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就是——不要总想着一劳永逸,而要学会细水长流;不要总想着“毕其功于一役”,而要学会打“持久战”,甚至是“游击战”;不要总想着“爽”,而要学会“耗”。
“老东西”与“好东西”
请经常翻出那些老东西来看看,因为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好东西,我们实在犯不着把曾经做过的事情再做N遍,而毫无结果,那简直是对自己的犯罪。
某天难得有时间把沉睡在电脑里的老古董们(厂家的文件、公司的各项制度、管理方法、友店的经验介绍、专家来店指导时的文件等等)一一翻出来细细温习了一遍,实在是感慨万千!令人嗟叹、唏嘘不止的有两点:一是绝大部分老东西在实际工作中基本上都流于了形式,很多东西从开始到现在仅仅停留在了纸面上而已,根本就没有落到实处,更妄谈开花结果了;二是绝大部分老东西实际上并不坏,恰恰相反,很多都是好东西,甚至是你会在很多时候满处找都找不到的,能够解决你很多燃眉之急的棘手问题的灵丹妙药。可是它们却偏偏沉睡在你的电脑中,并且很久没有触及了。
举个例子,有一次一位员工给我提了一个建议:他们那个部门的员工工作状态混乱,应该制定一套完整的流程进行规范。这个意见乍听很对,因为那些员工确实工作状态混乱、效率低下,这是事实。但仔细一想又怒从心生——那个部门的流程还少吗?实际上简直是堆积如山啊!一个员工连最起码的东西都做不到,还妄谈什么高效的流程?很明显,这已经不是一个流程的制定或改进问题,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执行问题。只要执行得好,多笨的流程都能带来生产力!反之,执行得不好,多漂亮的流程都白搭。
有的时候对人性的复杂性真的是看不透。就好像你明明有很多好看的衣服藏在了衣柜中,却偏偏经常找不到合适的衣服出门,只好临时再买件儿新的,或者干脆稀里糊涂地凑合一下就出了门,可回家后偶尔翻开衣柜一看,发现大量好衣服挂在那里,上面已经布满了虫咬的洞而让你懊悔不已一样。
我们往往为了解决一个难题而想出了很多好办法,却偏偏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从而只能把这些好办法封存起来,并逐渐遗忘。下一次遇到了相同的问题再想相同(或相似)的办法,然后再封存、再遗忘……周而复始,脑细胞死了无数,却什么都没弄成,真是愧对自己那数不清的、冤死的脑细胞啊!
为了解决这个大难题,看来只有两个办法:
一是彻底贯彻画句号式管理。甭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好主意的诞生往往都是以工作中的某个问题的出现为契机的。好主意落实不了就意味着这个主意所代表的那个问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并且是周而复始、无限循环)就坚定不移地将它落实到底,直到看到它真正开花结果为止。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好主意不会有缺陷,有缺陷没问题,调整、改进就好,但一定不要轻易枪毙掉,因为这样做就等于因噎废食。日语中有一个我非常喜欢的词叫作试行错误,意思是说,世界上的很多事肯定不会一开始就绝对正确,往往需要先试验,并在试验中不停地发现、纠正错误。但是绝不能放弃,一定要坚持到底。它只用一个简单的词就描绘了一个相当复杂而生动的过程,用字效率之高令人钦佩。有点类似于我们常说的摸着石头过河。
另一个就是,上边的办法如果你实在做不到的话,就这样吧——请你至少经常性地从电脑中翻出那些老东西来看看,因为它们中的大多数一般来讲绝对都是好东西(当时你废掉了那么多脑细胞想出来的东西,怎么可能会一点儿价值都没有呢?)。
道理很简单——我们实在犯不着把曾经做过的事情再做N遍,而毫无结果,那简直是对自己的犯罪。
是“一起教育”还是“个别开药方”?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一刀切式的教育方式未必真正管用。所以,与其白费力气,不如另辟蹊径。我们的管理者可以借鉴医生的做法,为他们每个人单独设立一个病历本。
我公司的业务部门有几个令部门经理十分挠头的刺儿头员工——他们入司半年有余,业绩总是不好不坏,状态总是不高不低,产品知识总是似懂非懂……一句话:混日子。
但是,毕竟他们几个人入司时间较长,是所谓的老资格员工,再加上业绩总体来说也还马马虎虎,又没有明显的违法乱纪现象,公司也不好予以辞退处理。
这下可难坏了他们的部门经理——总是大会小会敲打这几个员工,私下里也是思想工作做了一箩筐,并时不时地为他们专门举行一些培训课程……总之,可谓是机关算尽、呕心沥血。
但您再看这边,这几个刺儿头表面上虽说表现得极为善解人意——他们总是异常配合,主动表示接受经理的意见与建议,承认这是为他们好。但在行动上却该咋样咋样,照旧我行我素,整个儿一个蒸不熟、煮不烂,气死你没脾气。结局也可想而知。
在使出浑身解数也不见明显成效后,部门经理也就干脆放弃努力,来个眼不见心不烦——败给你了,你爱咋样咋样吧!
