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富爸爸家训2
1394200000029

第29章 法则17:顺境需要挫折教育(2)

一个公主迷路了,走进了邻国的城堡。邻国的皇宫里没人相信她是公主。为了验证她到底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公主,在为她铺床时,皇太后在7层厚厚的床垫子下面放了一粒豌豆。第二天早上起来,公主抱怨说:“是什么东西硌得我整整一夜都没睡好,浑身都痛死了。”于是,所有的人都肯定,面前的这个女孩,是一个真正的公主。

公主从小养尊处优,没有受过一点挫折。所以就是一粒小小的豌豆放在床上她就会觉得不舒服。而一些富裕家庭的父母有时候也会如此,因为自己从小就吃苦,所以就不让孩子受一点挫折。挫折其实是一种心理承受力。人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的不是环境,而是自己。

美国的儿童心理学家曾经提出使用“3C”的办法来帮助孩子们度过困境。这“3C”是指调整(control)、挑战(challenge)、承诺(commitment)。

调整(control)指的是一种心理上、情绪上的调整,是为了帮助孩子认识到“困难并不等于绝境”。例如,7岁的苗苗在外出玩耍时不小心把新买的衣服弄坏了。当父亲发现情况时,苗苗闷不吭声,低着头。父亲应该这样对苗苗说:“新衣服弄坏了心里很难过是不是?怕爸爸打你是不是?”这时候,孩子肯定会向父亲说明自己是不小心弄坏的,并说出自己心里的感受。作为父亲可以顺势开导孩子:“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尽管新衣服弄坏了,但是你能主动反省自己,爸爸感到很高兴!”

挑战(challenge)指的是给孩子一种心理挑战,让他学会在不快乐的事情中看到快乐的一面。当孩子弄坏了新衣服,父母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然后,教育孩子改正缺点,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苗苗的父亲是这样鼓励孩子的:“我知道你是一个活泼的孩子,喜欢与伙伴们一起玩耍。尽管这次衣服弄坏了,但是,你下次一定要注意,如果玩剧烈的活动时,要穿上耐磨的衣服,这样就能既玩得开心,又不会弄坏衣服了。”

承诺(commitment)指的是用“承诺”的方式帮助孩子看到生活更为广大的目的与意义。例如,父亲对苗苗说:“你觉得新衣服弄坏了,让爸爸妈妈很失望,但是,爸爸妈妈一直希望你活泼开朗,做个快乐的孩子。不管你怎样,只要你以后注意点,爸爸妈妈不会介意的。”

通过调整、挑战和承诺三个步骤,苗苗的不良情绪明显减少了。事实上,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关键就是父母应该对孩子的努力和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让孩子也能够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成功导读】

双喜是一个很可爱的孩子,在家中妈妈对他管得特别严,每一次的测验,孩子与父母都看得特别重,孩子的压力也就可想而知了。他几乎每次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使成绩都不太理想。而每次检测后,妈妈来接他,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考得怎么样?”回家之后,孩子每次还会遭遇严厉的批评。下一次的检测前,父母是千叮咛、万嘱咐,要孩子考好。测验中的孩子,每次都处于高度紧张中,生怕自己出一点点的差错,可是结果总会事与愿违……

妈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一本关于家教的书,才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对。于是她不再逼孩子做作业,只要孩子自己愿意做,就做一点,不愿意就算了,出门前也告诉他,考不好也没有关系,想不到意外发生了,在后来的几次模拟测验中,孩子的成绩出奇的优秀。

双喜的成功故事告诉父母,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应该这样做:

第一,及时给予孩子鼓励。在孩子遇到困难而退缩时,父母要及时鼓励孩子,让孩子认识到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他,只有鼓起勇气努力向前,才能最终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另外,在孩子做出很大努力取得一定成绩时,父母要及时的给予肯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更有信心地去面对新的困难与挫折。

第二,对待挫折的态度。作为孩子,对周围的人和事的态度常常不稳定,易受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在碰到困难和失败时,他们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挫折与失败,这时,父母要及时告诉孩子,“挫折并不可怕,你只要勇敢,爸爸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做好”。父母要有意识地将孩子的挫折作为教育的契机,引导孩子重新鼓起勇气大胆自信地再次尝试。

第三,提供锻炼的机会。父母要提高认识,改变原有的教养态度,让孩子走出父母的“保护圈”,放开手脚不要怕孩子摔着、碰着、饿着,孩子摔倒了,鼓励他,让孩子自己爬起来;对挑食、偏食、厌食的孩子,饿他一两顿又何妨。孩子的事情让他自己做,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父母不要去帮忙。在家庭生活中,要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切不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困难都解决掉。

第四,培养良好的性格。父母应注意培养孩子面对现实、面对困难的态度,遇到困难应正确分析原因,迎着困难上,而不是逃避。告诉孩子世上没有什么事情能把人难倒的,有了困难也应鼓励孩子独自去解决。培养孩子一分为二地看问题。遇事不能患得患失,而应达观开朗。并且帮助孩子用合理的方法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保持孩子积极快乐的心境。

第五,适当让孩子“受点罪”。孩子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为了让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能经受住风雨,现在就让孩子“受点罪”也未尝不可,培养他承受挫折的勇气和能力。有了这样的准备,孩子才可能在今后少“受点罪”。不少父母也懂得这个道理,也教育孩子要不畏艰险、勇敢坚强,但这种教育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父母既不忍也不敢将孩子置于困难之中。然而,面对挫折能够坚韧不拔的性格仅靠说教是无法培养的,孩子必须经历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

