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读万卷书:葛剑雄自选集
15162400000006

第6章 与书无缘——故乡童年的回忆

1945年12月15日,我出生在浙江吴兴县南浔镇(今属湖州市南浔区)。尽管这个江南名镇以藏书数十万卷的刘氏嘉业堂闻名,又以“四象八牛七十二条蛟黄狗”(不同等级的豪富)称雄,但我的家庭与书籍和财富无缘。

我的父亲出生在浙江绍兴农村,十几岁背井离乡到南浔当银楼学徒,以后自己开一家小店加工金银首饰,唯一的学徒兼帮工就是从家乡来的一位堂侄。我的母亲出生在安徽徽州,外祖父从徽州到南浔米店当学徒,满师后当店员,以后自己开了一家小米店,才将家属接到南浔。在我出生之前,我的祖父母和父亲一辈的其他亲人都已去世,在南浔镇上只有母亲一方面的亲戚,也只有她的舅父一家。父亲读过两年书,识字不多,字也写得不好,却有一手绝技,能在首饰上镂刻工整的楷书,如在“名字戒”上刻上一对新人的姓名。南浔镇得风气之先,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有女校,母亲也得以读完初小。文化程度最高的是我的舅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读了初中。所以到上学前,我从来没有在家里看过什么书,能够玩的是“假钞票”(贬值或作废的旧币)和印着不同图画的“香烟牌子”。父亲有一位堂姐是信教的,在我家住过一段时间,留下了一部《马太福音》。我当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只觉得里面的纸很光滑,就悄悄撕几张下来折成纸蝙蝠玩。

1950年秋季开学,我还不满五岁,跟着刚上学的大孩子到附近的圆通小学去玩,一去就不肯回家,一定要随他们进教室上课。那时没有什么入学的年龄规定,教师看我坐着很认真的样子,就答应让我上学了。唯一的麻烦是,由圆通庵改成的小学有几个门槛很高,我需要由别人帮助才能跨过去。以后学了历史,才知道这圆通庵就是当年庄廷的父亲为他刻《明史》的地方。

就在我刚刚跨入校门不久,当地政府禁止私人经营和加工金银首饰,父亲一下子丧失了谋生的手段。浙江省还停止收购金银首饰和铜锡器,家中剩下的一点首饰无法变成现钱,生活立时陷入困境。后来打听到江苏省还在收购,父亲经常在天不亮时就带上家里的铜锡器或首饰,赶到邻近的属于江苏省的小镇去,变卖一些钱来维持一家五口的生活。同时他还千方百计地找活干。但这个商业市镇已有大批商店关门歇业,失业的人很多。为了省钱,家里连最便宜的米也舍不得买,而是买更廉价的整包黑面粉,每天自己加工面食。

每当开学时,我们就要担心父母还有没有交学费的钱,要是没有,学校还能不能让我上课?有一次,直到正式上课的那天早上,舅父才替我交了学费。在这样的条件下,自然不敢再有买书的奢望。直到读完小学五年级离开南浔,我从来没有买过一本课本以外的书籍。有一次在平湖师范读书的舅父给我们带来了几本连环画册,这成了我反复看的课外读物。读五年级时,姐姐进了初中。当时初中语文分成文学和汉语两课,文学课本中选了很多古典诗文。我饥不择食,就把她的文学课本当成我看的书,居然将里面的诗文都背了出来。后来知道很多字的音都是念错的,意思就更不明白了。

如果我不离开南浔镇,或许还只能继续那样看书。但到1956年我转学至上海,与书无缘的日子终于结束了。

以后我学了历史,特别是研究了历史地理以后,对南浔镇的过去越来越了解,童年的记忆也由苦涩而变得温馨,因为当时所见所闻而今早已烟消云散,或物是人非,或人物两亡了。国内外的同人知道我生长在南浔,皆称羡不已,或以为我有什么家学渊源,或拔高为“人杰地灵”,我却至今想不出一个所以然,还是老老实实写下这段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