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弄权者:最后一个汉将
832600000011

第11章 安抚燕王

封建王朝的皇帝承袭惯例是传长不传幼。刘彻出于无奈把帝位传给了幼子刘弗陵,引起了老二——燕王刘旦的不满。他远在燕国(现在的北京一带),收到父王晏驾通知已经是一个月后了。他气得暴跳如雷,大喊着:“我是先帝的次长子,继承帝位的应该是我。”当天他就派出六百里快马把中山哀王的儿子刘长,齐孝王的孙子刘泽接到燕国,讨论应对之策。

刘长说:“都是霍光在那里弄权,把一个小娃娃扶上了皇位。”王宫禁卫官成轸煽动说:“大王现在是先帝的嫡亲次长子,却没有继位,天理不容。只要大王振臂一呼,全国的老百姓都会响应,就是妇女儿童也会追随。”

刘旦就让刘长撰写讨伐檄文。刘长嘿嘿笑着说:“檄文我早起草好了。”当即从包裹里掏出一叠竹简展开念起来:“大奸臣霍光私立幼主,上逆天意,下违人民。燕国大王是孝武皇帝的现长子,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清皇宫、保社稷的大任。今率天下勤王之师起兵讨伐,杀霍光等奸臣,以清君侧……”

“好!好!”刘泽拍手叫好。

刘旦却说:“好个屁!我要的是刘弗陵的皇位,不是霍光的人头。”

刘泽解释说:“王叔写的这个讨伐檄文好就好在不提刘弗陵继承大统的事,把矛头直指霍光。大家要记住,‘清君侧’就是我们这次起事的口号。只要有这个口号,就能召来勤王之兵,我们就能成功。”成轸拍手称赞:“妙,妙极了!”刘旦不满地说:“不把那小孩子从皇帝宝座上拉下来,我怎么当皇帝。”

“你呀!”刘长连连拍着刘旦的肩膀。刘旦还在愣怔着。

刘泽说:“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刘旦突然明白,拍着脑袋笑起来。

刘泽催促说:“事不宜迟,迟则有变。青州知府隽不疑是我的老朋友,我马上回去动员他发动兵变,你们等着响应,咱们在潼关会师。”

刘泽自以为和隽不疑是铁杆朋友,只要他亲自出马动员,隽不疑一定会鼎力相助和他们一起起兵讨伐霍光的。没想到隽不疑虽然哥们义气很重,但在这样的大事上还是清醒的。他表面上答应起兵,暗中却派人进京报告霍光。

在拥立刘弗陵时,霍光就分析过,武帝的其他两个儿子,老四广陵王刘胥没有远大志向,只知道花天酒地的享乐,唯有这个老二燕王有觊觎皇位的野心。霍光想笼络他,赏赐钱三千,增加封户一万三千家。没想到刘旦不领情,反而说:“皇帝本来就应该是我,用不着谁对我赏赐。”他果然要叛乱了。霍光接到隽不疑的急报后密令隽不疑处死刘泽,并严密封锁消息。对此刘旦一无所知,还在打开监狱,收容犯人,招募各封国的地痞流氓扩充军队,日夜操练,秣马厉兵。

燕王宫白天平平静静,一到晚上,后院就火光熊熊,铁锤叮当,赶着打造兵械。刘旦每晚都来视察督促。这天夜里,他一边视察一边满意地点着头。他的禁卫官韩义却忧心忡忡,不断地摇头叹气。刘旦问他:“你怎么了,是不是对这次起兵信心不足。”韩义提醒刘旦说:“朝廷大局已定。各封国都在祝贺新主登基,大王却反其道而行之,臣担心不会有好结果的。”

刘旦回到王宫痛骂韩义:“你包藏祸心,竟然在大庭广众中动摇我的军心。”韩义扑跪在地,哭谏道:“大王犯的是图谋不轨大逆不道之罪,请大王停止阴谋,速派人进京朝贺新主,俯首称臣。”刘旦怀疑韩义早就和朝廷私通,如不果断处治韩义,内部还会出现更多的奸细。刘旦起兵谋反决心已定,立即传令:“把韩义拉出去砍了!”

霍光对刘旦恩威兼施。派使臣到燕国宣布了刘泽被处死的消息,吓得刘旦目瞪口呆,俯首在地,等待着处决自己的命令。使臣又宣读了霍光的训示:“当今皇帝宽厚仁德,只要你以刘泽为戒,停止叛乱行为,不再追究你的谋反之罪。”

刘旦面对造反事情的败露和刘泽的被杀,只得停止了行动,使西汉王朝得到了暂时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