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唯识学概论
1145900000041

第41章 唯识学的实践理论(2)

3.身业的现业果化:世间众生由于有领受身业,所以能领受过去所作的善恶业而感得苦乐果。当知如来的成所作智,现变化身领受化业也是如此,就是如来示现种种身,领受变化可作的一切本事、本生、难修诸行。佛于过去生中所做的事叫本事,佛于过去生中所受生类的差别叫本生,佛于过生中所修种种难行苦行叫做难修诸行。或佛在现生中发现有类行者以修苦行为解脱因,佛为化导这类众生,特先现变化身,示修种种苦行,进而告诉苦行行者,非唯苦行能得菩提,还要定慧才能至菩提。如来以是善巧方便,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语化亦分为三,即:

1.庆慰语化:世间众生,特别是人类,总归是要说话的。但每个人说出来的话,使另外一个人听了感到欣慰欢喜,如是辗转相传的,大家论说这个“话”,没有哪个不生大庆慰,是为庆慰语。当知如来从成所作智起变化身现微妙音,使一切众生,亦变现佛的音声,并且听到佛的这样微妙音声,感到有种说不出的欣慰欢喜,哪怕是浅智小慧的众生,听到佛所宣畅的种种随所乐法,亦认为说得很好,生起清净的信心。至于智慧高的众生听了,自是更加欣慰无已。如来以是善巧方便,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2.方便语化:世间众生用方便语,能令其他一切众生,从不正当的道路上,走上正当的道路上来。如说这是应该做的,那是绝对不可以做的,以此方便对人演说,使人知道这是对的,从而依你所说而行,这就达到运用方便语所达到的目的。当知如来从成所作智起变化身,作种种方便语以教化众生,也是如此。如佛所建立的正学处,告诉人们戒是佛弟子所应学处,假定不如法遵守清净戒行,佛就对放逸懈怠的人加以毁责,希望他能改过,从此如法守持;对不放逸的人加以赞叹,使他更能戒行严净。如来以是善巧方便,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3.辩扬语化:世间的众生亦经常辩论,从不断的辩论中,使不清楚的道理更为清楚,所谓“真理愈辩愈明”就是此意。所以正当的辩论,在显示真理方面,是有其重大作用的。当知如来依成所作智起变化身,从变化身发出种种辩论语业,也是如此。佛陀说法,有时不免使众生发生疑惑,为了解除众生的一切疑惑,不得不用辩论的方式,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宣说种种的义理,务使众生疑惑得以消除,确认佛宣说的是最契合于正理的,是值得人所信受的。如来以是善巧方便,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意化分有四种,即:

1.抉择意化:世间众生有抉择的意业,就是运用意的抉择力量,认为对自他有利的事,就尽力去做;如觉与自他有损的事,就避免去做。像这样的避恶以行善,就是意的抉择作用。当知如来的成所作智与意相应时,生起意业,同样有种抉择作用。但佛所抉择的,就是抉择众生的心行,有八万四千这么多的差别,而这八万四千诸垢尘劳心行差别,能障八万四千波罗蜜多、陀罗尼门、三摩地等。为了对治心行差别的诸尘劳垢,佛陀特别说八万四千法门。如来以是善巧方便,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2.造作意化:世间众生有造作意业,因而能造种种不同的善恶业。任何善恶业的造成,都是由意识的构画分别。假定没有这样的意识,所有的善恶业是不能造成的。当知如来成所作智相应的意业,亦能从变化身上,造出种种意业,以化度不同种类的众生。为什么会如此?因与意识相应的成所作智,能观察众生所行之行,而众生的所行所为,不出身、口(语)、意的三业活动,而这种种行为活动,如来能一一观照清楚,告诉众生十恶业是不可行的,十善业是可行的。行善有得,作恶有失。如来以是善巧方便,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3.发起意化:世间众生有发起的意业,所以有发起诸业的功能。诸业,在此主要指身、语二业。众生的身、语活动,不论是身体上的往来进止的种种动作,还是口头上的种种语言的吐露,都是由意业的推动而后才成的。当知如来成所作智相应的意业,能起化意业也是如此。特别是佛陀语言的宣说,都是宣说种种对治法,以对治众生各式各样的烦恼病障,使诸众生听到佛所说的华丽而巧妙的语句,生起高度的爱好之心,并且乐意依照佛所指示的去行,对治自己内在不良的心理。如来以是善巧方便,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4.领受意化:世间众生有领受意业,所以能领受由善恶业所招感到的苦乐果。如所造成的是善业,就领受快乐的果报;如所造成的是恶业,就领受痛苦的果报。当知如来成所作智的相应“思”能起受意化业,不但领受三世无量法义,且于一一法的实体,亦能如实了知。所以对于一向、分别、反问、默置的四种记别,都能无颠倒地记别恰到好处,使诸众生所应领受的分别领受。由此证知佛的化业,时常在随逐一切众生,没有一时一刻离开众生。如来以是善巧方便,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第二节) 转依义

