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国父母培养孩子易犯的600个错误
1365900000029

第29章 学习篇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高指标高要求(5)

比如:把孩子已学会的单词贴在家中相应的物体上,创设语言学习的氛围,增加孩子看、说、练的机会;孩子前几天刚学会小鸡这个单词,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做小鸡的动作,讲有关小鸡的故事,看小鸡的图等。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练习并运用已学会的英语。

现代生理心理学、脑科学研究表明,0~6岁不仅是儿童学习母语的关键期,更是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时期。如果过了这个最佳时期,那么,学习第二语言就要相对困难得多。赖特和拉姆齐等人对接触第二语言的6岁组和13岁组儿童分别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年幼组儿童中,有68%的孩子的口音被认为“酷似说本族语的人”,而在年龄较大一组中这样的儿童只占7%。

认为全外教授课是最好模式

全外教授课是儿童学习英语的最好模式,几乎是每个家长都会有的思想误区,外籍老师的英语基本功固然扎实,能给幼儿提供优良的示范,但他们一般不懂得幼儿教育的特征,背离了幼儿双语教育的原则和目的。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幼儿学习合适水平的把握、教学方式和组织方法的部署以及对幼儿学习的评价上,也常有不当之处。尤其是在聘任的外籍职员中,很多人不具备幼儿教师经验,没有从业资历。让他们承担幼儿双语教学任务,无疑对幼儿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如果选择外籍教师,一定要了解他们的幼儿教师经验、有没有从业资格,否则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是不利的。多位少儿英语培训专家均表示,只有中外教合理搭配才是少儿英语教育的最佳模式。

认为学英语就是为了考级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进行英语培训的目的也存在误区,甚至有些家长陷入了孩子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考级的怪圈。调查显示,近七成家长仍然单纯以考试结果来衡量孩子少儿英语水平。国内传统少儿英语教育强调以结果为衡量标准,造成孩子压力大,并不利于英语的学习。其实,考级和能力的培养并不矛盾,考核在孩子学习英语过程中作用巨大。用好了,孩子压力小、兴趣高,“拾漏补遗”形成螺旋上升的良好学习态势;用不好,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不说,更为危险的将是孩子对学习英语兴趣的丧失。

英语是一种交流工具,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和外国人沟通,而不是为了一张证书摆在那里看的。学了半天英语,只会写不会说,只会听不会读,英语学成这样,那一张张的证书又有什么意义呢?

认为粗心是大家都会犯的小毛病

考试粗心是不少孩子常见的毛病。考试粗心造成的危害很大,有的学生高考落榜,不少是由于粗心所致。

对待粗心的不同态度,很可能引发不同的人生轨迹!

有些父母对孩子故意犯的错误会很重视,但是对于孩子“粗心”所犯的错误却能原谅。

父母潜意识里认为,“粗心”只能算是个大家都会犯的小毛病。为什么会这样呢?很简单,人人都不会把“粗心”看作“无知”。因为粗心不是不会,既然不是不会,就不能算是大毛病,也不算是大问题,当然也就不太值得让人担忧。况且谁都会粗心,谁都免不了出错,在这样自我解脱的意识中,对“粗心”的孩子放纵和宽容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是久而久之,如果孩子的粗心成了一种习惯,“粗心”若是发生在另外的一些场合,比如中考、高考,带来的就不只是小麻烦了,那损失往往甚至不可计算,也无法弥补啊。

有些孩子聪明又能干,学习也不错,但却有马虎的毛病,自认为会了,没问题,自以为是,没审好题,结果答错了。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一方面要肯定他们聪明好学的优点,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做事、做作业、考试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设定的学习目标孩子够不着

家长都会给孩子设定目标。一般来说这个目标是否合适,“跳一跳,够得着”是很好的形容。如果孩子不需要跳起来就够得着,那就失去了目标的意义。但如果跳起来也够不着,那就不能让孩子获得成功和自信,反而可能让孩子感觉沮丧。但是有的家长的确是这样做的,他们设定的目标孩子很难达到。一开始也许孩子会向着目标努力,但是如果努力离目标还是很远的话,他就会失去信心。

所以,父母要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孩子设定一个“够得着”的小目标,这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赏识,而且这种情况下的赏识不会产生“副作用”。

这个目标应该如何设定呢?第一,父母应该对孩子的能力和现实条件有一个正确认识,切忌急于求成;第二,在目标设定时应该和孩子一起决定,这样不仅能听取孩子的意见,也能让孩子更有积极性;第三,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情况把握不准,最好与孩子的老师商量。

