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陷落武汉撤退之后,敌人千方百计,用种种挑拨离间造谣诬蔑的手段,企图动摇我国抗战的决心,分散我国抗战的力量;同时在我们国内或许也有一部分意志薄弱认识不清的人们,受到敌人的煽惑,以致动摇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信念。幸亏蒋委员长于十月三十一日发表告全国国民书,阐明抗战的今后局势,重申持久抗战,全面抗战,和争取主动的一贯方针;接着国民参政会第二届大会于十月廿八日开幕,集中全力研讨国族大计,首先一致通过拥护蒋委员长持久抗战宣言案,再度表示全国对于持久抗战国策的热烈拥护,始终不渝;经最高领袖的一再剀切指示与全国一再竭诚拥护之后,我们的抗战国策又获得一重更巩固的保障,好像重拨云雾而见青天,从今以后,对于和战问题应该无所用其怀疑了,全国在最高领袖的领导之下,应该不致以局势的变化而动摇其对于抗战的信心了。
但是所谓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信念,是说在我们全国团结猛进努力的条件之下,由于主观客观形势的推移,必然可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并不是随便说一句空话以自慰,学阿Q式的“精神胜利”!就客观形势说,敌人今后的困难,因无法达到提早结束的目的,必然比前更大,并不比我们的困难少些。例如他们因战区扩大而更苦于兵力不敷分配;因深入内地,更容易受到我们的袭击而遭到更大的消耗;因战事延期而更要激起国内的反战运动;因长期消耗而更要促使国内经济的崩溃;因摧毁第三国的利益而更要激动国际的反感等等。就我们的主观形势说,虽今后的困难,在相当时期内不免加多,但我们的地大民众的凭藉仍未全失,诚能充分做到如蒋委员长所指示的“抗战弥久精力弥充”的境地,那末我们的敌人因战争而愈益增加困难,我们却因抗战而愈能克服困难;我们的敌人在战争中退步,我们却在战争中进步:我们所以能以半殖民地的力量和强横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搏斗,深信必获最后的胜利,基本的原因就在这里。
我们现在有了最高领袖对于抗战前途和努力方向的明白恳切的指示,有了国民参政会对于各项要政的明确决定,今后所要共同努力的不再是有无信念的问题,而是要以切实的行动与功效来响应最高领袖的指示与国民参政会的决议,要以迅速果决迎头赶上的精神,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下猛进突击的工夫,共同督促、共同勉励,以更大的努力,承接这重要关键的新局势。
关于战略的运筹帷幄,责在最高统帅部,不是我们所能妄参末议,但即就军事而论,也不仅仅是军事的本身问题。后方各部门的工作都与军事息息相关,例如改善下层政治机构以切实整顿兵役办法,便与军事上的补充兵员有重大的关系,这件事自今年七月间国民参政会第一届会议提有具体方案,并由最高国防会议通过,交主管机关办理,而最近内政部长对参政员表示仅在报上看到,迄今尚未接到任何正式的公文,以如此迫切的要政而延搁至三四月之久,未见动静,这是多么可以惊骇的事实!所以我们希望以后在政治方面,既有办法,即应认真执行,限期收效,不容延误。此仅一例,其他部门可以类推。总之我们既有明确的国策与目标,又有具体方案的决定,今后的重要工作是切实的负责执行,迅速而切实的负责执行。这样才是脚踏实地,以更大的努力承接新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