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1459100000010

第10章 致爱丽丝

(德)贝多芬

创作背景

贝多芬二十几岁时的一个冬天,一个寒冷的圣诞节之夜,他徘徊在维也纳的街上,仿佛在寻找什么,又似乎漫无目的,仅仅为了享受一下这圣诞之夜冷寂的夜晚。

突然,他看见一位身材单薄的小女孩,匆匆地从教堂那边走过来。她的脸色那么难看,仿佛正因为什么不幸的事情而感到绝望,她弱小的身体在寒风中哆嗦。

“小姑娘,什么事使你这么伤心,我能帮助你吗?”

原来,小女孩叫爱丽丝,她的一位邻居雷德尔老爹正病得厉害,他的身边一个亲人也没有,唯一的小孙女上个月也得伤寒病死了。雷德尔老爹哭瞎了眼睛,正躺在床上发着高烧。他有一个愿望,在这个愿望没有实现之前,他是不能死去的,否则,他的灵魂就不能升入天堂。

小爱丽丝说:“先生,雷德尔老爹是个善良的人,他爱画画,爱听音乐。每到春天,他就骑着马到森林里去,秋天带着一大捆画回来。他把卖画的钱都分给了我们这些穷邻居,而他自己穷得只剩下一架破钢琴。他病了,他天天都念叨:‘让我再看一眼森林和大海吧,让我到塔希提岛,到阿尔卑斯山去看一眼它们吧!……这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唯一的愿望啊!’”小女孩含着泪水告诉面前的这位先生说,“多好的老人啊!可是没有人能帮助他实现这一愿望!”

“不,也许有的!”

贝多芬随着小爱丽丝来到了老画家的身旁。他打开了老画家的那架旧钢琴的琴盖,手指轻轻地按动了琴键,他弹奏着,弹奏着……

这时候,雷德尔老爹突然停止了咳嗽,他坐了起来,咧开嘴巴,微笑着,头部也随着音乐的节拍摇晃:“啊,看到了!我看到了!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塔希提岛四周的海水,还有海鸥、森林、耀眼的阳光……我全看到了!啊,上帝!我的灵魂终于可以升入天堂了。先生,感谢你让我在圣诞之夜看到了我想看到的一切——我终生热爱的大自然。”

贝多芬站起身,说:“不,是您那仁慈的心灵在召唤我,还有您,天使一般的爱丽丝!是您把我引到了这架钢琴前。请允许我把这首曲子献给您吧——可爱的小爱丽丝。”

说完,青年音乐家低下头,轻轻地吻了小爱丽丝,然后猛地转过身,拉开门,大步走进了夜色中。他的火焰般的鬈发在风中飘扬,雄壮的姿态活像一头雄狮。

这是有关《致爱丽丝》的一个美丽传说。

其实,这首著名的钢琴曲是贝多芬题献给自己的女学生特蕾泽·玛尔法蒂的。

贝多芬一生未婚,但生活中也随时有一些浪漫的故事。他四十岁左右,教了一个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于是写了这首钢琴曲,并在乐谱上题上“献给特蕾泽”几个字。贝多芬逝世以后,在他的作品目录里并没有这支曲子。19世纪60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了写贝多芬的传记,在特蕾泽·玛尔法蒂的遗物中发现了这个曲谱,于1876年公之于世,此时贝多芬已经逝世快半个世纪了。他在发表的时候,把“特蕾泽”误译为“爱丽丝”,在乐谱上写下“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4月27日,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于是这首曲子就一直被称作《致爱丽丝》或《献给爱丽丝》了。

作品欣赏

乐曲采用了小回旋曲式(A-B-A-C-A)结构。基于一个非常亲切的主题。

这个主题在乐曲中前后出现了十六次之多,留给人们非常深刻的印象,也许,这就是贝多芬心目中的特蕾泽形象。

这个旋律是a小调,3/8拍,作为A主题,出现在乐曲的开头、中段和结尾处。

进入B段,其主题转入F大调,情绪开朗。

在经过一段快速的过渡以后,乐曲又回到A主题上,然后再进入C段。C段主题情绪严肃稳重,似乎作者在沉思。然后在一连串的三连音和下行半音阶过渡,乐曲又回到A段,并结束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