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小学生必读古诗文辞典(双色本·第2版)
10318700000222

第222章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吕氏春秋·察今》)

【注释】《吕氏春秋》是杂家代表著作,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写的。涉江者:渡江的人。坠:坠落,坠入。遽(jù):赶快,马上。契:用刀刻。止:停止,停下来。其:介词,表示处所。所契者:刀刻的地方。求:寻求,寻找。

【大意】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下来以后,这个人从船沿上刻着记号的地方跳入水中找剑。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不会随船前进,用这种方法找剑,不是太糊涂了吗?

【提示】“刻舟求剑”的故事说明做事不能固执而不知变通,应该看到事物的发展变化,采取适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