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1288800000012

第12章 被当做间谍,玄奘偷渡玉门关(1)

他不知怎么就来到了一朵硕大无朋的莲花之上。这莲花的花瓣很结实,托着跏趺而坐的他绰绰有余。这时,有百千个飞舞的天人飘飘而来,围绕着他上下翻飞,载歌载舞。弦乐声声中,那些披挂璎珞的天女一边曼妙舞蹈,一边向他身上撒曼陀罗花。一时间,天华芬熏,香气逆风。那些天女散花的同时赞叹道:“善哉,善哉。善男子,你在人间时曾广修福业,从而得以往生此处。此乃兜率天。今此天主名曰弥勒,你当皈依。”

他知道,兜率天是欲界第四重天,未来之佛弥勒菩萨所在之地。这就是说,他已经死了,往生到了这里?他不禁悲喜交集。悲的是,西天取经的大业未成,喜的是在兜率天可以值遇弥勒,听菩萨说微妙法,原来所有的困惑都会迎刃而解。

可是,为什么他仍然感到饥饿?兜率天,意为妙足天、知足天、喜足天、喜乐天。天人以想为食,也就是说,只要你心中念头一动,就会有美食佳肴自行来到你的口中。果然,他刚刚察觉到饥饿,一股热乎乎、香喷喷的米粥就徐徐流入了他的口中……

呵呵,天人果然享福,不但有粥饭自动入口,而且还有人擦拭嘴角。玄奘从来没有被别人伺候过,下意识地向旁边躲了躲。

“师父,玄奘师父,你醒醒。”

我的天,在这兜率天上,自己也叫玄奘?他费力地抬起沉重的眼皮,慢慢睁开眼睛。天哪,难道连孝达也往生到了天上?因为他分明看到了孝达的面孔。

“好哇,好哇,师父,您终于醒啦!”

一时间,玄奘不知自己究竟身在何处,处在何方,疑惑不解地问道:“我这是在哪里呀?”

“这是在路旁的一座蚂蚱庙里。”说着,孝达扶着玄奘坐起来,继续喂他喝粥。

这时玄奘才发现,天色早已黑透了。他迷迷糊糊地说道:“我记得我正从河堤下往上爬,忽然就跌在一朵莲花上,颤颤悠悠的……”

“哪里有什么莲花,那是我的肩膀。是我把你背到了这里。”

“噢?你是怎样发现我的?”

“你呀,师父今天能大难不死,真应该感激观音菩萨。”孝达一边喂他粥,一边说道,“一个多时辰之前,天已经快黑了,我正在路上走着。忽然,路北侧的渭河边上闪烁着一团亮光。我转头一看,那光亮很像是观音菩萨在半空之中显圣。我为了看清楚一些,就走向了河堤。没想到,我刚到河堤下,就发现地上趴着一个人。我俯下身一看,昏倒的人居然是师父您!我查看了一下,发现您肚子扁扁的,知道是饿昏了,就把你背到了这无人的小庙里,煮了一锅黄米粥。”

喝了两碗黄米粥,肚里有了食,玄奘体内暖气复生,微微出了一些汗,身体格外轻快,精神立马好了起来。他坐直了身子,与孝达闲聊起来。原来,孝达在慈悲寺跟随玄会和尚学《涅槃经》已毕,恰逢长安城里闹饥荒,所以就打道回府。在他回秦州的路上,恰巧救了饿昏的玄奘。不然的话,在那没有人迹的荒野里,就算他不饿死,也会在黑夜被饿狼吃掉。

孝达知道他是因为把干粮都给了逃荒的难民而饿昏的,抱怨说:“师父,你呀你,你叫我说你什么是好呢?那么多灾民,朝廷都没办法,你一个出家人,就是把自己的肉让他们吃掉,也无济于事!我知道你是为了到西天取经才跑出京城的。若是因为这一类的事情死在半路上,岂不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玄奘无话可说。不过他自己心里清楚,就算再遇到这样的事情,他照样会伸出援助之手。就像孝达,最爱自己那匹西凉马。可是为了救济长安城里的灾民,他毫不犹豫地将它卖掉换了米面。而今回秦州,也只能像玄奘一样步行了。