其实,这个小桥段不只是我,其他企业的管理者也未必不熟悉——基本上无论你走到哪里,总能碰上三五个这样的刺儿头员工。
对于这样的员工,教育、改造起来确实很困难。所以,果断放弃(辞退)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否则,就会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搞得大家都别扭。
但是,这样的员工往往天赋极佳,他们的问题不是笨,而是懒。正因为不笨,所以总想耍小聪明,走捷径,因此总是处于一种眼高手低的状态。这种员工一旦改造过来,他们的天赋就会集中爆发出来,反而很容易登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所以,对这样的员工施行教育与改造,尽管困难重重,但有时也值得一试。
从我的小小经验来说,这里主要有两个重点:
其一,与其一起教育,不如个别开药方。
其实,对于这种刺儿头员工,开会说事儿,或其他任何上大课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吃这一套。而且,这些刺儿头往往个性极为鲜明,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一刀切式的教育方式也未必真正管用。所以,与其白费力气,不如另辟蹊径。我们的管理者可以借鉴医生的做法,为他们每个人单独设立一个病历本,上边详细记录他们每个人不同的症状,并通过一定时间的磨合与摸索,找出针对这些病状的药方。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公司业务部门的小李,为了偷懒竟然回避接待客户。他总是借上厕所或给其他部门帮忙之类的理由在应该自己接待客户的时间里溜之大吉。他的部门经理小赵非常生气,总是在部门会议上批评他。但无论小赵怎么批评、教育,小李的这个毛病就是不见丝毫好转,令小赵头痛不已。经过我点拨,小赵放弃了收效不佳的批评、教育的方法。他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找到了治小李的绝招——只要小李一失踪,小赵就会立刻打电话给他,如果得到的回答是在厕所,小赵就会直奔厕所并在门口等他;如果得到其他的答复,小赵也会立刻奔赴现场予以当场确认。这下小李没辙了,只好乖乖地回来接待他的客户。
从这个小事例当中可以看出,其实只要你肯动脑筋、想办法,总会找到专治这些员工某种特殊病症的独门药方。这样一来,即便那些刺儿头是孙悟空,也注定飞不出你这如来佛的手掌心了。
其二,治疗这些刺儿头员工的懒病,需要你付出极大的耐心。
这些刺儿头之所以蒸不熟、煮不烂,其实就是想和你比比耐心。而且他们十分清楚你不是对手,迟早会放弃。所以,对付这种人,就得以恶治恶——他们赖,你得比他们更赖,看谁撑的时间久。只要你咬紧牙关坚持住,让这些刺儿头真正怕了你,不愁制不服他们。
我一向认为,往往一些笨办法,其实倒是最省心、效率最高的办法。一刀切、眉毛胡子一把抓式的管理固然表面看来十分痛快,好像极有效率似的,但只要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流于了形式,其实结果就是零。而对于零的不停重复与积累才是最累人的事儿。与其这样,不如一个一个来,哪怕一个月只解决一个员工的问题,一年下来就可以搞定十二个员工,这也是了不起的成就。总比瞎忙活了一年,员工还在原地踏步,甚至向下出溜强。
这就是一大于零的道理。这个道理尽管朴实无华,却威力无比。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一句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终极含义就是——拒绝0。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说的是,饭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凡事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达到最后的目标。
但在现实生活中,完美主义者可谓多矣!——这事儿条件不具备不如不干!要不就不干,干就干到最好!
