是心而或有才无守或有守无才者为第四等。这里“体国爱民”即德,才能与勤于职守都只能占第二位。

二是必须要秉持公心。举荐人才是为治国安邦,所以必须秉持公心,不存私意,更不能嫉贤妒能,为个人利益有意埋没人才。《吕氏春秋》中载“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刘向《说苑》中载,晋文公时,咎犯举荐自己的仇人为河西太守。晋文公说,这不是你仇人吗?咎犯说,君问可为守者,非问臣之仇也。后被推荐的仇人来感谢他,他说:“荐子者公也,怨子者私也,吾不以私事害公义。”不以私害公,这是荐贤举才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为政者必备的道德。

三是要思贤若渴,积极发现人才。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可见人才是随处都有的,关键是在于有人去发现。晋人傅玄列举了“舜兴而五臣显,武王兴而九贤进。齐桓之霸,管仲为之谋。秦孝之强,商君佐之以法”这四个历史事例,证明“天下之不乏贤”,就在于为政者“求与不求耳”。确实,人才重要谁都知道,而要真正了解人才并能举荐人才,举荐者本身也必须是人才。如鲍叔牙荐管仲,缪贤荐蔺相如,司马徽和徐庶荐诸葛亮,狄仁杰荐张柬之,左光斗荐史可法等,这些荐贤人本身都是一些公而忘私而又知人之明的贤才。因此,选举贤才绝不是一件简单事,它反映了为政者的政治品德、政治才能以及综合素质。

小资料

(1)胡世宁(1469-1530):字永清,明弘治进士,为官清廉,疾恶如仇,为世人称道。他经常上书,言时政缺失,推荐人才。其在《知人官人疏》中提出人才等级观点,并著有《胡端敏奏议》等。

(2)咎犯:即孤偃,春秋时出身戎狄部落,晋文公舅舅,又名舅犯。他智谋过人,帮助晋文公复国,晋文公以父礼事之。

(3)晋文公(公元前671或公元前697-公元前628):春秋时晋国国君,名重耳。因其父立幼弟为太子,他曾出奔在外19年,后由秦支持回国。即位后改革内政,整军经武,国力强大。平定周内乱,迎周襄王复位,打出“尊王”旗号,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4)傅玄(217-278):西晋文学家、思想家,字休奕。他学识渊博,精通音律,擅长乐府诗,哲学上重“气”,反对有神论和玄学空谈。著作有《傅子》等。

(5)周武王:西周王朝的建立者,姬姓名发,继承其父文王之志,率军攻商,取得牧野大战胜利,灭商建周,定都镐京。

(6)齐桓公(?-公元前643):春秋时齐国国君,姜姓名小白。其在位期间,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力强大,平周内乱,“尊王攘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7)秦孝公(公元前381-公元前338):战国时秦国君,名渠梁。其在位期间任用商鞅实行变法,迁都咸阳,国力日强。

(8)鲍叔牙: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少与管仲友,齐乱随公子小白出奔,小白继位为齐桓公,任他为相,他举荐管仲,留下一段佳话。

(9)缪贤:战国时期赵国宦者令,举荐门下客蔺相如,后蔺相如因完璧归赵,封为上卿,地位在他之上,但他毫不计较,被世人传颂。

(10)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秦昭王向赵惠文王索和氏璧,他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使赵王不受辱,对老将廉颇容忍谦让,成将相和的佳话。

(11)司马徽(?-208):东汉末年三国时人,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善知人,荐庞统、诸葛亮给刘备,庞德公称之为“水镜先生”。

(12)徐庶:汉末三国时期名士,字元直。与诸葛亮为友并将其推荐给刘备。后因曹军执其母被迫归曹。

(13)张柬之(625-706):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朝名相、诗人。他曾任监察御史及地方官,武则天后期任宰相。

(14)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号苍屿,明朝安徽桐城人,万历进士,任御史。杨涟弹劾魏忠贤,他参与其事,又亲自弹劾魏32条当斩罪,其后与杨涟同被诬陷,惨死狱中。

3.使贤任能。

尊重人才、举荐人才,最终目的是使用人才。如何使用人才,既是学问,又是一种道德规范,需要当权者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具体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知人”,即对被选者有较深入的了解。“知人”才能“善用”,才能使“人乐为用”。《尚书》说,“知人者哲”;《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但知人不易,陆九渊说,“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事之至大,亦莫如知人”,故要“知人”,必须去了解、考察人。孔子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吕坤提出“四看”:“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诸葛亮提出“七观”:“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其次是“善用”,就是把不同的人才安排在适当岗位上,使他能发挥聪明才智,人尽其才。善用中要扬长避短,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王守仁说,“人之才能,自非圣贤,有所长,必有所短;有所明,必有所蔽”。

再次是要“敢用”。真正大胆地将人才用到合适岗位上、重要岗位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尤其不能有门第出身、年龄资历、学历经验等因素制约。“甘罗十二为丞相,太公八十遇文王”,少年英才,大器晚成者历史上比比皆是。

小资料

(1)甘罗:战国时下蔡(今颍上县甘罗乡)人,12岁为秦相吕不韦家臣,吕不韦攻赵,他主动出使赵国,使计使秦得十几座城池,因功封上卿。

(2)姜太公:即吕尚,周朝齐国始祖,姜姓,字子牙,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有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兵书《六韬》系后人托其名而作。

二、议一议,辩一辩

1.孟尝君门下门客三千,多鸡鸣狗盗之徒。这些人是人才吗?

2.干大事业要人才,一般工作就不需要人才了。你认为有道理吗?

3.我们班级中有人才吗?列举几例。

三、做一做,练一练

1.你如何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2.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含义。

3.“乱世出英雄,临危见英才”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一、听一听,记一记

(五)公忠体国,无私奉献

公和忠是中国传统最重要的道德规范,既是个人修身的终极目标,也是政治道德的最高准则。“公忠体国”就是要公正无私地为国家、社会尽心尽职,为民服务,尤其在政治生活中,必须把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责,并为此无私奉献。“公忠体国”内涵十分丰富,大体上包括大公无私、济世图强、精忠报国等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和崇高精神。

1.大公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