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官者,事之所主,为治之本也。制者,职分四民,治之分也。
贵爵富禄必称,尊卑之体也。好善罚恶,正比法,会计民之具也。均地分,节赋敛,取与之度也。程工人,备器用,匠工之功也。分地塞要,殄怪禁淫之事也。导法稽断,臣下之节也。明法稽验,主上之操也。明主守,等轻重,臣主之权也。
明赏赉,严诛责,止奸之术也。审开塞,守一道,为政之要也。下达上通,至聪之听也。知国有无之数,用其仂也。知彼弱者,强之体也。知彼动者,静之决也。官分文武,惟王之二术也。
俎豆同制,天子之会也。游说间谍无自入,正议之术也。诸侯有谨天子之礼,君臣继命,承王之命也。更造易常,违王明德,故礼得以伐也。
官无事治,上无庆赏,民无狱讼,国无商贾,何王之至也!明举上达,在王垂听也。
【注释】
四民:指士、农、工、商。
好:喜爱、奖赏。
正:整顿。比法:据《周礼·小司徒》:“乃颁比法于六乡之大夫,使各登其乡之众寡,六畜车辇,辨其物,以岁时入其数。以施政教,行政令,”可知比法是统计人口、财物、以作征收赋敛依据的法令。
会:统计、管理。
均地分:原文作“均井地”,据《简本》改。依据农户人口数分配耕地。
取与之度:指掌握征收赋税和分配土地的一定数量。
程:这里指工程限额、期限。
殄:杜绝、消灭。
稽断:检查事物处理情况。
主守:指臣子的职守。
臣主之权也:此五字《简本》作“臣主根也”。
赉:赏赐。
一道:统一的政治原则。
仂:富余部分,余额。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器具,俎是祭祀时盛牛羊的礼器,豆是古代食器,有盖,用来盛食物。俎豆同制:指礼器要统一规格,这是国家大一统的象征。
间:原作“开”,从鄂局本改。
臣:原作“民”,从鄂局本改。
王:天下治理得好。至:极点。
【译文】
官员是主管各项事物的主宰,是治国的根本。设立官制,按其职能分别管理士、农、工、商,这是按照治理的需要划分的。
高贵的爵位和丰厚的俸禄二者必须相称,这是显示尊卑差别的根据。奖励善良惩罚邪恶,整顿“比法”,这是正确统计百姓的财富和收成好坏的凭借。均分土地给民众耕种,有节制地征收赋税,征收和分配土地都要有适当的标准。规定工匠日常生产的数额,准备好各种器具保证使用,这是管理工程技术官员的职责。划分区域管理,充实险要地方,这是杜绝坏人坏事、禁止邪恶行为所需要。遵照法令处理好各种事务,这是官吏的本职。颁布法令并检查执行情况,这是国君掌握的大权。明确各个部门的职权任务,区分轻重不同的等级,这是国君和臣下治理政事必须掌握的关键。
赏赐要公开,惩罚要严格,这是禁止奸恶行为的有效办法。审明政策法令的利弊,遵守统一的政治原则,这是处理政事的要领。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国家政治就清明不壅塞。明白国家财政收支盈亏的情况,要使用富余的部分。知道国家存在的弱点,这是国家求得强盛的基础。能察觉某个地方有动的因素,要求静就有办法。官员分为文臣和武将,这就是国君治理天下依靠的两手。
祭祀的俎器、豆器都统一制度,这是天子会合诸侯的要求。四处游说之士、外国间谍无法进来,这是端正言论的关键。诸侯各国都对天子恭谨有礼,国君和臣僚地位世代相传不变,这是遵行天子的意志。改变国家的秩序,违反天子的圣德,按照礼法就可以讨伐他。
官员没有什么麻烦的事情需要治理,国君不能奖赏(百姓就自觉地尽力从事农战),民众没有告状打官司的,国内没有(违法牟利的)商贾,国家的治理是多么好到极点啊!讲明这些道理向上禀告,目的就在大王听取了。
【心得】
本篇主要论述了有关官制以及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春秋战国之际,中原列国已全面进人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剧烈变化引起意识形态的变更。地主阶级开始把人民地位、民心向背看成是自身统治是否稳定牢固的关键。《左传》在记叙史事时,曾多次反映出“民惟邦本”的思想。孟子更明确地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希望统治者“以民为本”、“保民而王”。《战国策·赵策》曾经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齐王派使者聘问赵威后,信还没打开,威后就问使者,齐国今年收成怎样,百姓怎样,最后才问齐王可好。使者迷惑,认为威后不先问王而先问岁与民,是把贵贱弄颠倒了。赵成后却说:“苛无岁,何以有民?苛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明确地申明,无民则无君,民为根本,与那种君贵民贱的思想恰恰相反。