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守望潞盐
13875900000003

第3章 南风之歌

农历五月的一天夜里,大约就在牛吃饱夜草的时辰,舜帝爷轻车简从地出了蒲坂都城,乘着凉爽与月色,悄悄来到了盐池北面的卧云岗。就在今天午间休息那一刻,他终于为前些时写的那首“南风词”谱好了曲子,现在要来弹一弹、唱一唱,看看效果到底如何。转眼间,家人们已经安置好琴桌、琴凳,那把尧帝爷赐的、跟随自己已经快20年的五弦琴也安置到位,案前那只精致小巧的四足古鼎燃起了香烟……他端坐在琴凳上,先打量一番眼前景色,但见百里盐湖在月光下如梦如幻,氤氲夜气更增加了它的神奇与神秘;白日如在眼前的中条山,此时却形同远卧云中的一条巨龙,一会儿现头不现尾,一会儿则首尾全不见;一只不知名的夜鸟飞过,留下几声问侯,更觉夜静如水……“真是个弄琴的好时分啊!”他喃喃了一声,便开始闭目静坐。这是他弹琴前的一个老习惯,必须让自己完全进入一种静谧状态,身先静,而后心随之也静。他认为:古琴必须在一种万籁俱静的氛围中弹奏,才会真正弹出感觉来,将自己带到一种绝妙佳境。他总感到古琴音乐不属于当今世界,而是另一个世界的东西。现在,他要开始弹奏了,默念了一遍“南风词”:“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之后,再将曲谱默记一回,然后双手果断地伸了上去……

现在的古琴都是七弦,据说从周代起就这样了,不知舜帝爷因何弹的是五弦琴?他那五弦琴能弹出三个八度又一个纯五度吗?音色有七弦琴这么丰富吗?可惜现代人听不到几近3000年前的五弦琴声了,但愿舜帝爷徵分精到,音准一点也不含糊游移,那琴声豪放跌宕而又清丽委婉,意境幽远,大音希声。不过,也许舜帝爷根本就不在乎人们如何评判他的弹奏水平,既不想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好去出国演出,也不想要什么一级演奏员之类的高级职称;他只是想抒发内心的一种激情、一种兴奋、一种感慨:盐池如此发展神速,潞盐如此丰产增产,天下黎民百姓如此因盐得利,已达“小康”,这是多么值得庆贺的事!说实在的,自己之所以能有《南风歌》词曲问世,那灵感全是从这儿蹦出来的。想一想吧,从黄帝为统一中原而发兵河东,经颛顼、帝喾、帝尧到如今,围绕着河东盐池,发生了多少动乱,死伤了多少人,无辜黎民跟着遭了多少罪,又花费了多大的努力,才换来今天的局面?不容易啊,不能忘啊……

美国人摩尔根曾将人类社会的演进分成三个大阶段: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蒙昧时代再分成初级、中级、高级三个时期,野蛮时代同样也这样分三个时期。与我们中国对人类演进史的分段相对应,其所说的蒙昧时代相当于旧石器时代,野蛮时代相当于新石器时代,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他将这一时代称为“英雄时代”,在西方有“荷马时代的希腊部落”,有“罗马建城以前不久的意大利部落”,有“恺撒时代的日尔曼人部落”;在东方、在中国则是“五帝”时代。综观这一历史时期,还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成功的英雄也好,失败的英雄也好,共同铸起了那个时代的文化脊梁。就说黄帝,平心而论,也算得上是那个时代的一流英雄,尽管取胜的手段上有些不敢恭维,但从创建统一的华夏文明,促进历史向前发展的意义上讲,他自然功大于过。