转依,梵文ās′rayaparivr·tt或as·rayaparavr·tti,为转所依之意思。亦作所依已转、变住。转,转舍、转得之义;依,指使染净迷悟等诸法得以成立之所依。转依,即转舍劣法之所依,而证得胜净法之所依。由修圣道,断灭烦恼障、所知障,而证得涅槃、菩提之果,此二果即称为二转依果或二转依妙果,此乃修习之最殊胜境界。所断除之烦恼、所知二障,即是所转舍之法;所证得之涅槃、菩提二果,即是所转得之法。故《成唯识论》卷一谓:“由转烦恼,得大涅槃,转所知障,证无上觉。成立唯识,意为有情证得如斯二转依果,或依即是唯识真如。”从中可以看出瑜伽行学派的转依宗旨,用作为解脱的代替语。所谓“转依”,就是从人们与生俱来相续不断的意识着眼,认为人们的意识、认识的转变,会影响行为,亦会使整个的认识和环境都发生转变,众生亦随着这种转化而成佛。这是佛学中最有典范意义的哲学,将佛教哲学发挥到了的极点,达到了宗教思想的高峰。

《成唯识论》卷九对“转依”之解释有二说:(1)依,乃染净法之所依,即指“依他起性”;转,乃转舍“依他起性”上之“遍计所执性”,而转得“依他起性”中之“圆成实性”。此系从三性上说明人之思想应如何自世间转向出世间,对于缘起现象不应执为实我实法,而应见到唯识真性。(2)依,指生死与涅槃所依之唯识真如;转,乃灭除依于唯识真如之生死,而证得依于唯识真如之涅槃。此系直接从对唯识真如之迷悟的认识上,说明如何自生死苦而达涅槃乐。此种转依,均通过阿赖耶识中种子之消长生灭来实现,转舍烦恼障种子即转得涅槃果,转舍所知障种子即转得菩提果。据此,可以得出如下三点对“转依”的认识:

第一,转依是唯识学上的不共义。唯识的主张,凡是世间、超世间的有漏和无漏法,都不能离开能变的识而独自存在。这一理论在唯识学上是肯定而不许否定的。宇宙中的现象界和国家、社会、种族、阶级以及天堂地狱,一切的一切,都是众生各自本识中的共相种变现的共同或非共同的现行;出世间的如无漏的菩提与涅槃,亦由修行者尽舍识上的杂染种现而显而生。总而言之,举凡所有,莫不以“识”为存在的根本。那么,无上的佛陀和三界的众生,都是建立在一“识”字之上,不待更言了。心识圆明就是佛,心识迷昧就是众生。虽有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说教,然而又有一定的界限,此界限盖即已转依与未转依而已。如是之理,求之佛教其他宗派(学派)绝不可得!在非唯识学的经论中,寻获对“转依”二字的诠释甚深之义,殊胜之义,纵然有相同的意思或者诠释,但绝没有唯识学的诠释圆满。