赵威后并且提出,“助王养其民”、“助王息其民”等有益于民生民心的贤者,应该受到重用,不这样,“何以王齐国,子王民乎?”孟于提出“民贵君轻”的“仁政”思想,认为“人和”是致胜的根本,“域民不以封疆为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在《孙子兵书》首篇就提出了“经之以五事”,五事之首为“道”。孙武之谓道:“令民与上同意也。”其意也在于使民与统治者的意志统一。可以说;“保民而王”,是一条关系一个国家命运的大战略。虽然这种“保民”无法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民地位高于一切”同日而语,但不能不看到,在历史上,军事战略家、政治战略家们,能认识到民众是致胜的根本,已经难能可贵了。
中国历史上,商灭夏,周灭商,都是在夏、商脱离民众、怨声载道之时。平王东迁之后的东周时期,大国争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都相继成为一个地区或中原霸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他们图谋霸业的准备时期,无不想方设法取得民众的信任。刘邦所开辟的大汉皇朝,形成了封建社会前期历史发展的高峰。不仅秦王朝不能望其项背,唐王朝以前的任何朝代也难与之相比。从历史动因来看,刘邦致力于“伐无道,诛暴秦”的时代使命,并以秦朝覆亡为借鉴,采取与民生息、恢复发展生产的政策,对后世许多封建王朝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唐朝初期的强盛,与太宗采取的选用廉吏、惩治贪官、减轻剥削、注意民众休养生息、推行均田制等措施有直接关系。
纵观历史,我们不能不说:“保民而王”是历史上形成的统治术中的瑰宝。“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为历史上明智的帝王将相所接受。吴起在给魏文侯进谏治国之策时,提出了“先教百姓而亲万民”,以新兴封建阶级的“道、义、礼、仁”去引导、治理和安抚民众。“四德”修好,国家兴盛、强大;废弃四德,国家衰败、灭亡。“四德、修好,可和于国、和于军、和于阵、和于战,就可以进行兼并战争,争夺霸权。要求做到“民安其田宅,亲其有司”,发展生产,保持国家安定。《六韬》对这一问题有更明确的论述。吕尚说,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贤德之君,应该“其自奉也甚薄,其赋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百姓戴其君如日月,亲其君如父母”。强调治国之要务,只有爱民而已。
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这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和主要推动力。哪个企业吸收并聚集了优秀人才,就获得了竞争的主动权,就会在激烈的科技和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想吸引、聚集、驾驭大量的优秀人才来兴盛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各级管理者就应当拥有七件法宝。
第一、要有爱惜人才的理念。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各级管理者必须爱惜人才,绝不能嫉贤妒能。即使管理者自身是一个非凡的人才,如果手下没有几个才华卓越的干将和一大批各类骨干,孤家寡人是很难成就大业的。而且管理者起用一个人才,他就会带来或吸引一批人才来,你所领导的事业必然兴旺发达。因此,管理者首先必须有爱才之心。同时,爱才必须出于公心,从事业大局出发,做到用贤任能。这需要管理者有很高的精神境界和对事业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二、要有求贤若渴的观念。既有爱才之心,自有求才之渴。从群体看,人才难得。既是人才,必有出众之处,自然是不可多得。不多的人才又是淹没在广大的人群之中,这就需要管理者孜孜以求才能得到。从个体看,恃才自傲的现象是常有的。既是人才,自有其独特的个性,不会轻易随和,更不会趋炎附势。如果管理者无求才之渴,人才是不会自动到你这儿来的。管理者求才,不是过问所有下属的选用,主要是选用你直接管理的下一层的“将才”。至于再下层次的人员,那是“将才’自己去选用的事。如果管理者什么人才都选求,不仅容易模糊你选求“将才”的视线,而且干扰了下一层次的领导职能。