这种想法对不对?当然对!有气魄!有个性!
但是,也会有一个很大的陷阱存在。条件不具备的事儿、有可能干不到最好的事儿,是不是就不用干了(或是,还是以不干为好)?
答案是否定的。理由也很充分。尽管“要不就不干,干就干好”是一句豪气冲天的壮语,但现实生活中也给很多懒人提供了逃避做事的避风港——一年来什么都没干,不是因为我懒,而是因为我没有百分之百干好的把握,因为“要不就不干,干就干到最好”是我的信仰,所以干脆什么都没干。听到这句话,还能大赞其有个性、有原则的人,不是脑袋进水了,恐怕就是脑袋让门挤坏了。
如果用100这个数字来表示一件事情的完美度,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做到100的事情其实真的很少(无论是多么完美主义的人都很难做到,或至少很难经常性地做到)。但日子总要一天一天过,事情总要一件一件做。因此,只要不是0就绝对值得一做。哪怕只有1,做100次也就可以达到100(同样地,哪怕每次只有0.1,做1000次也就有了100)。但如果你因为不是100而放弃100次做的尝试,同时嘲笑那个每次只能做到1的人的话,可能当人家已经达到100的时候,你仍然是0。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很有可能当你终于碰到一件你认为可以做到100的事时,真做下来,结果却并不一定尽人意,可能会远远少于100,甚至反而有可能是0,那你可真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变成彻头彻尾的竹篮打水了。这种结果才真正堪称贻笑大方。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虽然绝对接受不了0这种结果(因为0就意味着什么都不做,没有任何生产性与建设性,纯粹意味着生命的浪费),但是可以接受负数。因为负数起码意味着你做了,只不过不成功而已。但没关系,你的收获不会是0,因为你至少收获了经验与教训,它们能确保你下一次的成功。
说一千道一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终极含义就是:拒绝0。
“钓鱼”与“捞鱼”
天底下所有行业的业务人员都可大致被分为两派——钓鱼派与捞鱼派。而且,会钓鱼固然好,但千万不可扔掉手中的渔网。
无论是卖汽车、卖房子还是卖游艇、卖直升飞机,天底下搞业务的人都各有自己的一套业务理论与业务风格。
但是,无论天下业务人才的理论与风格如何千奇百怪,基本上都逃不脱两个门派——钓鱼派与捞鱼派。
拿我所在的汽车销售业界的业务人员来说,那些凭经验、凭感觉、凭嗅觉成交的销售人员,我称之为钓鱼派;而那些凭细心、凭勤奋、凭韧劲儿成交的销售人员,我称之为捞鱼派。
顾名思义,钓鱼使用的工具是鱼钩,它需要的是技巧,发的是巧力;捞鱼使用的工具是渔网,它需要的是勤奋与耐心,发的是蛮力。钓鱼派与捞鱼派各有长短——钓鱼派以老业务人员居多,他们嗅觉灵敏,技艺高超,因此具备成交快的特点。但是,这一派的人也同时因为小聪明太多,而容易放弃来之不易的客户信息,漏掉大量宝贵的销售机会;反之,捞鱼派以新人居多,他们因为初来乍到,技术还不熟练,知识还不丰富,反应还不灵敏,因此,他们存在着成交慢的缺点。但是,正因如此,他们不会投机取巧,而是老老实实、兢兢业业、克丁克卯,所以他们总是对所有的客户信息都一视同仁,从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销售机会。
相对于钓鱼派的巧力,我还是倾向于欣赏捞鱼派的蛮力。因为在现实世界中,捞鱼派的业绩远比钓鱼派稳定,他们可以始终如一地确保自己的业绩在公司中处于中上游的位置,令管理者放心。而钓鱼派则不然,他们的业绩总是大起大落,时而跃上巅峰,时而跌落谷底,令管理者又爱又恨,揪心不已。
