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邹韬奋作品集(1930)
14866100000091

第91章 一个可靠的会计函授学校

记者最近写了一封这样的信给老友潘序伦会计师:

“序伦吾兄:多日未晤,常以为念。本刊常接读者来函询及上海有无可靠的会计函授学校,苦无良校可以介绍。吾兄虽设有会计夜校,但贵校无函授部,而内地读者来函询及会计函授学校者甚多,倘贵校能添设函授部,则内地之人有志于此科者亦有入学之机会……”

这封信去后,得到他的回信:

“韬奋学长兄:日前接奉惠书,嘱办会计函授学校以应各界需要,至为感谢。弟亦久有此意,不过因乏人主持,故而迟迟,现已决计试办,已将章程订就,惟尚未印好,印好即当送上一份……弟最近编纂《商业簿记》一书,计分上下两册,适合函授之用……”

记者向来主张用人须注重实际材能,惟其用人须注重实际材能,故极力主张服务与修学须兼程并进。这种意思,曾作文在本刊发表过,兹不赘述。但欲服务与修学兼程并进,在已有较深之根底者,也许可以全恃自修,供给这种人的需要,最重要的是内容丰富的图书馆与设备完全的试验室。其根底之较浅者则于自修之外,不得不常有质疑问难的机会,我以为供给这种有志者的需要,以可靠的夜校或可靠的函授学校为最适宜。

我很郑重的提出“可靠的”三个字,至少含有两种重要的意思:一种是要防上野鸡学校的当,所谓野鸡学校,即以骗钱为宗旨,这种学校之有名无实,不待辩而自明;还有一种是宗旨虽非骗钱,而主持者并非该项学术的专家,并非对于该项学术有丰富的学识经验—他的动机也许不坏,他的毛病便在不自量力——误入这类学校者之得不到实际的益处,也是很显明的必然的趋势。现在以潘序伦会计师倡办会计函授学校,这真是有志研究会计学而一向没有相当机会者之福音;他的信用,他对于会计学之学识经验,是社会所知道的,用不着我来介绍,我现在不过很高兴的把他这个“可靠的”会计函授学校介绍给有志研究会计学的朋友。

此文的动机虽是要介绍这个“可靠的”会计函授学校,但是我心里所注意的并不仅是关于会计一门的函授学校,却是要提倡像夜校和函授学校一类的辅助有志研究各门知识学问的机关——此处当然是要一样的注重两要点,即(一)不是野鸡式的,(二)办的人对于该项学术须有专门的研究与充分的准备。现在有志求学的人多,而求学的机会少,所以除正式学校外,我们不得不希望夜校及函授之增多,庶能供给学荒的需要——不过要“可靠的”。

我们更希望教育部对于夜校及函授的毕业生也一样的给他们以考试的机会,只要他们能够经得起所规定的严格考试,尽可给他们与正式学校出身的同样的资格—这不是空资格,是由自己确有心得而又确能经得起严格考试得来的。这样一来,就是有许多人不能进现在的贵族化的学校,就是因生计关系而不能抛弃职业以入校的志士,都有研究学问的机会,都有享受与正式学校出身一样权利的机会。

讲到这里,我还可以附带谈几句关于夜大学的事情。本刊对于夜大学也曾经有过很积极的提倡,并且有沪江大学校长刘湛恩先生出来作桴鼓之相应,拟于明夏起在圆明园路创办一所夜大学,这件事想读者诸君还能记得。最近消息,此事仍在进行中,惟闻教育部表示不愿承认此种夜大学的毕业生有寻常大学同样的资格,其理由则谓恐怕因此要发生许多夜里的野鸡学校。我们以为教育部极力防备野鸡学校之害人,固值得我们的同情,不过承认“可靠的”学校,无论日夜,与防备野鸡学校实截然为两件事,彼此毫不相干。听说现在此事尚在交涉中,我们但望教育部能有彻底的谅解,能以乐育英才为职志,对此事鼎力维持,勿加留难。我们不但希望教育当局对于这一个夜大学如此,并希望对于各种“可靠的”夜校及函授学校,只须他们所造就的人材经得起所规定的严格考试,都应加以鼓励与赞助。

十九,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