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清说完协议书产生的经过后,向忠民激动得托着白布的手也有些颤抖起来,两眼充满感慨的泪花。他再一次地感受到了:正是我们党内在各个历史时期,有赵志清这样一批敢于变革、敢于坚持实事求是,一心为老百姓办事,不顾个人得失,勇于承担责任的同志,才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保持了先进性。这也是国家和民族能兴旺发达的原因所在。他觉得拿在手里的这样东西不仅仅是回水坨一、三两个队八十四户人的承包协议书,而是几亿农民要求变革的宣言书,要努力脱贫致富、发展生产的决心书。县委做出的在回水坨大队全面开展包干到户的试点工作,并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在全县铺开的决议是正确的,必须把这件工作抓紧抓好。接着,他问了一些具体情况,以及包干到户后出现的问题,然后指示说:“任何一个新生事物在成长过程中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这并不奇怪,也没什么可怕的。关键是你发没发现这些问题?发现后采取什么态度?对于农民的问题,毛主席早就说过是一个长期教育的过程。我们不但有能力领导他们打经济建设仗,还应有能力引导他们打思想改革的精神文明仗。过去集体化时一些好的东西,我们还是要继续坚持和发扬。比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些基本的东西不能丢。包干到户后群众中出现的一些不好的东西要及时加以批评教育,还要制订出一些强制性的措施,才能保证改革健康顺利地进行。就如你们提到的开会不想去、召集不起来人、公益事业搞不起来,还有的自私自利、不顾他人和大家利益的行为,就得进行批评和教育。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行包干到户以后,社员的积极性起来了。但一些人缺少计划、办法,我们还得帮助他们、引导他们。今后除了在政策上放松、给予鼓励外,整个国家都会创造出一个宽松、和谐、安定的环境,才能一心一意地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建设起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现在进行的拨乱反正,就是为了要达到这个目的。调动起所有人的积极性,把他们思想上的包袱卸掉。让每个人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全心全意搞经济建设。所以我们个人也得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认识。只有认识上去了,行动才迈得开步子。农村改革是一个新问题,任何人没有做过,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用,得靠我们在实践中去总结、去摸索,不断加强学习,随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脱离群众的东西。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实事,为他们谋福利这就是大方向。”
在场的人听了向书记的话,深受教育和启发。大家心中有底,事就好做,可以减少往后干事的盲目性和工作中的许多失误,人人都心明眼亮起来。大家又跟向书记一起去田间查看小春作物出苗情况。一帮人来到田坝里,向忠民蹲下去熟练地刨了几窝未出苗的麦坑,见土壤湿度不够,麦子还没发胀。指示如果天还不下雨,就用河水浇一遍,保证按时出苗。每块田地的耕作看上去比往年做得细,田埂地边铲光了,给人一种新的气象。向忠民很满意地看完,便上车去了另一个公社。人们望着车子后扬起的尘土,仿佛就是他这些年留下的脚踏实地工作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