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刘邦传 刘备传 赵匡胤传 朱元璋传(超值金版)
1476000000084

第84章 中原王朝(3)

宋太祖从年少时就下决心创一番功业。建立宋朝以后,面对着内忧外患的形势,宋太祖苦心思虑,思考统一中原的大策略。从历史上看朝代兴替,除了元、清二朝是通过外族强大的武力为后盾而建朝外,其他各朝各代都是借着先朝的内乱而改辕易辙的,而元、清二朝的统一,也与其对手内部的腐败与内乱密不可分。外者,表也。内,才是最实在、最重要的。看一个人,外表固然重要,但只是门面而已,更重要的是他的心灵与智慧。如果他不学无术而且阴险狡诈,那么即使他长得貌似潘安、宋玉,穿得体面华贵,也只是一张好皮囊罢了,于国、于家、于他人毫无益处可言。对一个国家而言,亦是如此。当年秦始皇以虎狼之师横扫六国,兵锋所至,所向披靡,北筑长城而拒匈奴,南达百越之地,其疆域之广,前所未有;其甲兵之盛,无与争锋。接着,又设立郡县,统一度量衡,广修驿路,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帝国版图跃然纸上。但是,这只是一件华美的外衣,它掩盖了孱弱多病的身躯。统一后的秦国,大兴土木,筑长城、建阿房,大量被强征的民夫死于艰苦的劳动和官吏的皮鞭之下;焚书坑儒,残杀读书人,强行垄断文化,激起士人义愤;对百姓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当人民再也忍受不了压迫之时,愤怒的烈火便从内部燃起,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看似强大无比的秦王朝仅历二世便土崩瓦解。无独有偶。曾以开元盛世而著称于史的唐玄宗,青壮年时期励精图治,将唐王朝推上了富强繁盛的顶峰,为历代文人史家所称颂不已。然而盛极必衰,高处不胜寒。唐玄宗的晚年,全无居安思危之志,整天沉浸在治世的泡影之中,醉心于歌舞宴乐,集天下宠爱于杨贵妃一人之身。朝政荒驰,滥加分封,终于形成各地节度使尾大不掉之势。安禄山、史思明乘机反叛,直捣长安,玄宗皇帝不得不仓皇而逃,盛世的局面再不复回。唐王朝也由此衰败,直至灭亡。历史上这些惨痛的教训,对宋太祖来说,都是极其深刻的。作为一个通过不懈努力才登上皇位的开国之君来说,宋太祖当然不希望轻易放弃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而且迫切希望为子孙后代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开局,永固赵宋王朝的江山。大宋建国之初的形势可以说是内忧外患。朝廷内部,后周旧臣虽然被迫归顺朝廷,但其内心对篡位的太祖皇位仍有所排斥和抵触,表面上虽然十分恭顺,心中却有很多疑虑和担心,害怕一不小心便会遭到灭顶之灾。各地拥有实力的节度使,更是让太祖放心不下。他们驻守外藩,手中又握有重兵,历来就对朝廷阳奉阴违,一旦控制不好,便会起兵反叛,重现五代割据之乱世。对外而言,大宋王朝更是形势险恶、危机重重。当时的赵宋王朝,其辖地仅限于中原一地。北面是勇猛善战的契丹族所建的大辽,经过扩张和改革,力量日渐强大,是宋朝最危险的敌人。还有刘钧统治下的北汉政权,兵力不多却很精悍,经常派小股部队骚扰宋境,破坏生产。在南面,有南平、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等政权,虽然军力较弱,但疆域辽阔,统一它们也非易事。靖定内乱之后,按理说宋太祖应该睡几天安稳觉了,但他反而愈加睡不踏实了。他现在思考的是,要建立像秦始皇、唐太宗等一样的丰功伟绩,结束四分五裂的割据局面,把赵宋王朝锻造成为一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繁盛的帝国,而不应仅仅占据中原一隅。如何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已经被推到议事日程上。统一全国,实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理想,是每一个有作为的君主梦寐以求的结果。古往今来,概莫能外。但统一是关系一个朝代生死存亡的大事,其过程十分艰难,其结局也充满了危险的选择:成功或是失败。秦始皇带领只占神州一角的关中之地秦国,逐渐蚕食鲸吞,最终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其成功的秘诀并不是上天安排的,而是采取一系列正确措施之后的必然结果。对内,他继承商鞅变法后秦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好形势,重用客卿,逐步完善政治、军事体制,令行禁止,达到高度统一。对外,采取远交近攻之策,以合纵之法破坏六国连横之计,逐个击破,进而取得最后的胜利。

