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大壮适形
14394100000002

第2章 中国建筑史与建筑类型概述

中国建筑的历史遗存,尤其是唐以前的地面遗存不多,但就现存的如汉代的石阙、石墓室,南北朝的石窟寺、砖构佛塔,唐代的砖石塔与木构佛殿,以及大量的宋代以后的各种地面建筑,已经能够覆盖千年的中国建造史。中国唐末以后保存下来的砖构、石构与木构建筑很多,尤其在明清时期的地面遗存中,更是完整地保存了大量宫殿、园林、寺庙、陵寝与民居建筑群。在这些古代建筑遗存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早期的跃至新石器时期的一些建筑遗迹,可以全面认识中国建筑一脉相承的发展历史。而且,在中国建筑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礼制建设、现实生活和审美需要等方面的影响,产生出多种风格类型的建筑,并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化的演进,逐渐完善了各种类型建筑的形制、结构、装饰等方方面面。这些多样的建筑类型,从它们(尤其是汉文化圈建筑)的形制和结构的基本特征的角度看,又可以说是一脉相生的。

一脉相承——辉煌的发展史

中国建筑起源于距今约1万年前,即中国原始农业出现,人们开始采取定居生活方式的旧、新石器时代交替之时。公元前4000年左右,黄河中游氏族部落的人们,从在以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利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逐步发展为在地面上建造房屋,向心而筑,形成了聚落。只有当人类走出洞穴,开始了有目的的人工建造屋室的活动,根据自己及社会的需要建构自己的建筑与村落;只有当人类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基本需要的同时,精神需要开始成为左右建筑的重要因素时,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就诞生了。所以,严格地讲,中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中期。

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以后,中国建筑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夏商周到秦汉——中国建筑的萌发与成长阶段。

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的向心而筑的半坡原始村落遗址中地面、半地穴和地穴式三种建筑,是我国出现最早的建筑。发展至夏商时期,已有了较为成熟的夯土技术,青铜工具的使用,为木构技术及板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建造出相当规模的宫室和陵墓。西周实行分封制度后,筑城和宫室的制度日趋完善,形成了标准化的居住制度和等级秩序。《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考古发现,西周已有形制完整的四合院型的居室,建筑形制已较为成熟,开始使用瓦盖顶。

春秋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很大提高。木构架已成为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建筑装饰得到发展,出现了作为宫室的高台建筑,涌现出许多以高台建筑为中心的诸侯城市。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手工业和商业繁荣,建筑技术有了巨大发展,铁制工具——斧、锯、锥、凿等的应用,促使木架建筑施工质量和结构技术大为提高,筒瓦和板瓦在宫殿建筑上广泛应用,出现了装修用砖和彩画。诸侯城市规模日益扩大,高台建筑更为发达,在许多战国城市遗址发现的巨大的夯土台,证实了文献中“高台榭,美宫室”的记载。

秦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皇朝,为了巩固统治,修筑了万里长城和通达全国的驰道以及部分水利工程。秦在咸阳修建了规模空前的都城、宫殿、陵墓,秦始皇骊山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帝王陵墓,规模巨大的阿房宫遗迹至今犹存。两汉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建筑有了更显著的进步,可谓是中国建筑的成年期。高台建筑在西汉仍然流行,而至东汉则很少使用了。汉代建筑的木构架结构已趋成熟,砖石建筑已得到普及,拱券结构有了很大的发展。另外,建筑装饰在秦汉时期也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壁画、画像砖、画像石、瓦当得到大量的使用。汉代史籍中关于建筑的记载颇为丰富,参考现存墓室、墓阙以及如冥器、汉刻之类的间接材料,汉代建筑的结构、形状可知其大略。

秦汉是中国建筑史上的第一个发展高潮,其建筑的基本特点是:都城区划规则以高墙封闭里坊和市场;宫殿、陵墓都为大型组群建筑,主体为高大的团块状的台榭式建筑;重要的单体建筑尺度巨大,多为十字轴线对称的纪念型风格;屋顶大,但曲线不明显,檐端已有“反宇”;雕刻繁多,彩绘厚重,题材诡谲,造型夸张;重要建筑追求象征性,多有宗教、伦理意义。秦汉建筑奠定了中国建筑的理性主义基础,布局整齐规则、铺陈舒展,表现出质朴、刚健、清晰、浓重的艺术风格。

