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社承好几位热心读者慨捐六千圆开办伤兵医院,适值英勇战士为国受伤者送至后方,医院供不应求的时候,本社乃敦请王以敬医师主持此事,并承梵皇渡青年会中学瞿同庆校长慨借该校洋房两大座作为院址,本院遂于三月四日布置完竣,开始收容伤兵,养护疗治。院内分总务,医务,看护,会计,文书,经济,交际,庶务等股办事。每股二人至四人。加入医务股者除王医师外,有古思康、刁庆欢、钟品竹、商恩养、麦克根(Dr.J.C.Mac Cracken美人)等医师,加入看护股者有吕国伟(看护长)、杨智明(副看护长)、邓维禹、曹健诸君及范祖佩、吴人秀女士等(以上看护为全部时间负责者,其余尚有用一部分时间到院服务者)。诸君为卫国军士尽力,虽为义务职,均精神焕发,勤奋异常。庶务股董奏肤君于短时期内作迅速之设备与布置,尤勤苦。医务股有一位美国医师为友谊而作热诚之赞助,亦殊可佩。此外承各界人士热诚赞助者亦甚可感,如任士刚先生于开院前一日即捐助鸡蛋一千只,天厨味精厂的吴蕴初先生于开院之日起,即慨捐本院伤兵膳食费每日五十圆,捐助款项及棉被绒毯者亦颇多,民众对于卫国军士感情之笃厚亲切,实随处可见。
记者特于三月四日上午亲赴本院视察,并偕王医师亲到各病室慰问各受伤军士。走进重伤病室
后,呻吟与叫苦之声盈耳,闻之恻然;此皆为我民族力争生存而牺牲的同胞,见其痛状,听其哀声,使人感激崇敬悲怆的情绪,萦怀不能自已。
记者随带最近出版的本刊一百册,备轻伤各兵士浏览。各伤兵宜于静养,故除略加慰问外,未与多谈,仅与两位军官卢振吉及邓锐稍谈几句。卢君任八十七师二百六十一旅五十三团一营一连连长,子弹穿过大腿及胁部。据说日军在沪总数达十三万人,而我国六十,六十一,七十八师(以上为第十九路军),及八十七与八十八师(以上为第五军),合计总数不到四万人。日兵见我方冲锋,即吓向后退,略伤即吓而逃遁,惟恃器精与人众;我方因防线长而人数少,后援久不至,故终至退却。邓君任六十一师第一团机关枪连连长,子弹穿过胸部,由背后出来,肺部受伤颇重,入院医治后略有起色。邓君之意,亦以日军不足畏,惟以我方人数太少为唯一大憾。观两君均悲愤于人数太少一点,念及政府应援之迟缓,痛恨何极!
附记:本院全体职员如下:院长王以敬。总干事瞿同庆。总务股许志湘、陈伯权、林伯涛、林大海。医务股王以敬、古思康、刁庆欢、商恩养、麦克根。看护股吕国伟、杨智明、范祖佩、吴人秀、邓维禹、曹健。会计股包少蝶、李亦龙。文书股包少蝶、宋伯彦。经济股全体发起人。交际股沈濬文、张启瑞、孙养侬。庶务股董奏肤、周振芳、张行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