蚩尤一死,黄帝这才真正松了一口气,河东到手,天下何忧?不给炎帝分肥怕他闹吗?笑话!败军之将,何足道哉!怕天下人骂我言而无信吗?谁在骂?没有人呀,都在拍我的马屁,“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就连我去一趟西泰山,各路神鬼都跑来充当侍卫,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凰起舞。这就是事实。让那炎帝老兄去上党地区养老吧,不再难为他也就是了。我现在忙得很,国土范围这来大,不能不去巡察吧?东到东海的丸山、泰山,西陲的空桐、鸡头山,南国的熊山、湘山,北疆的釜山、涿鹿山,跑了一遍累坏我了。现在再也不是松散的部落联盟,而是一个应该叫做国家的东西了吧?上天既然已经赐予我以宝鼎,我就得奉天承运,干一些必须马上干的事情。比如,得正式设立一批国家部委机关,任用一批高级领导干部吧?这可不能掉以轻心呀。我的安排是:让大常去分管地利,奢龙分管东方,祝融分管南方,大封分管西方,后土分管北方;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几个老人就搞“人大”、“政协”一类的事,多上民间走走,给老百姓讲讲阴阳的变化,生死的轮回,怎样种好百谷草木,怎样喂好鸟兽蚕虫,怎样有节制地使用水、火、木材等各种财物,注重环保和建立节约型社会;再设个左右大监,专门督察各路诸侯;军队就号称云师吧。再比如,得叫人抓紧观测太阳的运行轨道,用灵验的蓍草推算历法,预先计算出节气日辰;另外,舟车啦,文字啦,音律啦,算数啦,医学啦……都得管都得抓。对了,歧伯和雷公编撰的那本《内经》搞出初稿了吗?我得亲自过目一下,我倒不在乎出版时署不署我的名字,叫成《黄帝内经》又能怎么样是不是?我真正的心事不在这些事情上,是在……唉,你说我空有25个儿子,却没个合意的接班人,现在我看上的是孙子高阳,这孩子大有圣人的品德,可是他能不能顺顺当当接班呢?他真接了班,能镇得住各路诸侯吗?尤其河东潞盐那一块,蚩尤的势力还在,另外又有多少人盯着这块肥肉,那炎老兄居然还结结实实地活着,他能忘却当年那河东潞盐之诺吗?潞盐呀潞盐,你是军民之宝,国家税收的大头,我为你可以说整整花费了半生心血!……他就这么忙呀愁呀,愁呀忙呀,终于劳累过度而死了。死后埋在桥山。叫他死而瞑目的是,昌意的儿子高阳很顺当地登上了帝位,这就是颛顼帝。爷爷没有看错。这位颛顼帝才识渊博而富有谋略,性情豁达而明知事理;敬鬼神而明礼仪;该干什么该说什么总是恰到时机,如何为政,如何爱民,早就心里有数;非常勤政,往北巡视过幽陵,往南到过交趾,往西到过流沙,往东到过蟠木,比他爷爷跑得远多了;对农业抓得特别紧,总能理顺四时五行之气以教化万民;就说他爷爷最为担心的河东潞盐吧,不但稳稳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且将那产量又推上一个高台阶呢。他还做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大胆改革祭祀制度,开始设置专职的主持宗教祭祀事务的人员,具体说就是新增设了两个职位,一个叫“南正”,专门负责天上诸神的事情;一个叫“火正”,专门处理民间宗教事务。第一任职官由重和黎分别担任。

接下来到了第三代帝王——帝喾时代。他名叫高辛,是颛顼帝的侄儿。他天生早慧,刚出娘胎就能叫出自己的名字,长得也是仪表堂堂,气质修养都相当不错。运气也不错,经过两位先帝的艰苦经营,现在天下一片太平景象,繁荣昌盛,国泰民安。难能可贵的一点是,他守着富摊子却不讲究奢华,大力提倡勤俭节约,自己的生活也很俭朴。比如对潞盐的管理和使用,他都有一套节约资源和保护资源的得力措施。

第四代帝王——尧,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倒不是又遇上先世那种战争频仍、兵荒马乱的日子,而是另一种人间灾难,兽灾啦,水灾啦什么的,其对人民的祸害一点不比兵灾小。这里先得交代一下尧帝爷的身世,他名叫放勋,也是正统黄帝血统,生父就是帝喾。按说最早继承帝位的不是他,是他的同父异母兄弟挚,帝挚。因为这个帝挚在台上没能干出一点政绩,本人的本事也确实不怎么的,所以很快就让位给尧帝爷了,自己也未能进入古帝之列而名扬千古。帝位变动居然没有引发任何宫廷血案和政治动荡,这倒也是老百姓的福祉。这位尧帝爷可比帝挚强多了,史书上说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谁接近他都会感到太阳般的温暖,仰起头看他,就像是一天云彩覆润大地。但他本人却富贵而不骄不放纵,平日里穿着黑色衣服,戴着黄色的帽子,坐白马拉着的朱红色车子,又是考察百官,又是视察各地,把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也搞得相当和睦。然而,却是运气不佳,灾难不断,接二连三,社会又动荡不安起来……