给孩子设定够得着的目标,目标要细化,使其变成长、中、短期,甚至月、周、天的目标。我们不可能一步踏上一幢楼房的顶层,必须沿着楼梯一步一步攀登。有了具体明确的目标,一方面可以给你带来行动的动力,让孩子每一天都处在一种亢奋迈进的状态,另一方面又可以“小积而大成”,由简入繁,由易而难,各个击破。

光靠说教督促孩子主动学习

暑假期间,妈妈每天都要督促美美写作业看书。第二天美美就要开学了,晚上10点多,妈妈还是不放心,忍不住去敲美美的门:“美美,明天就开学了,你赶紧把作业做完,是不是我整天说你都没往耳朵里去。从明天开始,你每天都要把老师留了什么、哪天交告诉妈妈,妈妈负责督促、提醒你。”其实,这时美美在自己的房间里痴迷地玩着游戏机,像没听见妈妈的话一样。

正如上面的例子,有些父母为使孩子能够变得主动一些,父母就承担起提醒、监督孩子,帮孩子记录和安排时间的任务,这又使孩子的依赖性更强。有时,孩子并没有意识到问题,还会对父母的提醒、监督感到厌烦,故意与父母作对。

虽然父母希望用不断的提醒、批评、监督来达到让孩子主动学习的目的,但其实是在代替孩子变得主动。虽然可能暂时有效,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长远看,还会让原本就没有主动性的孩子更加依赖父母,形成恶性循环。

孩子学习没有主动性、计划性,往往是因为对学习没有兴趣,或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没有找出根本的原因,光靠说教、提醒是没有用的。

不能给孩子营造宽松的学习空间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然而,彭足伟的父母对孩子的爱和过高期望,几乎近于病态。父母畸形的教育观念和专制式的教育方法,以及不绝于耳的唠叨,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畸形发展,加之父母的近亲结婚,使他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仇恨心理。这种心理在得不到及时疏导和宣泄的情况下,会导致病态性凶杀,也有可能导致自杀。结果,正是畸形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彭足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那就让他做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吧,他一样可以给你带来春天的美丽;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为一片汪洋,那就让他做一朵最小的浪花吧,他同样可以带给你跳动的喜悦。每个人都应该知道:树有树的挺拔,花有花的芳香!

是的,天下父母有哪个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对孩子一定要因材施教,不能无的放矢,特别是教育孩子时不能有虚荣心,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赶时髦,更不能给孩子造框框,让孩子按照定格好的“模式”去发展。这样做不但不能使孩子有所发展,还会适得其反。

在这一点上,我国当代文学家老舍的教子方法值得我们去借鉴。老舍先生的教子方法有四:一是不必非考100分不可,特别是不必门门都考100分;二是不必非上大学不可;三是应多玩,不失孩子的天真烂漫;四是要有个健壮的体魄。

老舍先生的这种顺其自然的教育法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方法,给孩子营造了一种宽松的发展空间,使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伸展,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以及适应社会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害怕孩子放假自己操心

假期,对孩子来说成了无休止的补习班、兴趣班和“家庭囚禁”,对家长来说是操心学习、担心安全和苦心安排的“漫长假期”。

很多家长害怕孩子放假,甚至希望学校不要放假。其实,不管学校是否放假,家长都必须跟孩子有一定的交流时间,特别是情感的交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任何人能替代父母的地位和父母的独特教育作用。

假期间,孩子突然从学校集体生活转入家庭独自生活,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建议所有的父母抽更多的时间,用来与孩子交流,与孩子一起活动、学习、锻炼、旅游等。让孩子深切体会父母的关爱,体验家庭的亲情,减少孤独感,使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从而健康地成长,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家庭观、伦理观和亲情观。

愿所有的父母能安排好自己与孩子共同的假期,当你烦恼时,想想你也曾经是学生,你也曾经是儿女,你也曾经有假期……你也许就能更好地和孩子沟通并安排假期问题。

假期对孩子放任自流

寒假期间,涛涛每天就是看电视、玩游戏,与院子里的小伙伴踢球、玩滑板,简直把寒假作业的事情忘记了。妈妈每次提醒,涛涛都说:“知道、知道。”爸爸也说:“好不容易放假了,就让孩子放开了玩吧。”直到离开学还有三四天了,涛涛才开始起早贪黑地赶作业,对付着开学时交了。结果,因为作业太乱被老师点名批评不说,第一次测验也只得了个及格。

如果假期里孩子只用几天的时间突击完成假期作业,或是完全把学习丢掉,就失去了安排假期作业的意义,会使孩子知识积累的过程中断,头脑中学习的概念被淡化,也会使原有的一些好的学习习惯渐渐改变。当孩子重新回到学校时,会因一时难以适应紧张的学习,而出现学习困难的情况。