但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道理很简单,钓鱼派用的是鱼竿,所以他们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技术与感觉钓。然而,无论一个人的经验与技术有多好,感觉有多准确,只要你手里攥的是鱼竿,就意味着你选择了小概率事件,除非你是鱼肚子里的蛔虫,否则你的判断永远不可能那么准确。而且退一步讲,就算你神机妙算,撞上了一个大鱼群——不好意思,由于你手里握的是鱼竿而不是渔网,你也只能钓上来一条鱼,然后眼巴巴地看着其他的大队人马从你眼皮底下逃走,也只有干瞪眼的份儿。这就容易解释为什么钓鱼派总是饥一顿饱一顿的道理。与此相反,捞鱼派由于使用的工具是渔网,所以就算他们完全不知道哪里有鱼,他们只要不停地下网,总会有所收获——大不了使尽吃奶的力气拖上来的渔网里充斥着大量的砖头和石块,也总会捞上来几条小鱼,运气好了,也许还会有一些小螃蟹、小虾米之类的额外收获呢!这就是捞鱼派虽说永远当不了第一,但也永远饿不死的原因所在。
或者,再举一个更为我们所熟悉的例子。每个人上学的时候都要应付考试。考场上总会见到这样的现象——那些聪明的学生总是三下五除二地快速答完试卷,第一个走出考场。他们虽说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却鲜有满分的情况发生。相反,那些笨学生总是最后一个交卷,他们不把卷子写满,甚至是恨不得把空白地儿都填满字前绝不走出考场。但有意思的是,满分试卷总是从这些学生中产生。
道理很简单,聪明的学生就是钓鱼派,他们往往对答案成竹在胸,所以总是能做到迅速完成试卷。但百密终有一疏,这样的学生也常常会犯丢三落四的错误;相反,笨学生是捞鱼派,他们因为心里没有那么大的把握,所以干脆把自己知道的一切,哪怕是稍微贴点边儿、不那么靠谱的东西都统统写到试卷上,就算是废话连篇,也总是能够包含正解,因此,虽说效率低了点儿,结果却总不赖。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捞鱼派都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他们构成了一个业务部门的脊梁。
不止如此,我最后还留了一手。实际上,还有一种左手握着鱼竿、右手拿着渔网的,结合了钓鱼与捞鱼两派所有优点的派别在。我称其为综合派,这一派别的销售人员可以被称为超级销售人员。每一家公司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综合派高手,他们不但业绩突出而且十分稳定,往往他们只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够达成一个业务部门三分之一乃至于过半的业绩量。
这种综合派高手从何而来?他们有的来自钓鱼派,有的来自捞鱼派,但归根结底,来自捞鱼派的综合派高手才是真正的极品。因为,业务这玩意儿,就算悟性与灵性再差的人,干的时间久了,也能上道儿,也能掌握丰富的经验与技巧。而捞鱼派的拙劲儿与踏实劲儿才是真正千金难买的宝贵品质;相反,钓鱼派的人往往生性懒惰,最要命的是,他们那喜欢耍小聪明的缺点可不是那么容易改掉的,甚至于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越来越严重。因此,对于钓鱼派员工,我往往反倒不抱太大的希望。
会钓鱼固然好,但是千万别把手中的渔网扔掉。
没有“死棋”
世界上之所以会有困难这个词,就是因为还有一个词叫作办法。但办法不会自己从地底下冒出来,它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
做领导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烦恼。你交代给下属一件事,他往往不过大脑张口就来——这事儿搞不定,因为1、2、3。就是说对他而言,1、2、3的存在就会让这件事儿成为死棋,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当你对他说——那你为什么不想想4、5、6呢,这事儿不就解决了?他或者恍然大悟,认同你的说法,或者又会迅速地开动脑筋,寻找出7、8、9否定掉你的4、5、6,令你哭笑不得。实际上你还可以找出10、11、12否定掉他的7、8、9,但明显问题的本质已经不在这儿,而是他一开始就没打算想办法,他的主要注意力都用在想困难或找困难上面了。因此你们这样的对话,其实最后只能成为车轱辘话,无限循环,根本不可能找到交叉点。
所以,更为实际的问题就是:到底是困难多,还是办法多?
