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变革
1182200000185

第185章

张翠花见村长不但不解释,还拉上支书离去,便在背后对着赵志明的身影骂道:“真是个缺卵子的人,不通情理,难怪没有女人要。”张翠花拿赵志明生理上的缺陷骂着,以出心里那股恶气。

赵志明确实有生理缺陷,当兵退伍回来结过一次婚,不到一年女方就离婚走了。以后也有人多次给他介绍过对象,但别人一听说他有生理缺陷,也就不再提下文,所以一直没娶到婆娘。赵志明在远处隐约听到张翠花揭自己的短,立即火冒三丈,要回去和张翠花干架,被杨永国给拉住了:“你不要和她一般见识。常言道,’大不和小斗,男不和女斗。‘”显然杨永国也听见了张翠花骂赵志明的那些话,所以才极力地劝慰他,拉着他朝二队走去。

解放军某部后勤部要在回水坨村办了一个很大的被服厂,村里把二队住在沟中的几十户人家全部迁出来,按规划要为他们在沟外修几十套安置房,还要建一条街道。因而这些农户将是全村最早住上楼房的人家。这些房屋是请省市政设计院设计的,清一色别墅式风格,适应了一家一户的需要。惹得其他村民羡慕得直流口水,埋怨自己没有摊上这样的好事。

赵志明特别重视这些安置房的建设,他决心按制定的规划把这些房子修起来,把图纸上的规划变为现实,进一步鼓舞全村人的热情。被服厂的生产车间、库房全部建在沟两边的山洞里。山腹由部队掏空,用钢筋混凝土铆固起来,洞外只是修一些生活设施和工人住房。一个营的部队正在里边紧张地施工。

杨永国和赵志明先去看望住在村管辖界内的部队,接着来到二队沟里的工地上。这里的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和载重卡车来来往往忙个不停,呈现出一片紧张施工的气氛。他俩一路来到营部的帐篷里。营里的领导都认识他们,热情地为他们倒水,又交换了一些工程拆迁上的事,才把他俩送出来。一路上战士们不断地和他们打着招呼。然后,杨永国和赵志明来到安置房施工现场,看了看工程质量和进度。最后,两人一起到了长生小学修建工地。教学楼的主体工程已快完成,正在盖屋顶预制板。工人们喊着整齐的号子,迈着统一的步伐,在架板上走着。

孙涪江修建完矿泉水厂后,就领着这帮人负责长生小学的具体建设工作。这是一幢四层高的教学楼,每层有三个教室加一个教研室,教学楼旁边还修有一个单元的老师宿舍。教学楼前面是个大操场,整个学校由围墙围着。校门新颖、气派。所有房屋的外墙按照设计要求都贴上了白色的瓷砖,从远处看,更显得洋气,算得上全县最好的小学。孙涪江见支书和村长来了,便迎上前去,陪同他们一起看了施工现场,详细介绍了工程的进展情况,并保证在春节前全部完工。

杨永国他们对施工队的工作很满意,叮嘱一定要注意工程质量和安全,希望他们把学校建成全县的优良工程,为管委会争气,为回水坨村人争光。

几处工地检查完后,他们一道去了矿泉水厂。

乡、村两级企业发展成就展示会经过几个月的筹备,终于要在万山乡召开了。不过会议升级成了由行署来开,大会的名字改为“’离穷奔富‘现场示范会”。赵志清把开这个会议的目的和打算给向忠民做了汇报,向忠民觉得不错,认为这个会对目前农村现状很有指导意义。上次他下基层视察时亲自看过、了解过,目前在全区完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吃饭难这个大事以后,正碰上该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让农民彻底告别贫困,走上致富的道路。赵志清、杨永志和赵志明他们已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值得在全地区推广。这个会能让干部们开开眼界,进一步解放思想。万山乡用事实回答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各级干部应该抓什么,如何抓,如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如何带领他们从贫穷中走出来。所以他立即叫人把余海波找来商量,建议这个会议由地区行署来开。余海波完全同意,并决定亲自带队下去,协助赵志清他们把这个会筹备好。

余海波带着秘书下去跑了一趟回来,认为会议准备得已比较充分。会场定在县大礼堂,第一天上午是向书记讲当前全地区的情况,下午行署各分管领导布置工作任务;第二天去万山乡水泥厂、彩印厂、包装箱厂和回水坨村几个点参观;第三天由赵志清、杨永志、赵志明在会上分别发言,介绍他们的具体做法,下午讨论;第四天上午大会总结。参加会议的人员有:行署所属各局、行、院一把手,各县的县长、书记。余永波把这次会议的开法、日程、内容给向忠民汇报后,他完全同意他们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