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凭借“为什么”思维,这个人一路挖掘下去,从感到咖啡好喝入手,得到了各种各样的情报——在生意舞台上,这种思维造成的差异就会如实显现出来——有“为什么”思维的人,发现异常现象就会力图去抓住其原因——他们更容易识破客户公司的经营危机,也更容易从部下的细微行动察知其生活上的异常,从而把握了生意上的主动地位。
“一个人能否成功,有时要看他对事物的感受能力。”
李嘉诚这样说。因为,20世纪50年代初,李嘉诚就是通过这种“为什么”思维获得第一桶金的。
他在市场上看到了塑胶花。为什么人们会用塑胶花呢?
他从各种渠道得知,欧洲人最喜欢塑胶花。在北欧、南欧,人们喜欢用它装饰庭院和房间。在美洲,连汽车上或工作场所也往往摆上一束塑胶花。在苏联,扫墓时用它献给亡者,表示生命早已结束,但留下的思想和精神是长青的。
为什么中国市场上没有塑胶花呢?
因为这股潮流还没有来到。大部分人对这个行业不感兴趣。
……
于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李嘉诚生产的塑胶花便大量地销往欧美市场,获得海外厂商一片赞誉,一时间大批订单从四面八方飞来,年利润也从几万上升到1000多万港元,直至1964年,塑胶花市场一直旺盛不衰。
回首李嘉诚先生的成功之路,无论是选择生产塑胶用品到生产塑胶花,还是后来投资地产,“为什么”思维在他成功的旅途上助了他一臂之力——
生意都是先下手为强。多问一个为什么,就可以不断发现成功的契机。
怎样讨顾客欢心
做生意有没有成功之道?当然是有的。其中一个成功之道,就是在顾客中树立好自己的口碑。
要使生意成功,一定要令顾客满意。只有顾客满意了,他们才会对企业忠诚,对产品忠诚,变为长期的忠实顾客——企业有了这种忠实顾客,生意上就有了保证。顾客们就会把产品的好处转介绍给亲友们,使亲友们也变为企业的顾客。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企业的生意就会越来越好。
能够在顾客中树立好自己的口碑,这使李嘉诚的事业比绝大多数的企业家都成功。
在李嘉诚还经营塑料花时,有一位从欧洲来的批发商找李嘉诚商谈,想在他的工厂内下一批订单。大家约定了第二天在酒店见面,而批发商却提出了两个要求:第一,如果要他们下订单,一定先要李嘉诚找一个担保人,这位担保人一定是大公司的老板或是香港的名人。第二,要求李嘉诚拿3种塑料花,每种1个样本给他看,由他决定这些样本是否令他满意,才看是否下订单。
当时,李嘉诚只不过有一间小型工厂而已,无法找到大公司的老板或是香港名人担保。于是李嘉诚在与这位批发商见面时,就很老实地告诉他找不到这样一个担保人。不过当时李嘉诚却拿出了3种塑料花,每一种有3个样本,即总共有9个样本给这位批发商看。李嘉诚还告诉这位批发商,这是他整夜不眠,为了想表示出自己的诚意,用了整个晚上设计出来的。
批发商只要求3种塑料花样本,李嘉诚却给他每一种3个样本,总共9个样本,比批发商要求还多出2倍。而且这些样本显示出不论在设计上、在品质上,都胜过欧美等地的产品。最重要的就是李嘉诚当时那一份诚意。
这位批发商被深深地打动了,马上就告诉李嘉诚想在他的工厂内下订单。李嘉诚说他找不到担保人。那位批发商却说,李嘉诚本身就是最佳的担保人。
他的诚信,他的勤奋,他满足顾客意想不到的要求,处处以顾客利益为先,都令批发商深深地感受到、了解到李嘉诚是一位年轻有为,勤奋工作,为自己前途拼搏的大好青年。之后,批发商就给了很多订单予李嘉诚,使他一年内生意额升至港币1000多万元,而盈利也高达100多万港元,由此而找到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如何让对方有赚头
如果一单生意只有自己赚,而对方一点不赚,这样的生意绝对不能干。
李嘉诚曾说:
“有时你看似是一件很吃亏的事,往往会变成非常有利的事。
“我的金钱,我赚的每一毛钱都可以公开,就是说,不是不明不白赚来的钱。”
在香港这个鱼龙混杂的竞争社会,以巧取豪夺而致富的人肯定不会太少。因此,金钱的多寡并非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能像李嘉诚这样完完全全清清白白赚钱的,在商界中堪为楷模。