同一挫折对不同的孩子产生的心理反应不同,因此,父母要根据孩子的性格进行挫折教育,如果孩子自尊心较强,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沮丧心理,对这类孩子父母不要过多地埋怨、批评,而是点到为止,多加鼓励;如果孩子较自卑,本来对自己的能力就缺乏信心,父母切忌过多指责,而要多加安慰,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

坚强自信战胜挫折

生活中不可能避免的是失败与挫折,要让孩子明白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了爬不起来。苦难是人生的一大财富,不幸与挫折可能使人沉沦,也可能成就一个人的意志品质,成就一个充实的人生。苦难是人生的一位良师益友,他能教给孩子学会用感激的心情、积极的态度去对待问题,勇敢地参与社会竞争。一个人如果具备了坚强自信战胜挫折的意志力,那么他就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成功导读】

居里夫人曾先后两次荣获诺贝尔奖学金,而她的长女伊雷娜与其丈夫在她逝世后的第二年,也荣膺诺贝尔化学奖。伊雷娜说:“这是妈妈培育与熏陶的结果”。居里夫人正值中年时,车祸夺去了她心爱的丈夫。但她表现了百折不挠、无所畏惧的精神,并且用这无比宝贵的精神精心哺育着她两个年幼的女儿。她鼓励孩子要勇敢,训练她们不“怕黑”,不许在打雷时把头藏在枕头下,甚至也没有因丈夫的惨死而不许女儿们单独出门。居里夫人坚强的“遗传”,使女儿创造了奇迹。

居里夫人成功的事迹告诉我们:坚强是一种品格,坚强是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坚强是一种力量,坚强是成熟的象征,坚强孕育希望,坚强创造奇迹。孩子不仅属于家庭,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孩子学会坚强,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负责,也是对孩子的将来负责。父母的责任,不仅是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还应当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磨炼的机会,塑造他们的毅力,培养他们的意志。让孩子从小学会坚强。

哪个父母不盼望自己的孩子坚强,可是大人都有脆弱的时候,更何况我们的孩子,接受孩子的脆弱,教孩子坚强,这是天下所有父母的职责。要承认孩子的脆弱,尊重孩子的成长周期。由于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限,孩子有时表现出脆弱,这是很自然的。

孩子的道德意志与孩子的品格完全是一致的,道德意志越是强大,品格的形成越快,越牢固。意志是一个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概念。孩子在达到自己的目标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意志活动的过程,强大的意志正是在这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那些自以为是的父母一天到晚总把“孩子不是那块料”挂在嘴边上,他们却没想到“孩子的未来就是毁在父母的预言中”,不管多聪明、多可爱的孩子都会被这样的父母给毁掉。只有启发孩子的主动性,扩大容许活动的圈子,才能培养孩子的勇气和自信。当孩子能外出了,应尽早让孩子到社会、大自然环境里玩玩走走。孩子跌了跤、手上出点血,父母千万别咋咋呼呼,忙个不停。父母离孩子远一点。孩子就会更坚强点。

【成功导读】

一次,小明英语考试得了50分,磨磨蹭蹭地回到家。父亲拿着游泳衣已经等得着急了,因为他每天都要带小明去河里游泳。

“爸爸,我今天不去了。”小明低声说。

“怎么了,儿子?”父亲关切地问,他知道活泼的儿子一向不是这样的,一定发生了什么事。

“我,我的英语考试了50分。”小明垂着头,声音更低了,一双手还不停地绞着衣角。

“哦,原来如此。来,让爸爸看看你的试卷。”父亲和蔼地说。

小明不情愿地将试卷地给父亲。父亲打开试卷,仔细地看了一遍说:“孩子,要找出自己没考好的原因,采取正确的方法改进,争取下一次考好。对于游泳,也如对待学习一样,要持之以恒。心情不好,要调节自己,怎么能因一时灰心就中断锻炼呢?记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什么事也干不好的。”小明原以为会被父亲责怪,听了父亲的一席话,心中顿时信心倍增,高兴地说:“爸爸,我们去游泳吧。”

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小明的父亲都时时刻刻鼓励小明,培养孩子自信与持之以恒的品质。使孩子克服一个个困难,朝着成功的目标一步步迈进,最终能够坚强自信地面对困难。孩子的自信其实很脆弱,有时候孩子会因为别人对自己不公的评论而苦恼不已。而作为父母,有责任呵护孩子的自信心,并让孩子知道自己其实并不是那个样子,从而鼓励孩子从错误的结论中解脱出来。

教育学家经过多次实验后证实:孩子对自己本身的看法全部来自旁人的评价,父母对孩子的评价,哪怕是一句话,或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极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天真的孩子下意识地不断对自己进行调整,以期达到父母的“期望”。

有些父母之所以会说孩子“根本不是那块料”,其实是自己没有识才的眼光。一些父母自己本身就是一个自卑的人,但他们又望子成龙,却不相信自己能育子成才,所以他们高举“根本不是那块料”的旗帜,亲手毁灭了自己的孩子。父母应该认识到:荆山之玉尽管很美,但却需要有人对其进行识别和雕琢,否则再美的玉也不会展露在世人的面前。孩子用娇、怒、任性与不听话,来向父母反映自己的情感。孩子虽小却也有自尊,孩子如果得不到父母及周围人的尊重,这样的孩子其最终成败已可预见。父母为什么不能说一句“你很棒”,“你一定能成功”呢?

作为父母,如果尝试着用微笑对待孩子的每一点努力与进步,给予更多一点的鼓励和赞扬,就会激发孩子认真学习、不断上进的愿望与热情,并促使孩子满怀信心地去战胜困难。作为父母,为了孩子的自信,请不要吝惜一句赞美,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