二、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到宋——中国建筑的成熟与高峰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生产发展比较缓慢,但由于佛教的传入,兴起了佛教建筑,出现了许多规模宏大的佛寺、石窟和高层佛塔。现存著名的有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而且,外来的佛教艺术的影响,不仅使此时期的佛像、壁画艺术等方面有了巨大发展,同时也影响到建筑艺术,化脱汉时建筑的质朴风格,变得更为成熟、圆淳。同时,由于此时期黄老哲学的流行,文人士大夫多有山林之志,配合对江南秀韵之地的开发,形成了中国园林建筑的基本美学思想。

隋统一中国,兴建都城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以及大规模的宫殿和苑囿,并开凿南北大运河、修长城等。大兴城规模宏巨超过前代,规划整齐、分区明确前所未有。隋代留下的建筑物有著名的河北赵县安济桥(又称赵州桥),是世界最早的敞肩拱桥。唐代政治安定,佛道两教兴盛,宫殿寺观建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中国建筑的全盛及成熟期。唐继承了隋都大兴城与洛阳城,进一步发展为东西二京。西京长安城以大兴城为基础扩展而成,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城市,是我国古代宏伟、严整的方格网道路系统城市规划的范例,它影响到古代日本东京城、平成京和平安京的建设。唐长安大明宫规模也很大,遗址范围三倍于清明故宫紫禁城。其他府城、衙署等建筑的宏敞宽广,也为任何封建朝代所不及。

隋唐是中国建筑史上的第二个发展高潮,此时期在建筑上所取得的成就,可以认为是中国建筑艺术的高峰。隋唐国内民族大一统,与西域交往频繁,促进了多民族间的文化艺术交流。秦汉以来传统的理性精神中糅入了佛教和西域的异国风味,形成了理性与浪漫相交织的盛唐风格:组群建筑的处理手法愈趋成熟,宫殿、陵墓等建筑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纵轴方向的陪衬;单体建筑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木构件的构造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唐代建筑呈现出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的风格特点,无论布局或造型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和技术水平,说明中国古代建筑已发展到成熟阶段。

两宋手工业与商业的发达,使建筑水平也达到了新高度。北宋时期的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自汉以来历代都城的封闭式里坊制度为开放式的沿街设店,使都城汴梁成为一座商业城市。宫殿、寺庙等组群建筑在布局上亦出现了变革,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衬托主体建筑。装修、彩画经过改进而基本定型,使建筑从外貌到室内,都和唐代有显著不同。砖、石结构及技术水平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制定了以“材”为标准的模数制,使木构架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规格化而更为规范。北宋皇家颁布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建筑标准化和定型化发展的标志性文献。两宋是中国建筑发生较大转变的重要时期,决定了以后元、明、清建筑的发展方向。

三、元至明清——中国建筑的充实与总结阶段

元朝的建立,对中国建筑的发展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元世祖忽必烈按照汉建筑传统,在金中都北侧建造了较具规模的都城——元大都,但由于统治者崇信宗教,使此时期宗教建筑异常兴盛。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艺术逐渐影响各地,出现了众多的喇嘛教寺院,如现在北京的妙应寺白塔。木构架建筑仍继承宋、金传统,但在规模与质量上都逊于两宋,尤在北方地区,一般寺庙建筑加工粗糙,用料草率,许多构件被简化了。现存于山西永济县永乐宫中轴线上一组道观,为元代遗存的建筑。

