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传统道德撷英
6991300000002

第2章 导论

一、听一听,记一记

(一)为什么要开设传统道德课

1.贯彻党中央“以德治国”方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落实“八荣八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需要。

2001年1月10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共同作为治国方略。

(1)“以德治国”内容: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建设为落脚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2)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

(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4)2006年3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5)“八荣八耻”内容: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小资料

2.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实施新课改和新高考的需要。

(1)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更注重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培养。

(2)新课标学生评价标准更突出综合素质评价。

(3)新课标下高校选拔人才更重视学生道德标准和综合素质标准。

小资料

2017年开始的浙江省高考:《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对高考的内容、形式、录取等环节进行多方面探索,从2014年秋季高中新生入学开始,至2017年全面实施。其中,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选考的3个科目成绩组成。高考7选3,每科最多可报考2次,7门选考科目分别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每个学生限选考3门,选考科目在首次报考该科目时确定,每科最多报考2次,获得的成绩将在2年内有效。

3.重视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文化教育,提高人文素养是当前国际、国内教育的新潮流。

小资料

(1)美国从“实用主义”教育向加强人文教育转变。

(2)复旦教授提出:我们为何会培养高学历的“野蛮人”?

(3)我国学校越来越重视人文教育,重视道德建设。

(4)我所了解的德国、新加坡学校的教育。

(二)怎样学习中国传统道德课

1.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做好笔记。

2.大胆发言,提出问题,确立自己的标准体系。

3.学以致用,积极实践,做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4.从书本、网络或其他途径学习知识。

二、议一议,辩一辩

20世纪80年代的学生们中间流传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对此你认同吗?为什么?

三、做一做,练一练

1.搜集有关美德方面的古今中外名言共10条。

2.想一想:我如何才能学好中国传统道德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