1996年2月6日,长实集团宣布集资53亿港元,这被舆论界看成是超人又有新行动的信号。李嘉诚的神话并未画上句号,他在内地数百亿投资,大都是长线项目。进入全面回报期后,超人还渴望一飞冲天。同时,香港回归后,李嘉诚及他的旗下公司,正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这以前,李嘉诚在董事袍金上的做法,早已成为香港商界、舆论界的美谈。
李嘉诚出任10余家公司的董事长或董事。但他把所有的袍金都归入长实公司账上,自己全年只有5000港元。这5000港元,还不及公司20世纪80年代的年薪。以20世纪80年代中的水平,像长实系这样盈利状况甚佳的大公司主席袍金,一间公司就该有数百万港元。进入20世纪90年代,便递增到1000万港元上下。李嘉诚20多年维持不变,只拿5000港元,按现在的水平,李嘉诚万分之一都没拿到。李嘉诚的经商天才在这里表露无遗。
李嘉诚是小利不取,大利不放。甚至可以说是以小利为诱饵钓大鱼。李嘉诚每年放弃数千万元袍金,却获得公司众股东的一致好感。爱屋及乌,自然也信任长实系股票。甚至李嘉诚购入其他公司股票,投资者莫不步其后尘,纷纷购入。
李嘉诚是大股东和大户,得大利的当然是李嘉诚。有公众股东支持,长实系股票被抬高,长实系股值大增。就这样,李嘉诚每欲办大事,总会很容易得到股东大会的通过。
对李嘉诚这样的超级富豪来说,袍金算不得大数。大数是他的持有股份所得的股息的价值。
1994年4月至1995年4月的年度,李嘉诚所持长实、生啤、新工股份,所得年息就计有12.4亿港元——尚未计他的非经常性收入,以及海外股票的价值。
一般的商家,只能算精明。唯有李嘉诚一类的商界超人,才具备经商的智慧。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一些人目光只会停留在眼前利益,只为一时赚得小利,而失去了长远之大利。李嘉诚却正好相反,他舍弃了小利,而赢得了大利。
李嘉诚说:
“如果一单生意只有自己赚,而对方一点不赚,这样的生意绝对不能干。”
李嘉诚的意思是,生意人应该利益均沾,这样才能保持久远的合作关系。相反的,光顾一己之利益,而无视对方的利益,只能是一锤子买卖,自己将生意做断做绝。
为什么不可独霸行业
一个人不可以独霸一个行业的。
以诚为本,才能做大生意。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由于李嘉诚在塑胶业的实力及声誉,他被推选为香港潮联塑胶制造业商会主席。在此任上,李嘉诚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至今为香港商界传为佳话。
1973年,石油危机波及香港。香港的塑胶原料全部依赖进口。香港的进口商趁机垄断价格,将价格炒到厂家难以接受的高位。年初的每磅塑胶原料是6.5港币,秋后竟暴涨到每磅4~5港元。不少厂家被迫停产,濒临倒闭。
李嘉诚其时的经营重心已转移到地产上。因此,这场塑胶原料危机,对他影响不大。况且,长江公司本身有充足的原料库存。但李嘉诚毫不犹豫地挂帅救业。在他的倡议和牵头下,数百家塑胶厂家入股组建了联合塑胶原料公司。
原先单个塑胶厂家无法直接由国外进口塑胶原料,是因为购货量太小。现在由联合塑胶原料公司出面,需求量比进口商还大,因此直接交易。所购进的原料,按实价(其实并不高,只是被进口商炒高了)分配给股东厂家。在厂家的联盟面前,进口商的垄断不攻自破。
笼罩全港塑胶业两年之久的原料危机,一下子烟消云散。
李嘉诚在救业大行动中,还将长江公司的12.43万磅原料,以低于市价一半的价格救援停工待料的会员厂家。直接购入国外出口商的原料后,他又把长江本身的配额2O万磅,以原价转让给需量大的厂家。
危难之中,得到李嘉诚帮助的厂家达几百家之多。李嘉诚被称为香港塑胶业的“救世主”。李嘉诚救人危难的义举,为他树立起崇高的商业形象,他的信誉和声望义薄云天。信誉和声望无疑又会回馈他无尽的生意和财富。
“当业中同行需要你施以援手,而你有能力时,你可以少一个竞争对手。但切不可忘记,即使你真扼杀了对方,总会有新的竞争对手崛起。一个人不可以独霸一个行业的。一个人是赚不完所有的钱的。”
我们应该从李嘉诚的话中汲取精义。救人于危难倒悬:不但赢得了人缘、信誉及声望,你的形象实际上为你日后创大业赚大钱埋下了伏笔。
何谓有所不为
任何事情都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有所不为。
从2000年开始,以生产塑胶花和地产业起家的李嘉诚已经开始了其商旅生涯中的又一次“变脸”:“李超人”不再以地产商或其他类似的面目出现,这一回,他摇身一变成了IT时代的新资本家。
