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邹韬奋作品集(1932)
14866300000015

第15章 愤懑哀痛中的民意

我们做国民的不知道什么叫做“广东派”,什么叫做“蒋派”,只知道中华民族和中华民国,凡能在事实上救我们的民族和国家的都是我们国民所要拥护的人物或集团,否则虽是架子十足,宣言堂皇,在我们国民看来,都是不共戴天的仇敌!

马占山据说是降敌了,但在他血战抗日为我们民族国家争人格争生存的时候,全国民众对他在精神上及物质上的热烈协助,便是出于自然的流露。别一方面对于张学良之怯懦颟顸无耻,一致的鄙弃,其原因适与助马的恰恰相反——因为他损国害族,为民族国家的罪人。讲到此次上海血战抗日终因援绝势孤以致功亏一篑,十九路军英勇奋发,受民众一致之爱戴,无殊于血战抗日时代的马占山;而政府之怯懦颟顸无耻,受民众的一致鄙弃,又恰似张学良第二!

张学良行为上做出不抵抗的无耻行为,在嘴巴上也就老实说是不抵抗主义,如今的中央政府则

嘴巴上尽量抵抗,行为上尽量不抵抗,这种欺骗民众的勾当,是我们国民所最痛心疾首的一件

事!“嘴巴上尽量抵抗”的表现,最说得好听的是蒋介石氏之“北上收回失地”及“置身最前线”,以及为国效死的无数宣言与谈话。现在为国牺牲惨死的只有十九路军的忠勇军士,及无辜冤死的妇孺平民,满口自命为国效死的死在那里?不但自己不肯死,对于援军尚且多方捣鬼,阴阳怪气。说交通不便吗?沪军苦战三十余日,无论如何绕道,何至但闻其声而不见其人?今天说什么援军来了,明天说什么援军来了,除良心曾有一次昙花之一现,派了八十七及八十八两师(尚非全来)一部分少数人之外,在总退却之前,就永无一丝一毫之应援,较之日军由六七千人迭次增至十万人以上者为何如?本无决心作彻底之援助,何怪在事实上无充分之增援?说经费无着吗?从事国民所头痛的内战,尚能发行十余万万国民所不愿付的公债;谓有决心御外以卫国保族,便一筹莫展吗?试看十九路军始终仅得政府三万圆之资助,国民资助该军之踊跃为何如?除号称握有国内军事实力的蒋氏外,身居军政部要职的何应钦氏亦为延误军机而为全国全民族的莫大罪人。何氏在二中全会及其他公开会议席上报告军事的时候,没有一次不为日本的海陆空军说得如何如何的厉害,照他的意思,简直做中国人除了任人宰割,不必再转念头!后来虽十九路军抗日月余,尚不能略壮他的鼠胆。据记者所闻,当军事会议开会讨论派援兵时,大多数赞成派援,蒋介石与何应钦两氏反对最力,谓不宜使战事扩大,他们并未想到我们尽管缩小,自趋绝路,日本却自由扩大,到处横行。听说当会议时,虽以素来附从蒋氏的吴稚晖氏,亦对蒋大发争论。后来虽经多数通过增援,当局者之貌合神离,从中捣鬼,自在意中,汪精卫氏虽在二中全会演词中说政府已派了许多援军,实际上我们所见的是什么?全是一套欺骗民众的话!至于上海海军当局拒绝借用高射炮,以须有中央命令为托辞,而中央则假痴装聋,亦为民众所共见的明确事实。

如此违反民意辱族误国的政府,而在嘴巴上仍是说得怪好听!诸君想都看见二中全会于十九路军绝援退却之后,特发出要电二通,一为慰劳淞沪战士,一为慰劳战区同胞。第一电有所谓“总理以忠义仁勇之精神勉吾同志,吾同志必誓死发挥之;吾祖宗以庄严灿烂之山河贻吾子孙,必誓死保障之;淞沪将士已舍身以赴之,中央决倾全国一切之物力人力以继之”。第二电有所谓“对我无辜被难同胞致沉痛之哀悼”,“中央长期抵抗之决心,则始终一贯,惟望我爱国同胞永矢共济协作之精诚,戮力民族生存之奋斗”。这是多么好听的话!有这样的贤明政府,我们做国民的安有不感激涕零的?但是“事实胜于强辩”,我们鉴于颟顸误国的事实,虽欲“永矢共济协作之精诚,戮力民族生存之奋斗”,奈“协作”无从,“奋斗”白用劲儿何!

自一二八祸变发生以来,记者即主张应一致对外,勿以对内分散对外的力量,但最低条件,须政府能与民众站在一条战线上,共同努力于御侮救国,否则我们民众惟有以曷丧偕亡之心,团结起来自救危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