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怀人九章
11383100000005

第5章

话题是从光年先生的诗作《江汉行》和日记《江汉日记》谈起的。

一九八六年十月,光年先生应邀参加了由长江沿江九省市作协分会倡导、作协湖北分会主办的首届长江笔会,回到阔别了四十八年的武汉和鄂北故乡,两年之后的一九八八年十月,先生又应邀回武汉参加抗敌演剧队建队五十周年纪念活动,之后,又在有关方面的安排下,重返咸宁向阳湖,那是当年文化部“五七”干校所在地。

光年先生在《江汉日记·重返向阳湖》一书中这样写道:

旅访的第一站选定咸宁,是早就由我提出来的,“文革”中期,从一九六九年冬天起,我被遣送到文化部系统设在咸宁的“干校”,经受了三年严峻的考验。我当然不是作为一般干部去接受劳动锻炼,即使在“黑帮”中间,我也被列入另册。因为我是被江青、康生之流的“中央专案组”直接管理,在京“隔离审查”两年后,交文化部干校临时代管的。

我这次重访咸宁向阳湖,不是为了怀旧而忆旧,这不必要。当年的日记俱在,将来必要的时候找出来整理一下,有的地方翻译一下,补充说明一下(但略去一些人名),可以留下一份有趣的资料。我这次来,是想着看那时在军宣队领导下,几千劳动大军花了几年心血,使得四万八千亩的绿菱红莲、鱼虾鹤鹭之乡的美丽富饶的向阳湖,终于在我辈手中遭到了彻底破坏的向阳湖,这些年是怎样拨乱反正、退耕还湖,使它重新获得新生的。

于是,当光年先生重返向阳湖时,他感觉向阳湖堤变矮了,远不似当初雄伟壮观。登堤远眺湖面,他很吃惊,那湖已不像当年初到咸宁时水平如镜,而且杂以败荷芦丛,就连围湖造田后那些阡陌纵横的田间小路,那些往日经农家之手、辛勤开垦的处处棋局般的水田麦场,也都不见了踪影。现在眼前看到的仅是一片风中起伏的荒草,还有正在嬉戏的一群群杂色牛羊。

原来,干校停办后,咸宁地区在这里办了一个农场,后改为咸宁地区奶牛场。据说,原文化部副部长赵辛初同志在这里放过牛,后来回去任湖北省委书记后,建议在这里办个奶牛场。如今,奶牛场及其附属的牛奶制品厂、饲料加工厂、金属制品厂等已办得有相当规模了,只是向阳湖没有了,稻田、麦田、菜地也没有了。

走在记忆里,光年先生在寻找。

他在寻找他与谢冰心、张天翼轮流看守的那一片菜地,他在寻找常常借故看望孟超、楼适夷而一起默默相坐的田埂,他在寻找陈白尘、侯金镜放鸭子的长渠浅塘,以及遮阳蔽雨的那一树绿荫,他在寻找与臧克家轮流值班的厨房和与杨匡满住过的那间小屋……

然而,当先生告别向阳湖时,似有些怅然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