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病与痛,很可能就是普通人一生命运的晴雨表。
在任何一个社会里,就抵御病痛而言,上层和底层是不一样的。或者更极端的说法是,对所有人来说,病是相同的,但病所带来的痛苦却是不同的。对于经济状况基本一致的阶层来说,病痛引起的也是基本一致的悲伤和难过。在普通人那儿,生病不仅意味着病人要遭受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常常还意味着一个家庭将要陷入困境。家人的内心一样要面临考验:也许病可以医治,但却负担不起高额的医疗费用,只能眼睁睁看着亲人离世。对有权或有钱者来说,痛苦只在病本身,区别只在治好或者治不好,他们不会陷入金钱这种世俗的无奈和绝望里。所以,很多相同的病症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就在我开始写这篇文章时,师大的学弟学妹们在微博上为自己的同学发起了捐助行动,一个师妹不幸罹患白血病——这不是那些狗血电视剧的情节,是真的遭受病痛,她是个公费师范生。了解公费师范项目的人都很清楚,很少有家庭情况较好的孩子会选择读公费师范生,这个看似在帮助贫困学生的政策,其实是一种变相的青春绑架,而被绑架的总是最弱者。就读公费师范专业需要提前签协议,学生毕业后必须回到落后地区从事十年的中学教育工作,一旦违约,则必须偿还所有学习费用。表面上看,签署协议,违约赔款,似乎是一件很公平的事,但事实上大部分选择签约的学生都是被逼无奈。可以想见,毕业后到落后地区去教书,十年之后很少会有年轻人依然怀揣改变命运的雄心和勇气。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学生,患上了白血病,家里不可能承担得起高额的治疗费和手术费,她的同学和老师便发起了救助行动。这就是普通人的病,不是绝症,但常常会把人们拉向绝望。因此,我要写普通人的病与痛。我无力也不敢过多揣测其他人面临病痛时的内心,只是从我自己、我的亲戚朋友们所遭遇过的病痛,来说说这件事。虽然无论我这篇文章写得多么好或多么坏,它对于所有的病痛都毫无助益,我希望它帮助我认清自身,帮助我理解日常生活里的这些不可避免的痛苦,也许,还能帮助别人从中体会到类似的情感。
虽然父母告诉我,我在个月大的时候就做过一次大手术,但幼小时的病我一点也不记得了。我对病痛最早的感触来自于祖母。四五岁的时候,我基本都睡在祖母家,有时候祖父去山上干活,十天半月不回来,家里就只有我和祖母。
有一天早晨,我起来后,平日早起的祖母却还在睡着,年幼的我没多想便直接回自己家吃饭了。饭桌上,有人急匆匆跑来找父亲。父亲跟着他走了。吃过饭后,我去祖母家,看见村头的赤脚医生正在给祖母输液,父亲、三叔、四叔都在屋里,父亲看着我,瞪着眼睛骂:“你咋回事,睡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