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点颏又名红颏、点颏、红喉歌鸲、红脖野鸲。属雀形日、翁鸟科、鸫亚科。夏季在我国的东北、青海和四川北部繁殖,冬季在我国的西南部越冬。
红点颏是我国传统的笼养鸟。过去,多在皇家宫廷中饲养,北京天桥的三鸟楼、五家茶馆也有专门喂养。这种鸟经过换食调养后鸣叫,再配上精制的笼子,出口价格很高。
红点颏身体修长、俊俏、体长约16厘米。雄鸟体羽大部分为橄榄褐色,各羽的中央略现深暗色。喉部赤红色,眼上有一白色眉纹。胸部灰色,两肋棕褐色,腹部白色,雌鸟喉部白色,眉纹淡黄色。
红点颏为地栖性鸟,常在平原繁茂丛中、芦苇丛、沼泽地欢快跳跃。雄鸟羽色美丽,并善鸣叫。鸣声多韵而婉转,十分悦耳。极善模仿蟋蟀、金铃子、油葫芦、金钟儿等虫的鸣声。红点颏是食虫鸟,主要吃直翅目、半翅门、膜翅目的昆虫。在自然界中生活很好,但提到笼中很难饲养,如果换食不当,将会很快死亡。一只红点颏一般活5年左右,尽管成鸟和幼鸟均可养熟,但以养幼鸟为好。
红点颏是食虫鸟,常食直翅目、半翅目、膜翅目等昆虫及幼虫和少量植物性食物。
繁殖期发出多韵而悦耳的鸣声,常清晨、黄昏以至月夜歌唱。营巢于有灌木或草丛掩蔽的树丛地上,巢为椭圆形、带灰的蓝绿色。
相关连接:红点颏饲养要点
红点颏、蓝点颏、篮靛缸、四喜等都是人们喜爱的鹌(亚)科的歌唱笼鸟,但由于较难饲养、寿命短(约5年),饲养者不太多。
红点颏雄鸟和雌鸟容易区别,雄鸟喉部具较明显的色彩。而雌性没有或者较暗淡。雄鸟一般要求“亮眉”(眉绞长、洁白、)“亮岔”(红点颏的颧纹明显)。喉部色彩鲜艳,块大。红点颏的所谓“脯红”(胸腹染红斑)是罕见的。
成鸟、幼鸟均可养熟,但以养当年幼鸟为好,因适应性强、寿命也长。“春蓝秋红”的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因为无论是红点颏还是蓝点颏,春季捕到的都是成年鸟,正向繁殖地迁徙,生殖腺已开始发育,难于饲养。另外,春季捕的鸟还未换过食,夏季就到来了,饲料易变质,鸣叫不多日子就到了终止鸣叫的换羽期。秋季捕到的多为幼鸟,容易换食。而且气候渐凉爽,一旦成活。就可以鸣叫冬、春两季。所以无论红点颏、蓝点颏都是以秋天捕捉为好。春季应禁止捕捉,以保护自然界的种群。
幼点颏与成鸟的区别是:幼点颁羽色较深,翅复羽端有棕色点或边缘,俗称“膀点”。
各地饲养点颏的笼子基本都是用竹制圆笼。笼多为亮底。但一般下边无托粪板,而用能吸湿的布垫。因为这类鸟是典型的食虫鸟,与杂食鸟不同。粪便较稀而量小。当然,在人工饲养下,鸟的排便量与饲料的质量有关,饲料粗糙,鸟消化吸收不好,吃得多,排便多。饲料精,适应食虫鸟消化道的特点。消化吸收好,排便量就少。经验丰富的人能从点颏的排便量、粪便的粗细判断饲料配比是否适合以及鸟歌唱的情况是大叫、小叫,还是未开口等。
架养点颏便于欣赏鸣啭时载歌载舞的优美姿态,一般为弓形架或弯架,很讲究。
日常以粉料(俗称“客食面”)为基本饲料,可把绿豆面、玉米面、熟鸡蛋黄、淡水鱼粉或蚕蛹粉按5:2:1的比例搓匀晾干,加适量“禽用添加剂”。另外,还有以鸡蛋、小米或加工精细的鸡用混合粉料搓熟鸡蛋黄为基本饲料的。
除食罐内经常保持有粉料外,每天还要喂一食抹软食,即把粉料加牛羊肉沫、菜沫用水调成粥状。在换羽期每天给几条面粉虫或玉米螟幼虫,以增加营养。
新捕来的野鸟,为防止羽毛损伤,保持安定和减少体力消耗,需要“捆膀”。就是把鸟两翅最外侧的4~5枚飞羽在腰部交叉,用棉线结扎,并把其余飞羽翻于结扎处上方。有的鸟如果还是抓笼擦尾,还需把整个尾尖捆上。
