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变革
1182200000107

第107章

这几天对王梅华来说,的确是太美好了。充满生趣、快活的一天,仿佛只是一顿饭的工夫就从她身边逝去。又到周末了,她像一道新出山的清泉,欢快地在这块春天的土地上流着、淌着、唱着、蹦着。阳光抚照她,春风吹拂她,乡亲们关怀祝福她。她走到哪里,哪里都有祝贺的目光向她投来。人们为她找着自己的亲人而欢喜、高兴,把她当成了自己家里最亲近的人,感激她一心教自己的孩子功课,全部精力都扑在了这些娃娃的身上。哪家有好吃的都想把她叫去,哪怕是冲一壶好茶,也要叫孩子给她提来。这几天大家听说她母亲来了,纷纷给她送来好些东西。她都不要,吵架似的非要给退回去。家长们没法,只好求助杨永志母亲和长生婶,说:

“我们只是表表自己的一点心意。”两位母亲没法,只好帮大家代收,再给王梅华拿过来。王梅华心里为此事,对乡亲们充满着无限的感激。在这一周时间里,她觉得回水坨的草儿、树木都在向她微笑,甚至连石头都给她让路。现在有了几个母亲疼着她、生活上关怀她、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她怎么能不高兴呢?有时她还真想跑到江边去大声地歌唱一番,一吐心中的兴奋。或坐到后山常去的那块大青石上,用高亢激昂的声音喊出内心的感慨,让喊声响遍每一个山头,覆盖每一个草坡。随着山风在各处山谷中回响,叫回水坨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她王梅华找着了亲生父母。这会儿见母亲来叫她回去吃晚饭,她便拿上学生的作业本随曹素珍往家走去。

曹素珍进女儿的卧室拿东西,抬头见墙上镜框里挂着的女婿、女儿的合影。相片中的杨永刚是那样魁伟、英武,叫人喜欢。想到过去他们谈恋爱时,自己坚决反对的情景,不免有些不好意思和愧疚。

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曹素珍知道他们在谈恋爱时,气得七窍生烟。从此两人的爱情进入了艰难时期,虽然受到了来自曹素珍的坚决反对,但那股燃烧在他们内心中的火焰却变得更加炽烈了。由于曹素珍的反对,他俩不可能结合的因素比以前大大地增加了,也找不到他们爱情头一段时期里的那种美妙的平静、那种没有阴云的快乐。在恋爱受到挫折的头一段日子里,杨永刚怕王梅华爱自己不够深,经不起曹素珍的坚决反对与阻拦。

那阵他们的每一次相聚在曹素珍的眼里都是罪过,硬是要把他们拆散才肯罢休。于是她恨得牙痒痒地对杨永刚说:“你小子也不拉摊稀屎照照,你有啥子条件和我家梅华谈恋爱,有啥子资格娶她。你不就是个回乡的中学生,有点文化,但终究是个农民。想用点小恩小惠,就想把我女儿哄到手,别做梦了,我就是寻死上吊也不会同意这门婚事。不管怎么说,我们家还是城里的居民。虽然王梅华现在在乡下当农民,那是响应政府号召,在农村锻炼。过几年还是要回城里的。你杨永刚会有什么出息,还不一辈子都是泥腿子。如果你们真的结合了,女的在城里工作,男的在农村当农民,这不是天大的笑话。我女儿的脸往哪搁,她年轻,想问题简单,没啥生活经历,可能一时冲动,转不过弯。你别想得美,她还有个妈,不是个省油的灯,说什么我也不会把她嫁给你。”说毕,曹素珍决定赶快把女儿与公安局老李的婚事办了。她还指望着他们结婚后,供儿子读书。但曹素珍也明白:如果王梅华真的回不到城里,而是当一辈子农民,这事还可以考虑。摸着心窝子讲,这小伙子她还看得起,老实勤恳,人也还不错;个子高高大大、壮壮实实的,模样也还帅。只是两人条件相差太远,明摆着不合适。

还好当时不管曹素珍怎么阻挡,王梅华就是不听,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非要跟这小子好不可。你越阻拦,他们越是热乎。后来杨永刚去当兵了,两人更是信来信往。这些情况还是曹素珍从大队人嘴里知道的。于是她便从城里追到乡下来,强行让王梅华回去。也是在这间屋里,曹素珍逼着王梅华跟她走。王梅华不从,曹素珍便横蛮地把她骂了一顿。现在回想起确实不应该,以致他们结婚这多年,见着杨永刚,她心里都觉得对不起他。尽管孩子们对她没有两样,但她总觉得欠他们一笔债。杨永刚越是对她一家人好,她就越是深感内疚。

这阵子她连照片也不敢再多看一眼,忙拿着军军的东西出来,对女儿说:“明天我要回去了,在这里又给你添不少事。等永刚春节探家,你俩带着军军早点回来。你弟弟要带女朋友回家过年。”

王梅华挽留她再多住几天,但曹素珍坚持要走。王梅华只有让她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