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地方高校体育专业研究生产学研培养模式探索
14475500000002

第2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等不同类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多样化要求,高等学校需要不断探索不同的培养模式和途径。“产、学、研”结合作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对于研究生走出象牙塔,进入到企业创新的主战场,让他们在最富有创造力的年龄阶段进行面向市场的最高创新的实践,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产、学、研”培养研究生,不仅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也是我国当今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基本要求。北京市从2006年以来开展的“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改革和创新项目,有效地整合了北京市企事业单位、高校、研究机构的教育资源,提升了研究生创新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了教育质量和研究生素质,促进了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改革毕竟是一项新事物,乃至全国都尚处在尝试探索阶段,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总结,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实际出发,分析“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问题及原因,总结国内外“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和规律,创新“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体制与机制,努力探索一条有特色的“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发展道路。

一、“产、学、研”培养研究生是政策研究的需要

“产、学、研”培养研究生对社会、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都是有益的。北京地区高校的“产、学、研”培养研究生,从全国范围来看已走在前列,但是具体到合作的各个环节,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合作动力不足、中介机构缺乏、财税金融政策不完善等,这些问题都阻碍北京“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顺利发展。这些问题需要调研、归纳、总结,为全国的高校提出政策建议,从而推进“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发展。在此以促进地方高校“产、学、研”培养研究生政策的完善为出发点,对地方高校的具体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给出优化建议,以便促进“产、学、研”各主体更好地结合,从而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及形成共赢的良好局面。

二、“产、学、研”培养研究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人类社会正快速进入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后工业化时代,人才问题被逐渐提高到国家战略层次。知识经济时代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知识和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经济发展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许多国家把发展科学技术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民族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决策。在这种背景下,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而其中最大的动力莫过于科技和教育的快速发展及日益紧密的结合,因而“产、学、研”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方式就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产、学、研”合作及培养人才,不仅有利于技术创新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同时,“产、学、研”合作及培养人才也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增强国家和企业竞争力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走向国际化,而国际化的竞争又取决于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二者最终又取决于教育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教育的竞争。2001年,我国加入WTO,经过几年的过渡保护期,自2006年开始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这些竞争,除了科技创新能力外,最重要的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这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与超越的必然选择。战后日本崛起的主要动力就在于引进先进科技,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从而使日本一跃成为第二大经济强国。目前,我国成为世界公认的最有发展潜力的国家,但我们都清楚地知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快速发展主要建立在廉价劳动力与低科技含量产业和行业的结合,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能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怎样化解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我们不失时机地出台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战略,为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但发展中的两大矛盾并没很好解决,一是科技创新不足,二是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不高,虽然我国有每年世界最大的专利和发明的申请量,但转化率非常低。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理论研究、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结合不够紧密,搞研究的不关心科技应用和开发,教育教学重理论轻实践,从事生产实践的忽视理论学习。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要适应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提升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以高校科技成果转移为纽带的“产、学、研”创新体系就成为必然。

三、“产、学、研”培养研究生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基本要求

我国的经济发展已从原有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更加迫切。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相协调,将人才的培养也向市场化、现代化转变,提高人才的科研等各方面的水平,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的人才。而这种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产、学、研”培养,因此,加强“产、学、研”培养是社会发展与人才发展的强烈需求。