明清建筑是继秦汉、唐宋建筑之后,中国建筑史上的最后一个发展高潮。明朝制砖业极为发达,砖得到更为广泛的使用,民间建筑中也多用砖瓦,砖墙的普及又为硬山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色彩更丰富,应用面更加广泛。木架结构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建筑形象较为严谨稳重,但不及唐宋的舒展开朗。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善于利用地形和环境来形成陵墓肃穆气氛,如南京明孝陵和北京十三陵。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风水术在明代已达极盛期,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清朝建筑完全定型化、规格化,且组群序列形式丰富,在盛清时形成了中国建筑雍容大度、严谨典丽、机理清晰而又富于人情趣味的典型风格。而且,清朝藏传佛教建筑兴盛,打破了我国传统佛寺建筑单一的程式化处理,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清朝建筑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设计水平。建筑技艺有所创新,如水湿压弯法加工木料技术,玻璃的引进使用等。另外,明清时期,皇家和私家园林的建设达到了极盛期,私家园林以江南一带为盛。

中国建筑的这三个发展阶段说明,其每一次发展高潮的到来,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长期安定和文化交流频繁的背景下出现的。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建筑受一脉相承的中国文化的制约,始终保留了其体系的完整性和基本特征。虽然,就一种建筑结构体系而言,中国传统建筑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终结而终结于20世纪初,但其所蕴藏着的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使现在的我们在流连于已成为文物保护对象的红墙碧瓦或已废弃而逐渐消失的残垣断壁之间时,不仅能欣赏到它们独具匠心的布局、千姿百态的造型、精巧优美的装饰,也让我们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人世间的治乱兴衰,也引发着我们对宇宙、历史、人生的种种感悟。

一脉相生——丰富的建筑类型

概括起来讲,中国建筑包括官式建筑与民间建筑两大类。官式建筑在明清时代又分“大式”与“小式”两种,大式建筑包括历代有斗的皇家宫殿、陵寝,以及敕建的佛寺、道观、坛庙等;小式建筑则无斗,一般用于园林或次要的建筑中。民间建筑,包括各地区历史上建造的各具风格的民居建筑,如士绅商贾的宅院、祠堂、会馆等,以及一些地方性庙宇。此外,还有一些不能简单归类的建筑,如历代建造的桥梁、城台、城市中心的鼓楼、钟楼、市楼等。同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藏族的堡楼与喇嘛庙建筑,维吾尔族的土坯建筑,蒙古族的毡帐建筑,西南少数民族的竹楼、木造吊脚楼建筑等等都是具有地方与民族特色的中国建筑的一部分。

按照建筑的使用功能分,中国建筑可归纳为城市、坛庙建筑、宫室建筑、陵墓建筑、宗教建筑、园林建筑和住宅建筑这7个基本类型。

(1)城市

从河南淮阳平粮台和登封王城岗龙山文化中国最早城市的出现,到春秋战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有城、郭之分城市的形成;从有南北二宫构成轴线,城郭周正,布局已较为对称的汉洛阳城的出现,到隋唐郭城、皇城和宫城相套组合,皇城北部为宫城,南部只列衙署和祖、社,规整对称、分区明确的城市的形成;从北宋京城汴梁在宫城正门与内城正门之间规划的丁字形宫前广场,丰富了宫殿和城市的空间序列,以及里坊制的取消,建筑密集,融政治和商业为一体的城市的出现,到元大都有意识地依据《考工记》的记述进行规划,形成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中国古代城市的典型样式。在这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城市不仅渐次形成了从都城、府城到县城的严密、完整的组织结构体系,而且由于采取了“辨方正位”、“择中而立”、“五方为体”的布局原则,和“方位在天、礼序在人”的“以礼为本”的规划准则,将文化观念寓意于城市整体布局之中,形成了中国城市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城市大都力求规整对称,突出主体建筑,以鲜明的理性逻辑秩序体现等级观念,注重城市有机整体性的建设。其整体布局的基本特点,如傅熹年先生在《中国古代建筑概论》中所说:“以间为房屋的基本单位,以间并联成一座房屋,几座房屋围成矩形院落,若干院落并联成一条巷,若干巷前后排列组成小街区,若干小街区组成一个矩形的坊或大街区,若干坊或大街区纵横成行排列,其间形成方格网状街道,最后形成以宫殿、衙署或钟、鼓楼等公共建筑为中心的有中轴线的城市。”

