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贝多芬
创作背景
贝多芬在1810年间为戏剧《哀格蒙特》所写的配乐共有十段,其中以《序曲》最为有名。
《哀格蒙特》是歌德的名剧。该剧的主人公哀格蒙特伯爵是16世纪荷兰民族革命的统帅,他是奋起反抗西班牙异族统治和压迫、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的民族英雄和领袖之一,由于西班牙派驻荷兰的总督背信弃义,他被捕入狱并被处以死刑,全剧以悲剧结尾。哀格蒙特的崇高形象和他的悲惨命运,使贝多芬深为感动。他以哀格蒙特的形象作为这首《序曲》的中心,不但反映出哀格蒙特的斗争精神和他悲剧性的遭遇,而且还体现了哀格蒙特英勇斗争的结果——即最终取得胜利的荷兰人民的狂欢场面,这一创意充分表达出贝多芬对“人民革命力量不可战胜”的坚定信念,并为歌德原著中那“单纯悲剧性”的结尾加上了光明的希望。他在给出版商的信中还特意为最后一段音乐附上了“预告祖国即将得到的胜利”这样一条注解。
作品欣赏
乐曲开始是一个长达二十四小节的引子。
这个引子里有两个对立的音乐形象,一个是西班牙侵略者的形象,用西班牙萨拉班德舞曲节奏写成,带有阴险凶恶的情绪。
另一个音乐形象是受压迫的尼德兰人民的形象,开始是木管乐器奏出的,充满压抑之感,后半段由小提琴奏出雄伟的旋律,表现人民的觉醒,并由此引
出呈示部的主题,第二主题则是两种势力的斗争,对人民的斗争充满信心。
两个主题不断发展,圆号和木管强有力地演奏侵略者主题,接下来是人民的主题,但情绪显得不安。
音乐突然停顿,这是哀格蒙特遇难的表现,木管乐器奏出肃穆的和弦,表现人民对英雄的悼念。
最后,乐队以强音齐奏,奏出一曲胜利的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