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极简中国史
2034400000034

第34章 彪悍的政治家

在王安石变法之前,也就是公元1043年,范仲淹等人曾经尝试过一次小规模的变法,史称“庆历新政”,酷似一道饭前甜点。

由于这些新政侵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在实施过程中,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反对派称范仲淹等人为“朋党”。

范仲淹是一个伶俐的人,在还没有遭到沉重打击之前,立即辞职,新法立即被废除干净。跟范仲淹一起被贬黜的还有欧阳修、韩琦等人。

请注意以上这些人,因为在后面他们还有上佳的表演。

公元1059年,王安石向宋仁宗上《言事书》,要求培智人才,改革现行法度。他指出,国家财力困穷,风俗衰败,在于没有合乎天意民心的法度,强烈要求改革。

稍后,司马光、苏辙、苏轼等也多次上书,提出“斟酌时宜,损益变通”的主张。

请注意,这个时候,司马光和苏东坡都是主张改革的!

可是不久,他们就变了,还有刚才说的欧阳修和韩琦。

可惜当时宋仁宗没有接受这些提议,可能是被庆历新政的副作用给吓怕了。他不是一个改革家。

公元1067年,宋神宗即位。

神宗一心想要依靠王安石来变法立制,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当时,王安石已经成为众望所归的救世主人物,士大夫大都以为只要王安石登台执政,天下立即就能太平无事,强虏很快灰飞烟灭。

这些士大夫当然也包括韩琦、司马光、苏轼、欧阳修在内。应该说他们是主流,没有这些人的支持,王安石不可能这么快就取得神宗的信任。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当王安石真的开始推行新政的时候,这些人却都站到了他的对立面上。

大概是王安石的改革巨斧杀伤力太大了,远远超过这些人的预期。

王安石新法一出,朝廷立即分裂为两派:新党和旧党。

新党以王安石为首,旧党以司马光为首。

司马光这个人比较有意思,他说的话前后矛盾,立场不稳,很有些自己打自己的嘴巴的味道。

比如前面说的,他也曾经主张改革。可是当王安石的改革不合他的心意的时候,他立即把自己先前的主张全盘推翻,一概不认账了。

司马光和神宗皇帝有过这样的一段对话,很是耐人寻味。

神宗问:“汉朝如果一直守着它第一任宰相萧何指定的法律规章不加更改,你以为可以吗?”

司马光回答:“当然可以。岂止汉朝,就算是夏商周王朝所制定的那些法律规章,一直用到今天的话,也都是最完善的。汉王朝的汉武帝改变祖宗的法,盗匪才横行中国,西汉王朝因此而衰弱,所以,祖宗所制定的法律规章,绝不可有任何改变。”

韩琦的反应比司马光还要激烈一百倍,他在他的奏章中把辽国和宋帝国最近在边界上的一些争执,归咎于王安石的变法运动,他说:“我们有下列七件事,触怒了辽国人:第一高丽王国早已脱离中国,成为辽帝国的藩属。我们却利用商人,跟它恢复旧有的关系,辽帝国当然认为对他不利。第二,我们用武力夺取吐蕃王国的河湟地区,辽帝国当然认为下个目标一定是它。第三,我们在代州沿边大量种植榆树柳树,目的显然在阻挡辽帝国骑兵奔驰。第四,我们又在国内实行保甲制度,寓兵于农,教人民战斗技能。第五,黄河以北各州县,积极修筑城郭,挖掘护城河。第六,我们又设立兵工厂,制造新式武器,更新武装部队的装备。第七,我们又在黄河以北重要的各州,安置三十七个将领,加强驻屯的国防军训练。以上七项,都是刺激辽帝国的措施,使他们反感,我们只有一个办法可以使辽帝国相信我们的和平诚意,立即把上述七项措施全部废除,辽帝国自然心悦诚服。”

从上面这篇文章来看,我们很难相信韩琦是如何在宋朝朝廷中当了这么多年大官的,他说的话,简直就是混蛋逻辑。

这分明是一种祈盼狼不吃羊的思想,连落后就要挨打这么简单明了的道理都不清楚,还想宰制天下。他的这些话,不但不能证明新法不好,相反,证明新法很好,对辽帝国确实起到了遏制的作用。

世界上确确实实有一种奴性非常坚定的人,就是韩琦这种人,他想靠辽国人的怜悯过日子,真是可悲。

就是这样的混蛋逻辑,朝廷上下却一片赞同,让本来很明白的神宗皇帝,也有些不太明白了!

神宗问当初举荐王安石出任宰相的朝廷大员文彦博说:“听说人们都欢迎变法!”

文彦博这时早和王安石闹翻了,立即回答:“陛下,你是用士大夫统治国家,还是用小老百姓统治国家?”

神宗登时哑口无言。

这也是混蛋逻辑,神宗居然不能还击,可能是一时没有回过神来。不管是谁统治国家,最终统治的都是小老百姓,老百姓的日子好过,大家的日子都好过,如果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那么就会出现秦末、隋末那样的事情了。

司马光和王安石,就其竭诚为国来说,两人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实施上产生了重大的分歧。

司马光最反对的是王安石的青苗法,他的理论根据是:国家只以百分之二十的利率发放青苗钱。这比起私人放债者百分之五十的利率来,无疑算是一个相当温和的利率了。农民因此背上了异常繁重的债务,如果收成很糟,那么,当还款的时间到来时,他们就只能选择,要么被没收财产,要么逃之夭夭。

由于这百分之二十的利息成了地方上最丰富的收入来源,导致行政部门引诱农民背债,后果不堪设想。

司马光的话,也不无道理,尽管王安石用心良苦,立意独特,但青苗法很可能会成为贪官污吏从穷途末路的农民那里榨取附加税的手段,而这个改革者的政府,则扮演了一个大规模放高利贷的角色。

这个问题并不是不能解决,倘若两个人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谈,而不是先后意气用事,也许宋王朝还能有救。

王安石变法是一次全面的变法,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教育,力图把身处悬崖边缘的北宋王朝,拉回到阳关大道上来。可是,有些倔强的驴子,偏偏不愿意走大路,只想往黑暗的深渊里扎。

王安石具有超人的智慧和大胆的谋略,但因为反对的人太多,支持的人太少,他的变法终于失败了。

公元1085年,神宗皇帝去世导致改革派失宠,以及司马光所领导的保守派重新掌权,不久之后,王安石辞别人世,紧跟着司马光也撒手人寰。两位代表人物虽然死了,但新党和旧党的斗争并没有一刻停止,反而愈演愈烈,二十年间,一会儿新党上台,一会儿旧党上台,宋王朝被党争折腾得精疲力竭。

按理说,这二十年间,正是辽帝国向宋帝国大举发难的时机,可是他们却没有丝毫南侵的意思,其原因是他们已经自身难保了。

大草原上又崛起了一股新的足以把他们摧毁的力量——女真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