(2)坛庙建筑

中国古代用于祭祀礼仪活动的场所,主体建筑是坛(露天的砖石台)和庙(殿宇),“台而不屋为坛,设屋而祭为庙”。此外,还有安放神主(牌位)的享殿,斋戒的寝殿(斋宫)或更衣的具服殿,雨雪日拜祭的拜殿,储放祭器、祭品的神橱、神库,屠宰牺牲物的牺牲所或宰牲亭,以及门殿、配殿、井亭等附属建筑。其特点是群体组合比较简单,主体形象突出,富有象征含义,整个建筑的尺度、造型和含义内容都有一些特殊的规定。

据《史记》记载,黄帝轩辕氏多次“封土为坛”祭祀鬼神山川,即所谓“封禅”。西安半坡村的新石器文化遗存中发现了正方形的“大房子”,经推断分析,是当时部落集会和祭祀的场所,应是庙的最早形态。据《考工记》记载,夏“世室”,商“重屋”,周“明堂”,都是礼制祭祀建筑。从秦的坛庙合一,到汉的坛庙分开,开始建立祭祀的礼仪等级,以后祭祀制度逐渐完善。

坛庙建筑可分为五大类:

A 明堂辟雍

“明堂”是商周时天子朝见诸侯、颁布政令、礼法和祭祀祖先、天地的建筑。汉明堂周围环绕圆形水渠,称为“辟雍”。东汉以后各类礼制建筑基本完备,其祭祀功能减弱,自宋起不再建造。

B 宗庙

宗庙是用以祭祀祖先的建筑,皇家的宗庙称太庙,王公贵戚都有祖庙,百姓家族多设宗祠或在家中设祭。宗庙的建设历代有严格的等级限制,如《礼记·王制》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C 坛

坛又称丘,是祭祀天、地、日、月、星辰、土地、农神、谷神、蚕神、山川、水旱、灾戾等各类神灵的台座。都城设全套祭坛,各府、州、县设除天、地、日、月坛之外的所有祭坛。

D 祠庙

祠庙是列入朝廷礼制的祭祀庙宇,一类是用来祭祀历史人物,如帝王庙、孔庙、关帝庙等。其中孔庙规格最高,孔庙又称文庙,都城以外各府、州、县都设地方性文庙。一类是来祭祀著名山川,秦汉时已祭祀泰山,以后固定五岳、五镇、四渎、四海为朝廷设祭。泰山为五岳之首,所以东岳庙(又称岱庙)的规格最高。

E 杂祀庙

杂祀庙是民间祭祀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小神灵的祠庙,一部分列入朝廷小祀等级,如城隍、土地、火神、马王、龙王、旗纛、后土、天妃、八蜡庙等。这类祠庙建造的形式比较自由,往往是各地风景名胜或集市场所。

(3)宫室建筑

宫室建筑包括宫殿、府邸、衙署建筑,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建筑类型,尤其宫殿建筑,在很多方面代表了中国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其特点是序列组合丰富,主次分明,注重各个单体建筑的体量大小的群体组合,大都规模巨大、雄伟壮观;单体建筑造型比例严谨,大都金玉交辉、装饰富丽。

宫殿建筑又称宫廷建筑,是中国古代帝王活动的中心场所,规模巨大,是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表现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的组群建筑,所以其总体规划与设计在于强调秩序。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早期宫殿遗址是现知最早的宫殿,轴线后端为殿堂,殿内划分出开敞的前堂和封闭的后室,是宫殿建筑布局的最早形态。从秦朝开始,“宫”成为皇帝及皇族居住的地方,宫殿则成为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宫殿建筑的整体布局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方式: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相对简单,左前方通常设太庙,右前方则设社稷坛,称为“左祖右社”。宫殿建筑物分为“前朝后寝”两部分:前朝是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后寝是帝王和后妃们的生活区。由于朝代更迭及战乱,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留存下来的不多,现存除北京明清故宫外,还有沈阳故宫,此外,西安尚存几处汉唐两代宫殿遗址。