第三、要有宽容人才的肚量。用才不容易,容才就更难。人才有所长,也必有所短,而且往往是优点越突出,其缺点也较突出。恃才自傲是人才的通病。大才者通常不拘小节,异才者甚至还有怪脾癖习,人才与人才之间还常常有各种矛盾。因此,管理者既要善于用其所长,又要能容忍他的弱点。“宰相肚里能撑船”,管理者必须有宽阔的胸怀,既能像磁铁那样把各种锋芒毕露的人才紧紧吸引在自己的周围,又能像润滑剂那样在人才之间周旋,使人才之间协同高效地运转。心胸狭窄的管理者往往耿耿于怀的并不是人才的缺点,而是人才的长处。既是人才,必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对自己的见解充满自信,不肯唯唯诺诺,对管理者的意见随声附和。如果管理者采取“顺我者用,逆我者除”的态度,到头来只能用奴才或庸才,而失去真正的人才。既是人才,通常或忙于事业,无暇去搞人际关系;或缺少人情世故,毫无顾及地秉公直言,也往往容易得罪领导,而被一些管理者斥为“骄傲自满”、“目无领导”。这种管理者把个人尊严放在事业之上,表面上看是无容才之量,实质上看则是无爱才之心。这种管理者是难以担当大任的。当然,容才之量,也不是对人才的缺点一味迁就,放任不管,而是讲究方式,出自爱心,教育引导,启发其自知、自重、自我约束与自我完善。
第四、要有举荐人才的美德。管理者应有举荐人才的美德。一个岗位不适合的人才是一个不安定因素,即使他本人顺从,没有表现出怀才不遇的情绪,但“事不平,有人鸣”。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人才与管理者作对比,降低管理者的威信。因此,当管理者尚能胜任自己岗位工作时,应将人才推荐到上级或其他合适的岗位上去;当管理者不能胜任时,应有勇气让贤。管理者应像教师,如果学生超过老师,是老师的最大光荣。管理者应不拘一格提拔年轻有为的人才,为组织不断增添新的活力。
第五、要有识别人才的慧眼。如果管理者不独具慧眼,人才虽然在眼前,也会错过。识才须看本质。要察言观行,尤其是现行,这是识别人才本质的根本方法。要善于识别不同类型的人才。人各有才,只不过是才能有大小之分、方向之别。管理者必须从事业和工作要求出发,决不能从个人好恶,或按自己的模式,去识别和评价人才。识才不容易,这就要求管理者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只有高识的管理者,才能识出高才。当然,“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识才,往往还需经过时间的检验。“患难识忠好”,如果在困难危险时刻不见人影,而在顺利和有利可图时却索绕周围的人,通常是无才之人,即便有才干,也是缺少贤德,而不可重用。古今中外有不少管理者在危难时能重用人才,而在顺境时却用庸才和奴才,结果葬送了事业,也毁了自己的信誉,应引以为戒。
第六、要有驾驭人才的能力。管理者如果善于驾驭人才,领导效能就会事半功倍。管理者的才干不一定样样都强过别人,但他必须具备超群的用人才能。管理者的用人魄力,首先表现在不拘一格用人才,宁可重用有缺点的人才,也不可重用“无缺点”的庸才;用人的魄力,还表现在敢于用持不同意见的人才,甚至是反对过自己的人才。
第七、要有保护人才的魄力。护才之魄,既是管理者的“才才”,也是管理者的“才德”。管理者既要防止“棒杀”人才,又要防止“捧杀”人才。人无完人,即使人才,也会犯错误,在工作中也难免会有失误,特别是在开拓探索的过程之中。管理者应对他们善加保护,一方面要诚恳热情地帮助他们纠正错误或弥补失误,另一方面要承担起领导责任,绝不应怕受牵连,把人才当成替罪羊,“丢车保帅”,这是令人寒心和不能容忍的。管理者如果不能公正对待一个人才,就会对其他人才产生连锁反应,使管理者失去信任。俗话说,“英雄志短”,人才在工作中通常是坚韧不拔,但在感情上往往比较脆弱而受不起委屈。人才一旦做出成绩,受到奖励,就可能引起种种非议,人言可畏,众口难挡,这时管理者应勇敢地站出来维护人才,到群众中去做思想工作,必要时要对恶意诽谤滋事者予以批评、惩戒,绝不允许“棒杀”人才。同时,管理者也要防止“捧杀”人才。人才出众,成绩辉煌,大家吹捧,结果人才自己失去自知之明,头脑发热,恶性膨胀,以为一切功劳都归于自己,忘记了组织和群众,飘飘然走入迷途。这时,管理者则要清醒地站出来批评那些不恰当的吹捧,帮助人才正确看待自己,正确对待组织和群众,戒骄戒躁,谦虚谨慎,不要自毁前程。这也是对人才的另一种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