把“捆膀”的鸟入笼中用笼套罩上,保持环境昏暗,把粉料、鲜肉沫放在食抹内加水至稀粥状,稀的程度掌握在料面下沉时表面有一薄层水。若有面粉虫、玉米螟幼虫甚至苍蝇,可在水面上放几个,并撤掉水罐,放置安静地方。每隔1~2小时观察一次,发现食抹内水干就再加点水。如若虫子被鸟吃掉了,就把切成小段的虫子撤在水面上。当发现鸟已啄食软料(表面有坑或者吃去许多)就算“认食”了。吃完后再添新的软料,经1~2天后可把笼套打开,并悬挂于高处。一周后放人食罐和水罐,分别添上粉料和水。一直坚持喂软食,但浓度可逐渐加大,量减少,一天一食抹,以两小时或半天之内吃净为度。
食、水要每天换新的,2~3日清洗一次笼底的布垫或托粪板、栖杠。因粪便腐蚀性强,容易污染足趾,使足趾脱落。
红点颏喜欢水浴,但不要太勤,冬季更要注意。一般可在每次清刷笼垫或托粪板前放浅水盘供其洗浴,然后再清刷。
要饲养好点颏,换羽期也很关键,此期常出现换羽不齐或羽毛脱不下来,这样,就会影响美观、鸣叫,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在管理上除注意供给活的动物性饲料外,还应让鸟经常清晨去草丛中“搭”露水。即把笼垫或托粪板去掉。亮开笼底后贴着草遛。有的人干脆把换羽期的鸟放进罩有草丛的笼中饲养。这样不但有助于点颊换羽,并且脱换出的新羽毛更漂亮。
红点颏鸣叫多是“本口”,委婉动听,颇似流水,故人们常说点颏发水音,叫口中多有虫鸣,而且昼夜都可鸣叫。因而在鸣啭盛期,应每天放在灯下使其鸣叫1~2小时,否则夜间会不安,俗称“闹笼”。
红嘴山鸦
红嘴山鸦,雀形目,鸦科,山鸦属。拉丁名Pyrrhocoraxpyrrhocorax(Linnaeus),英文名Red-billedChough,别名红嘴山老鸦、山乌、红嘴乌鸦、红嘴老鸦、山老鸦,藏名音译群尕。
通体黑色,体长约36厘米,与一般乌鸦相同,但嘴细长而稍弯曲,并呈朱红色。叫声与栖息地和鸦科其他种显同,易识别。夏羽通体纯黑,并有蓝色金属反光,两翅和尾的表面闪绿色光泽,雌雄相似。虹膜褐色;嘴呈朱红色;爪黑。幼鸟两翅和尾闪烁着金属光泽,与成鸟一样,全身余部均纯黑褐色,而无辉亮。叫声似云“Jiu、jiu、jiu,ji-jiu、jiao”,毫无变化,音调较一般乌鸦高而尖锐。
栖息在山地,平时结成群集,飞翔山谷间,有时散见于近山平原的田地或园圃间觅食。特别是岩石裸露的山头周围,更喜栖息,平时结成群,飞翔于山谷间、山头上空,有时也散见于近山平原的田间或园圃间,林缘周围觅食,有时和寒鸦混在一起飞行。食物主要是蔷薇科果实、杂草种子、野生植物的嫩芽和种子及昆虫。红嘴山鸦好斗,在野外可经常见到它们在空中追斗,驱赶甚至包括鹰、隼等猛禽。
繁殖在3~6月间,结群营巢在高山悬崖绝壁的窟窿或裂隙间。巢以枝条、嫩枝等筑成,内铺以兽毛、残羽及其他碎屑等。卵4枚,卵壳近白色而缀以大小不等的灰蓝、淡紫以至黄褐色斑点,在卵的钝端尤多而显着。
红嘴山鸦结小群至大群活动,分布于占北界、中东、俾路之斯坦、喜马拉雅山脉、中亚及东亚。国内生活于青藏高原及喜马拉雅山脉的中高海拔区、东北部较低海拔处的建筑物及农场周围。省外分布于东北及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四川、云南、西藏等。其中亚种brachypus分布于中国北部及东部;himalayanus为整个青藏高原至四川及云南西北部的留鸟;cent-ralis于新疆极西南部塔什库尔干地区。