首先是各种凶猛怪兽侵害人类,比如长着九个脑袋能喷水吐火的九婴,专门啄人眼睛和面门的猛禽大风,叫声像小孩啼哭一样的吃人怪兽猰貐,可怕的大蟒蛇修蛇,凶恶无比的大野猪封豨,更别说还有食人部落凿齿,他们故意拔光嘴里所有的牙齿,那样子比野兽还可怕。这些凶恶的家伙数量惊人,恐怕比人类还要多,祸害起来真是可怕呀!再说,这是前所未见的灾难,怎么对付一点没有经验,更别说心理准备了。万般无奈之下,帝尧只好再派正在闹情绪的射箭高手后羿出马了。之前,后羿受尧帝爷之请出面救急,仰射天上十个太阳(包括那个阳乌在内),中其九,遂使田禾重生,百姓免受饥饿之苦。为此他声誉鹊起,竟能从王母娘娘那里得来长生不老之药。谁知乐极生悲,自己心爱的女人嫦娥却偷食此药,一个人奔月而去,从此要两地分居,永无团圆之日。气得他一下躺倒了,一躺就是好几个月。如今尧帝爷亲自来求他为民除害,这才勉强起了床。当然,后羿是有真本事的,只要他出马,事情就有救,果然,后羿披挂上阵,“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徼大风于青丘之泽,下灭修蛇、封豨与猰貐”。终于彻底解除了猛兽之害,博得万民庆贺欢呼。

不料这里刚松口气,滔滔洪水又来为害,洪水淹没了农田和村庄,漫过了丘陵,包围了山脉,举目望去,一片与天相接的无边泽国,叫人又恐怖又发愁。尤其那百里盐湖,完全被浑浊的客水淹没,昔日那堆积如山的白花花的潞盐已然无影无踪,看了真叫人绝望,这可是三代先帝的心血所在啊!尧帝爷日夜举行会议,商讨对策,挑选治水能人。当时,最大的水利专家就是鲧,大家都建议让他主持治水。帝尧开始怎么也不同意,他知道鲧的底细,怕他不胜任。但是经不住大家推荐,再说事情也太过紧急,没时间商量了。于是,鲧就担当了重任。其实帝尧真没看错,鲧徒有虚名,实际能力不行,整整干了九年,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到底没将洪水治服。水患继续漫延,连尧帝爷也说自己没办法了。但他不失为一位伟大的帝王,承认自己不行,就马上寻找比自己强的人,愿意让出帝位以迎贤者。有人推举他的儿子丹朱继位。尧帝爷冷笑一声说算了吧,知子莫若父,他愚顽凶狠不是东西。大家又推举了多人,尧帝爷还是摇头不语。忽然说:“你们就不能开阔思路,从同姓异姓远近大臣以及民间隐居者中间推举能人吗?”一句话如长天闪电劈开阴霾,露出灿然一星,这就是虞舜,未来的中华第五帝——舜帝。

关于舜帝,还是让他自己来讲吧,让他的古琴声来细细诉说吧。

怎么说呢?我能被推上这至高无上的无比显赫的帝位,做梦也没有想到。黄帝的血统多么高贵,此前他们已经相传四代,按说应该继续传承下去,怎么会轮到我这么一个平头百姓呢?唉,说起自己的出身经历,寒碜得有点难以启齿。父亲吧,是个瞎子,这倒也罢了,想不到他还是那样地……真不好说他;继母呢,脾气特别坏,自从她有了亲生儿子,我就更不好活了;异母弟叫象,长得挺可以的,就是生性傲慢,实际上就算不懂事吧。他们三个人居然将我看作眼中钉,非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想烧死我,想淹死我,说起来人都不信。我也不愿意相信这些是真的,毕竟是一家人,怎么会有如此的狠心?我不信,我一如既往地爱他们,尊老爱幼,而且完全是发自内心。家境不好,我就拼命地干活,什么活都干,碰上什么就干什么,我在历山下种过地,在雷泽打过鱼,在黄河边上烧过陶器,在寿丘做过家具器物什么的,还在负夏经过商呢。我本来打算就这样生活下去,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养老送终;将弟弟教育成人,叫他将来比我有出息。万没想到伟大的尧帝爷会选我做他的接班人,还把他的两位千金娥皇、女英嫁给我,就连现在用的这张古琴,也是他亲手所赐……我真是受宠若惊呀。既然事已至此,我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把他希望我干好的事认真干好,具体来说,眼下就是治水,当然他还有一件大心事没说出来但我猜出来了,就是恢复潞盐生产!其实,这样一件国脉所系的事情,普通老百姓也是心知肚明的。