第二,转依是唯识学的最高目的。要想得圆满的转依果,除非成佛;而成佛又非得圆满的转依不可。那么,圆满的“转依”也就是无上的佛果了。一般学大乘佛法的最高目的在成佛;而学唯识的最高目的在转依,所以“转依”是唯识学上的最高目的。这绝不是夸大狂言,如《成唯识论》说“由转烦恼,得大涅槃;转所知障,证无上觉。成立唯识,意为有情证如斯二转依果”,是任何人也不能否认的。从《成唯识论》的全部组织上看,也可以得到一个确实的了解,以转依义置于修习位之末稍,究竟位之起,介乎两位之间,作为佛与菩萨差别的关键。半得转依者谓之菩萨,满得转依者谓之佛陀,于此可见转依在《成唯识论》之地位和价值,那是不可等闲视之的。

第三,转依是唯识学产生的根源。佛陀出世的目的,是为救度一切人、非人类之众生,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默,无不是摄化的方便。他所遗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无一不是教导有情修心办道而趋佛道。《解深密》、《华严》、《楞伽》等经,都是在教导众生成佛,然而成佛必须得到圆满的“转依”。所以《解深密》广示三自性和三无性,为非空非有中道之教。而三自性中,以依他起性为遍计、圆成之所依,非三亦非一,非一更非三。有情善了通达,观见遍计之迷,便得圆成了悟。在《楞伽》则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圆满遍说,正智与真如乃遣虚妄之分别而证;二无我理,乃除三性中之遍计以显。而《华严》则曰“三界唯心”,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总而言之,凡是唯识的经教,都是为众生得到“转依”而宣说的。无著、世亲等菩萨,秉着一贯的宗旨,而造《摄大乘论》、《唯识三十论》(《成唯识论》)等,扫荡印度各种外道及遍执粗劣的二十部小乘,圆成近代佛法应付新思潮的独特的瑜伽行学派之唯识学。《成唯识论》说及转依,论说为“为劝有情,依智舍识,故说转八识得四智”。《摄大乘论》说得更好:“为转所依,为欲证得一切佛法,为欲证得一切智智,入唯识性。入唯识性,非先说唯识不可,而说唯识结果在为入唯识性。”换言之,为得“转依”而说唯识。所以说“转依”是瑜伽行学派产生的源泉。

转,是一件事;依,是一种法;转依两件事合成的一个名词。转,又有能转智,所转障,所转得之三法;依,复有染净依,迷悟依,或依他起之三说。《成唯识论》卷十,举出转依有四义:

一、能转道:指证悟转依之智,即厌制烦恼、所知二障种子之势力而使之不作用之能伏道及断灭种子之能断道。

能转的法,就是一种能断烦恼的力,明白点说就是“智慧”。因为智慧能够观察“事”和“理”;并能判断其是或非;有断惑证真之力故,总称为无分别智。指舍离主观,而达平等之真实智慧,即菩萨于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法之真如,断离能取与所取之差别,境智冥合,平等而无分别之智。亦即远离名想概念等虚妄分别之世俗认识,唯对真如之认识能如实而无分别。此智属于出世间智与无漏智,为佛智之相应心品,此智有加行智、根本智和后得智三种之别:

1.加行智:是准备阶段的智慧,以闻思所成慧和修慧一分为性,缘于诸佛菩萨所说正法教理;依教修习观察法性,渐遣一切世俗假相,能够引发根本智故,名加行智。亦称寻思之慧,乃道之因。

2.根本智:乃相对后得智而言,由加行智遣相既尽,而起真实无漏之智,亲证真如,乃正证之慧,乃道之体。此后能生后得智,故名根本智。此智乃诸智之根本,以其能契证真如之妙理,平等如实,无有差别,故亦称无分别智。于《摄大乘论释》卷八中,称此智乃为正证之慧。盖于此智远离各种推求考证之行解,亦无分别之智用,然此智之任运可烛照法体,契会真理,故为正证之智慧。又以此智为智之正体,而非化用,故又称为正体智,乃十波罗蜜中之般若波罗蜜。