而反面的教材也比比皆是,三国时期的曹操和诸葛亮便是明证。曹操统一北方后,迫切希望快速消灭南方的孙权和刘备,实现其人生理想。然而,低估对手和操之过急的心绪葬送了统一的大好时机。假如历史可以重演,曹操当时如果听从谋士们的建议,先取刘备,再图江东,恐怕就不会造成孙刘联合,也就不会出现赤壁之战了。赤壁之战的结果,曹操损兵折将,几十万大军所剩无几,只好狼狈地逃回许昌,统一大计也只能束之高阁。终其一生,也没有看到统一后的魏国是什么样子。诸葛亮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受刘备三顾之请出山,帮助刘备从一个只有数千兵马的小头目,变成拥有川蜀千里沃野之地的蜀国皇帝,其智慧当属旷古罕见。为了帮助刘备恢复汉家天下,他殚精竭虑,希望消灭魏、吴政权,统一天下。因此,他不顾疲病之躯,率川蜀健儿六出祁山。但均无功而返,而且损兵折将,耗费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自己也因过度劳累和忧虑,病死军中,把统一的理想随着尸骨一同埋入坟墓。蜀国也由此衰败,直至灭亡。这些历史事件,对宋太祖来说并不陌生。到底该不该冒这个险,一直困扰着宋太祖。当时宋朝已经有了统一战争的资本,拥有111个州的版图和96万户人口,这是当时南北各个割据政权都无法相比的绝对优势。此外还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经过宋太祖的挑选和多年的指挥,经历过征北汉、战淮南、伐契丹等多次大战、恶战的考验,战斗力和士气都可堪负重任,并且战无不胜。再次,中国再次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已经形成。黄河以北,自中唐以来,从藩镇林立到五代开始建立后唐政权,逐渐形成了新的政权中心,割据局面呈现出走向统一的趋势。在长江以南地区,虽然诸多政权并立,但各割据政权的疆域狭小,人口也较少,多数国家力量都很小而且软弱怯懦,自后唐时就开始向中原王朝表示臣服或通好。也就是说,大多数国家都向中原王朝靠拢。从人心要求来看,长期的分裂割据,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也给社会各阶层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战争灾难。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已经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尽管如此,宋太祖还是非常谨慎,在如何进行统一战争上,煞费苦心。在建隆元年的十一月间,宋太祖平定了李重进之后,统一中国的战略问题又提到了议事日程。到底是先北伐,还是先南征,他还拿不定主意。由于此事至关重大,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所以他日思夜虑地寻找最佳的方略,以至于夜不成寐。宋太祖拿不定主意时,就去找赵普。这天夜里天降大雪,整个汴京笼罩在一片白皑皑的雪色之中。宋太祖踏雪去了赵普的家。赵普见皇帝雪夜来访,很是惊诧,赶紧询问原因。宋太祖如实相告:“一榻之外,皆他人家,难以入睡。”赵普道:“皇上欲与臣商议平边之策?”宋太祖道:“正是,吾欲先收太原。”赵普道:“太原面对着西、北两个方面的边防,假如拿下了太原,则两个方面的边防就都落在我们身上了,何不姑且留着太原,等到削平诸国之后再说?彼弹丸之地,要消灭他是早晚的事,它还能逃了不成?”在赵普的提醒下,宋太祖又经过深思远虑,于是制定了征南的方针策略,入朝说明道:“自五代以来,中国兵连祸结,帑廪虚竭,必先取西川,次及荆广、江南,则国用富饶矣。今之劲敌,只在契丹,自开运(公元944年)以后,益轻中国,河东与契丹接境,若取之,则契丹之患我当之也。姑存之,以为我屏翰,俟我富实则取之。”