世人之所以发明了办法这个词,就是因为世界上还有一个词叫作困难。这就是说,理论上每一个困难背后,都必然会藏着一个办法与其匹配。这就像世界上每一个男人都命中注定会遇到一个女人做他的妻子,这是上帝的安排,常人无可抗拒,所以世上才会有所谓缘分一说。只不过有一点很重要,就算一个男人遇到了他命中注定的女人,美好姻缘也不会唾手可得,通常这个女人是需要这个男人拿出很大的精力与资源去追求的。
所以,“缘分”可遇不可求这样的说法我是极为反对的。因为这种说法堪称反动。什么都不做,干等这种价值观没有任何建设性与生产性,因此是不革命的,甚至可以说是反革命的。也许这个帽子有点大,但是,即便是命中注定的缘分,也是需要你去寻找、去追求的,简单点说,是需要你付出行动的。反之,没有任何付出而唾手可得的东西是不牢固的,也不值得珍惜。
同样的道理,困难与办法这对夫妻也不会天生就走到一块儿。就算是对于每个困难来讲,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都藏着一个与其匹配的办法,这个办法也不会自己从地底下冒出来,是需要我们付出艰辛而扎实的行动(思考、寻找、实验等)去获得的。
所以,每当我们遇到一个困难,感到没辙、沮丧而想放弃的时候,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且慢!让我再想想。真的就没有任何办法了吗?
相信我,只要你能做到这一点,养成一个在即将放弃的瞬间叫停自己十秒钟,让自己冷静一下的习惯,很多事情都会迎来重大的转机。
或者,请你养成这样一种习惯:当你的困难(条件不具备、领导不支持、群众不理解、没东西、没人、没钱、没权等等)铺天盖地而来,让你感到已经死路一条的时候,请你在放弃前的一秒钟再动一下这样的念头:我还有什么可以做的?
之所以让你这样想,是因为我们许多人在对困难这个概念进行理解的时候,都往往容易过于强调外部因素,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内部因素。我们往往容易夸大外部因素的制约,而不自觉地忽略了内部因素的能动性。就拿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经典困难举例来说:
领导不支持——你自己是否想过争取得到领导支持的方法,并拿出实际行动尝试过?
条件不具备——你自己是否想过得到这些条件的方法,并拿出实际行动尝试过?
群众不理解——你自己是否想过得到群众理解的方法,并拿出实际行动尝试过?
……
如果你从来没这样想过,更别提曾经尝试过,只是凭借所谓的经验拍拍脑门儿就一厢情愿地下了这事儿搞不定的结论的话,你就是一个天大的废物。因为,永远不要对一件尚未发生的事情说不行。世界上有许多必然因素,也会有大量的偶然因素,哪怕是一件你曾经做过而失败的事情,随着时间、地点、人物及其他环境因素的改变,也许依然会有成功的可能。
如果你曾经这样想过,并尝试过,但经历了小小的挫折后就迅速放弃了,你虽说比废物稍好,但也只能落一个略强于废物的封号。
真正的聪明人应该是这样的——与其埋怨别人如何如何,不如想想自己还能干点什么。因为事儿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是活人,不是死人,所以我们就有主观能动性:我们有头脑就可以思考,我们有嘴巴就可以沟通,我们有手有脚就可以行动!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而且也应该由我们自己来掌控。
勤思考、善实行、百折不挠。聪明人都明白,挫折并不可怕,因为它能带给你的不只有沮丧的心情,还有更为宝贵的经验与人生历练,放弃这些东西才是真正的因小失大。这样的人才能够驾驭自己的人生而不受制于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终成大器!
记住,你本来只属于你自己,小看自己、放弃自己就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的犯罪!
世界上本没有死棋,只有不会下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