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邹韬奋作品集(1929)
14866000000112

第112章 看了孙总理国葬典礼影片

我最近在上海的影戏院里看见孙中山先生国葬典礼的影片,最动人的是他的遗像一现在银幕上,观众即不约而同的掌声如雷。在此自动的热烈掌声中,使人静默悲念他的百折不回为国奋斗至死的精神,和他在世时只知有民众福利而自己一介不妄取以自私的廉洁高风。他身后使国民感念不忘的,就在这种公而忘私,不知有己但知有国的伟大人格和至诚精神。那班自私自利,但知要钱不要脸的腐化官僚,虽人民处在积威之下,侧目顿足,敢怒而不敢言,我要劝他们自己常对中山先生遗像看看,真做一些“静默三分钟”的工夫,良心上也许有一点儿过不去!

在那刹那间,我还有一种感触。寻常在影戏院里,我们常见西人一遇他们本国国旗在银幕上飘扬着,总是很起劲的鼓掌,这也许是他们对于“国家意识”的表现。我国一般人向来只知有己有家族而不知有国家,如今在影戏院里的观众,看见为全国福利而奋斗的中山先生遗像,居然能不约而同的鼓起掌来,在“国家意识”方面总算有些进步了。

我看到中山先生的灵榇自碧云寺上沿着石阶抬下来的当儿,全场静寂,景象惨然,不禁一阵心酸,热泪已涌到眼眶里。我深觉他最感人的是他一生为群众努力的精神。

这影片里的马队还勉强看得过去,但有许多穿制服的军乐队和兵士的“摇肩曲腿”式的走法,却实在难看。有的是左高右低或左低右高上下摇摆;有的是左前右后或右前的前后摇摆。摇法虽异,而造成鸭步的难看特色则一。再细看他们一队一队里的许多腿,曲的竟居多数;两腿既向内曲,一步一跛,又是造成鸭步的好机会。这种隆重盛典的影片,大概总要传到外国去的,这种走法似乎很有碍于我国的军容和体面,虽听说中央党部有审查之举,但是这许多“摇肩曲腿”的步调,恐怕也删不胜删,真是一件憾事。

“摇肩曲腿”宜于踱方步,而不宜于作整齐紧凑富有振作精神的步行。“曲腿”大概是从小养成的恶习惯,也许是不讲体育所致,我平日冷眼观察,觉得我国男女患这毛病的很多。至于“摇肩”,患的人也不少;其实只要走时自己留意,略为用些气力使两肩平定,不要懒得那样利害,便行。我在马路上常见国人之穿西装者,也往往摇其肩而曲其腿,不幸触到眼帘上,很替他难过。这样的好体格,不如索性穿着宽袍大袖,倒还可以掩掩他的令人不堪注目的“美态”!我国的时髦女子也喜穿短衣或短裙而大露其腿,我在星期日看电影,有时坐在观众进来必经的座位,静观她们的腿,也觉美腿寥寥,大有“腿难之叹”!(我国常语有“才难之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