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前几年的那些人和事
10051000000013

第13章 玉佛

李和轻轻的合上1992年的日记。心里默默的念道,轮回啊!历史以它强大的惯性又把她拉了回来,只是这个世上的北方机械再也没有李二和这个人了,可是她又回来了,她又走上了前世的旧辙,唯一不同的是这个辙印上只有张婉婷一个人的足迹。

在被贫困与卑微囚禁的青春岁月里,他踮起脚尖才能仰望的幸福,让他三十年来刻骨铭心的记住她的每一句话,记得她的每一个神态,那个温婉如水、那个坚强自信、那个与她爱恨纠缠了两世的女子,永远的逝去了。他不知道那个柔柔弱弱的女子在拒绝他后经历了怎样的伤痛,她这一辈子就是在和自己较劲,早先那么一个不幸的家庭她没有屈服,总算上大学了,有了自己的幸福,她放下爱情又去留学了,回来了又放手自己的爱情去寻找她的人生目标了,找到人生目标了,又开始坚守自己心里的爱情,这一守就是一辈子,从开始到结束就是画了一个不规整的大圆。

人这一辈子都是在画圆,都想画的圆满一些,可是谁能说自己一辈就圆满了,眼睛一闭,尘归尘,土归土罢了!谁还能再活一辈子不成,可他李二和偏偏就是再活了一辈子,前世的爱人,今生的初恋变成了一抷黄土,前世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在他心里永远也不愿意醒来的梦。这一世的一切怎么看都象是一个虚幻的布景,今天走了谁,明天来了谁,不过是这个虚幻布景上的点缀。这要是个梦多好,一觉醒来了,又能看见她洗衣做饭,铺床叠被。

1992年12月11日,张婉婷回来了,京城已经与往日有了巨大的变化,京城机场已经让希思罗机场相形见绌,四环内林立的高楼和汹涌的车流,让你不相信这还是那个曾经沉睡了数百年的国家。

第二天张婉婷,给部里打了个电话,在宿舍休息了一天,第三天办了手续去航天第一研究所也就是后来的307(国内的兵工单位往往就是一个数字代码)报道。她是902工程的核心成员,对外也就是个厂办副主任。

时间过的真快,不知不觉张婉婷已经回国九年了。 2001年2月,北方大地依然感觉不到多少初春的暧意,晋北的一个山谷里,群山环抱,山上的白雪皑皑,好像给这黑乎乎的大山盖了一块白色的头巾,山下一块不算大的盆地里,一个巨大的发射架兀然耸立,一枚白色的火箭紧贴发射架被伸出的钢臂牢牢的环抱着,发射架四周的积雪已经清扫干净,天空澄澈,阳光白晃晃的,却是没有一点温度。一辆中型面包车在靠近发射架50多米时停了下来,一行人从车里走了下来。一出车门,刺骨的寒意顶的气都喘不上来,张婉婷紧紧了衣领,随着高总师走向了发射塔,这是发射前的最后一次通电检测了。

十几个人一次一次的报着几组数据,一个小时后回到飞控指挥中心,张婉婷向基地司令员报告道:火箭状态良好可以发射。几分钟后,操作员按下红色按钮,在巨大的轰鸣声中,火箭冲天而起,大屏幕上一条红线缓缓向西北延伸与白色的理论轨迹分毫不差,指挥中心的扩音器里不断传来测控中心的汇报。太原中心汇报:状态良好,西安中心汇报:状态良好,酒泉中心汇报:状态良好……..半个小时以后,现场汇报,火箭准确命中目标,误差30m,指挥中心一时变成欢乐的海洋,大家含着眼泪忘情的拥抱。历时八年又八个月,我们的东风终于又响彻神州,10000km,我们终于有了随时可以刺向敌人的犀利长矛。

看着这欢乐的人群,张婉婷悄悄的走了出去,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任泪水流满脸颊。二十年前,京城也是这样寒冷的日子,他把她带回了家,初为人妇的她满心欢喜,他柔情蜜意的侍弄让她知道了家的温暖,那个时候那个杂乱的小屋就是她一生最美的风情。人世间最美的风景永远在你的心里,不在路上。一个人走在街上,不论有多么喧闹,你总是觉的少了点什么东西总是想起和他的点点滴滴,世上的事纷纷扰扰,你的眼前是明亮的,可是你的心里却黑暗的,你不知道这个黑暗延伸到什么地方,独自一个人走到什么时候是个尽头,这就是思念。

回忆总是如此的甜蜜,就象陈年的酒,时间越久,就越是回味隽永,越是让人迷醉,以致于遗忘也是变得如此的奢侈。她努力记住他各她的每一件事,甚至不舍得忘记他的每一次呼吸。看看吧,二和,你的媳妇也在努力。