青海全省均有分布。多在山岳地方。在青海,海拔2000多米的山区至4500米的高原均可见到,甚至在6700米的高地,还有人观察到。
杂食性鸟类,一方面危害农林牧类中心,一方面在农业区也危害农作物,特别在春播时期,捕食种子,危害明显,要因地制宜,加以控制。
相关连接:红嘴山鸦饲养要点
一般是在崖的洞穴中掏取幼鸟饲养。红嘴山鸦虽然善仿人言,但一般饲养它主要是为玩赏。驯熟后的红嘴山鸦能跟随人飞舞,跟人下农田,在犁后啄食昆虫幼虫及蛹,收工后一起回家。
饲养红嘴山鸦无专用笼,需自行制做。因其嘴破坏性甚强。宜用较粗的铅丝(12号),大小为100×80×100厘米。食、水罐均为铁制。底亦为铁网(或铁栅),便于粪便漏下。笼下垫起、铺细砂。
红嘴山鸦为杂食性鸟,可用玉米、高粱、小麦、大米等为主食,经常给些肉条、水果、昆虫、小鸟以至雏鸡之类即可。
红嘴山鸦不畏人,即使是野生的成鸟经过一个时期的饲养也不怕人了,甚至攻击人,故要特别注意安全。粒料每周洗刷笼子时添换一次,串笼时要小心;水罐挂笼外,上留有鸟头能伸出饮水的孔、供饮水用。每天要更换饮用水;肉条或昆虫用手拿着喂,同时教以简单话语,这样不仅可使鸟驯熟,还能学会“说话”。
黑头蜡嘴雀
又名梧桐、大蜡嘴。分类属雀形目,雀科。繁殖于西伯利亚东部、中国东北、北朝鲜及日本;越冬至中国南方。
黑头蜡嘴雀是雀科中大型种类,体长约21厘米。除头部黑色外,全体灰褐色,由蜡黄色、粗而圆锥状的大嘴而得名“蜡嘴”;翅黑色有白斑,尾也呈黑色。雌鸟和雄鸟无明显区别。
在春秋季节结群飞行,在各种地形环境都可见到。由于飞行速度快,在飞过时可听到翅膀振颤的声音。鸣叫似哨音,在繁殖期有美妙的歌声。主食树的坚果、种子和芽,也兼食少量昆虫。春季在树枝上营巢,巢呈碗状,每次产3至4枚卵,卵灰蓝色有暗斑纹。
相关连接:黑头蜡嘴雀饲养要点
黑头蜡嘴雀的叫声宏亮,婉转的哨音很好听,但多数人饲养它是为了玩赏。因蜡嘴雀容易驯熟,体型较大,且嘴强有力,经调教后能学会其他小型鸟学不会的技艺。雄鸟、雌鸟和幼鸟均可调教。但人们多喜欢当年出生的幼鸟。
黑头蜡嘴雀的笼子没特殊要求,只要不影响跳跃即可。如作为训练用,可用脖链栓着,放在鸟架上。一般用的鸟架为竹制的,长约40~50厘米,直径1.5厘米,中间一段缠上棉线,便于鸟栖息。黑头蜡嘴雀喜欢吃麻籽、葵花籽、苏子等油料作物的种子。这些食物在训练时可作为奖励用,平时不可喂多,以鸡蛋米和蔬菜、水果为主。刚买来的鸟,性情比较急躁;所以上架一定要注意脖链的长度,以免缠颈死亡。如果鸟的情绪无法稳定,上下翻飞,可用水将羽毛淋湿,控制使其正常活动;也可喂给葵花籽。
红交嘴雀
又名交喙鸟、青交嘴。分类属雀目,雀科。在中国见于东北南部以至长江下游及西南、西北部以至新疆等地。
该鸟嘴形特殊,嘴先端呈交叉状。雄鸟体羽一般为红色,腰部的羽毛十分明显,两翅和尾羽均为黑褐色,羽缘红褐色或黄褐色,下腹羽毛和尾下覆羽均呈白色,后者具黑褐色羽干纹。雌鸟羽毛朱红色转为橄榄绿色,上下体羽毛均为暗褐色纵纹。雌雄鸟眼暗褐色,嘴暗褐色,边缘较淡,脚呈黑色。
栖息在寒温针叶带的各种林型中。喜欢在鱼鳞云杉至臭冷杉林和黄花落叶松和白桦林中生活。常结群游荡,由4、5只到数十只不等。食物全部为落叶松种子。
7月中旬群逐渐见小,开始成对活动,且雌雄双双寻找巢地。巢位于混有云杉的红松~落叶松密林中的高大树木侧枝上,距地高20余米。巢呈碗状,由落叶松和云杉细枝以及苔藓、地衣等编织而成。一窝3~5枚卵,壳色为污白而带浅绿,缀以紫灰色底斑及红褐色和黑色的斑点。孵卵由雌鸟担任。孵卵期间,雄鸟饲喂雌鸟。孵化期17天。双亲以落叶松籽育雏,14~18日后离巢。秋天,幼鸟与老鸟混在一起,结集成群,离开繁殖地往南迁徙。
