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难忘的记忆:国家京剧院艺术家口述史
14407400000002

第2章 难忘的记忆

张凯华

2014年元月,受文化部党组委托,我正式成为了一名“国京人”,真正进入了京剧这片濡养中华民族两百余年的精神沃土,怀着敬畏,捏紧一张言情咏志的世界文化名片,我的心沉甸甸的。

国家京剧院是一个有着六十年辉煌历史的艺术殿堂,在这个特殊的、承载着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的国家级剧院,曾经汇集了一大批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和剧作家、导演、作曲家、舞台美术家,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杜近芳,著名导演阿甲,著名剧作家翁偶虹、范钧宏等一串串闪光的名字,享誉四海。作为国家京剧院的院长,接手这样一个有着厚重历史的剧院的管理工作,遵循京剧“口传心授”的艺术规律,我想首先不能忽视的就是珍视历史,回顾历史,了解历史。

2014年5月1日,剧院举办“《红灯记》创排五十周年纪念演出”活动,我在梅兰芳大剧院演出现场见到了95岁高龄的刘吉典先生,先生曾经担任剧院创作室音乐组组长,一生专注于中国戏曲音乐创作,被公认为中国京剧现代戏音乐唱腔设计开拓者。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亲临现场,观看曾亲身参与创作的经典剧目的演出。犹记谢幕后先生观剧谈艺的情景:时而自得其乐地哼几句妇孺皆知的唱腔,兴奋地聊起当时的创作情景,那劲头仿佛当年睿智灵敏的作曲家,时而又回复95岁高龄老人景况,讲述回忆仿如旧式留声机,不时卡壳走音。我当即萌发了进行国家京剧院“口述史”拍摄的想法。工作千头万绪,但我始终把这件事摆在了前面,敦促创作研究中心抓紧实施。未曾料想,正在约访过程中,8月即传来先生逝世的消息,一代戏曲音乐巨人远去。

“森林里的一棵树倒下了,如果没有人在场听到,那么树倒在地上时便是没有声音的。”美国口述历史协会主席道格·博伊德以此阐述口述历史传播的意义。六十余年,剧院数代杰出艺术家驰骋舞台,光华灿烂,他们善于继承,勇于创新,演出了近五百台精彩剧目,塑造了成千上万的艺术形象,其令人景仰的思想品行,功勋卓著的艺术业绩,鲜活生动的人生传奇我们记录了多少?没能拍摄记录下刘吉典先生的音容、影像,留下了永恒的遗憾,先生们年纪渐长,还有多少保留在他们身上的艺术精髓正在这样不知不觉间灰飞烟灭?我们更加深切体会到了“先贤永逝,来者可追”的必须与迫切。

有关京剧的史料、档案无疑卷帙浩繁,“国家京剧院口述史”项目的开展,旨在建立一份全面、深刻、生动的有关国家京剧院的历史资料,记录以人、戏、剧院历史为切入点,特别是艺术家作为个体的经历、体验与感受,记录他们的亲历、亲见、亲闻,要求具体、细腻、生动,以鲜活的讲述形式完成对某些档案文献反映历史真实的有效补充。口述历史由采访者、口述者、记录者等共同参与、合作完成,通过录音、录像等现代技术手段,经过访问、讲述、整理等环节,记录和保存当事人的口述。口述历史开辟了回忆和讲述的渠道,在艺术长廊留下永恒的声音与影像。

2014年7月初“珍贵艺术资料抢救——国家京剧院口述史”项目正式启动,7月10日下午14:30至17:30,完成导演孙元意的第一期采访与摄像,此后项目组先后完成杜振宁、谷春章、寇春华、李兴海、刘桂欣、刘琪、张曼玲、郑岩、朴东根、苏焕学、孙洪勋、孙家麟、孙培鸿、张杰、田文善、王鸣仲、王世荣、王志勤、吴素英、许谨忠、许俊德、叶钧、司騂、孙元意、刘秀荣、吕瑞明、张建民、张春孝、杜近芳、萧润德、张春华、邹忆青、江新蓉、李鸿儒、吴钰璋、齐致翔、李光、李景德、张连祥、刘习中、李世济、刘长瑜、孙桂元等(以采访拍摄时间为序)40余位艺术家的口述拍摄及部分文字整理和视频制作。连续两年,“国家京剧院口述史”项目得到了国务院、文化部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经费支持,经过项目小组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可喜成果。

记录的形式着力于文字与数字同步,传统书籍与现代影像(光盘)配套。在经过大量拍摄与补充之后,《国家京剧院艺术家口述史》书籍第一辑即将付梓出版。第一辑以年龄为序,首先选录了70岁以上的代表性艺术家10位:张春华(92岁)、吕瑞明(91岁)、江新蓉(89岁)、李世济(83岁)、杜近芳(83岁)、张建民(82岁)、刘秀荣(81岁)、张春孝(81岁)、邹忆青(78岁)、孙元意(72岁),涵盖表演、编剧、导演、音乐创作各个方面,善于思考,勤于总结,推陈出新的剧院不乏有文化、有底蕴的学者型艺术家,大智慧的艺术工作者,也不乏爽朗直言、见情见性的本真人,第一辑文稿二十余万字,图片百余张,在有限的三百余页内,多角度、多侧面地娓娓诉说着前辈们传奇的从艺经历,梳理着剧院六十余年的深厚历史,总结着行内最实用的戏曲理论,书籍力求文史结合,图文并茂。

前尘往事,逝者如斯,记忆的长河或滔滔汩汩,奔涌澎湃,或泠泠淙淙,婉转从容,我们勉力为之,也不过撷取漫溢浪花数朵,载入薄册,望年长者读到,引发遐想,年少者读到,受些教益,留下念想。

二〇一六年十月于国家京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