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频频参加各种文学评奖,有全国性的,也有地方的,还有两岸三地的。评奖多,说明文学的后援支持多,当然是好事。但一次评奖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委的构成与评委本身的质量。阅人已多,很有些话堵在心间,这里不妨略抒愤懑。
先要指出的是,评委中优秀分子居多,认真敬业的几乎每次都占半数以上。但也时有一两位很不如人意,甚至令人厌烦的评委;还有一些,则属不够成熟吧。且试举几种——
“色盲”评委。这些评委虽然发言时能讲得头头是道,看上去理论一套又一套,但其实,一篇作品放在面前,是好是坏,他是根本看不出的。这就如同色盲,对颜色就是没有感觉,一点办法也没有。一个人对文学作品的感觉,是要从小培养的,是要在读一部部作品时逐渐滋养的,就像马克思一八四四年手稿中说到的“懂音乐的耳朵”,这是只有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才能形成的。如从小对作品没兴趣,到大了直接学习《文学概论》或理论批评,那往往就只学得个外壳,对文学内涵仍是隔膜的。所以一旦参加评奖,就只能“抓瞎”了。在那些资格较老偏又缺点才华的评委中,有时会有这种情况。但在年纪不大的高学历人群中,偶尔也会出现“色盲”——这就是现在的文学教育的缺陷了。
不看作品的评委。有些评委,尤其是经常参加评奖的、自视不凡的评委,不看作品似乎已成习惯,变成天经地义的事了。他们说起来也是一套一套,但仔细听去,全是空话,根本不敢涉及具体作品,因一涉及就会露馅。他们都是忙人、名人,或是有一定职位的人,觉得自己能到一到,投一下票,已经很抬举了;真要他们一篇一篇读,就太强人所难了。这种评委和“色盲”评委有个共同点,就是在闭着眼睛投票、乱点鸳鸯谱时,不会有一点良心谴责——因为没读过或读了等于不读,不知孰好孰坏,所以根本不会觉得投这个不投那个是对好作品的扼杀或对不好的作品的倡扬。对于他们,投票就如同不经意地打几下游戏机,怎么打都没太大差别。但这样的评委也最易让人走关系、开后门,因自己没有评判标准,既有人托,也就顺水推舟,何乐而不为?
私心太重的评委。这样的评委全然没有责任心,心里想的只有关系、人情、交易,既然当了评委,就把这视作一种资源,那就必须用足。所以,在发言讨论时,他们先是绕来绕去,说些空话套话,随即直奔主题,那就是力推自己的学生、朋友、朋友的朋友,或其他种种关系户。有力推,同时就会有打压,因得奖名额只有那么几个,于是,寻章摘句、牵强比附、歪曲原意、强作解人……依次都会出现;到最后,强词夺理,声嘶力竭,难免也会出现。评委中多是聪明人,且在业界多年,对这种拐弯抹角的营私,其实是看得一清二楚的。观者洞若观火,表演者则煞有介事摆出义正词严、一心为公的样子,场面实在好笑。所以只要有这样的评委在,评奖时早晚会蹦出一点喜剧色彩来。
“过于我执”的评委。老戏《十五贯》中有个人物叫“过于执”,是过于主观而执拗的人物。评奖中,也有些人过于执著于自己喜欢和偏爱的东西。如果是评论家,常会执著于自己所信服的观念、律条;作家则常执著于自己所习惯的写法,或自己所钦敬的作家的写法。比如,会有人因为某作品写了旧时乡村生活之美,觉得不合于走向现代化的主旨,认为至少应对这种生活有一点否定的描写,鲁迅的《故乡》就是这么做的;但文学之美是多种多样的,文学并不需要大家全都直来直去往时代主旨上靠,像沈从文的《边城》,虽不同于《故乡》,不也同样为正走向现代化的当代中国读者所需要吗?又如,也会有人因某作品写了现实与幻境的转换,而没有设计一个独特的中介,就大表不满,认为水平不高,而《哈利·波特》中的九又四分之三车站,就是一个高明而巧妙的中介;但每个作家可以有自己的写法,《哈利·波特》中的车站固然高妙,林格伦笔下的“小飞人”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现实与幻境全无隔阂,不也十分生动喜人吗?所以,在面对评奖作品时,我们首先还得做一名合格的读者,要从作品实际出发,从审美感受出发,而不能从自己头脑中固有的条条框框出发——哪怕这是极高明的框框。否则,作品的多样性,文学的丰富多彩,也就无从说起了。这应成为一个原则。
过于天真的评委。这样的评委往往是初次参加评奖者,他们有很强的责任心,想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推上去,但评奖结果总是相互妥协的产物,没有哪次奖项会完全合于某一评委的心意。于是,愤愤不平,唉声叹气,悲情难抑,灰心不已……不过这一问题相对好解决些,明白了自己只是评委会成员之一,明白了任何文学奖只能相对合理,不可能十全十美,“过于天真”者也就会成熟起来。
评委还有多种,本文暂说这些。概言之,第一种是能力问题,第二种是责任心问题,第三种是道德品质问题,第四种是思维方式问题,第五种是经验问题。前三种评委少出现或不出现,肯定有益于评奖质量。所以,今后的文学奖的组织者,不妨在此多留一个心眼,必有事半功倍之效。——此事一试就灵,恳请广而告之!
二〇一三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