同时,我国经济形态也发生了两个重要的转变,一是社会需求从供给主导转向需求主导。这种转变带来的是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前的竞争主要集中于低端竞争,没有核心技术,依靠产量取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低端竞争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而逐渐转向高端竞争。一个企业若没有自己的优势或核心技术,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最主要的是对高新技术的需求和对人才的需求。通过“产、学、研”合作,企业不仅可以利用高校的科研实力,提升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也能为企业进行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同时我国经济形态已从短缺经济形态向过剩经济形态转变,与此相适应,对人才的需求从供给转向需求。目前我国存在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象,结构性失业表现明显:一方面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大量的大学毕业生、研究生不能就业。高校传统的、以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为主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社会人才的需求,毕业硕士研究生出现“过剩”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学术型、科研型硕士生供大于求,应用型、复合型硕士供给不足,从而造成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性供需矛盾的局面。打破这种困局,亟待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面向实践应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改革,“产、学、研”培养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四、“产、学、研”培养研究生是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新的变化。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不断加速,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资源成为关系国家竞争力强弱的基础性、核心性、战略性资源。从国内看,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人才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等问题现实地提上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判断,200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专章提出“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这是中国首次将人才战略确立为国家战略,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之中。为实施人才战略,2002年制定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2003年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2007年把人才强国战略写进了中国共产党党章和党的十七大报告,2010年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些人才战略和相关的人才规划都把“产、学、研”合作与培养高层次人才作为重要的建设目标。尤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五、“产、学、研”是培养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1995年,国家教委在《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研究生培养的重心应加快调整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上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指出:“在培养教学、科研岗位所需人才的同时,大力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2002年5月,《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编写组出台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年)》中,针对改进研究生培养制度和模式的部分指出:“要明确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在新的社会形态下,依据社会发展不同需要,对于研究生不同的培养规格、不同的培养层次、不同的培养类型等进行模式创新和培养制度创新。要改进目前以攻读学术型学位为多数,辅之以少数攻读应用型、复合型学位的状况,逐步调整到多类型并举,应用型、复合型学位为多数的新格局。”面对新的时代对研究生教育提出的挑战,如何科学、合理地建构起创新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成为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在我国,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企业是提高创新能力的主体,另外,各研究院、所等机构以及国外资源也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力量。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实现高校与这些机构的深度融合,符合我国目前的教育方针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当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研究生的有效途径。“产、学、研”培养研究生,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解决研究生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研究生进入社会的竞争力。“产、学、研”培养研究生,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环境,合理安排课程学习、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使研究生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研究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达到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目的。在最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提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密切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加强“产、学、研”合作。并且在其中明确提到要“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产、学、研”培养研究生是在为社会培养自主创新人才这一目标下,开展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公共管理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素质,实现高素质人才与企业岗位无缝接轨,最终培养出能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专门人才。

在分析“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发展历程、模式类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近年来开展的“产、学、研”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取得的成就、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各种培养类型的优缺点,提出适合地区“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优化模式,以及“产、学、研”培养的长效机制,为地区培养优秀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研究生奠定理论基础,并为我国其他地区“产、学、研”培养研究生提供借鉴。

一、进一步把握住研究生“产、学、研”培养的本质特征

有助于深化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把握研究生“产、学、研”培养的本质特征。我国研究生的“产、学、研”培养源于对西方合作教育思想的借鉴,由于中西科研体制、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中国实施研究生的“产、学、研”培养其本身就存在适应与发展的问题。新世纪初页的几十年是我国实现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知识经济的深化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都将使研究生教育和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研究生的“产、学、研”培养既是适应这些变化的产物,又将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论文研究,把握内外环境及与研究生“产、学、研”培养的关系,进而可以深化对研究生的“产、学、研”培养本质特征的认识。

二、有助于推进研究生的“产、学、研”培养实践的改革与发展

研究生的“产、学、研”培养涉及高等学校、研究院所、企业等多个主体,价值取向上的多元化致使在实践中容易滋生出各种矛盾。在此立足于探讨各主体在研究生“产、学、研”培养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解析实践中矛盾产生的根源,并致力于从制度和技术手段等层面探索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策略,这将为研究生的“产、学、研”培养实践创新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推进研究生的“产、学、研”培养工作的顺利健康发展。

三、有助于丰富合作教育理论、研究生教育理论以及教育资源配置理论

研究生的“产、学、研”培养是合作教育理论指导下教育系统最高层次的实践活动。由于研究生阶段教育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得研究生的“产、学、研”培养与一般本科生、高职学生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相比也具有独特性。对这种独特性的探索既丰富了合作教育的基本理论,又拓展了研究生教育理论当中的学生成才、教育模式等方面的理论。同时,本课题的研究从认识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社会关系入手,探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在合作培养研究生方面的利益相关性,这就要求“产、学、研”培养实践打破封闭的研究生资源配置模式,在更加广阔的环境下争取资源获得发展。对这些问题的探讨都将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教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理论基础