府邸建筑又称王府建筑,是历朝各代被封爵的王公贵戚的府邸,其规模等级仅次于皇宫。现保存较为完整的府邸建筑主要是清代之物,集中于北京,各地还有一些太平天国王府。清代封王之后,也有相应的王府定制,比较详尽地规定了各级王公府邸营造的规模,如规定“正殿七间,基高四尺五寸”,瓦的颜色为绿色等。清府邸建筑在中轴线上以正殿为核心,将正门、后殿、后寝等建筑组成了一个建筑群体,与之相配的有东西配殿、配楼等,使得整个建筑和谐对称、错落有序。王府花园是王府的重要组成部分,规模相对较小,却浓缩了南北方园林的特点。北京现存较好的清代亲王、郡王的府邸有20多处,如前海西街的恭王府、后海北岸的的醇王府,张自忠路的和敬公主府等。

衙署建筑是中国古代各级官吏处理公务的主要场所,即“衙门”,“衙门”在宋以前又称为“牙门”。衙署所谓中国古代社会的管理机构,其建筑就必然是统治权力的象征,所谓“民非政不治,政非官不举,官非署不立”。所以,各级衙署的设置是历代统治者的中心大事之一,从中央至县的各级衙署建筑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衙署建筑制度发展至明清,已经高度标准化、定型化,其基本特点是模仿宫殿建筑,强调中轴线对称布局,建筑群围绕中央厅堂主建筑严谨有序展开,构成规模宏大、庄重威严的形态。现保存较为完整的清明衙署建筑有:保定直隶总督衙门、南阳知府衙门、内乡知县衙门等。

(4)陵墓建筑

陵墓建筑是中国古代埋葬帝王、后妃的坟墓和祭祀建筑群。它与宫殿、坛庙一样,都属于体现礼制制度、伦理观念,体现帝王神灵不朽,法统永存的纪念性建筑。陵墓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宏伟、庞大的组群建筑之一,多利用自然地形,靠山而建,也有少数建造在平原上。其布局大都是四周筑墙,四面开门,四角建造角楼,陵前有甬道,甬道两侧立石人、石兽雕像,陵园内松柏苍翠、树木森森,表现出肃穆、崇高、永恒的气氛。

唐以前的陵墓建筑,采用稳定、坚实的十字轴线对称的截锥体作为陵丘的造型,陵丘顶上建造寝殿,整体表现出强烈的神圣感,如秦始皇陵。唐代陵墓建筑本身处理不多,开始利用自然山峰作为坟丘,使神道至陵前逐步升高,长长的神道用门阙、石刻加强空间序列层次。宋代将帝陵后陵集中修建,因受风水观念影响,按照“东南地穹,西北地垂”布置建筑,所以各陵都是前(南)高后(北)低。明清陵墓的处理手法最为成熟:选择正面开敞、三面山峦环抱的小盆地的环境,前低后高;陵墓建筑整齐对称,造型严谨,建筑尺度适中,每陵正对一个山峰,将自然山陵组织到陵墓建筑中;注重前导部分的空间序列处理,明十三陵的神道分为3段,从石牌坊到长陵前总长达7.5公里,清陵每陵前都有神道、碑楼,加深了各陵的层次。明十三陵是现存最集中、最完整的陵墓建筑群,清东陵是现存规模最大、建筑体系最完整的陵墓建筑群,两者皆宏伟壮丽,景色苍秀,气势雄伟壮阔。

(5)宗教建筑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其中影响较大的宗教有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其中又以佛教传播最广,对中国文化影响也最深。它们的建筑各有特点。

A 佛教建筑

自汉末佛教传入,我国佛教建筑的历史已近两千年,其发展过程就是印度佛教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佛教建筑主要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还有石幢、石灯等建筑小品。