这个战略方针的出笼,基于宋太祖君臣对当时各方实力的冷峻思考。战争,首先是交战各方军事力量的竞赛。当时政权虽多,但宋朝最强大的敌人是北方的辽。就军事实力而言,宋不及辽。如果要贸然先吃掉大家伙,可能造成长期苦战,最终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其他政权从中扩大势力,得以苟存。而南方各政权政治腐败,军力衰弱,都不是宋的对手。其次,战争必须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做基础。中原一代自唐中期以后,战祸不断,人口减少,经济衰落,而南方却得以开发,经济重心已南移。先吃掉南方,消化其人口土地,将大大增强宋的力量。那么,先南后北的战略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呢?宋太祖本人对此作过较为完整的表述,他说:“中原地区自五代以来,兵连祸结,国库空虚。必先取巴蜀,其次取广南、江南。这样,国家储藏才能富饶。北汉与辽接壤。如先攻取北汉,那么辽国之患,就会由我独自承担,还不如先让他苟延残喘,作为我们的屏障,等到我才用富饶后,再攻取它,为时不晚。”这一战略的着眼点是先弱后强,也就是先易后难,北守南攻,待取得南方雄厚的人力物力资源后,再集中力量对付北面的强敌。当然,策略不是死的。宋太祖在实战中是先灭两湖,再取巴蜀,后进两广,最后取南唐。大致对南方几国也是先近后远,先易后难。从当时的形势对比来看,宋太祖的判断是正确的。当时最强大的两个政权,要属辽和宋。而辽已建国多年,经济、军事实力皆胜于宋;宋虽然在周的基础上建成,但连年战乱造成的负面影响仍然很大,根本无法与辽正面碰撞。而广阔富庶的南方各地政权,虽然地域广大、人口众多,但其统治者大多是碌碌无为之辈,政治腐败,军力衰微,是一块大而松软的蛋糕。攻下南方,不仅损失较小,而且可以占领一块富饶的后勤基地,将财物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北方。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国策的确定,为宋太祖统一中原指明了方向。在以后的几十年间,宋太祖南征北战,为统一中原奔波不懈。统一中原

平定了二李叛乱,宋太祖的内忧解除了,他把战争的重心指向了北方的辽国和北汉。宋太祖并不是一个畏难的人,他一直盘算如何对付最强大的敌人——辽。在对比了双方的实力之后,他终觉没有短期胜出的把握。在他统一荆湖之后,就考虑和平赎买辽而占有中国的土地,并且成立了基金库。但最终没有实现。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也就是宋太祖统治的最后一年,群臣要给他上尊号,名叫“广运一统太平圣文神武明道至德仁孝皇帝”,宋太祖拒绝接受,他的理由是:“汾晋未平,燕蓟未复,怎么能叫统一呢?”这可能就是先易后难的一个缺点吧。软柿子先吃了,最后剩下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结果这块骨头让后代整整消化了一个朝代。随着南方政权的平定,统一国家的奠基,财富权力的积累,无论将相还是士兵,都缺少了创业初期那股锐气,大家更看重眼前得到的东西,又怎会有力量对付最强大的敌人呢?纵观历史,朱元璋统一全国采取的是先难后易的方针,先吃掉实力略强的陈友谅,又打败稍逊于己的张士诚,其他就不在话下了。当然,这要有一定的风险,在与陈友谅的战争中,双方都有胜出的可能。那么,何时先易后难,何时先难后易呢?一般来说,如果自己与众多敌人比,实力较强,有六分甚至五分胜出另一强敌的几率,就可以先难后易。先把最厉害的制住,其余的就不在话下了。而如果自己胜出另一强敌的几率不大,可以考虑先易后难,在战斗中扩大自己。当然,要防止强敌的背后一击。宋太祖在对南方用兵期间,一直没有忽略北方的势力。他深知,身后还有北汉和辽这一狼一虎,必须预防后院起火。他在实行先南后北的同时,并没有顾此而失彼,而是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加强和巩固边防,保证自己大后方的安全。其一就是选用宿将,屯重兵于北边防线上。