“同志们,现在我们成功了,但也只是万里长征的路上迈出了一小步,我们的火箭上天了,但是我们火箭还要入海。我们也让大洋彼岸的那个朋友看看,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等闲事耳!”高总师的话让大家热血沸腾。

2001年3月张婉婷申请了休假,这些年她一直用忘我的工作麻木自己,她实在太累了。外交部驻港公署,特派员办公室会客区,马特派员“婉婷啊,我从伦敦来港6年了,这么些年了,谢谢你还记得来看看我。看来你是对的,回到科研岗位你一样是大放异彩啊,时间过的真快,我也要退了。咱们外交人员看起来风光,可是心里的苦处没人知道。级别高点还好点,家属可以跟随,可是孩子就顾不上了!好了,不说这个了,这次来有什么事需要咱们公署帮助?”

“是这样的,早年我有个东西卖给了陈利华女士,当时急等着钱用。这个东西对我很重要,我想赎回来,当时她留了一张名片,不知道还能不能联系到,再一个我是来报到的,您知道这是纪律。”张婉婷

“婉婷啊,什么东西方便不方便说说,这样我们好和她沟通”马特派员

张婉婷抿了一下嘴黯然的说到“是我和李和在一起的时候,他送给我的一个玉佛,我一直带在身边的。”说着她低下了头。

马特派员“你们的事,我都知道了。去年在一次在宴会上我没留面子狠狠的批评了他,他也没有说什么,就是自己默默的灌了几杯酒,就这样一个大老爷们含着泪就被下面的人掺走了”

张婉婷马特派员“马特派员,您别批评他,当年我事是我不好。他是那么一个努力奋进的人,心里的苦和累从来都是一个扛,他从来不让我知道………..”话说完泪也流了下来。

马特派员“唉,我知道了。这么些年了,那你也不用这样惩罚自己吧?婉婷,岁数大了,有些事该放下了,应该找个人照顾你了。”

张婉婷“马特派员,我放不下了,在我心里谁还能比得上他?”

马特派员“曾经沧海难为水啊!何况他还是那么优秀的一个人!这样吧,我现在就联系陈女士。你休假了,多住几天,现在这也是国内,我叫人陪你上个街,转一转”

对方听到是特派员公署的电话,电话很快接到陈利华手里。

“领导,您这有什么指示?”陈利华熟练的京片子。

马特派员电话里把事说了一下,当好听到李和两个字时心里不由的颤了一下,实在是被当年李舒白的事吓着了,知道李老二发起疯来的残酷。于是她邀请中午在半岛酒店面谈,最好有实物照片。

中午在半岛酒店的房间里,陈利华仔细端详着张婉婷递过来的相片,她一下回忆起88年夏天的那个傍晚,一个女孩子在大会堂的外面等着她,脸上的不舍和无奈至今记得。她起身打了一个电话,不一会有人送来了一个锦盒,她打开看了一眼,又送到了张婉婷的面前。张婉婷看着锦盒里的玉弥勒,一时欢喜一时难过。

她抬头看着陈利华说道“陈女士,现在这个东西肯定不是当年的几万美元了,您出个价吧”

马特派员“是啊,陈女士,出个价吧,当年卖这个东西也是出于无奈,你是香港名流,你开的价格我们相信”

陈利华“马特派员,这个东西既然是李和先生送给张女士的,那她就是张女士的,算我替老板保管了几年。”

张婉婷有些诧异“陈女士,这样不好吧,您还是说一下价格吧?”陈利华这么大方让她疑惑。

陈利华笑了一下“要说价格,这个玉佛的起拍价应在300万港币,成交在400万港币是正常的。但这个东西是老板的,我就只能原物奉还了。”陈利华知道这个人情一定要让老板记住,虽然她知道,她和李和谁也不会把400万港币放在心上。

马特派员和张婉婷都是倒吸一口冷气。

马特派员“陈女士,你说的老板是谁,和这个有关系?”

陈利华笑了一下“两位不知道吧,我的老板就是李和先生,在李和先生身边,象我这样的“名流”不下几百人,所以这个就算我还给张女士了,对了这是我的私人名片,不论有什么事都可以直接找到我。”说着她把一张只有名字和电话的名片递给了张婉婷。

马特派员心里隐隐有个感觉,那个所谓的福布斯排名就是胡扯。张婉婷反倒淡定的多,二和几十年前收的破烂罐子可能现在都几十亿了,做为一个凡人,他已经站在世界的顶端。

二和,东风已经起飞了,狂浪也在路上了,你的婉婷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