从公元1世纪汉明帝时第一座佛教寺庙洛阳白马寺的诞生,到公元7世纪的唐朝初期,我国的佛教寺庙主要是以佛塔为中心的廊院式建筑群,并逐步发展成为伽蓝七堂的形式:佛殿、法堂、山门等,布列在中轴线上;僧房、库橱、西净、浴室等念经、生活场所布列两旁。我国的佛教寺庙也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汉传佛教寺庙,分布广、数量多,至今保存完好的有杭州灵隐寺、嵩山少林寺、北京云居寺、西安慈恩寺、上海龙华寺、广州玉佛寺、厦门南普陀寺、台湾竹溪寺等;第二类为藏传佛教寺庙,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著名的如拉萨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色拉寺、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等。第三类为南传上座部佛教寺庙,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

佛塔源于古代印度堵坡,分台座、覆钵、宝匣、相轮四部分,是珍藏佛的舍利而降的实身体,中国称为舍利塔。中国历代的僧人,亦建与佛祖圣物无关的塔安葬遗骨,称为葬塔,如著名的河南登封少林寺塔林。印度的塔原形为下方上圆的覆钵式,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建筑方式结合,出现了享阁式、楼阁式、密檐式等多种式样,以后接受密教艺术的影响,又出现了金刚宝座式、覆钵式、花塔等多种形式。中国的佛塔一般都有统一的结构,在地下有地宫,地面上有基座、塔身和塔刹;从外形平面看,有正方形、圆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形态。从建筑材料看,有木塔、石塔、砖塔、铁塔、琉璃塔和金塔。中国至今尚保存完好的著名佛塔有:登封嵩山寺塔、西安大雁塔、大理崇圣寺三塔、泉州开元寺双塔、杭州六和塔、北京妙应寺白塔等。

中国的石窟寺源于印度,是寺院的一种形式,依山崖凿窟,窟前建造木构或仿木构建筑。中国最早的石窟寺出现在东汉时期的新疆地区,十六国和南北朝时经由甘肃到达中原,形成高潮,唐宋时除在某些原有石窟基础上继续凿建外,又开凿了一些新的窟群,之后逐渐衰落。现存石窟寺的分布范围广泛,西至新疆西部、甘肃、宁夏,北至辽宁,东至江苏、浙江、山东,南达云南、四川。其最重要者为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等。中国石窟是建筑、雕塑、绘画三者的结合,其中著名的石窟有:克孜尔千佛洞、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四川大足石刻等。

B 道教建筑

中国的道教创立于东汉顺帝时期,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道教建筑是道教用以祀神、修道、传教及举行祝祷祈禳仪式的场所,汉称“治”,至晋称“庐”、“治”或“靖”、“静”。南朝称“馆”,北朝称“观”或“寺”,此时随着道教仪礼的规范化,道教建筑已趋定型,且已具规模。唐皆以“观”名,以后规模较大的称为“宫”,现在一般都统称为“道观”。

道教建筑基本由神殿、膳堂、宿舍、园林四部分组成,布局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大部分道观都采取的园林式,建筑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凡是名山大规模的道教建筑群,其亭台楼阁、殿宇回廊高低错落且布局自然,桥廊、碑石依山而建,石径、溪水蜿蜒流转,鲜花遍地,古树栉比,真犹如神仙境界。另一种是对称式,主要殿阁都建在中轴线之上,井然有序。总体而言,道教建筑的布局、形制及装饰等,是“阴阳五行”的体现,其内部陈设布置与佛教建筑十分相似。现存主要宫观大多修建于明清两代,主要有:湖北武当山紫霄宫、河南鹿邑太清宫、四川青城山古常道观、江西龙虎山上清宫、江苏茅山元符宫、山西永乐宫、北京白云观、陕西重阳宫等。