通过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梳理,界定“产、学、研”及“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概念及内涵;明确“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二、“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发展历程研究

根据国内“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历史特点和工作特性,对国内“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发展历程进行阶段划分;通过分析“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发展历史、内容、典型事件,借鉴国外“产、学、研”培养的经验和发展规律,总结“产、学、研”培养研究生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三、“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模式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从不同的角度,对国内外及“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模式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并分析各种模式间的异同、关联度、优势和不足,为“产、学、研”培养研究生合理模式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撑。

四、高校“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现状分析

通过对高校“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情况以及“产、学、研”培养研究生基地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归纳“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政策措施、成就、经验、问题及不足,为“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目标和方向。

五、国内外“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做法和经验

发达国家是开展“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先驱,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为借鉴吸收这些经验,选择日本、新加坡、美国、德国等国的高校,进行以文献分析为主的调研,对日本的“官产学”模式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国外“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做法和经验。

为借鉴和吸收国内各高校开展“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经验,探索适合特色的“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模式、体制和机制,对国内典型地区(上海、武汉、西安、长春、沈阳等地)高校“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情况及地方政府为推动这些工作的政策进行调研,总结国内其他地区高校开展“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做法和经验,为制定“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政策提供参考。

六、“产、学、研”培养研究生优化模式的研究

通过比较研究各类培养模式的结构、培养目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提出“产、学、研”培养的优化模式,即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宏观指导,以高校为中心、多主体网络式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为平台,以项目为依托为主要培养形式,多主体、多层次、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模式,并对优化模式进行分析。

七、“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

在探讨国内外“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内涵,比较分析国内外多种“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地区现行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具体研究项目行政管理体制(各级各类组织机构)、项目执行运转机制(各级各类规章制度)、促进成果产生的机制(各种奖惩机制、协议)、项目成果评价机制(验收机制、评价指标体系)等,为“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优化提供依据。

八、“产、学、研”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为全面反映基地建设情况,对各“产、学、研”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质量进行系统评价,从基地建设、管理制度和培养成果三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确定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及权重,形成“产、学、研”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九、“产、学、研”研究生培养基地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为使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便于精细化管理,能够随时查询、跟踪和管理“产、学、研”培养的学科专业、学校、导师、学生等基地建设发展变化的相关信息,并进行相应权限的操作,初步建立“产、学、研”培养研究生基地信息管理系统。

十、“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对策研究

针对“产、学、研”培养研究生阶段发展的要求,对提出“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优化模式,构建适合实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本研究分别从政府、高校、企业、中介机构、导师和学生等角度阐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对策和建议。

第四节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在比较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遵循国际与本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以定性分析为主,辅以必要的定量分析。主要包含以下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文献法是通过查阅书籍和期刊、互联网网页等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找出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本研究系统收集资料,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来源和发展进行梳理,对“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各种模式进行分析。

二、访谈法

通过对国内各高校研究生院(部)负责人、导师和研究生的访谈,了解和收集关于国外及国内“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第一手资料,以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

三、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基本政策、体制和机制,为“产、学、研”培养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本研究主要分析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并与我国的“产、学、研”培养研究生进行比较,指出从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应得到的启示借鉴及我们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四、问卷调查法

为了摸清开展“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现状、成就、经验和问题,课题组分别以高校研究生管理部门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学校导师和研究生为对象设计并发放了问卷,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其分析结果是提出优化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基本依据。

五、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其特点是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典型性、研究内容的深入性和全面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等。运用个案研究法,对研究生“产、学、研”培养基地的运行机制以及存在的困难进行调研和分析,总结经验、提出完善的途径与建议。

六、层次分析方法

将“产、学、研”培养研究生基地的影响因素从抽象到具体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形成了“产、学、研”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