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便在这年隆冬的腊月开幕了,天气虽然很冷,但参加会议的领导们心里却很热乎。他们个个兴致勃勃,听得很认真,问得很详细。特别是他们看到一个村子一年多时间就办起了一个投资上千万元,设备一流的现代化工厂,个个都从心里佩服得咋舌。当介绍到这个矿泉水厂全年能生产出上千万瓶矿泉水,预计能创造上千万元的利润时,参会的县长、书记们羡慕得要命,夸赵志清抱回了个金娃娃,县财政有了个能生金蛋的鸡。
在这次总结大会上,向忠民充满激情地对大家说道:“全地区二百一十四个乡一千五百三十五个行政村早已全面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改革的村距现在也有六七个年头了,农民们已不再仅仅抱有改革前那个填饱肚子和不缺粮食的最简单的愿望和要求了。现在他们心中已有了更高的愿望和需求,他们想装在腰包里的票子也像家里的粮食一样多起来。常言道,’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是最起码的常识。回水坨村党支部一班人就是根据自身的资源情况和条件,带领广大党员和村民想办法、找项目,自己办工厂,在家门口搞起了经济实体。从他们的做法中可以总结出几条经验:第一,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坚持改革,谋求发展。第二,依靠科学方法、依靠人才对村子进行全面规划,找准发展方向,克服盲目性,事事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第三,充分发动群众,利用所有在外工作的领导、亲戚、朋友的关系,找资金、找项目,帮助家乡发展。第四,引进资金、引进企业到当地建厂,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被服厂就是他们千方百计想办法引来的金凤凰。要不是这个厂,县城通往村里的这条八米宽的水泥公路是建不起来的,更不用说山上的那条十二万伏的高压输电线了。要办工厂,交通和动力是先决条件,这些靠县上拿钱来建,一时半会儿是建不成的,几十户村民也不可能率先住上具有别墅风格的楼房。等这些房子建起后,回水坨村第一条都市化街道就形成了。第五,办起一个大型骨干企业,就能带动一片相关企业的发展,如彩印厂、塑料制品厂、纸箱厂、纸板厂、造纸厂等。
”目前地区和各县办的工厂效益都不太好,国营厂矿的工人存在着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心态。工人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些厂连年亏损,不但没给国家交一分钱利润,还要财政拿钱补贴。这样的厂办着有什么用?各县领导也该把精力多腾出来点,抓下企业整顿,把生产效益搞起来。要明确各企业上交的税收任务,凡是亏损企业,限期让他们扭亏为盈。要给这些企业领导施加点压力,不然企业老是死气沉沉的,没有一点活力。企业的主管部门要给企业松绑,生产上的事要让人家自己去做决定,不要弄得企业的领导畏首畏尾,不知怎么干才好。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要把生产任务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要把考核和工资、奖金挂上钩,要力争让每一个工人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干多少,质量要达到什么标准。这样落实以后,我想通过两三年时间,我们全区的工业形势就会有一个大的改观,财政收入也会逐渐好起来。前几年我们主要把精力放在农村改革上,对企业过问得较少。从今往后,我们要把注意力转到抓企业的发展、整顿上,把经济搞上去。要依托我们地区军工企业多,人才资源丰富和经济实力雄厚的优势,配套生产各种军工附属产品。大家要明确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与当地军工企业搞好关系和协作,让他们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切实感到两者共存共荣的关系,达到双赢的目的。
“我们当领导的不能光会花钱,还要学会找钱,要为群众谋福利。当家不理财是不行的,钱从哪里来?靠企业上缴的税收,要不然怎么说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活水源头。我们一定要下大力气把经济工作抓起来,除将现有的厂子搞好外,还要着手扶持新出现的乡村企业。在发展问题上大家要特别注意项目的考察选择,不要搞劳民伤财的事。计经委要加强项目立项的审批,坚决不搞重复建设和批人情项目,没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有损环境的一律不予批准。要把好这个关,经济建设才能健康发展。不能只贪图项目多,一哄而上;也不能老牛拉破车,慢吞吞的不来气。只有坚持改革、坚持发展,社会才能前进,人民生活才能富裕起来。”向忠民说完,台下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行署开的这次会议原本就是一次全地区发展经济的动员大会,会上介绍的万山乡发展乡村企业的情况,实质上是三中全会后神州大地上必定到来的经济建设大潮首先在川西北这片土地上涌起的一个浪花。它将改变着每一个人的生活,是中国人民一定会富裕起来初步显现的一束胜利的曙光。
会议结束后,向忠民又把商业局局长叫来,让他在全地区大小商店推销龙门山矿泉水。吩咐完后,他没有马上回地区,而是去了赵志清家看望徐秀珍。自上次她治好眼睛后,向忠民还没有看见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