另外,北方除了两强之外,还有党项、吐蕃等弱敌。对他们,宋太祖并没采取先弱后强的旧方针。因为他们多处于少数民族地区,灭掉政权容易,稳定统治就难了。宋太祖反而利用他们牵制北汉。偏处西北的党项李氏割据政权,在五代时期对中原各王朝保持了名义上的臣属关系。宋朝建立之后,其首领彝兴也不例外,承认宋的宗主国地位。宋太祖一方面感到其对宋难以构成威胁,另一方面它的存在对北汉也是一种牵制,在宋打击北汉的几次战争中,都得到了党项的支持。宋太祖在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战略中说:“中原地区自五代以来,兵连祸结,国库空虚。必先取巴蜀,其次取广南、江南。这样,国家的储藏才能富饶。北汉与辽接壤,若先取北汉,则辽国之患,将由我独自承担,还不如先让他苟延残喘,作为我国之屏障。待我国财用富饶之后,再攻取它,也为时不晚。”统一进程按照既定方针进入实施阶段。对荆湖一带的南平和武平,宋太祖仅用借虞灭虢这一计,就顺利达到了目的。首战告捷后,后蜀便成为宋太祖的下一个猎物。后蜀虽大而富,却缺乏明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根本不堪一击。太祖一面派大兵压境,快速夺取川中门户剑门;一面安抚后蜀主孟昶,迫使孟昶投降。随后,宋军用五个多月的时间平定了南汉,又接连灭掉南唐和吴越,只剩下北汉。宋太祖收拾了南方之后,开始对北汉用兵。对北汉的统一,正如先前所料,极为不顺。早在攻灭后蜀之后,宋太祖乘北汉主刘钧新丧、国内政局不稳之机发兵攻打北汉。宋军开始时接连获胜,直逼北汉都城太原,形势一片大好。但不料北汉向辽求援,辽也不愿与宋直接接壤,于是发救兵援汉抗宋。宋军为避免腹背受敌,只好撤军,占领的城池也失去了。宋太祖不甘心伐汉无功而返,一直耿耿于怀。公元969年春,太祖不顾大臣的劝谏,御驾亲征北汉。此次伐汉,太祖汲取第一次伐汉未果的教训,对辽国援军做了充分准备。宋军一路杀将过去,过关斩将,很快兵临太原城下。此时辽军又想故伎重施,但宋军早有防备,辽军只好丢下几千具尸体和无数辎重,狼狈而返。但太原城异常坚固,城中的防备也周密无隙,加上宋军遭遇瘟疫,久而无功。为保存实力,宋太祖被迫下令班师,宣告第二次伐汉结束。撤兵之时,宋太祖又明智地接受了大臣薛化光的建议,将太原附近的民众一万余户,内迁至宋境,减少了北汉的人口和兵源。这一釜底抽薪之计,也为以后的伐汉和灭汉奠定了基础。公元976年,宋太祖下令第三次伐汉。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宋军捷报频传之时,宋太祖不幸去世,第三次北伐只好草草收场。公元979年,太宗继承太祖的遗志,终于平定了北汉。宋太祖的三次出兵,虽然没有最后将其灭亡,但从军事、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给对手以沉重打击,为后继者灭亡北汉奠定了良好基础。宋太祖在平定内乱、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较为精确地分析敌我形势,采取了先平内乱、先南后北的战略决策,分期分批而又有条不紊地逐个消灭对手,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宋太祖征战一生,凭着自己的励精图治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混战的局面,为实现统一中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宋太祖的以“仁”为本的思想奠定了宋代的统治基础,其治军和治国思想对后代帝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朱元璋是最善用权的。试想一下,从一无所有、地位卑下的乞丐,一跃成为达至尊、坐拥天下的真龙天子,其谋权之略、运权之思、固权之术、制权之智,都堪称前无古人。作为一个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卓有建树的。如果用一言来概括他的冶国方略,就是“以猛治国”。作为开国皇帝,他紧贤紧把握一切所能把握的权力,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奠定了明朝两百余年的统治基础。朱元璋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发展到空前程度,由此对社会经济产生了阻碍作用,使中华帝国也开始走向了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