家长根据假期的长短、孩子的年龄、假期作业的多少,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个假期时间表:每天什么时候做作业、什么时候看电视、什么时候是运动游戏时间等,既要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也要使孩子可以适当运动、游戏或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他就学会了合理地计划和安排时间。

假期给孩子布置大量的学习任务

终于放暑假了,源源高兴极了。谁知,爸爸拿出一大摞习题册、作业本,给源源布置了一堆的假期作业。源源不满意地说:“学校有作业,干吗还给我加这么多额外的,要减负!”爸爸敲着源源的脑袋:“你还想减负?上个假期‘减负’减得把学过的知识都还给老师了。你要是想去奶奶家,就要保证完成这些作业。否则,我们就把你送到暑期班去。”

假期是为了使孩子们紧张的学习有一个缓冲、休整。如果安排过多的家庭作业,或用各种各样的课外班占满孩子的时间,使孩子甚至比上学的时候还要紧张,就影响了孩子的休息、娱乐,还会使孩子感到厌倦、疲惫,甚至厌学。

只要是在可行、合情合理的范围内,尽量让孩子自己决定他的假期活动,尤其是大孩子。这样,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都会大增,对他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信心提升也是大有好处的。

强迫性地给孩子定学习指标

有些父母总是担心孩子由于不用功,不努力而影响了学习成绩,于是就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用分数、名次给孩子订立学习目标,并把它看作衡量孩子是否努力的唯一标准,却不考虑这个标准是否合理。

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孩子与父母形成对立,加大了两代人的心理隔阂,使孩子向父母封闭自己的心灵。而且会大大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长此以往,孩子就可能变得时时否定自己、看轻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我怎么就是不如别人,我真的是没什么前途了;或是干脆破罐破摔,变得厌学、弃学,没有了上进心——反正我怎样努力也达不到你们的目标,干脆不干了。

另外,总是被父母意愿左右的孩子,会失去主动思考、自主学习的动力,变得没有自主意识、没有努力目标。

做父母的,要停止居高临下、强迫命令的做法,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和孩子一起分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孩子掌握适合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制订适当的、递进的、可以逐步实现的目标,并鼓励孩子不断地克服困难、接受挑战。每当孩子取得点滴进步时,都给予他适当的肯定、激励,赋予他继续努力、进取的动力。这样,孩子会很希望也乐于接受父母的指导和意见。

多管齐下,加大孩子的学习负担

文心一直是个用功的孩子,每天学习很认真、很辛苦,成绩却始终没有很大的提高。爸爸妈妈总结来总结去,觉得这几个办法比较可行:一是多买复习资料,老师讲课怎么说也是对全班同学,自己的问题要通过复习资料来解决;二是多做习题,买习题集、找重点学校的卷子,熟能生巧嘛,各种题目都做过且烂熟于心,考试时自然就没问题了;最后就是请家教,虽然花费高,但毕竟是一对一的辅导、答疑,针对性强、时间上有保证,也是物有所值的。做好一切准备后,爸爸信心十足地对文心说:“我就不信,这样三管齐下拼它一年,你的成绩还上不去。”

这样做的话文心的学习成绩就能上去吗?未必。因为做父母的并未搞清孩子成绩上不去的原因,也没有与孩子很好地沟通,就为孩子决定学习的方式、方法。

其实,每个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好坏,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如果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或是孩子并没有明白该如何解决问题时,父母只是凭借自己的想法,靠增加习题、作业等方法以期提高孩子的成绩,只会使孩子在这种“疲劳战术”中身心过度紧张,甚至因此而厌学。

况且,父母为孩子又是买教参、习题,又是请家教,无形中给孩子一个信息:你的成绩很差。这会使孩子因为感到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而焦虑不安、心理压力增大,影响正常的发挥。

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学习内容、考试重点,为孩子合理安排复习、练习、模拟测验等必要的学习内容。父母不必再为孩子大量地购买教参、习题,除非有特殊的原因也不必为孩子请家教,否则反而会增加孩子的负担。

只提要求,不给指导

徐智的儿子上初一不久,徐智就发现了问题。儿子每天放学回来,做完作业、复习完功课,一会儿坐到电视机前看几眼,一会儿开开电脑打几下游戏。徐智决定找儿子谈话:“你现在的学习很轻松吗?你就不能学习完了,给自己再找点儿事儿做做?非得把工夫都用来晃荡?”可儿子说:“您说我还能干什么?该做的功课我都做完了。”这回徐智再也忍不住了,对儿子严肃地说:“你这样是在浪费时间!整天晃来晃去、无所事事,小小年纪老是觉得无聊、没劲,一点生活的目标都没有,以后怎么办?我不管你干什么,总之,不许再这样下去了。”但是他说完这些话之后,儿子依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