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月梦惊杀
18335500000041

第41章 不踏红尘见牡丹(5)

“哦,原来是铁捕头,”南宫伯寅说道,仿佛刚看见铁无情似的,“铁捕头今日前来,虽然是为了缉拿在下,可你为了舍弟的案子连日奔波操劳,伯寅代九泉之下的伯夷谢过铁捕头!”又转向无言,“阁主既然同来,想必侦破舍弟一案,你也从旁襄助不少。舍弟能有你这样一个朋友,不枉此生!”说着深深一躬。铁无情和无言都还了半礼。

“伯寅并没有打如意算盘,但也没想过落空!丹书铁券就在里屋,难不成铁捕头还想毁了它?”

“大公子说笑了,太祖皇帝御赐之物,何等庄严尊贵,铁无情岂敢半分亵渎,更不要说毁损。我要提醒大公子的是,贵府收藏的丹书铁券虽然可以免死(作者按:丹书铁劵,俗称“丹书铁契”,又名“金书铁券”、“金券”、“银券”、“世券”等,省称“铁券”。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为了取信和防止假冒,将铁卷从中剖开,朝廷和诸侯各存一半。起源于汉高祖刘邦,为巩固统治笼络功臣而颁。最早的“铁券”并无免罪和免死等特权,仅作为一种加官晋爵封侯的凭证。“丹书铁券”有了免死的权限,最晚在南北朝时期。从北魏至唐代,免死次数不断增加,唐代后期,受赐铁券者的子孙甚至可以凭铁券免死1至3次。到了明代产生重大变化,一是谋逆不宥,只宥其他死罪;二是免死的次数较少,孙子不免死。清代,“丹书铁券”制度方被废止),但仅系南宫一脉,确切而言,仅除丫鬟、仆役、管家外的南宫族人可享此殊荣!”

“你这话什么意思?!”南宫伯寅明显动了气,不但语气中出现从未有过的森严,脸庞还因为激动而泛起病态的潮红。

“大公子何必明知故问呢?非南宫家子孙,丹书铁券和他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铁捕头,你……”质问一开始,南宫旭日就料到不妥,这时见铁无情提及南宫家的最大的秘密,忍不住出声阻挠。收养螟蛉不是什么丢人的事,问题是螟蛉反噬亲生子,情何以堪!众目睽睽之下,他不想连这最后的一丝尊严都丧失殆尽。

“对不住了,南宫大人!有些事情是遮掩不住的,恕铁某无礼,无法再顾及南宫府的颜面!南宫伯寅,是你亲口招供,还是我出示证据!”不再称“大公子”而直呼其名,双方已彻底撕去了客套的伪装。

“不用招供!我来说!伯寅确非我和夫人亲生,而是一名弃婴!是我和夫人怜其尚在襁褓之中就遭双亲遗弃,怜而生爱,从小抚养长大,虽非亲生,却早已视如己出,我待伯寅,如待伯夷、若溪一般无二!”此言一出,除华曦夫人外,南宫府上下哗然一片,窃窃私语不绝于耳。

“可是视如己出到底不是己出,既非南宫一族,丹书铁券也就对他无效!”铁无情步步紧逼。

“铁捕头,难不成你真要我南宫家断绝香火?!”南宫旭日须发皆张,目眦欲裂。

“南宫大人,难不成真要以丹书铁券包庇义子,纵容一个杀害亲儿的凶手?如此,置律法于何地?!令郎尸骨未寒,你又置他于何地?”涉及原则,铁无情人如其名,铁面无情,寸步不让。

南宫旭日面色颓然,无语垂头,心如刀绞。华曦夫人更是止不住的泪水。

“是老夫疏于教导,以致酿成今日种种惨剧,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一切罪责有老夫承担,就当老夫养!虎!为!患!”南宫旭日几乎是咬碎了牙说出最后四个字。

“事到如今,南宫大人还要全部揽上身?!南宫伯寅,‘唐门四绝’已然供认不讳,你还不……?”

“够了!铁无情,你还嫌不够惊扰南宫家列祖列宗么?!如果你眼里还有我这个卫国公,请你立即带着金衣捕快们退出我南宫府!”

“如果南宫大人硬要以卫国公的身份相压,铁某无话可说!可是跟着铁某一起退出南宫府不只是金衣捕快,还有南宫伯寅!”

“你!南宫府岂容你撒野!”南宫旭日怒不可遏,劈面“呼”的就是一掌。

“南宫大人手下留情!”无言见南宫旭日动了真火,恐他和铁无情真动了手,局面就更不可收拾了,赶忙斜步抢出,接下了这一掌。两掌相交,南宫旭日功力深厚,又是含怒而发,饶是无言,也退了五步,才稳住身子。

见是爱儿的挚友,南宫旭日面色稍霁,“怎么,岸芷汀兰阁的阁主,也要来与老夫为难?”

“南宫大人言重了!您是无言的长辈,无言和令郎莫逆之交,就从令郎辈上算起来,我也得尊称您一声‘伯父’,又怎么会和您为难呢?令郎一案牵涉甚广,我也相信大公子并非冷血无情之人,或许他有难言之隐。人命关天,这已经不止是门楣荣辱,再说,即使十恶不赦之徒,也有申辩的权利。我们何不听听大公子自己怎么说呢?”见南宫旭日和铁无情都无异议,无言又面向南宫伯寅,“大公子,您是聪明人,请!”

“哎……”一直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的南宫伯寅长叹一声,“无言兄有心成全,伯寅也不是不知好歹之辈。可是一切从何说起呢……铁捕头,你不用诱供,唐门中人,没有贪生怕死之人,他们四个情愿一死,也不会招供的。六扇门果然厉害,这么快就将我‘唐门四绝’正法,佩服!”

“惭愧,这一切都是金兄弟出的力,铁某不敢居功!”铁无情说着,向一直未发话的金锐一指。“不仅如此,连你并非南宫大人亲生、包括你的真实身份,也是金锐凭着蛛丝马迹而推断。”

南宫伯寅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金锐身上。“果然英雄出少年!有宫廷档案在手,你们查到我不是爹娘的亲生孩子并不稀奇,崇文火焚,我早就料到宫廷必有副本,只是不想闹大,这才没有犯险入宫。可是我的真实身份,你又从何推断?”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注:语出苏辙《种兰》,原诗意在说明主人是个品行高洁的君子,只是无人赏识,颇有落寞之感,此处金锐引用,一语双关)”。金锐淡然一笑。

“哈哈哈哈哈!无人识,好一个‘无人识’!金兄弟年纪轻轻,见多识广,佩服!想不到一盆兰花,泄了我的身世。原以为天衣无缝,奈何百密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