幸好孝达的行囊里带着一些米,他俩顺利抵达了秦州。孝达本想让玄奘在自己所在的寺院多休整两天,但仅仅住了一个晚上,玄奘就准备继续西行。孝达找到一支前往兰州的商队,让玄奘与他们结伴而行。

玄奘跟随着商队,不一日就抵达了兰州。他在兰州耽搁了一日,巧遇了几个解送官马到兰州的凉州(今甘肃武威)人。他们已经交了差,正要返回,于是玄奘便与他们结伴而行。一路与牧马人相伴,玄奘自然增加了许多这方面的知识。

“红粉送知己,骏马赠英雄。”与马匹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牧马人,开口闭口都是马。“在我们凉州,坐骑可以说是自己最知心的伙伴,往往比老婆还亲。”

“是啊,老婆有可能跟着别人跑掉。而自己的马,无论遇到任何危险,都不会抛弃自己的主人。”另一个牧马人说。

凉州乃河西的大都会,是通往张掖、酒泉、敦煌以及西域诸国的门户,商旅往来络绎不绝。到达凉州后,玄奘在安圄寺挂单住了下来。他没有再像过秦州、兰州那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玄奘虽然年轻,胸中也洋溢着早日取经归来的急切,但他毕竟学佛多年,思维十分缜密,不会轻举妄动。他之所以选择在凉州停留一段时间,一则,他囊中空空如也,身无长物,而这时已经是九月初,天气凉了,前方西域的环境、气候还会更加恶劣,他必须要为漫长的西行做好物质准备。二则,凉州离西域不远,城中居民大都为外国商人,玄奘在这里能了解沿途各国的情况,学习其语言,还能从城中往来的客商口中获得更多对西行有帮助的信息。

更主要的是,凉州一直是中国西部的镇边雄镇,历朝历代都屯有重兵。而此时,大唐的西域边界可谓战云密布:西南,实力强大的吐蕃对河西地区虎视眈眈;西北,东突厥的骑兵经常越边骚扰,掠夺财产人口。而唐朝军队正在暗暗积蓄力量,时刻准备对东突厥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为此,唐太宗李世民刚刚调来虎将李大亮督帅凉州。为防止国内壮丁与战略物资流失到境外,李大亮严格执行朝廷的“禁边令”,禁止没有“过所”之人非法出境。

而玄奘恰恰没有这个官府发放的“过所”。人生地不熟的他不敢贸然行事,只好暂且隐伏下来。

自古以来,河西殷富之首的凉州,同时也是河西的佛教中心。这里的官民普信佛教,寺院昌盛,番僧众多。城内有安圄寺、清应寺、宏藏寺、罗什寺等大型寺院十来座。

那日,玄奘在安圄寺吃过早粥之后,徒步向罗什寺走去。罗什寺坐落在北大街,四面临街,前来拜佛的人络绎不绝,整日香火缭绕。玄奘离得老远就能嗅到一股熟悉的天竺檀香味。他走进山门,到大殿拈香拜佛之后,来到高高的鸠摩罗什舍利塔前。

玄奘饶塔三匝,仰望着这座巍峨的高塔。恍惚之间,他似乎在蓝蓝的天空之中看到了鸠摩罗什临终前那永恒的微笑。他忽然想起鸠摩罗什送给友人的一首偈子,于是,徐徐吟诵道:

心山育明德,流薰万由延。

哀鸾孤桐上,清音彻九天。

“好,罗什大师的这首偈子,可说是他自己一生的写照。”

忽然,不知道哪里有人答话。随即,一位瘦瘦高高的老僧从塔后转了出来。玄奘见到长者,赶紧合十鞠躬。那老僧还礼之后道:“听口音,你不是我们河西人,刚从内地来的吧?”

玄奘恭恭敬敬地回答:“弟子是洛阳人,刚从长安来。”

“哦,”老僧颇感兴趣地问,“你从长安来,那你可曾见过那个玄奘法师?”

玄奘莞尔:“弟子就是玄奘。”

“什么、什么?你就是玄奘?”老僧似乎不大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听错了。

“弟子的确是玄奘。”玄奘一笑,递过自己的度牒。

老僧看过度牒,知道眼前这位年轻僧人真的是玄奘,高兴地说:“太好了,太好了。”

“大师,您在河西,如何知道学僧的名字?”