3.后得智:又作无分别后得智,乃根本智后之所得,乃出观起用之慧,乃道之果。智体无漏而有分别,变似真如,观其空性(空性之体,即是真如,又名法性),而与根本智有异。于十波罗蜜中,与后之方便善巧等四波罗蜜相配。据无性之《摄大乘论释》卷八载,此智可分为五种:(1)通达思择,于真决定,于真现观,故称通达;由后得智思择如是所得通达,即于中自内审察此事如是,故称通达思择。(2)随念思择,谓于后时随念通达,念言“我曾通达是事”,故称随念思择。(3)安立思择,谓从此出,如所通达为他宣说,故称安立思择。(4)和合思择,谓以总相观缘一切法,由此观故进趣转依。或转依已,重起此观,故和合思择。(5)如意思择,谓智现前,随意思惟,一切如意如令地等变成金等,故称如意思择。后得智与断道有关,《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后思惟所缘故,令彼所断(根本智断),更不复起。又前智能进趣修道中出世断道,第二智(后智)能进趣世、出世断道,无有纯世间道能永害随眠。”

加行智为有漏智,根本、后得二智为无漏智。这三种智,也就是断惑证真的道体,所以在《成唯识论》中,统名之为“能断道”及“能伏道”。能断道者,其道永断二障之种子与现行;能伏道者,其道仅能渐伏或顿伏二障之现行。能断道为三智中的根本智,兼取后得智;能伏道则通三智。加行智有漏,后得智带相,不能正断惑故,说为能伏道摄,乃当然之理,自不待说。而根本智性唯无漏,正能永断“二障种子”,如何亦说为能伏道摄呢?据实而说,根本智可以全断二障,但程度上有尚未能全断二障的,如初地见道时之根本智,只能断除一分。可确定是证真的,不能不说是根本智,所以亦可将其摄入能伏道中。

二、所转依:指转依时之所依;有保持染净法种子(持种依)之“根本识”,及为迷悟法所依(迷悟依)之真如。

1.依他起性:现在探讨转之“所依”。依,在唯识学有两说,第一种说法为依他起。因为依他起性的本身,具有遍计执和圆成实的两面。在凡位以遍计所执为主,圆成实则隐而不现,而依他起则随之成染;在圣则圆成实尽露,遍计全归乌有,依他起亦即成为圆成实之依他起,全是清净。随遍计执的染依他,就是烦恼、所知二障;随圆成实的净依他,就是涅槃与菩提。转舍了依他起上之烦恼遍计,便得依他起性上圆成实之涅槃;转舍依他起性上之所知,便得依他起性上圆成实之菩提。以依他起性,乃转舍得之所依止,故立转依即依他起。

2.持种依与迷悟依:此是第二种说法。“持种依”者,就是第八根本识,能含藏一切有漏无漏的种子,故又名“种子依”。有漏种子称为杂染种子,无漏种子称为清净种子,这两类种子,阿赖耶识中无始以来,平等具有。但在凡位因为有漏种子有强力的熏发,唯是有漏现行,全无无漏。若有一时圣道生,灭除所有染污种子,熏发无漏,则无漏种子现行,即是“四智菩提”。“迷悟依”者,就是真如,就是清净法界。真如何以为迷悟之依呢?因为众生烦恼殊胜,真如隐覆,不达真理,便生一切有漏有过失之法,因此迷昧愚痴,永远流转于生死轮回,故真如为迷悟依也。这两种所依,非是对立的两法,而是互成关系的,如舍去二障种子,菩提能生,涅槃亦能显,舍除真如之迷,亦复能生菩提,能证涅槃。然而一定要说两种,盖显大菩提果,由阿赖耶识净种子出生,大涅槃果,由弃烦恼自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