C 伊斯兰教建筑

伊斯兰教的主要建筑是清真寺。自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其清真寺建筑也逐渐在中国兴起。由于回教教徒礼拜时必须面向麦加圣地,所以中国清真寺的布局采用东西向的轴线,在东西轴线上对称地排列各种建筑,大门多安排为东向。清真寺主要采用拱券建筑技术,由分行排列的方柱或圆柱支撑券门,券上再建筑穹隆拱顶,拱顶基座颈部有四方形或圆形,上面凿出了半圆形、倒球面三角形或轮状的圆孔,称为“山形花边”或“回纹状雕饰”。有部分回教建筑保持了西方回教寺的样式,如元代重建的泉州清净寺,以礼拜殿为主体,殿内用暗红、棕色和金色的卷蔓纹及阿拉伯文组成繁密的图案。我国维吾尔族伊斯兰教建筑的成就最大,属于世界伊斯兰建筑体系,造型浑朴含韵,风格静穆沉思。

(6)园林建筑

中国园林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将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它不仅是中国建筑中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种类型,而且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国、欧洲、阿拉伯)中历史最为悠久,内涵最为丰富。其特点是布局灵活多变,空间变化丰富;以自然形态为主,或将建筑物隐于山水花木之中,或将自然景物融于建筑之中,形成巧夺天工的效果;建筑的尺度和形式不拘一格,色调淡雅,装修精致。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园林是周文王的灵囿,“囿”除了筑台掘沼为人工设施外,全为自然景物,以供帝王贵戚放养禽兽和游猎娱乐之用。秦汉时期,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出现了园林与宫殿相结合“一池三山”形式的“宫苑”,在宫苑中有驯养兽类或狩猎游乐的建筑和场地。南北朝文人开始参与园林建设,开山水园林之先河。隋将宫苑建筑融于山水之中,开始了建筑宫苑向山水宫苑的演变。唐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宋全景式山水宫苑、写意山水园的出现,以诗画意境作为造园主题,使园林艺术发展成熟。明清是中国园林建设的高峰,造园成为独立的技艺,造园法则成熟,涌现出许多造园家和造园理论著作;私家园林(主要在江南)数量剧增,皇家园林仿效私家园林,多为私家园林的集锦。

中国园林主要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邑郊风景区和山林名胜四大类型。

A 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大多利用自然山水加以改造而成,一般占地面积很大。秦汉是皇家园林形成期,秦始皇在陕西渭南建的信宫、阿房宫不仅按天象来布局,而且“弥山跨谷,复道相属”,在终南山顶建阙,以樊川为宫内之水池,气势雄伟、壮观。魏晋南北朝是其发展期,虽然在规模上不如秦汉山水宫苑,但内容上则有所继承与发展,如北齐高纬在仙都苑中堆土山象征五岳,建“贫儿村”、“买卖街”等。隋唐时期的皇家园林趋于华丽精致,如长安禁苑。元明清时期则趋于成熟,造园艺术手段无论在选址、立意、借景、山水构架的塑造、建筑布局与技术、假山工艺、植物布置乃至园路的铺设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出现了承德避暑山庄,北京颐和园、西苑(中、南、北海)、圆明园等名园。

B 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应与皇家园林起源于同一时代。据文献记载,汉代有梁孝王的兔园和袁广汉的私园,均是仿皇家园林而建,规模较小,内容朴实。其后,私家园林的发展是士大夫逃避现实,追求隐逸山林的结果。私家园林多是人工造的规模从一亩甚至半亩,到十几亩、二十亩的山水小园,园内建筑比重大,多侧重于玲珑剔透的小木作工艺,景物营造多以对景、借景、隔景、透景手法来叠山理水,空间分隔曲折幽深,并讲究花木配置和室内外装饰。私家园林的总体风格素净而淡雅,为中国园林建筑的最高典范。历史上著名的私家园林有:西晋石崇的金谷园、东晋谢灵运的山居、唐王维的辋川别业、宋司马光的独乐园,以及明清时期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留园、沧浪亭,扬州个园、何园以及无锡的寄畅园等等。