相关连接:红交嘴雀饲养要点
交嘴雀的嘴上下交叉、姿态优美、羽色漂亮,但歌声并不悦耳,因而人们饲养它主是为玩赏。成鸟雌雄异色,雌鸟全体以暗绿为主、脸灰色,与雄鸟的朱红色呈鲜明对比。但幼鸟的雌雄羽色有的却很相似,难以区分。有的养鸟者根据嘴交叉的方向鉴别,有“左搭雄、右搭雌”之说。
无论是幼鸟还是成鸟,初次架养总是不习惯,但红交嘴雀不畏人,容易驯熟,经过几天驯练就能稳站在栖架上。一旦开始鸣叫,就应挂在高处,而把学叫的歌鸟置于低处,并罩上笼套,令其静听,每天早晨1~2个小时,其余时间置近地面处。
交嘴雀喜欢吃带壳的种子,尤其是油料种子,如松籽、柏籽、小麻子、苏子、葵花籽等,但不宜多喂,否则身体过肥,会影响换羽。一般可把80%的谷子(或稻子)和20%的油料种子混匀后喂给。冬季可稍增加油料种子的比率。换羽期则需减少油料种子比率,并增喂青绿饲料(如白菜、油菜、马齿苋等)秋季给些新鲜谷穗、高粱穗最好。
日常管理除注意食、水的卫生和粪便的处理外,要防止鸟架附近的障碍物,以免鸟因脖线缠绕而被吊死。鸟常会咬脖线玩,有时会咬断逃逸,所以要经常检查。
白喉矶鸫
又名白喉石鸫、虎皮翠、葫芦翠、蓝头矶鸫。分类上属雀形目,鸫(亚)科。在我国主要繁殖在东北各省、内蒙占东北部至河北东陵;经沿海一带迁徙,而在广西一带过冬。
白喉矶鸫体长约17厘米。头蓝,翅黑,而腹栗,喉上有白色块斑,各色相衬显着。幼鸟上体自额至尾上复羽均暗褐或黑褐色,而杂以棕色,头顶成点斑状,背部则形成横斑。
分布于海拔800~1800米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平时栖于多岩山地的林间,常见它站在树顶或岩巅处。歌声徐缓而悠扬,太阳未出时多在低处鸣叫,随着太阳逐渐升起而向高处移动,歌声颇有韵味,似吹奏笛箫声。故人称“山地歌手”,食物几乎完全为昆虫,主要为甲虫、蝼蛄、鳞翅目幼虫等。
营巢于大树根茎部洞穴或崖壁天然洞中。巢由松针、草根、草茎、草叶等编成,产卵6~8枚。卵肉色带清晰的棕色斑点或块斑,钝端较密。雌鸟孵卵,孵化期13~14天,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期14~15天。
相关连接:白喉矶鸫饲养要点
白喉矶鸫歌声悦耳,而且羽衣华丽,因此不但养鸟者喜爱,还为画家所青睐。雌雄异色,易于区分。雌鸟羽色暗淡,上体大都橄榄褐色,下体呈斑杂状,幼雄上体橄榄褐沾棕,头上有棕色斑,内侧次级飞羽显出棕白色斑;幼雌上体橄榄褐色、而黑色斑点显着,内侧次级飞羽上带锈棕色。
白喉矶鸫为中型食虫笼鸟,宜用画眉笼,也可用点颏笼。
一般可喂点颏粉拌肉沫,刚捕到的鸟的食料需加水呈粥状,表面放几条黄粉或其他昆虫幼虫,不给饮水,这样白喉矶在饮水或啄食虫子时均可带上粉料。若鸟不吃不喝时需填喂牛、羊肉条(10×0.5厘米)。待鸟“认食”后逐渐加大软料的浓度,直至喂干的粉料。但每天仍要喂一次鲜肉沫拌粉料,吃完为度,并给几条昆虫。
白喉矶鸫数量稀少,十分难得,价格昂贵,养鸟者十分珍视。但目前所知,饲养寿命达五年者不多,说明较难饲养。饲养管理方法与一般食虫笼鸟相同,除粉料经常保持充足、新鲜外,每天一定喂一次软料,其中不但有肉沫、熟鸡蛋等蛋白质饲料,还应补充水果和菜沫,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多给一些昆虫幼虫及蛹。北方饲养白喉矶鹃,秋、冬及早春都要注意室温变化,切忌忽冷忽热;室温低时绝不能水浴。
绯胸鹦鹉