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变革
1182200000168

第168章

任素群一边给徐秀珍递卷好的面皮,一边说:“贵是贵点,这么多年我们也很少光顾,但买了是不能退的。姐姐,你就吃吧,啥糟蹋不糟蹋的,又不是顿顿这样请你。几十年了,这是你兄弟和我们全家人的一点心意。”

以后几天里高素芬陪着徐秀珍去了北京的其他名胜古迹,除了带她去复查眼睛外,天天都在北京城里玩。这是她这辈子过得最舒心、最快乐的日子,感到死了也值了。村里人谁也没有她这样幸运,见过这样大的世面,玩了一般人想都想不到的格,享受到了农民一生中都享受不到的福。她完全心满意足了。

改革后这几年,肖永才粮食不缺了,加上肖二娃已长大,没有再继续读书,屋里多了一个劳动力,两爷子的日子还算过得去。当然没裤腰的裤子早被改革给改掉了,挂在肩上的两根带子也取了。要说还缺点什么的话,那就是缺个女人。

这天,肖永才正在家里吃饭,赵志明来了。他接到县妇联的电话,说是找到肖永才老婆赵会琼了,要肖永才一起去河北接人。

肖永才听说让他去河北接婆娘回来,兴奋得睡不着觉。他早就盼望着这一天了。想到要出远门,他特意把猪圈里的猪卖了两头做路费,给自己买了一套像样点的衣服和一双皮鞋,上街刮了胡子,理了个偏头,把自己精心地装扮了一番。准备好钱与干粮,他只等县上通知就出发。

周英正好在县妇联工作,这次她被派去接人,公事办完取道北京,顺便把徐秀珍接回来。杨永志也去,因为涉及拐卖妇女,乡上得出人,回来取道北京,他还要去找向从军,请他帮他们乡里的在建项目贷点款,因为回水坨村的水泥厂和矿泉水厂还差很大一笔购买设备的钱。

出发那天,肖永才穿上他刚买的新衣服,显得浑身不自在。平生第一次这种打扮,感到手脚都有点没处放。他的装扮吸引了周围人的目光,过长的衣服和下面的裤子极不协调;一双黄色的皮鞋,让人一看就觉得太滑稽,引得大家暗自发笑。他自己却不觉得,认为是他这辈子穿着最好的一次,就是年轻时与表妹结婚那天也没有这样装扮过。别人看他,他认为是在称赞他这身衣服,于是更显得精神、来劲儿。坐在火车上,每隔上几分钟,他都要朝他脚上的皮鞋看上几眼,并随时用手擦掉上边的灰尘。他越看越觉得袜子的颜色和鞋子的颜色很不搭,想着等到站后赶紧买双白色的袜子换上,这样颜色才匹配。沿路好些东西他都没见过,但只看不问。出发前他特意去找过唐福先,问他一路上要注意些什么,怎么样才不会在人前失格,才不会在大地方走丢。有了唐福先的那套出门的经验,他显得很老练,像见过许多大世面似的。其实他肚子里的问号都快装满了,到后来想问也问不过来了。转念想想,跑了一趟远门,如果什么见识都没学到,以后回去,村里人问起此事,自己什么也说不上来,别人不照样把自己看扁了吗?于是,肖永才决定还是拣最重要的问杨永志,他的话也比刚上车时多了。

火车跑了一天一夜,已到了华北大平原上。肖永才没看到一座山、一块大石头,他便对周围的人说:“这里地方太平了,不像我们那出门就爬坡。

我想,这儿的人有些恐怕一辈子都没见过山是个啥样子,要看山可能还要坐几天的火车才看得上。要是看了我们那儿的大山,恐怕得直咂舌头。”肖永才得意地说着。

杨永志给他解释道:“这里是华北大平原,南北有一千多公里长,几百公里宽,盛产小麦、玉米、棉花。假如你早一点来这里,看到的是白茫茫的一片,像天上的云团掉下来一样。原野上到处响着的是牛车往场里拉棉花时,木轮发出的咯咯声。在火车上,你从窗户看出去,就会看到铁路边堆得像小山包一样的棉花垛。现在已收摘完毕,看不到我说的那种景色了。”

他们一行人在保定下了车,又改乘汽车到A县。农历九月的华北平原到处是光秃秃的一片,农民正在忙着往地里种小麦。汽车从公路上跑过,扬起一片灰尘,在车后形成一条长长的尘龙。灰尘钻进车里,把坐在车尾的人弄得满身都是灰。特别是肖永才身上那件新衣服已积了厚厚的一层土,头发上也不例外。下车时,大家见他这副模样,忍不住都笑出声来,忙着帮他拍打身上的灰尘,又叫他快去车站内水池那把脸洗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