C 寺观园林

寺观园林是寺庙、道观的附属部分。自东汉以皇家宫苑改建的洛阳白马寺的中国第一佛寺的建立,至唐宋时期,文人开始将山水引入到寺观,促使其园林建设的发展,到明清时期达到高潮。寺观园林的规模大小不一,或近于皇家园林,或近于私家园林。其景物营造手法与私家园林区别不大,但风格更加淡雅。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寺观本身就地处山林名胜,其建筑处理也多使用园林手法,使整个寺庙形成一个园林环境。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寺观园林有:西晋苏州的玄妙观,唐长安以植牡丹、荷花而有盛名的广恩寺,元末以叠怪石著称的狮子林,以及明清时期汉藏风格相结合的永安寺、承德的普陀宗乘庙等等。

D 邑郊风景区和山林名胜

邑郊风景区和山林名胜即所谓风景名胜区,其面积大,内容丰富,往往是一种集锦式的园林群,根据自然山水的形态,依山而建、依水而设的组织人造的景物,既有自然美,又有园林美。如苏州虎丘与天平山、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南京栖霞山、昆明西山滇池、滁州琅山以及一些佛、道教名山等。

(7)住宅建筑

住宅建筑又称民居,也包括会馆、商店等常用建筑。住宅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是为满足居住等日常生活需要而产生、建造的,所以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它相对于宫殿、寺庙等类型建筑,精神性功能不太突出,但在布局、形态、空间处理等方面,仍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特点是:空间序列组合与生活密切结合,尺度宜人而少有变化;建筑内向,造型简朴,装修较为精致。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的向心而筑的姜寨原始村落遗址中地面、半地穴和地穴式三种建筑,是我国出现最早的住宅建筑。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民居建筑,是位于山西高平市中庄村的姬氏民居,其门前青石门墩上刻有“大元国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等字样,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属元代民居建筑的孤例。中国现存的绝大多数传统住宅建筑,都为清及民国时期所建。

中国汉族地区的民居可分为规整式和自由式两类,主流是规整式住宅,它采取中轴对称的四合院或三合院布局。据目前考古发现,院落出现在商周时代,汉代住宅中已普遍采用,唐宋时期已成为住宅的典型样式,明清更得到成熟的发展。这种类型的民居中,以北京四合院为最典型。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前院横长,因讲究风水,院门多在东南角,院内为次要用房;后院方阔,通过垂花门式中门进入,居中的正房为堂,堂左右为耳房,耳房和院左右厢房都为居室。各幢房屋朝向院内,有前廊,用抄手游廊使之相连并与中门连接。有时在后院以后建一长排后照房以供居住或杂用。多座院落组成的大型住宅,是按照中轴线进行串连或中轴左右并连而成。

由于中国各地区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差异,各地的住宅建筑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尤其是各具异彩的各少数民族建筑,大大丰富了中国建筑的整体风貌。华北、东北住宅的庭院较为方阔,利于冬季多纳阳光。晋、陕、豫等省的住宅为避夏季西晒,故院子窄长。西北地区风沙严重,院墙加高,谓之庄窠。黄河中上游地区黄土厚积,因地制宜,多凿洞为窑,称为窑洞。江南地区人口稠密,建筑密集,庭院相对狭窄,屋顶坡度陡峻,翼角高翘,装修精致,秀丽灵巧。南方多山,炎热多雨,人稠地窄,多以狭小的横长方形天井为中心,四面建房,其形态方方如印,云南称之为一颗印。闽南、粤北和桂北的客家人,多建或圆或方的大型集团住宅,由中心位置的单层厅堂建筑,与周围渐次加高的四五层楼房组成,便于防御,称为土楼。藏族住宅吸收了汉族建筑的一些形象和手法而自成体系,住宅用石块砌筑外墙,内部为木结构平顶楼房,称为碉房,碉房色彩鲜明,性格粗犷巨丽。蒙古族牧民居住圆形毡包,内有立柱,装饰华丽。新疆维吾尔族住宅多为平顶,以一层至三层土墙围成院落,庭院布局自由,有绿化点缀,房间前有宽敞的外廊,室内外有细致的彩色木雕和石膏花饰。西南各少数民族多利用山坡建房,为下层架空的木结构干栏式建筑,梁柱等结构构件外露,用竹编席箔为墙,屋面曲线柔和,出檐深远,形态自由,少成组群出现,以云南傣族竹楼最为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