还是先治水。但怎么治呢?从何下手呢?当然我是早有主意的,那就是先得惩办鲧,你一个做过部落首领的人,一个身负治水全责的水利专家,居然九年毫无建树,且不追究你有其他问题,就渎职一项,能不闻不问吗?九年中死了多少人啊,怎么治你罪都不为过,可以说死罪难逃。然而问题不是这么简单,治鲧不难,难在鲧背后的关系网,共工呀,灌兜呀,四岳们呀,老后头还有尧帝爷。他们能同意你的主张吗?你一个起于草莽的庶民,刚上台就想整人,而且整的是庙堂大臣,你究竟想干什么呀?尤其是尧帝爷会怎样看自己呢?我清楚,这三年来他一直在暗中观察我,考验我,将高阳氏的“八恺”和高辛氏的“八元”推给我,看我如何安排这十六位有才德的人;又将四家“高干”的不肖子孙混沌、穷奇、梼杌和饕餮塞给我,看我怎样调教他们。我安排“八恺”、“八元”充任管理土地的官职,放手叫他们处理日常事务;我将这号称“四凶”的家伙流放到边远地区改造去。据说尧帝爷对此还相当满意。但眼下遇到的是鲧,而且想治他一个死罪,这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尧帝爷还会认可吗?这事我得赶快拿主意。

最后我想通了,治好水是头等大事,为此必须从大局出发,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严惩渎职之人,起用富有责任心和非凡意志的有为之士,全盘棋才能走活,否则一切无从谈起。至于什么得罪关系网、尧帝爷高兴不高兴之类就不想了,由他们去,顶多把我赶下帝位再去当老百姓,这对我来说算什么呀!

后来事情的发展比想象的要顺利得多,在羽山将鲧处决后,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动荡,这主要得力于尧帝爷的表态,我才知道他老人家对鲧早有看法,早想给他一个严厉的结果,只是没有来得及吧。

杀鲧后人心大振,治水热情空前高涨。没有想到的是,挑选治水专家又成了最难办的事情。倒不是人选太多,难以抉择,而是人选只有一个,最合适的一个,人人都叫好的一个,你却无法张口请他出马。这个人不是别人,是鲧的亲生儿子大禹。我首先就犯嘀咕了:你刚刚将人家的父亲杀掉,人家杀父之仇要不要报?就算深明大义不去计较,但是能接受你的任命去治水吗?我真是犯难了。

还是尧帝爷指点了我,别看他早已退居二线,可什么事都知道。他说你先不要犯难,你还不了解大禹这个人,你去看看他在做什么吧。我跑去一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大禹正在他自制的特大沙盘前推演治水方略。看见我来了,连忙过来行礼问安,礼数之周全,心态之平和,态度之恭谨,一般人哪里能做得到?!他陪我来到大沙盘前,向我汇报心得,他说他总算弄明白他父亲失败的原因了,只用筑堤堵水的办法怎么行?一般的小水可以这么办,但这是遇到大洪水了,这是滔滔天水啊。他说他的办法是又堵又导,以导为主,就是根据山川地形和水势,将洪水引导入海,彻底解除水患。具体说就是要挖开九座大山,治理九处湖泽,疏浚九条大河,划定九州水系界限……他说他初步计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办好这件事。最后要请我做指示。说心里话,此时此刻,我能有什么指示?我只有一肚子感激、感动与感慨呀!大禹竟是如此一个胸襟开阔、心怀大志的当世豪杰!我真惭愧,怎么早就没发现这个人才呢?

后来的事,世人都已经看到了。大禹真是个治水英雄,其最可贵之处还不在于彻底根除了水患,疏理出大河三百条,小河三千条,无名之河不计其数,还国家山川形胜以本来面目,还天下苍生以庄稼丰收、安居乐业,尤其是还河东盐池以潞盐丰产,甚至产量比原来还高;他最为难得的是有一种好精神、好品德、好作风,什么三过其门而不入啦,什么亲自下工地挑土挖泥,连腿上的汗毛都磨得精光啦,什么脸晒得连亲人朋友都认不出他来啦……这些都还是皮毛,那一种居功不骄、谦虚谨慎的德性太令人敬佩了。你说他功劳这么大,居然将这一切都归到我的头上,还创作出交响曲《九招》来歌颂我。这叫我如何消受?不过说公道话,就音乐论音乐,他的《九招》真比我的《九韶》好,人家身上多少流着黄帝的血脉,那文化积淀就是不一样呢。

