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门开笔会、搞采访的机会多,听到对于上海人形象的议论特别多一旦人的形象上嘴流传,那大多数都带着贬词。所谓:好名不出村,恶名传千里。有关议论,大概上海人也都有所耳闻吧。根本的一点是精明,算筋算骨。
有一次,几个天南地北凑一起的朋友围坐一起时,说上话头,便有一位朋友讨伐起上海人来。想是都看过住宿登记表,没有上海来的人。于是在旁边人的“我也是……”的呼应下,越发说得慷慨激昂起来。总算有一个熟悉我的人不好意思听下去,朝那位朋友带暗示地提醒了一句。那位朋友收不住话头,也就朝我看了一会儿说:我知道你一直在外地生活,无论说话做事,还是气质,根本不像上海人了嘛。
我清楚:不像是上海人,也就是对我最高的赞赏了。当然我逃不了还是个上海人。
其实我祖籍是江苏。父亲是中年去上海,我未成年就插队离开上海到江苏,要是换一个不是上海的出生地,人家会毫无疑义地认定我是江苏人的。
我从小好打牌下棋,到现在打牌下棋总是赢面大些,有时一张牌一着棋下去,就奠定了胜局。朋友便说:到底是上海人。
那一年治理整顿期间,我到挂职的金坛县乡里搞调查,跑了一些乡村企业。那时银根紧缩,产销困难,加上多三角债,不少乡村企业都停了产,或者亏空了。我走了两家与上海联营的企业,却形势不坏,还能保持正常的生产供销。和厂里主事的聊起来,他们说,上海方面算盘打得确实精,联营中利润分成上不会让对方一下子成为暴发户。但怎么算,也都会让对方赚一些。遭遇困难,也会提供资金让对方生存下去。和其他地方联营,就难保没有坑蒙拐骗撤手不管的事发生了。我清楚,联营应该是双方有利可图,我也清楚,乡村企业联营,除了农村劳力低廉土地富余之外,土特产和其它大小公关手段显得活络,自然攻的是对方实权人物。国有单位的实权人物个人得好处,自然国家的财产相应要转移了。有的乡村企业暴发缘于此,已是显明之事。有人称之为:不合法合势。对经济学我不怎么懂。反正这方面的人,吃拿是难免的,但上海人的手不长,说好听的,还是讲一点道德良心的。也许有人把这一点也归于上海人的量小缺乏大气的特征,缩手缩脚不敢一下子发大财。
谈了一点商品生产,再谈一谈商品流通。谁都知道,这些年市场上多见伪劣产品,似乎什么都能作假。我买东西特痢是买中、高档的东西,见着南方“的城市的产品,就午蔽卡。见着是上海出的产品,多少放了心。”然,那南布竺城市的产品未必都伪劣,上海的产品也未必都没伪劣。对于我来说,我不是大款,耗不起时间买了修,修了换,看重的也就是实用。奇怪的是,上海靠着江苏近,运输也方便,但市面上,却是南方城市的产品居多,明显着价格偏高,商店里就喜欢进货卖。我想其中原因大家都清楚。我也希望上海能够发展得快一点,但还是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暴发往往是基于损害别人的利益之上。我这种心理,是不是还属于上海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