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1960700000022

第22章 苏联作家(10)

1925年,柯涅楚克开始在报刊发表小说,1929年毕业于基辅市国民教育学院文学系后致力于戏剧创作。1933年发表革命历史剧《舰队的毁灭》,后又发表《普拉东·克列契特》(1934)、《银行家》(1936)、《真理》(1937)、《鲍格丹·赫梅里尼茨基》(1939)、《在乌克兰草原上》(1941),他曾5次荣获斯大林奖金,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他的戏剧创作倾向:表现重大的政治主题和新社会中新人的成长。

卫国战争爆发后,柯涅楚克创作《乌克兰草原上的游击队员们》(1941)、《前线》(1942)、《佩金斯先生访问布尔什维克国家的使命》(1944)等剧本。《前线》经过斯大林亲自审阅修改,并在《真理报》上连载。剧本尖锐地批判了军事指挥员的保守与宣传报道中的浮夸,塑造了有主见、有干劲的青年指挥员的形象。剧本中的郭尔洛夫、奥格涅夫、克里库等人物成了生活中的专用语。剧中的讽刺与幽默给柯涅楚克的创作增加了新的色彩。

战后他创作了一系列粉饰现实生活的戏剧,如《请到兹翁科沃伊来》(1946)、《马卡尔·杜勃拉瓦》(1948)、《雪球花林》(1950),都有这一缺陷,带有时代的痕迹。

1954年,柯涅楚克发表剧本《翅膀》,涉及苏联农业政策、个人崇拜、肃反等问题,同时对赫鲁晓夫上台后的政治措施予以肯定与赞扬。他的《星星为什么微笑》(1957)、《在第聂伯河上》(1960)、《一页日记》(1964)都有类似的内容。

柯涅楚克晚年只发表一部描写爱情故事的剧本《心的记忆》(1969),一反过去的创作倾向,没有直接涉及国内政治形势。

柯涅楚克的剧作政治性强,注重配合当局的政策,语言风趣,他自称他的特长是“讽刺喜剧”。

特瓦尔多夫斯基

特瓦尔多夫斯基,1910年出生于斯摩棱斯克州的一个偏僻农村,童年生活贫苦。1939年他在莫斯科文史哲学院毕业。1940年加入共产党。

长诗《春草国》(1936)的出版使特瓦多夫斯基一举成名,并于1941年获斯大林奖金。长诗通过对一个单干户中农尼基塔·莫尔古诺克从矛盾、彷徨到走上集体化道路的描写,展示了集体农庄制度的胜利。卫国战争时期,他担任随军记者,创作了长诗《瓦西里·焦尔金》(1941~1945,1946年获斯大林奖金)。长诗塑造了一个勇敢刚毅、活泼乐观、善于克服困难的英雄战士的形象。它由30首各自独立成篇的诗章组成,并保持了俄罗斯古典诗歌的传统风格,语言流畅,幽默生动。

特瓦多夫斯基战后完成的长诗《路旁的人家》(1946,1947年获斯大林奖金)。描述了战士安德烈·席符采夫一家从战争开始到结束的4年间的悲惨遭遇。1950年,他着手创作长诗《山外青山天外天》(1953~1960,1961年获列宁奖金),这些诗篇以“旅途日记”的形式,写作者从莫斯科到远东旅行的见闻和感想,通过回忆和新旧对比反映工业建设的沸腾场面和山河巨变。

1962年,他发表长诗《焦尔金游地府》,主人公焦尔金在战场负伤后“无意中来到了阴间”,目睹各种反常的可怕现象,最后设法脱身回到人间。长诗以“死人的王国”影射30~40年代的苏联社会。诗集《近年抒情诗抄,1959~1967》(1967,1971年获苏联国家奖金)收有42首短诗,其中大多富有哲理性。

特瓦尔多夫斯基两度担任苏联作家协会主办的《新世界》杂志主编(1950~1954;1958~1970)。在他担任主编期间,《新世界》发表的引起激烈争论的作品有奥维奇金的特写《区里的日常生活》(1952)、爱伦堡的回忆录《人、岁月、生活》(1961~1965)、索尔仁尼琴的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1962)和他本人的长诗《焦尔金游地府》等。

他主张“写真实”和“写普通人”,认为俄罗斯文学之所以赢得世界声誉,首先在于它“密切关注普通人”,亦即关注“通常所称的‘小人物’”,并在某些文艺问题上同柯切托夫主编的《十月》杂志进行争论。