刚才已经提到了潞盐,就好好说说这个事。客水肆虐的时侯,我去巡视过盐池,那景象真叫个惨,前面说了,一片汪洋,山积般的潞盐消失得无影无踪。看着真叫人绝望。那时有位当地的老者出现了,头发胡子全白了,看样子年纪在八十岁以上。他好像没有看见我们,但所说的话却分明是让我们听,说:“没心人哭在盐湖滩,有心人笑在盐风洞,就看造化有没有哟。”他说话像唱歌似的,那曲调有点意思,我那《南风歌》的基调儿还真就从他那儿来的。当时,我就觉得这老人应该有点来历,莫非是黄帝爷的化身?遂虚心求教。他也不多说话,带着我们一行人来到山上一个洞口边。洞口不大,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老人那眼光说:可别小看它,等着吧。就在这功夫,只听洞内发出隆隆巨响,若有千军万马奔腾而来,说时迟那时快,就见有强劲的南风冲出洞口,一阵紧似一阵,吹得我们眼睛都睁不开。耳边又听那老人说:这是盐风洞,这是盐南风,水淹不了它,潞盐绝不了!噢,原来这就是一夕生盐的盐南风呀。回头一看,老人却已无影无踪了。

果然,大客水退去之后,盐湖又恢复到先前的面貌,南风一起,白花花的潞盐又沛然而生。当然了,疏导客水外流,清除老厚老厚的淤泥,修整毁坏了的盐田,那也真费了大功夫。不过总算了却了尧帝爷的一桩大心事,保住了先帝们开创的潞盐大业,给军队和老百姓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实惠,国家想干的一些大事也有了可靠的财力保证。为此,我禁不住地想弹琴想唱歌。好了,那就静静听听我的《南风歌》吧。

当然,舜帝的五弦琴声早就听不到了,消失在数千年的时间隧道里了,但一首《南风词》却流传至今,永存青史。再一次铭记如下:

南风之薰兮,

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

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翻译成现代白话就是:和暖的南风啊,能替老百姓解忧消愁;你来的正是时候,能增加老百姓的财富。

关于南风生盐的道理,上古时代肯定不明就里,它是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而逐渐被人们认识的。两千多年前的韩非子只能说:“昔者舜拨五弦,歌南风而天下大治。”(《韩非子·外储左上》)近千年前的沈括进一步说:“解州盐泽之南,秋夏间多大风,谓之盐南风。其势发屋拔木,几欲动地。但东与南皆不过中条,西不过南席张铺,北不过鸣条,纵广止于数十里之间。解盐不得此风不生,盖大卤之气相感,莫知其然也。”(《梦溪笔谈》)六百多年前的《解州志》说得更详细一些:“中条山……又东十五里为分云岭。岭巅出云,东西分布,世传尸盐泽者也。宋宣和间有成宝公庙,岭下有风谷洞,若半井,投叶即飞,其风出则飞砂摧木。旁有盐风洞,洞口若盆,每仲夏应候风出,其声隆隆。俗谓之盐南风,盐花得此,一夕成盐。井上有天井山,谷口旧有风神庙。”说来说去,还是没有说清“南风起,盐始生”的科学道理。据“南风集团公司”的专家们讲,运城盐池所特有的“盐南风”,对潞盐生成起到两种作用:一是阳光曝晒下的卤水表面会形成一种水蒸汽,静止不动的状态下,盐池水面湿度增高,对卤水持续蒸发不利;而南风适时吹过,驱走水蒸汽,湿度降低,有利于卤水蒸发,促进潞盐生成。二是南风劲吹,掀动水波,卤水在不停的动荡中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也能促进卤水的蒸发,大有益于潞盐的生成。舜帝爷要是弄明白这个道理,一定会激动地再谱“《南风歌》续”,用七弦琴弹奏出来,那又该是多么美妙的古琴新韵呢?

当年舜帝爷月夜抚琴的卧云岗,从此有了接天灵气,唐人在此兴建了规模宏大的池神庙。后人在弹琴处又专门修起一座海光楼,楼下建歌薰台,勒石立碑,纪念舜帝爷的功德。从此,这里成了河东一处著名的观光景点,自古至今游人不绝,留下墨迹诗文者多不胜数。有清人毛逵者,写有一首《舜弹琴台》,或有一些代表性,记于下:

海光楼下弹琴台,临池坐对条山隈。

朱弦一拂天颜开,青桐入手薰风来。

薰风来自条山里,飒飒微风皱池水。

银山雪浪五月间,卷出层水六十里。

六十里中水接天,波光直与条山连。

弹琴台下如霜白,连阡比井皆盐田。

盐田不事灶与□,只侯条山薰风起。

但愿圣人千万寿,日日登台调玉指。

我闻弹琴为阜财,八风克谐五音催。

大和骀荡遍九垓,凤凰欲下思徘徊。

相随凤凰喧燕雀,如圣与民同忧乐。

欢虞岂止在条霍,矧曰微凉生殿角。

我来台上一披襟,绕台拍掌试追寻。

地下犹存丝桐音,此日如见重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