李嘉诚从传统产业突围,追赶时代脚步的一大明显例证是:1999年,这位香港首富在世人一片惊叹声中,抛售英国电读Orange 49%的股权,一进一出之间,将220亿美元轻松揣入腰包。李嘉诚经营之道最主要的就是一招“低买高卖”。
李嘉诚习惯在市场处于低潮时作重大的投资。他解释说,投资要看资产是否具备长远盈利能力,而不仅仅看价钱是否便宜。从1999年起,李嘉诚对全球电信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不断寻找更新的发展机会。当年,李嘉诚以317亿美元出售英国Orange第二代移动电话业务,而预计经营第三代移动电话的成本,总共不会超过140亿美元。
作为一位顶级的资本大玩家,李嘉诚的观点是,任何事情都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有所不为。2000年上半年,李嘉诚最让人惊讶的举动就是:在第三代移动电话前景普遍被看好时,他居然顶住了诱惑主动退出德国、瑞士、波兰和法国的第三代移动电话经营牌照竞标。李嘉诚认为,第三代移动电话虽然是未来方向,但在当时市场一片狂热之中,牌照竞价已经过高,他只能选择退出。事后证明,李嘉诚的这一判断没有错。
随着市场狂热逐渐平息,李嘉诚又出人意料地重新进场。他拿出了将近90亿美元的资金,争夺英国和意大利的第三代移动电话经营权。他的意图在于夺得具有未来美好前景的第三代移动电话的经营权和市场,这对全球第三代移动电话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为什么没有永远的生意
只有盈利的生意,没有永远的生意。
“只有盈利的生意,没有永远的生意。”
这句话揭示了投资者的本质特征:买是为了卖,不卖就不会买。李嘉诚一生都在买和卖。他在商场上扮演的就是买卖家的角色。
一个纯粹的投资家和买卖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不过分地执著某一项业务。
李嘉诚在生意场中,有时坚持不懈,穷追不舍,甚至不惜“十年磨一剑”,有时却一见不利,及时撤退。无论他继续进取还是退避三舍,都是从该项业务是否有前途考虑的,有利则进,无利则退。
对于一个真正的商人来说,在他的眼中,应该是只有赢利的业务,而没有永远的业务。任何一项业务,当它走过自己的成熟阶段之后,必将走向衰落,而这个时候,如果不进行自我调整,还抱着不放,必将随这项业务的衰落而走向失败。
李嘉诚一个个大进大出,都是以“腌股”为后盾的,一待良机出现,便急速抛出。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87年,李嘉诚在半小时内就下定决心投资3.72亿美元,购买英国电报无线电公司5%的股份。这是一支值得长期保留的明星股。三年后,英国电报无线电公司股价涨高,李嘉诚又以同样快的速度,将股票抛出套现,净赚近1亿美元(合近7亿港元)。
李嘉诚凡事都会深思熟虑,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之后才去做。
众所周知,购买债券是一种极保守的投资,持有人只能享受比定期存款较高的利息,而不能参与分享公司红利。
李嘉诚所购买的债券,大部分都是可转换债券。这种债券有1~3年的期限,若持有人认定该公司业务能稳定增长,可以用债券换成该公司股票,从而获取更大收益。即使不成,也可将债券保留至期满,最终收回本金及利息,所以这种债券既和普通债券一样,具有风险小的优势,又比较灵活,能转换为股票。可以说是将债券和股票的优势合二为一,是一种较为稳健的投资方式。
1990年,李嘉诚购买了约5亿港元的合和债券。另又购买了爱美高、熊谷组、加怡等13家公司的可转换债券共计25亿港元。
在此后的发展中,胡应湘的合和表现最为出色,先后拿下广东虎门沙角电厂、广深珠高速公路、广州市环城高速公路及泰国架空铁路等大型工程兴建合同,一时名声大噪,众豪争扯他的衫尾。
见此情势,李嘉诚马上把合和债券兑换成股票,这样一来,当初价值5亿的股票,到3年后升值为近9亿,账面溢利达3亿多港元。同样,李嘉诚购入的其他可转换债券,也大都有不俗的表现。
李嘉诚说:
“不要被一项业务套牢,不管这个业务前景多么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