特瓦尔多夫斯基曾任苏共中央监察委员(1952~1956)、苏共中央候补委员(1961~1966)、苏联作协书记处书记,曾3次获列宁勋章。

柯切托夫

柯切托夫,1912年出生于俄罗斯一个农民家庭。1931年在农业技术学校毕业,当过造船工人、农艺师,卫国战争期间任战地记者。1944年加入共产党,曾任列宁格勒作协书记、俄罗斯联邦作协书记、苏联作协理事。1955~1959年任《文学报》主编。1961~1973年任《十月》杂志主编。1957年曾率领苏联文化代表团访问中国。

柯切托夫于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其早期作品有:描写苏联卫国战争的中篇小说《在涅瓦平原上》(1946)和《市郊》(1947);反映战后农村生活的长篇小说《在祖国的天空下》(1950,1961年改名为《农艺师同志》)。代表作长篇小说《茹尔宾一家》(1952)表现造船工人茹尔宾祖孙3代的生活,歌颂苏联工人阶级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劳动热情,被文学界誉为50年代苏联文学中描写工人阶级最成功的作品之一。长篇小说《青春常在》(1954)描写苏联青年科学工作者的生活和斗争。

50年代中期以后,柯切托夫先后发表长篇小说《叶尔绍夫兄弟》(1958)和《州委书记》(1961),它们反映了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社会发生的变化,作者着重表现苏联工人阶级和革命干部的光荣传统,对全盘否定斯大林持一定的保留态度,对文艺界的现状表示不满。作品发表后引起争论。1964年,他发表回忆录《战时札记》。

60年代后半期柯切托夫发表长篇小说《落角》(1967)和《你到底要什么》(1969)。《落角》描写十月革命后彼得堡红军和工人在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下,同诺维耶夫、托洛茨基反对派及自卫军的猖狂反扑所进行的残酷斗争;《你到底要什么》叙述西方帝国主义间谍披着艺术家的外衣在苏联进行的颠覆活动。评论界指出,这两部小说都着眼现实,带着强烈的政治色彩,同时存在概念化的缺点。

斯捷尔马赫

斯捷尔马赫,1912年出生于乌克兰一个贫农家庭。1933年于文尼察师范学院毕业后,在农村当教师。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

斯捷尔马赫的第1本诗集《早安》(1941)反映了青年人的劳动和生活。卫国战争期间,他陆续发表了诗集《为了灿烂的朝霞》(1942)、《春天到来之前》(1942)、《自由的乌克兰必将生存》(1944)等作品,这些诗篇洋溢着爱国主义的热情。

战后,斯捷尔马赫曾在乌克兰科学院艺术、民间创作和民族学研究所工作,后成为专业作家。长篇小说《大家族》(第1部《在我们的土地上》,1949;第2部《大熟荒地》,1951,获1951年度斯大林奖金)给他带来广泛的声誉。这部作品展示了20~30年代乌克兰农村的巨大变化和乌克兰人民的反***斗争。

接着他又发表了长篇小说《人血不是水》(1957)和《面包和盐》(1959),前者描写乌克兰农村建立和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斗争,后者则反映1905~1907年革命。这几部小说组成3部曲,于1961年获列宁奖金。

60~70年代,斯捷尔马赫比较重要的作品有《真理与歪理》(1961)、《丰盛的晚会》(1967)、《怀念你》(1969)、《四个浅滩》(1979)等。

斯捷尔马赫熟悉乌克兰农村生活和民间文学,他的作品富有浪漫主义的抒情色彩,创作中善于借鉴吸收民间语言的精华,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恰科夫斯基

恰科夫斯基,1913年出生于彼得堡一个医生家庭,1939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1年加入共产党。卫国战争期间曾任战地记者,1955~1963年任《外国文学》杂志主编,1962年起任《文学报》主编、苏联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1971年荣获“苏共中央候补委员,1973年为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1937年恰科夫斯基开始发表作品。第1部长篇小说3部曲《这事发生在列宁格勒》(1944)、《丽达》(1945)、《和平的日子》(1947),反映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被围时苏联军民抵抗德国***入侵的斗争。

他随后发表的作品有长篇小说《我们这里已是早晨》(1949,1950年获斯大林奖金)、《生活的年代》(1956)、《我们选择的道路》(1960),中篇小说《远方星辰的光辉》(1962)、《未婚妻》(1966)等。

长篇小说《围困》(共5卷,1968~1975,1978年获苏联国家奖金)描写卫国战争时期列宁格勒被围时苏联军民的斗争生活,但以写重大战役和苏德双方最高统帅部的活动为主,并涉及当时苏联的重大外交活动。

长篇小说《胜利》(1978~1981)围绕波茨坦会议和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的召开,反映苏联的外交政策和活动。

索尔仁尼琴

索尔仁尼琴,1918年出生于高加索基斯洛沃茨克市,童年全靠母亲微薄的薪水过活。1941年于罗斯托夫大学物理数学系毕业,同时在莫斯科文史哲学院函授班学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