“你年纪轻轻就入选了‘长安十大德’,被朝廷遴选为大庄严寺住持,早已轰动整个佛门。山僧自然有所耳闻。”

“敢问老和尚尊号?”

一旁跟随的侍者赶紧说:“我师父上慧下威,乃清应寺住持。”

“噢,原来是慧威大师。”玄奘向孝达打听过沿途的情况,知道慧威乃凉州一带的佛门领袖,赶紧深深鞠了一躬,说道:“慧威大师名满河西,学僧也早有耳闻。”

两人虽然年纪相差许多,但一见如故,把臂欢颜,倍感亲切。慧威老和尚请玄奘移单清应寺,并让他在寺中为凉州道俗讲经说法。玄奘在佛教义林游学多年,善于辨析义理,应机领会,独具神解。因而,他在台上讲得妙语连珠,座下僧俗听得心花怒放。盛况空前的讲经法事,轰动了整座凉州城。

在玄奘的听众之中,有很大一批人是来自西域各国的商人。这些富商纷纷解囊,布施给玄奘大量金银珠宝。玄奘留下一些盘缠,将绝大部分用来燃灯供佛,转而布施给凉州诸寺。同时,他在讲经之余,也向这些商人打探西域各国的地理气候、风俗语言等情况。自然,他西行取经的想法,也就成了公开的秘密。那些商人回到自己的国家后,分别向他们的君王宣扬玄奘的德行学养,并报告了他意欲西行求法,将经国境的消息。因此在玄奘西行之前,西域诸国早已知道了他的大名。各国的君王大多信奉佛教,听了都很欢喜,纷纷准备迎接玄奘的到来。

有一利,必有一弊。玄奘西行的情报,也传递到了凉州都督李大亮的耳里:“有僧玄奘从长安来,欲向西国,不知何意。”

——这句话实际上是在暗示,玄奘很有可能是间谍,意图带着情报出去。

在这边关风云急剧变幻的特殊时期,作为凉州最高军政长官的李大亮,不敢掉以轻心,立刻着手调查玄奘的来历。经过一番排摸,李大亮发现玄奘的的确确是一位名扬京师的高僧,不太像奸细。但是,在这大战一触即发的敏感时期,他不肯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于是派人把玄奘请来,他要当面察言观色。

当玄奘活生生地出现在李大亮面前时,不知为什么,李大亮立刻感到了一种安详的清凉。是因为他明净灵透的眸子,还是他从容不迫的神情?李大亮说不出来,但戎马多年的他可以肯定,这玄奘绝对不是细作。因为,作奸犯科、心怀鬼胎的人绝对没有玄奘身上的这种叫人感到宁静的魅力。然而,他嘴上还是问道:“法师到凉州近一个多月了吧?不知你为什么从繁华的京师来到这穷僻的边地?这里除了大漠黄沙与遍地狼烟,实在没什么可看的。”

事到如今,玄奘知道这位胆大心细的督帅早已摸清了自己的底细,所以他毫不隐瞒地说:“学僧计划要到天竺取经,探求佛法真谛,因而来到凉州。”

李大亮不动声色地追问:“从凉州出关,除了必须持有朝廷颁发的过所,还得有通关文牒。法师你……”

玄奘坦然说道:“学僧求法心切,匆忙上路,确实没有过所。”

听他实话实说,李大亮更加放心了。但他还是有些疑惑:“就你孤身一人,也敢前往几万里之外的天竺?”

“就学僧一个人,而且原来身无分文。”玄奘说。他随即又补充道:“学僧之所以在您这里停顿下来,一则要结一些善缘,筹备一些盘缠。二来想找合适的时机,请督帅网开一面,放我西去。”

李大亮是一代枭雄,见惯长河落日、大漠狼烟的苍凉悲壮,但还是为玄奘万里孤征的壮举所感动。然而,他无论如何也不会违背朝廷禁边令,放他西行。他故意板起面孔,口气十分坚定地说:“朝廷明令,任何人都不能私自出境。法师没有过所,是断然出不去的。所以,你还是尽快回长安吧。”

玄奘知道,作为戍边统帅的李大亮不会因私废公,也就无法得到他的同意。于是,玄奘便默默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